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怪爬虫变成的北帝

由天上的星宿化成大爬虫,又由大爬虫变成北方的神;由一个大爬虫变成两个大爬虫,爬虫又变成两员神将,而先前的大爬虫又成为后起的两个爬虫的领袖:这许多离奇古怪的变幻,集中在所谓“北方真武玄天上帝”的身上,是中国人历代制造神灵过程中最富幻想的代表作。

这个北方真武玄天上帝,民间简称“北帝”,在中国现代史掀开大规模废庙、毁庙运动之前,北帝的庙宇,林立于南北各地,到处香火,其数量之多,仅逊于无处不在的关帝庙;而历劫之后,至今佛山市的北帝庙—又称祖庙,不但岿然独存,而且辟为公园,游人不绝,不难从中想象此神在香火极盛时代那种了不起的气派。

但此神最初的来历及其形象是怎样的呢?说来话长,也不易逐一细说,只能勾划它的一个大概轮廓。

一、玄武最初是七个星座

原来中国远古时代,山海沼泽之中飞潜动植之物,其绝对种类比现在多得多。后来因种种缘故—包括气候变化、人为捕杀、生存竞争失败、自然消灭等等,种类才逐渐减少。古人所说的龙、凤凰、麒麟乃至鸩鸟、白泽之类,当时都是实有的,后来消失于地球之上,于是或以为是古人故神其说,或以为是“头脑的产物”,至今争论不休。

四神兽

单说有四种动物,也是古人认为颇有神圣色彩而加以崇拜的。这四种动物,一叫苍龙,二叫白虎,三叫朱雀,四叫玄武。为什么说这四物是古人崇敬的呢?因为这四物在很久以前就被我们的祖先移到天上,变成守卫天地四方的保护神了。

不知从何时开始,我们的祖先就把天上的星宿按其出没方位,归类分等,构成一套“天文系列”。到了汉初,即公元前二世纪,这套“天文系列”已经基本完成和定型。它大致上是这样的:

围绕天北极的星宿,分为紫微、太微、天市三垣,即三个区域;从外面围绕这三垣的许多星,都在三垣南面,便分成二十八宿。二十八宿的位置,相当于太阳在天上经行的黄道带以及赤道带的两侧,彼此连接,绕天一圈。因为地球绕太阳运行和自转的缘故,这二十八宿不能在地球上同时看到,它们或出或没,或升或降。于是古人把二十八宿索性分成四段,每段又以一种动物作为标识,称为“四象”。四象便是苍龙、白虎、朱雀、玄武。苍龙属下有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玄武属下有斗、牛、女、虚、危、室、壁七宿,白虎属下有奎、娄、胃、昴、毕、觜、参七宿,朱雀属下有井、鬼、柳、星、张、翼、轸七宿。这四象各守四方:苍龙属东方,玄武属北方,白虎属西方,朱雀属南方。

二、何谓“玄武”?

龙、虎、雀三种都容易明白,“玄武”是什么东西,却是个纠缠不清的问题。

1.《楚辞·远游》:“召玄武而奔属。”明洪兴祖《补注》:“玄武谓龟蛇。位在北方,故曰玄;身有鳞甲,故曰武。”

2.《礼记·曲礼》:“行,前朱鸟而后玄武。”孔颖达疏:“玄武,龟也。”

3.张衡《思玄赋》:“玄武宿于壳中兮,腾蛇蜿而自纠。”李善注:“龟与蛇交曰玄武。”

玄武画像砖

4.《后汉书·王梁传》:“玄武,水神之名。”李贤注:“玄武,北方之神,龟蛇合体。”

共有四种说法:

1.龟蛇:可以解释为龟、蛇二物,也可以解释为似龟形或有龟的特征的蛇。

2.玄武就是龟。

3.龟与蛇交尾,是玄武。

4.龟与蛇合为一体,即龟蛇相缠的形状。

许多人都相信玄武是龟与蛇二物的结合,或云龟与蛇交尾,或云龟与蛇相缠。我却颇为怀疑。因为苍龙、白虎、朱雀都是一物,何以玄武偏生是二物?其理不通,此其一。龟与蛇交尾,何人见过?违反生物常识,此其二。即使古人讹传龟蛇可以交尾,这交尾形象不雅,岂可作为“四象”之一而升到天上去作为“示范”?此其三。所以我颇倾向于孔颖达之说,认为玄武就是龟。不过,龟有多种,哪些龟可以称为“玄武”,却又需要考究。《群谭采余》引朱熹的话说:“玄武即是乌龟之异名。龟,水族也,水属北,其色黑,故曰玄;龟有甲能捍御,故曰武。其实只即乌龟一物耳。北方七宿如龟形,其下有腾蛇星,蛇,水属也,借此以喻身中水火相交,遂绘为龟蛇蟠虬之状,世俗不知其故,乃以玄武为龟蛇二物。”朱熹这话,与孔颖达相同,但“水火相交”,乃是道教出现之后的说法,在先秦是没有的。

