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收集有关当代美国华人政治参与资料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国内有关美国华人政治参与的资料不仅少,而且大多分散在一些中文报纸和杂志上。其中较具有参考价值的是中国华侨历史学会资料室选编的《华侨华人资料(报刊剪辑)》,它汇集了港台及海外数十种中文报刊关于海外华人政治、经济、文艺、教育、宗教、社团和移民情况的报道,以及相关研究动态。这些是国内研究海外华人的原始资料,但其中关于美国华人参政的文章和报道大多是介绍性的,缺乏学理分析与思考。1980年代以来,随着华侨华人研究的 “升温”,国内有关美国华人问题的学术论文在逐渐增多,但与关于东南亚华人问题的论文相比,仍然非常少,关于美国华人参政的论文更少,有关美国华人政治参与的专著至今尚未出现。

据笔者不完全统计,1980年代以降,国内学界关于美国华人政治参与的专题学术论文有 30 余篇。1根据这些论文发表的时间和采用的研究方法可以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从 1989年到 2000年,共有 7 篇。这些论文有两个共同特点:第一,运用历史学的方法来叙述和分析美国华人政治参与的历史、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展望; 第二,对美国华人政治参与的理解过于片面,认为美国华人参政就是指华人在美国政府机构中担任某某官职,而无视他们在美国的政治参与方式是多元的。其实,只要是为了维护和增进美国华人权益、影响美国政府决策的活动都是政治参与,其方式不仅有选举登记、投票、竞选、委任、加入民权组织、参加政党或参政团体、个人接触、抗议和示威,还包括助选和政治捐款等。追根究底,这是对政治学中政治参与的概念、特点和方式理解模糊不清所致。第二个时期从 2001年至今,有 20多篇,但对本书有重要参考价值的仅有十余篇。这些论文开始尝试从政治学的视角来研究美国华人政治参与。第一篇是暨南大学庄礼伟教授撰写的《美国华裔社群的生存环境与参政路向》,该文率先从政治学的视角,以李文和事件为例对当时美国华人的生存环境进行定性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具有一定深度。第二篇是华中师范大学李其荣教授所写的《向主流社会迈进———近三十年美国华人参政分析》,该文从历史学的视角,对华人精英在当代美国政界担任的职位进行研究,其洞察力让人钦佩。第三篇是厦门大学庄国土教授所写的《从移民到选民:1965年以来美国华人社会的发展变化》,该文从移民史的视角论述 1965年以来美国华人社会的变化,并预测随着华人选民的激增,未来华人选民的政治影响力将有望接近美国犹太裔选民。其他几篇都是由笔者撰写,从政治学的视角对当代美国华人参政进行理论和实证的分析,如《试析当代美国华人参与选举政治的方式》、《当代美国华人精英参政模型分析》、《影响当代美国华人政治参与的主观因素分析》、《80/20 促进会与美国华人参政新策略》、《当代美国华人草根型参政团体研究:以波士顿华人前进会为例》等,均为本书的撰写做了一些前期的准备工作。

在美国学界,传统的政治参与研究主要集中于白人主流社会的政治参与活动,对少数族裔政治参与活动的研究兴起于 1960年代的民权运动。但在当时美国大学和研究机构中,关于少数族裔政治参与研究的项目主要关注黑人和拉美裔的政治参与活动,对包括华裔在内的亚裔政治参与活动的研究规模非常小,几乎不受主流学界的重视。这种状况直到近年才开始改变。随着美国在世界上的一超独霸地位日益巩固,美国华人经济实力与社会地位的提升,以及大批华人新移民涌入使美国华人人口激增,引起了美国主流社会的重视。目前,美国已成为海外华人第二重心,其重要性已经超过东南亚华人。这些新变化使美国的华人研究在世界华人研究中的地位愈加凸显。在美国从事华人问题研究的新一代华人学者明显增多,学术成果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但据笔者所知,有关美国华人政治参与研究的学术成果仍然很少。其中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民族学系的王灵智副教授和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政治学系的连培德教授为美国华人政治参与研究方面的佼佼者。

王灵智副教授是老一辈华人政治参与研究的著名学者,他对美国民主政治制度的理解极为深刻。其最可贵之处是把对美国华人政治参与的研究与他长期从事社会政治活动的实践紧密结合,因而他对美国华人政治参与有自己独特的观点。由于他长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因此他更重视从争取平等权利的角度来分析美国华人的政治参与,而不太赞同或看重运用政治学的方法对其进行定量分析,如选民登记率、投票率、竞选和委任等方面的研究。王灵智副教授多次向笔者强调,研究当代美国华人政治参与一定要从美国的民主制度着手,必须指出金钱政治正在危害美国的民主制度。他主张改革美国的选举制度,尤其是政治捐款制度。王灵智副教授的学术成果虽然不多,但学术地位高,社会影响大。

