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立德胜贵金

“德”是个永恒的话题。中国是礼义之邦,道德传统源远流长。五千多年来,中华民族的血管里一直奔涌着道德的血液。道德的范围包含善、仁、义、礼、智、信、忠、诚、实、良等方面,体现了不同的社会需求和时代精神。从古至今,高尚的道德为世人所推崇。

舜帝首倡伦理道德,可谓中华民族伦理道德之始祖。秦代黄石公在《素书·本德宗道章》中说:“安莫安于忍辱,先莫先于修德。”孔子曾表示他所忧虑的有四件事:为政之德不培养,学问不讲习,听到应当做的事却不能亲身赴之,有缺点的却不能改正。(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其中“德之不修”居于首位,因为德必修而后成,必须培养,才能有德。

西汉刘向在《说苑·臣术》中谈到为官之道,把所有的官员分为十二类,即“六正六邪”,“六邪”之首乃“安官贪禄,营于私家不务公事”,此为庸臣。手握权力却为政平庸,饱食终日、无所事事者有之,高高在上、脱离群众者有之,罔顾民生、只图私利者有之。这些“窃禄人”却心安理得、优哉游哉地“窃”下去。

张伯行尊崇南宋理学家朱熹,日夜诵读其《近思录》等书,得出内外兼修的感悟,做到了心术正乎内,威仪正乎外,不敢有丝毫懈怠。由此,私塾老师赞其有儒者气象。张伯行曾任福建和江苏巡抚,官至礼部尚书,历官二十余年。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张伯行奉旨调任江苏巡抚,上任不带家眷,日用饮食从不奢侈。面对官吏臣民送礼,他或婉言谢绝,或拒之门外,拜谒者仍然络绎不绝。于是他写一则如诗如歌的檄文《禁止馈送檄》,张贴于门外:“一丝一粒,我之名节”“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康熙评点他为“天下清官第一”。

德高的人,出言忠诚守信,行仁义之举而面无夸耀之色,通情达理而语言谦和,信守原则,自强不息。一个人处处为他人着想,处世遵循道义,谦恭有礼,很讲信用,别人就会从内心喜欢你,对你有一种崇敬之意。为政者都应把仁、义、礼、智、信等美德扎根于心里,付诸言行。为政者只有品行端正,具有道德感召力,才能以德服众、以德聚人,真正获得人民群众长久的信任和拥戴。身不修则德不立,人可以通过自觉的努力完善自身。良好道德的养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遵循道德养成规律,从一点一滴做起,日积月累,长期坚持。

共产党人不患无位而患德之不修,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周易·系辞下》中说有三个基本错误不能犯,即“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德是放在第一位的,足见立德之重要性。党员干部的政德修养,是党性所需、职责所系、群众所盼。“守身如执玉,积德胜贵金。”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共产主义者是“大公无私的人”。俄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普列汉诺夫在为恩格斯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俄译本所写的序言和注释中指出:“道德总是以或多或少的自我牺牲为前提。”[3]哲学家康德说,世上有两样东西最使他惊奇和敬畏,那就是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说,“共产党员应该具有人类最伟大、最高尚的一切美德”[4],“必须下苦工夫,郑重其事地去进行自我修养”[5]。因此,党员干部要自觉培养高尚的品德,升华自己的思想境界,只有把加强政德修养、陶冶道德情操作为终生追求,追求至善至美的人生境界,认真地做事、干净地做官,才能留下好的声名(形象),才能产生吸引力、亲和力和凝聚力,赢得群众支持,带领群众前进,才能引领社会道德风尚提升。

政德体现着党员干部的世界观、权力观和事业观,是良好心态的源泉,是驾驭智谋之主宰,是事业成功的首因。“民无德不立,政无德不威。”一个政德高尚的人,自可以威光照人,神采慑人。“德薄而位尊”则“不胜其任”,很少有不遭遇灾祸的。因此,党员干部一定要把常修为政之德放在做人的首位,作为一生永恒的课题来坚守。

高度自觉的修养是决定每个人所能够达到的人生境界的标尺,是人生最可宝贵的财富,是保证从事的事业取得胜利的基石。孔子要求为政者自身德行端正、执政清廉,在此基础上,下达的政令百姓才会信服,进而心服跟随。“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党员干部的政德不是遗传的、天生就有的,也不是自然生成的,而是通过后天的修养、品德教育而逐步形成的。当了干部不等于品德过了关,职务高不等于境界就高。有的人千方百计攀高枝,千辛万苦抱大腿,削尖脑袋进圈子,有的甚至丧失人格和尊严,甘当门客与“家臣”,得逞于一时,但靠山甚至可能成为危险的“火山”,有的因此摔得很惨。党员干部一定要把自律自强,立德、修德、践德作为一生的功课。

政德修养是自我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和作风养成是政德的核心内容。党员干部品德高尚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为官刚正,道德优良,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真心信服与支持,社会才能风气淳朴,国家才能安定有序。德高的人,出言忠诚守信,充满仁义之举而面无夸耀之色,通情达理而语言谦和,信守原则,自强不息。意大利诗人但丁说:“道德常常能够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难以填补道德的缺陷。”人不能保持高尚的道德,就无法立身于世间。

手中有权力,就会面临各种各样的诱惑、陷阱和“围猎”。贪图权力,不及时修养心性,以致德不配位,则很容易腐化堕落。思想道德的影响力是持久而深远的。反腐倡廉建设要从思想道德修养这个基础抓起,不断夯实思想道德基础、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反腐倡廉抓源头,从思想观点上、道德品行上、人格魅力上立身,方能成就人生价值。党员干部一定要把加强道德修养作为安身立命、为官做人的一个重点。

