法则三:理解意义以后记起来更快
老师在讲课时,经常给大家用一些毫无关联的词、数字来做例子,教同学们怎样快速记住一系列毫无关系的数字或字母。这只是日常训练记忆能力时用到的一些例子,在生活中,大多数需要记忆的内容都有明确的含义和关系。
这时你会发现,如果你能理解内容的意义,那么记起来速度就会变快。
你发现了吗?当小菲不理解老师讲的内容时,同样都是45分钟的课程,她的学习效率就比同学低很多。因此,如果我们要加强记忆,一定要先理解自己需要记的内容,只有深刻理解,才能深刻记忆。
【方法细分析】
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这样分析学生们的学习情况:
“在不良的教学模式下,孩子们在课上学到的书本知识,基本上就是字符或词句的组合。”
换句话说,如果老师不能让孩子们听懂他到底在讲什么,在孩子们眼里,课本就是“天书”,上面写的词拆开看得懂,组合起来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了。不知道你是不是也有这种感觉呢?
所以,老师的目标就是把难懂的书本知识给大家解释清楚,让大家看书时,产生“原来这里说的是这个意思”“原来这么简单”的感觉。
学习的时候,要先理解、后记忆,也就是我们要先弄懂要记的是什么信息、为什么要这样记,然后记起来就会快很多。
比如,背古诗时,一定要弄懂诗的每一个字、每一句都是什么意思,这样诗才背得快。做数学题时,一定要明白每个符号的意思,知道数字之间有什么运算关系,看懂应用题的内容,这样数字运算题才能做对。背英语单词时,也要知道每个单词的意思和用法,知道它们怎么念,这样背单词的速度才能提升。
举个例子,当你看到“20÷5=4”时,知道这是一道非常简单的数学题。但如果你不知道“÷”这个符号的意思,再看这几个数字,是不是就弄不懂该怎么做了?如果你要背“butterfly”这个单词,如果不知道它是“蝴蝶”的意思,只按照字母的顺序来背,是不是也特别困难、特别有挑战性?但是知道了意思,就可以联想到蝴蝶的样子、场景,背起来就容易多了。
所以,一定要先理解内容的意义,再记忆才会有效率。
【案例巧解析】
下面,我们试着背一背白居易的古诗《大林寺桃花》:
这样一首大家没有背过的诗,如果想快速记忆,最好的办法就是先理解它的意思。我们可以分为四句进行拆解。
第一句:在人间,四月里百花已经开尽,全都凋谢了。
第二句:高山的古寺里,桃花才刚刚盛开。
第三句:我经常因为春天逝去,没有地方寻觅春天而感到惆怅。
第四句:却不知道,春天已经转到了这里。
这四句诗,写了一个追寻春天的诗人,在山上看到盛开的桃花,心中产生的满足感和感慨。当我们理解了这首诗的意思,再去看诗的内容,尝试着背一背,是不是会觉得容易很多呢?
因为我们理解了内容,记忆起来自然非常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