三、“蛇龟”的发现

玄武到底是哪种龟?笔者蓄疑已久。直到1985年,报纸上忽刊出一则短讯,并附照片,说湖南石门县发现一种龟类动物,名叫“蛇龟”,此物的头极似蛇头,而更奇怪的是,龟的背上隆起一条有蛇形的甲壳,蛇形在壳上盘绕一周,其头落在龟的右腰之间,而其尾却落在龟头左侧壳上,蛇形栩栩如生。见此照片之后,笔者猛然想起,这不就是传说中的“玄武”吗?古人说的“龟蛇合体”不正是这种东西吗?这种蛇龟,可能在古代也是罕见之物,故古人用它来配苍龙、白虎、朱雀,为“四象”之一。至于后来,此物更为罕见,遂生出龟与蛇二物的说法,那是一种误解,或是想当然而已。

蛇龟的发现,我以为足够解决“玄武之谜”的。

四、黑帝与刘邦

中国古代又有“五天帝”的说法。

《周礼·天官·大宰》有“祀五帝”的记载,唐贾公彦疏云:“五帝者,东方青帝灵威仰,南方赤帝赤熛怒,中央黄帝含枢纽,西方白帝白招拒,北方黑帝汁光纪。”此说出于古代纬书。这五帝似与古天文家的“四象”无关,而是另外一个系统。但“北帝”二字,却已露出端倪,说明在古人心目中,天地的东、南、西、北、中各有一位最高天神做主宰,他们又代表青、黄、赤、白、黑五色,而且各有自己的名字。

但值得注意的是《史记·封禅书》这段话:

刘邦

(汉高祖)二年,东击项籍而还入关,问:“故秦时上帝祠何帝也?”对曰:“四帝,有白、青、黄、赤帝之祠。”高祖曰:“吾闻天有五帝,而有四,何也?”莫知其说。于是高祖曰:“吾知之矣,乃待我而具五也。”乃立黑帝祠,命曰北畤。

按这记载,由四帝增至五帝,乃是汉初的事;最早自称黑帝的,是汉高祖刘邦;黑帝治北方,亦即北帝,可知第一个北帝也是此人。

五帝的祭祀,是属于官方的,与老百姓关系不大;而后来老百姓心目中的北帝,也不是这个刘邦。

五、五斗米道与水神

所谓“北方真武玄天上帝”的原型,其实是出自道家,具体来说,是出自后汉的五斗米道。《三国志·张鲁传》引《典略》说,汉灵帝时,张角为太平道,张修为五斗米道。太平道以符水治病,五斗米道又加设静室,使病者处其中思过;又有鬼吏,为病者祈祷。“请祷之法,书病人姓名,说服罪之意,作三通(封),其一上之天,著山上;其一埋之地;其一沉之水,谓之《三官手书》”。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五斗米道只奉三个最高的神,即天、地与水。水神的地位,与天地同列。后来,“三官”一方面演化为道教的三元大帝,即上元一品九气天官紫微大帝,中元二品七气地官清虚大帝,下元三品五气水官洞阴大帝(见《三教搜神大全》卷一)。而另一方面,三官中的“水官”又演化为北方的水神,与玄武结合,又与黑帝结合,既有“玄武”之名,又是享有天帝地位的最高主宰之一。从此官方钦定的五帝之中,只有这位北方之帝最为煊赫,其余青、黄、赤、白帝,在民间的心目中便逐步暗淡甚至消失了。

六、道士们胡编的北帝来历

道教兴起又分成几派以后,对玄武之神也就出现许多种说法。《道藏·洞神部·下诀类》有所谓《真武本传神咒妙经》,说元始上帝见下界纣王淫心失道,遂命金阙玉皇大天帝制诏,降于北极省施行阳助,于是太玄大将皂纛玄旗,被发跣足,躬披铠甲,协助武王伐纣,平治社稷,功成而摄踏龟蛇回天。昊上玉尊遂册封他为玄武,加号太上紫皇天一真人玄天上帝,遂为福神。

这种说法,从何时开始,弄不清楚,但它没有渗入佛教的内容,可能出现的时间较早。到了道教要乞灵佛教来充实本教的内容时,这个玄武之神便又同佛教发生关系。《道藏·洞神部·记传类·玄天上帝启圣录》有关此神的记载,和上述便完全不同。它说“玄帝乃先天始气,太极别体。黄帝时,下降托胎净乐国善胜皇后,孕秀一十四月,岁建甲辰三月初三日午时,玄帝产母左胁,长而勇猛,不统王位,唯务修行”,然后入山修炼云云。这里所谓“善胜皇后”“净乐国”,显然都带上佛教色彩;“不统王位,唯务修行”,同释迦牟尼生平又何其相似。这些正是另一派不学无术的道士胡编出来的鬼话。

明人余象斗的《北方真武祖师玄天上帝出身全传》也是根据后一种说法。此书开头说,在隋炀帝时,玉皇在兜率宫中设宴,忽见一金花树放光,问知是下界刘天君家中的宝树,玉帝贪爱此树,便指一魂化身,投胎于刘天君家,做他儿子。原来宝树乃是多宝如来、宝胜如来等七位如来寄身之处,故有紫气毫光。这七位如来见刘天君之子日夕供养宝树,便上天问三清天尊,三清天尊说出原委,并指定一个如来,将刘天君之子点化出家。这样一段开头,便已是佛道混杂,以后更是一派胡说。笔者认为,凡是佛道混杂的东西,乃是最低能的瞎编,也是最没有价值的。余象斗的《北帝传》正好陷入这个泥潭,因而此书越编越离奇,也越来越不堪一读,可以不需在此浪费笔墨谈它了。

