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耻:做人之底线
“耻”在《辞海》中有三层意思:第一指羞愧之心,第二指可耻的事情,第三指侮辱。“耻”的基本义项是“耻感”。清俭、正直、死难、谦退、忠节、强谏、义烈、悔过、让功、拒贿都属于知耻;奢侈、邪佞、专恣、妒贤、徇私、贪污、耽溺、残酷、狎昵、辱命都斥为无耻。可见,耻感是一种心理情感,是人的道德情感系统中的一个基元。如果为政者淡化“耻感”,没有羞耻之心,就会干出丑恶之事,背离党的事业,带来不良影响。奥斯特洛夫斯基说过:“只为自己活着,这是耻辱。”一语道出了知耻的根本。
我国传统文化始终把“知耻”当作做人的底线和自我修养的起点。许多有识之士对“耻”有经典的论述。明确地用“知耻”一词的是孔子。孔子关于“知耻观”的阐述,提醒世人要有荣辱意识,主要集中于《论语》之中。《论语》共二十篇四百九十二章,一万余字,“耻”字出现了十七次,均为孔子直接论耻。如,子曰,“行己有耻”(《论语·子路》),在孔子看来,一个人要有耻感,亦即行事做人要知耻,不违背社会伦理道德。孔子说: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宪问》)君子以言行不一为耻。
《论语》中有三篇论及“巧言令色”。这四个字译成白话,即总是说别人爱听的话,总是一副讨人喜欢的表情,这种人是缺乏美德的。在《论语·学而》中,孔子将巧言令色放在了仁的对立面: “巧言令色,鲜矣仁。”朱熹在《论语集注》中解释,“巧,好。令,善也。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悦人”[6]。由此观之,“巧言令色”的基本表现是擅长拍马逢迎,本质是无原则的自私自利。“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论语·公冶长》)对于拥有花言巧语、伪善面貌、表里不一的人,孔子与左丘明都认为可耻。
一个人知道和承认自己的过错,需要很大的勇气。中国文化受儒家的影响,比较强调羞耻心。人的行为达不到行为标准,就会内心不安,觉得羞耻,不好意思。 《孟子·公孙丑上》中说:“羞恶之心,义之端也。”一个人有了羞耻心,就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人生的路何去何从。知错、认错然后改错,他就是强者。孔子将知耻和勇敢联系在一起,认为“知耻近乎勇”。一个人知道羞耻了,就接近勇敢了。说的是人知道羞耻并勇于改过是一种值得推崇、夸耀的品质。这是孔子对知耻改过之人的赞赏。儒家把“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并列,描述知(智)、仁、勇三达德。一个有羞耻心的人,自能改过向上,自能敦品励行,自能崇德向善。《论语·为政》:“子曰:‘见义不为,无勇也’。”可见,孔子把义放在了一个很高的位置,认为见义不为是可耻的行为。
知耻能使人奋发图强,有时还能改变个人命运。三国东吴鄱阳太守周鲂的儿子周处年轻时凶暴强悍,放荡不羁,时常在乡野天地之间纵马驰骋,被百姓视为一害,与山中猛虎、水中蛟龙并称“三害”。周处觉得受到了羞辱,于是他扬言要去灭虎杀蛟,可回来之后才发现乡亲们欢天喜地地庆祝“三害”皆灭。周处自觉羞赧,痛改前非,发愤图强,拜文学家陆机、陆云为师,终于才兼文武,得到朝廷的重用,任东吴东观左丞等职。
孟子认为,“知耻”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底线和不可跨越的道德标准。《孟子·尽心上》记载,孟子说:“人不可以无耻, 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认为,一个人不可以没有羞耻心,不知道羞耻的那种羞耻,那真是彻底的无耻了。如果没有廉耻感,就会肆无忌惮,任意妄为,对社会秩序有较大的破坏力。从不知羞耻到知道羞耻,也就可以免于耻辱了。孟子还指出,不知羞耻就是不义,没有同情心就是不仁,不懂得恭敬、辞让就是非礼,不懂得是非就是不智。孟子描述大丈夫有三个标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既是做人的气节,也是荣辱观的昭示。