常修为政之德,必须慎独、慎微、慎欲、慎权。“独”是一种失去监督的特殊环境,让人以为无人知晓而心存侥幸。一个人在公开场合受到监督,能够检点约束自己的言行;在独处无人监督时,容易放纵自己,在隐蔽的地方暴露出不道德行为。所谓“慎独”,就是一个人独处时也能做到谨慎不苟。慎独,是我国古代儒家倡导的一种修养方法,也是一种道德境界。“君子检身,常若有过”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员干部“慎独慎微”的具体要求。

君子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和道德分离,否则就不是真正有道德的人。君子要时刻检点自己的行为,警惕有什么不妥的言行而自己没有看到,害怕别人对自己有什么意见而自己没有听到。从不为人所知的地方可以看出人的修养,从微小的事情上也可以显露出一个人的人品。《礼记·中庸》云:“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郑玄注,慎独者,“慎其闲居之所为”。也就是说,一个人在独处的情况下,在纪律和道德舆论管不到的地方,即使没有他人在场,不会被人发现,也能对自己的行为加以约束,没有不检点的行为。表里内外,粗精隐显,无不慎之,不越雷池。我们应在别人看不到、听不到的情况下,也能做到一丝不苟,洁身自好,不自欺欺人,决不同党“分心眼”,决不搞阳奉阴违,决不去干坏事。

常修为政之德,应乐于见贤思齐,向榜样学习。周恩来堪称政德修养的典范。有一次,由于他的汽车驰入中南海时车速较快,警卫战士小韩没有看清规定的汽车出入信号,就挥起指挥旗拦住了汽车。但当小韩看到周恩来在车内向他微笑致意时,顿时不知所措,竟忘了向总理立正敬礼。周恩来看到了小韩紧张的神态,所以一下车就给警卫处领导打电话,请他转达对小韩的歉意,并热情地赞扬小韩坚持原则的负责精神。

学习老一辈革命家和焦裕禄、孔繁森、杨善洲等优秀共产党人崇高的思想、高尚的政德情操和感人的事迹,对于党员干部增强政德修养大有益处。近年来,一支光辉的精神火炬在神州大地闪闪夺目,燃遍全国。当代雷锋郭明义的先进事迹和崇高品德,是雷锋精神的接力传承,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诠释。向郭明义学习,就要学习他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矢志不渝地追求真善美;就要学习他“善小而为”的道德品格,坚持从点滴做起,脚踏实地在岗位上作贡献,为社会送温暖,自觉做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实践者。

郭明义是党的第十八届、十九届中央候补委员,兼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他的事迹令人敬佩和感动。1990年以来,为了让其他同志改善住房条件,郭明义先后三次主动放弃分房的机会;一家三口人长期住在市郊20世纪80年代中期所建一户40平方米的单室住房。房子与20多年前相比,没什么改变,还是水泥地、白灰墙、木质门窗。上大学的女儿放假回来,还得住在不到4平方米的门厅里。

2009年10月,矿上组织干部职工到井冈山参观学习。临行时,妻子给郭明义带了1000元。回来那天,郭明义从兜里掏出一个红色小盒放在妻子手中,打开一看,竟是一枚钻戒。妻子仔细一问,郭明义实话实说了,这钻戒是在小摊上用28元买来的,其余的钱都捐给希望工程了。该拿的钱他分文不取,还经常拿出自己的钱帮助别人,几乎把家里能捐的都捐了。有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回答:“有的人吃龙虾是享受,我帮助别人就是享受。”郭明义说:“为社会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觉得自己被群众所信赖、被社会所需要,我就会感到很充实、很快乐、很幸福。”我们要学习郭明义,践行雷锋精神。

常修治国、治政之德,还应从反面教材特别是从违纪违法的典型腐败分子身上吸取教训。“德,国家之基也”,“德惟治,否德乱”,古人的话意味深长。道德薄弱治不好国家,做不好事业。现在许多因腐败问题倒下去的官员,刚开始都是因为在一些小事情上放松了对自己德行的要求,忽视了自身修养,最终抵挡不住金钱、美色的诱惑,自觉或不自觉地走向了腐化堕落。“道自微而生,祸自微而成。”小节并非无害,小节岂可随便,小节不可无度。在小节上过不了关,很难在大节上过得硬。小节失守,大节不保。一些人为什么会陷入人生败局?不都是从小节上被打开缺口吗?“小节不保,终累大德”。今天收取一个红包而心安理得,明天收取两瓶茅台酒觉得不算个啥,把所谓“轻微违纪”视为小事、小节,经过一步步的渐变,面对“朋友”“小兄弟”三番五次的美意,深情款款的馈赠,就会授人以柄,让人牵着鼻子走,导致可怕的质变。取小利,败大德,丢官职,毁一生……

看到别人被金钱、美色腐蚀了灵魂,变得贪图享受,意志萎靡,就应当成一面镜子,检查一下自己有没有同样的行为。看到别人犯了错误,应反思一下自己有没有犯同样错误的苗头,从别人所犯错误中吸取教训,及时防范,使自己不犯或少犯错误,珍惜党组织和群众给予的荣誉,方能清廉走人生。党员干部是群众的一杆杆旗帜,切莫轻视自己的德行,努力做德高理正、以德服人的好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