连培德教授的主要研究兴趣是美国亚裔政治参与和其他非白人政治参与。她是新一辈美国华人学者中从事美国亚裔政治参与研究的典型代表。她主要从政治学的视角对美国亚裔政治参与进行研究,其中美国华人政治参与是她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她尤其擅长运用调查和统计数据对美国华人的政治态度和行为进行定量分析。在近 20年的研究中,她出版了三部有关美国华人政治参与的学术专著。第一本专著是她的博士论文《美国亚裔投票行为研究:以南加州为例》(1997)2。该书是美国学界第一次对亚裔的政治行为进行专题分析,主要是对1990年代初居住在南加州的亚裔政治参与,尤其对他们的投票行为进行专门研究。该书虽然选题范围小,时段短,但能以小见大,在当时美国学界对亚裔政治参与研究根本不重视的情况下,其问世开了亚裔政治参与研究的先河。1990年美国人口普查显示,由于 2/3 的亚裔是在外国出生的,他们对政治参与的表达与关切常常被从事亚裔研究的学者忽视。而在政治学领域,对非白人少数族裔的研究根本不予重视,即使有,也主要集中于对黑人和拉美裔的研究。“亚裔”一词在当时关于美国选举或大众政治行为的学术期刊上很少提到。因此,该研究成果填补了美国亚裔研究和政治学研究这两个领域中的空白。

连培德教授的第二本专著是《美国亚裔政治参与研究》(2001)3。该书首先对 1965年前美国亚裔政治参与的活动进行分类分析,然后分别从 1965年后亚裔争取民权的运动、亚裔在美国本土和夏威夷参与选举政治的比较、亚裔建立跨族裔联盟的可能性与障碍、亚裔内部各族群政治态度与行为的比较以及亚裔妇女政治参与这五个方面对 1965年后美国亚裔政治参与的历史和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最后,作者把 1999年发生的美国政府诉李文和案与 1893年冯月亭诉美国案进行比较,揭示其异同,并得出结论: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亚裔都不是种族歧视的被动受害者,而是坚定的行动者和反抗者。作者认为少数族裔在美国现存的政治体制内要维护自身权益,不仅要有决心和策略,还要有实际的抗争,其中政治参与最重要。本书的第一章就是在该书的启发下加以提炼扩展的结果。该书曾获得美国政治学会种族、族裔与政治分会颁发的 2002年度政治参与、投票、选举和政治行为类别最佳著作奖。

连培德教授的第三本专著是《美国亚裔政治:多元化与社区》(2004)4。该书以她主持的课题 “2000—2001年全美亚裔政治调查”为基础,对当代美国亚裔的政治态度与行为进行全面分析和研究。该书是她与同事马格丽特·康威(Margaret Conway)和简拉莉·黄(Janelle Wong)合作调查与研究的结晶,被学界评为“可能是至今为止对美国亚裔政治研究领域最重要的贡献,注定要成为该主题中被最广泛引用的著作”。笔者在本书中引用了她主持调查的一些统计数据。另外,连培德教授还在美国政治学专业期刊和论文集中发表了大量的相关学术论文,在美国政治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近年来,她开始积极参加中国大陆和港台学界举办的有关华侨华人问题研究的学术研讨会,其学术观点和研究方法开始受到大陆学界的重视。王灵智副教授认为,连培德教授是当今美国华人和亚裔政治参与研究领域最杰出的学者。笔者无论在研究方法上还是资料收集上都从她的相关著述中汲取了大量的营养。

由美国华人学者兼政治家翟文伯、吴仙标、王碚著,邱宏达、杜芝友编的《力争上游:华人在美参与政治的问题》5一书是一本论文集。1985年11月9日至10日,美东华人学术联谊会在纽约市举行 10 周年年会,会议期间举行了一场关于华人在美参政问题的专题研讨。该论文集由参与研讨的几位主讲人的讲稿和听众的提问与回答摘要构成,虽然篇幅短小,却是他们在美长期从事政治参与理论与实践的结晶,因此成为研究美国华人参政问题的必读之书,也曾被大量引用。该书第一部分简要回顾了华人在美国地位的演进; 第二部分对当时华人在美参政失败的原因进行探讨; 第三部分,王碚根据他在纽约华埠策划协会工作多年的经验指出 “政治就是政治”,要以实力(选票、钞票和才智)为主,要以参与基层的政治组织为起步,要以联合其他族裔作为华人从政的先决条件; 第四部分,吴仙标谈了华人参政的障碍、展望和策略; 第五部分是他们共同回答参会听众的提问摘要。该书是对 1980年代美国华人参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障碍的总结,其中有些观点至今仍有一定参考价值。