倒是宋代编辑的《方舆胜览》卷卅三有一条值得注意:“武当山:《荆州记》云:在县南二百里,一名仙室,一名太和。《图经》引道书载,真武(于)开皇三年(583)三月三日生,生而神灵,誓除妖孽,救护群品,舍俗入道,居武当山四十三年功成飞升,遂镇北方。”所谓“真武”,亦即玄武,宋代避讳“玄”字,将玄武改为真武。此书说武当山的北帝,生于隋文帝初年,原是个道士,修炼功成,遂镇北方。叙述很简单,但可信程度高些。不过,由一个普通道士变成北帝,其中有何奥妙,还不清楚。从宋代开始,道教在武当山已建立了一个中心,宣传它为名山仙境,来此求仙修行者络绎不绝。那么,首先在此修道的人,后来被道士吹嘘为“镇守北方”的天帝,遂与玄武合而为一,这却是近于情理的。

释迦降生图

武当山的北帝,在元代已经颇为煊赫。元成宗大德七年(1303),朝廷加封为元圣仁威玄天上帝。道士在武当山上大兴土木,建了许多宫观。现在山上还有几块元代的碑刻,还有些残存的元代建筑。

七、明成祖与北帝的人神交往

北帝声威最盛是从明代开始的。

原来朱元璋死后,传位于太孙朱允炆,是为建文帝。建文帝害怕分封各地的藩王—许多是他的叔辈—据地自强,不利于中央集权,便接受大臣建议,削减藩王权力。此时坐镇北京的朱棣见情势不妙,便起兵南下,要夺取侄儿的帝位。又怕战而不胜,于是乞求神灵帮助。北京原有北帝庙宇,朱棣又是从北攻南,因此便乞灵于北方真武玄天上帝。据李卓吾《续藏书·姚广孝传》载,成祖初起燕,问出师期于姚广孝。广孝曰:“未也,俟吾师至。”及期,朱棣出祭纛,见披发而旌旗蔽天,问何神。广孝曰:“吾师,北方之将玄武也。”朱棣则披发仗剑以应之。其后出兵,每到两军大战,常见一神,黑旗披发,隐隐扶助。朱棣登位后,迁都北京,于是“普天之下,率土之滨,莫不建庙而祀北帝”。北帝庙遍布国内,便是在此时开始的。历经二百多年,北帝庙的香火一直兴旺不衰,这同明成祖朱棣的加意崇奉,视为辅国之神是有很大关系的。到了清代,因为满洲开国时已崇奉关羽,建立全国政权以后,祀典更隆,北帝的声威遂被关帝所凌驾;但在民间,北帝的地位却未见动摇,依旧供奉唯谨。

道教圣地武当山

明成祖朱棣

北方真武玄天上帝

八、龟蛇二将

现在可以转笔谈谈龟蛇二将了。

上面说过,龟蛇是北方七宿的形象,又名玄武。后来玄武变为神灵,这神灵在一段时间内,与龟蛇本是一体,亦即龟蛇是玄武的化身。翟灏《通俗编》记此事云:

《酉阳杂俎》:太和中,朱道士者游庐山,见涧石间蟠蛇如堆锦,俄变巨龟。访之山叟,云是真武现。(笔者按,朱道士看到的,可能便是“蛇龟”,初见似蛇,细视却是龟。)《灵应录》:沈仲霄子于竹林见蛇缠一龟,将锄击杀之。其家数十口,旬日内相次而殒。有识者曰:玄武神也。《云麓漫钞》:玄武本北方之神,祥符间,避讳改真武,后兴醴泉观,得龟蛇,道士以为真武现,自后奉事益谨。其绘像披发、黑衣、仗剑、踏龟蛇,从者执黑旗焉。按诸说,则龟蛇即真武化现,不特为从将也。

《通俗编》引了由唐至宋的三则材料,证明龟蛇是玄武的化身,这是可信的。不过,玄武既是北方大神,却又有龟蛇的形象,毕竟不雅,而且和大神身份不相称。于是道士们又制作胡言,说这龟蛇乃是北帝收伏的两个部将。《历代神仙通鉴》就是这样编的。此书说,纣王时,有六个魔王扰乱天下,元始天尊派太玄元帅收魔荡秽,玄帝与六魔战于洞阴之野,四魔大败而逃,余下二魔,一化为龟,一化为蛇。玄帝施大威力,摄二魔于足下,不能变动。从此龟蛇二将成为玄帝的部将云。这也是道士们曾施于太上老君身上的“一气化三清”手段的又一运用,一个玄武,本是爬虫,却化出一神和二将,从此崇奉者、设教者皆大欢喜,心安理得了。这便是神道的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