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弱的关系:稍有不顺从,关系就“完蛋”了

个体心理学之父阿德勒说:“人的一切烦恼都来自于人际关系。”我们不能拒绝别人,是因为害怕别人因此受到伤害,害怕别人会报复自己,害怕自己会承受不住别人的怒火,但是归根到底是我们害怕失去关系、失去爱。不希望别人因为自己的拒绝而受伤,这是对关系的珍视;害怕别人觉得自己不够乐于助人,这是对自己与他人建立关系能力的敏感;害怕自己在需要帮助的时候无人伸出援助之手,这是对失去关系的恐惧。如果我不需要关系、不需要爱,我哪里还需要讨好别人呢?

有条件的爱

在讨好型的人心中,关系是一种很脆弱的存在。“我一拒绝,对方就不爱我了。如果我不能满足对方,我们的关系就完蛋了”。这其实是“爱都是有条件的”“想要被爱,我必须满足对方的期待与要求”的底层信念造成的。

我们一直在提倡“鼓励式教育”,这种方式本身很好,但是有时会被家长、老师们实践成一种控制手段。通过鼓励的方式,将“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的指导思想,变成了“孩子做了让我满意的事,我就表扬他”的互动方式。

孩子考试考了一百分,这是符合我心愿的,于是我就和颜悦色地表扬他说:“你真是个好孩子。”孩子上大学想要学美术专业,但学美术能养活他自己吗?这不符合我的人生观、价值观,于是我就疾言厉色地骂他不懂事。

这就导致了一个必然的结果:关系中的不安全感。只有我让你满意、做了一些你认为好的事情的时候,你才夸我是个好孩子,才对我微笑,我才能感受到你是爱我的。而如果我做了不符合你的价值观的事情,不能让你满意,你就会对我冷言冷语,让我丝毫感受不到爱意。这样的关系是多么脆弱和不安全!在这样的潜意识关系底色之下,我怎么敢通过拒绝来建立与别人的边界呢?如果表达自己的意愿意味着关系的丧失,我宁愿做一个讨好者!

讨好者的关系剧本

讨好型的人迟早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我身边的人总是向我提明显无理的要求呢?“我一拒绝,别人就会生气”不完全是我的想象,而是有现实基础的,为什么我接触的人大多需要“被讨好”呢?答案是:你拿了一个讨好者的“关系剧本”!

萨提亚老师说过:“人最大的本能不是生存,而是寻求安全感。”如果我们在童年中持续拥有的都是“有条件的爱”,接触的都是需要被讨好的人的时候,我们将在一生中强迫性地重复这种强烈而深刻的互动模式。虽然当一个讨好者是痛苦的,但这是我熟悉的模式,是我驾轻就熟的“关系剧本”。别人告诉我不需要讨好的生活很轻松,但是我不知道怎么演,陌生的就是不安全的,而安全是人最基本的需要。不安全的就是坏的,所以我拒绝换剧本。

于是,我们在选择朋友、身边人的时候,会不自觉地挑选那些能够配合我们演好自己讨好型关系剧本的“好搭档”,而需要被讨好的、一被拒绝就要发脾气的人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这就好像在我的关系剧本中,假如我的角色是一名“怨妇”,于是我将大概率这样挑选身边的人:一方面,我会选一个不太合格的伴侣。如果我的丈夫对我又好、又能赚钱、又顾家,我的怨妇剧本要怎么演下去呢?另一方面,我会混进一个认为“男人都不是好东西”的姐妹圈子里。同样的道理,在我熟悉的关系剧本中我是一个“怨妇”,要是我的朋友每天聊的都是“我的丈夫特别爱我、尊重我”,我的角色怎么演得好呢?

讨好者也是如此。在需要讨好的关系中,我们很痛苦、很伤心,但是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有人愿意陪我玩这个熟悉的游戏,让我扮演熟悉的角色。一切按照剧本走,就能让我体会到掌控感与安全感,即便我现在知道,这是病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