艾米·弗利曼(Amy L.Freedman)在其专著《少数族裔政治参与研究:以马来西亚、印尼和美国华人为例》6中对这三国华人的政治参与进行了比较研究。实际上,该书只是分别对三国华人移民的历史背景、政治制度和社区政治精英的本质特征进行简要介绍和粗浅比较,但作者尝试使用的跨国比较方法倒是值得借鉴。笔者认为,该书的最大特色不在于对马、印、美三国华人政治参与的比较,而在于对美国东西两岸华人政治参与异同的比较。作者选取美国华人参政最典型的两个地区———加州洛杉矶蒙特利公园市和纽约唐人街进行比较分析,指出两地华人政治参与的条件、方式、水平和作用的差异。笔者原计划在本书中设定一章就这三国的华人政治参与进行比较研究,或就美国东西两岸华人政治参与的异同进行比较分析,但考虑到篇幅、时间和精力,暂时搁置,期待未来有机会再做深入研究。

其他美国学者,尤其是华裔学者在他们有关华人问题研究的专著中对美国华人政治参与也有所论述,但只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如麦子在《美国华人社会大观》一书的第一章就 1980年代美国华人参政崛起的原因进行分析,指出当时华人参政的一条重要途径是委任,另一条重要途径是在司法界大显身手,并介绍了一些著名华人政治家。虽然现在读来觉得浅显,但确实是作者在美国的亲眼所见和亲身体会,是研究美国华人政治参与的入门书。麦礼谦先生的《从华侨到华人———二十世纪美国华人社会发展史》一书对 1965年以前美国华人的政治参与活动也有相当篇幅的叙述,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笔者在本书中对其进行了分类整理和分析。令狐萍教授在其专著《金山谣:美国华裔妇女史》和《萍飘美国:新移民实录》中都有关于美国华人参政的相关论述。她认为,虽然近年来美国华人入主美国政坛的级别越来越高,但由于美国国内反华的右翼势力抬头使华裔及亚裔形象再度受损,华人入主政坛步履蹒跚。张哲瑞联合律师事务所编著的《百年沧桑———移民美国史画》中有关华人运用诉讼方式在美国争取民权的参政史料极为珍贵。李小兵等在其专著《美国华人:从历史到现实》中亦有关于美国华人参政团体最近活动的论述。孔秉德、尹晓煌主编的《美籍华人与中美关系》中的第四章以北卡罗来纳州华人为例对美籍华人的政治取向和期望进行定量分析。这些都为本书的全面深入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探讨美国华人政治参与的英文论文非常多。除了王灵智和连培德的众多相关论文外,笔者以为较有参考价值的还有两篇。一篇是许军(Jun Xu)所写的《美国亚裔的政治行为:理论视角》7,文中关于美国华人及亚裔政治参与理论和方法的探讨使笔者深受启发; 另一篇是梁侃(Kan Liang)撰写的《创造历史:80/20 促进会和美国华人在其中的作用》8,是对美国华人参政团体的实证研究,其研究方法和相关资料使本书第四章 “当代美国华人参政团体的政治参与”的研究方法更加妥当,内容更加充实。由于篇幅所限,笔者在此不再逐篇评述。总之,美国华裔学者的相关专著和论文是笔者从事该课题研究的基础。

笔者收集资料时发现,在台湾学界,从 1985年到 1995年,先后有四位研究生以美国华人参政问题作为博硕士学位论文选题,笔者在此简要评述他们的研究成果以及本书与他们的不同之处。第一篇是台湾政治学者葛永光先生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留学期间的博士学位论文《族群认同与族裔政治发展研究:以美国华人为例》(1985)9。该文是台湾地区第一本从族裔政治学视角探讨华人参与美国政治的著作,它运用族群认同和族裔政治发展理论来阐释美国华人政治发展的经历。论文中有两个基本假设:第一,内外环境是族裔认同变迁的重要决定因素;第二,在族裔政治发展的每个阶段都有一种与其相联系的族群认同。该文综合运用访谈法、文献分析法和调查法收集了大量关于美国华人参政的原始资料和数据,并把美国华人族裔政治发展划分为经济适应(1850—1950年)、社区形成(1970年代)和政治团结(1980年代)三个阶段进行具体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多元文化环境和美国华人中产阶级的出现促进了美国华人族群认同的变化; 美国华人的族群认同已变得工具化和政治化; 美国华人族群认同的工具化和政治化反过来又促进了美国华人的政治团结。并得出结论:美国华人走向政治团结是美国华人政治力量开始发展壮大的标志,而不是他们现实政治力量的指标。该文在理论和方法上对笔者都有很大启发,也加深了笔者对 1980年代以前美国华人族裔政治发展的理解,为本书的撰写提供了重要参考。