汉末三国时期的名士华歆,是一位值得赞誉的重臣。汉灵帝时,他被举为孝廉,后受朝廷征召,先后任尚书郎、尚书令,直至曹丕即位,拜华歆相国,封安乐乡侯。华歆为官生涯,有所作为,且一生清廉,被誉为“清修疾恶,有识有义”。
《三国志》载,华歆曾在孙策麾下为官,孙策死后,朝廷命其进京赴任。他的亲朋好友及昔日同僚得知后,或赠书画古董,或送金银财宝。华歆当面不便回还,却在财物上暗中做了标记,以备原物归主。临行时,他将收受的数百金财物全部摆了出来,对送行者说:“我这次远行孤零零一人,本是无罪之身;但怀藏璧玉便有被劫、被杀的风险,望大家为我想一个万全之策。”众人面面相觑,只得各自领回原来的赠礼,并对他的高风亮节表示由衷佩服。
知耻是人的一种内在的价值认知,有了知耻的约束,就会出于自爱而抑恶扬善。管仲有言:“国有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四维张则君令行。”“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管子·牧民》)“礼、义、廉、耻”四字是治国的四大纲要,如果没有了它,这个国家就要灭亡。一个人有了羞耻心,就不会去做那些不该做的事,就会崇尚廉洁,崇尚文明,追求真善美,远离耻辱,在诱惑面前心不动,在利益冲突关头能自重。
知耻是人之为人最基本的要求。人最大的病痛在于听不到和听不进批评自己的意见,最大的耻辱就是不知羞耻。南宋大儒朱熹认为:“人须是有廉耻。”“耻便是羞恶之心。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朱子语类·学七·力行》)一个人知耻、有耻感,才能自保人格尊严,明善恶、知荣辱,不想、不做假丑恶的事,则能有所不为。可见,知耻是人存在的基础,没有耻辱心就没有独立的价值人格。党员干部能否知耻,反映其为政品格优劣,关系国家和民族大义。
无数仁人志士在廉耻文化的感召下,有所为,有所不为。伯夷、叔齐饿死不食周粟,越王勾践在败给吴王夫差后卧薪尝胆,苏秦“锥刺股”,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耻感既是节气与大义,也是“知耻而近乎勇”的进取精神。
人必须有道德底线,这个底线常常以是否感到羞耻为标尺。知耻是一个人遵从内心的道德指引,自觉向人生目标和更高境界奋斗,可以带来好的后果。孔子所说的“知耻近乎勇”,人可以通过知耻达到勇敢的境界。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败乱亡亦无所不至。”人只有对自己的言行有羞耻之心,才能约束自己的言行,有所为有所不为。
羞耻感就是个体违背道德或感到个人无能时,基于一定的是非观、善恶观、荣辱观而产生的一种自觉的指向自我的痛苦心理体验。羞耻感是一种道德自觉,表现为极端难堪,见不得人。朱熹说:“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一个人有了羞耻心,就是认识到了行为的界限、底线,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清清楚楚,有所为,有所不为,而不是只从欲望驱使。腐败分子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大都是从道德品质上出问题开始的。道德品质上出问题,又往往是从廉耻观念缺失开始的。这些腐败分子有一个共同的心理特征:不把贪污腐败看作是一种可耻的行为。
坚持问题导向,检视发现自身不足,做到知耻而后勇。岳麓书院有一副对联的上联是“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陟岳麓峰头,朗月清风,太极悠然可会”,明确提出了自我剖析、自我审视的为人原则。“明者远见于未萌,而知者避危于无形”(司马相如:《谏猎书》),真正的君子会居安思危,常常反思自己,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党员干部要时常放下身段、停下脚步,总结成败得失、经验教训,净化自己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