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清灾害叙事、御灾策略及民间信仰
- 刘卫英等
- 282字
- 2024-11-01 22:28:50
第二章 旱灾、求雨禳灾及其民间信仰
中国大陆因属大陆季风气候,旱灾具有地域性、连续性、不可避免性和广泛性。历史上许多地区甚至连续持续几个月、几年干旱,7大江河流域统计持续2年的重旱和极旱发生频次最高,北方持续、连年干旱较多,南方沿海连年多干旱,而海河流域1637年至1643年持续7年干旱,黄河流域1632至1642年长达11年干旱[1]。遇旱求雨,是明清时期的一个重要的民俗事象。地方官作为求雨责任人,求雨功效大于勤恳敬业的评价。清官能臣运用巫术仪式求雨,而求雨叙事均将失败责任归于法师,与朝廷正统尊严维护有关。求雨又多有灵物崇拜。而佛教的咒龙求雨此时发展为打骂龙神,驱除旱魃也有了一些替代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