第二篇是台湾淡江大学美国研究所研究生郭岱宗女士的博士学位论文《美国华人政治参与之研究》(1992)。该论文含绪论和结论在内共七章。第一章绪论简要介绍选题动机、研究方法与立论以及论文结构; 第二章检视早期华人在美国社会及政治上的待遇,从排华法案制定、排华暴力发生,到排华法案废除,兼谈种族歧视给华人参政造成的困难及影响; 第三章就当时华人参政的现状进行分析,包括美国整个政治环境的变化、华人的质与量的改变,以及 1943年至1992年华人参政的状况; 第四章从外在环境、华人本身习性及心态方面进行分析,梳理华人参政的障碍,并把华人的参政表现与日裔和犹太裔进行比较,找出华人的差距; 第五章从已在美国政坛立足的华裔的经验,归纳出参政的必要条件,并提出未来努力的目标; 第六章针对美国 1990年代初的参政环境和华人的参政意识与效果对未来进行评估与展望; 在结论中,作者就未来华人如何在美国政坛展现参政实力提出一些建议。10为研究美国华人政治参与,郭岱宗曾五度赴美收集资料并做实地调查与访谈,获得大量第一手资料,包括对陈香梅、邝友良、余江月桂、刘美连、赵小兰、吴仙标等美国华裔政治家和美华协会、华促会、百人会等华人参政团体的访问。这些访谈资料无论是在当时还是现在都非常珍贵。但该文亦有相当多的缺点:第一,尚未脱离从历史学的视角研究美国华人政治参与的窠臼; 第二,仍然以华人当选为美国政府某某官职作为衡量参政水平的唯一标准,无视评估华人政治参与水平的复杂性和参与方式的多元化; 第三,对美国华人政治参与的概念、含义和方式等存在误解。但就当时美国华人政治参与研究的整体水平而言,此文已属不易,具有一定的开拓意义。

第三篇是台湾国立政治大学民族研究所林启文的硕士论文《华裔美人参与政治活动之研究(1965—1993)》11。该文主要叙述 1965年至1993年美国华人参加政党活动、参政团体的活动和选举活动的有关史实,展现华人参与美国政治的过程与变化。作者在文中对此期间华人参与美国政治的具体活动的叙述与相关数据的统计,对笔者的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笔者在本书中引用了他收集的一些史料,节约了为收集有关 1993年以前美国华人参政活动的原始资料的时间。但该文只停留在对华人参政活动的具体叙述上,没有理论支撑,因而深度不够。但作为一篇硕士论文,能做到这一步已非常不容易。笔者在本书中力求于时间跨度、内容广度和理论深度上都有所超越。

第四篇是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民族与华侨研究所汪树华的硕士学位论文《美国华人政治参与之研究》(1995),已由台湾海华文教基金会于 2001年赞助出版。该文从社会学的视角对美国华人的政治参与进行研究,但他研究的对象并不是华人对美国政治的参与,而是从效忠的立场出发,运用文献分析法研究美国华人通过与政府接触、政治消息传播、政党参与、选举参与和游说等方式对台湾政治的参与及其参与频率的高低,尤其重视美国华人对台湾的政治认同研究,为台湾当局的对美侨务政策提供建议和咨询。这与笔者侧重华人参与美国当地政治的研究完全不同。但作者在文中运用社会学的抽样调查、访问与统计分析的研究方法,以及运用族裔认同理论分析美国华人认同的形成与变迁,给笔者很大启发,值得在以后的研究中参考与借鉴。该文首先运用 “族群认同”理论论述美国华人认同的形成与变迁,然后运用文献分析法探讨华人参与美国政治及 “中华民国”政治的现况,再运用行为科学方法重点探讨美国华人参与 “中华民国”政治行为的种类和参与频率及其政党偏好、国家前途认知、族群认同等因素间的相互关系。该文有助于学界对美国华人参与台湾地区政治的深入认识,为台湾当局的侨务政策提供了重要参考。12

以上四篇博硕士学位论文为台湾地区的美国华人参政问题研究奠定了基础,但让人非常遗憾的是,这些论文的作者后来都放弃了在该领域的研究。如葛永光先生虽然在台湾大学任教授,但同时担任当局的监察委员,没有再继续跟踪研究美国华人参政问题; 郭岱宗女士后来在台湾大学外语系长期从事外语教学与研究工作; 另外两位也都在别的领域发展,从而使台湾学界的美国华人政治参与研究没有得到可持续发展。加上陈水扁上台后对海外华人政策的转向,台湾地区的华侨华人研究现已呈衰落态势。但台湾学界在美国华人参政领域所做的前期工作还是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对本书的撰写亦有相当重要的借鉴作用。

总之,上述国内外学者关于美国华人政治参与的研究成果都为本书的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笔者期望能在他们研究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为中国大陆的美国华人政治参与研究做一点开拓性工作,以抛砖引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