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历史的星空

3、《红楼梦》与青州。

青州与《红楼梦》有什么关联?看过红楼梦的人都会说,该书写青州的地方不多,只有一处,而且非常平淡,其实错了,这书藏着一个天大的秘密,按照作者的指点和示例,这书中故事的比喻、字词的多解及无意中一字一句的特别运用,揭示的就是这秘密:《红楼梦》通篇一百二十回,都是对青州衡王府遭遇劫难的诉说。

破解了这书后发现,《红楼梦》真实内容在书中的构成是:一条主线,两个核心,五种幻化,书的写作有三大规律,而要看懂这些内容,还需要六个前提。

一条主线。

这条主线就是贾宝玉下凡的十九年历劫。历劫通常指经历劫难。书中宝玉下凡的十九年并没有历经劫难,所以,按作者著书的手法,这历劫只能是历述劫难。那宝玉下凡是不是在历述劫难?恰是。

宝玉出世,口中衔有“莫失莫忘,仙寿恒昌”的字迹,作者在书中明确告知,“仙寿恒昌”的“恒”,就是青州衡王的衡。也告知,“书中表里皆有喻也”,“仙寿”喻什么?比喻的就是大寿、高寿和长寿,而古来最大、最高、最长的寿就是青州云门山上的大寿,它是衡王府雕刻,所以这话的意思是:衡王府和衡王家族虽然被灭了,但云门山的大寿却幸存了下来,希望后人不要把它的来历失传了,不要把它的经历忘记了。破解了这书的核心内容后发现,这书叙述的正是衡王府遭遇的劫难。可见,宝玉下凡口中衔字,就是在历述劫难,这历述的劫难指的就是青州衡王府遭遇的劫难。那衡王府遭遇的这一劫难是不是十九年?也恰是。

衡王府被灭的时间历史失去记载,只知是康熙初年,本人《破解天书红楼梦》揭示,衡王府被灭是在康熙二年的1663年,从明朝灭亡,最后的衡王朱祐棷投降大清的1644年,到衡王府被灭的1663年,恰是十九周年。

两个核心。

两个核心也是原著的告知。甲戌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正文前面有一个小短篇叫《凡例》,《凡例》的最后有这么两句诗:

谩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

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我们先来看什么是《凡例》。

《凡例》,是书籍正文前说明本书内容和体例的文字。现在书中最常见的《凡例》,大都在字典和词典中,字典和词典中的《凡例》,就是这个作用。

《红楼梦》中的《凡例》是什么作用?解析明白了书中的主要内容后再回过头来看《凡例》,就会清楚地发现,《红楼梦》中的《凡例》和字典词典里的《凡例》一样,也是对本书内容和体例的说明,只不过说明的形式不一样。

现在来解析这两句诗。

谩言红袖啼痕重——谩言,不要说;红袖,指人名,前后连贯起来看,指作者;啼,哭泣;痕,痕迹;重,轻重,指程度,谁的程度?从句子看,指啼的程度,说明啼哭的非常悲痛。

综合这话的意思是:不要说红袖(面对这些)痕迹是在非常悲痛的啼哭。

更有情痴抱恨长——更有,是针对前面的谩言说的,前面是谩言,后面是更有,更有即更是;情痴,即痴了情的;抱,即抱着,表示没有公开摆出来;恨,即仇恨;长,即长短,也表示程度,谁的程度?从句子看指恨的程度,意思是非常恨,是深仇大恨。

综合这话的意思是:她更是痴了情的在抱着这深仇大恨。

综合这句诗的意思是:不要说红袖(面对这些)痕迹是在非常悲痛的啼哭,她更是痴了情的在抱着这深仇大恨。

那红袖的啼痕与抱恨是怎样体现的呢?这就是下面句子的内容。

字字看来皆是血——是说前面说的啼恨与抱恨,是用文字体现的,这文字是字字滴血的文字。那这文字是哪部书呢?

十年辛苦不寻常——这话告知,这字字滴血的文字,就是《红楼梦》这部书。甲戌本第一回告知,《红楼梦》这部书,曹雪芹是在悼红轩中披阅十载,这就是那十年辛苦。

综合这两句诗的意思是:

不要说红袖(面对这些)痕迹是在非常悲痛的啼哭,即“啼痕”。她更是痴了情的抱着深仇大恨,即“抱恨”。这啼痕与抱恨,是用字字滴血的文字体现的,这字字滴血的文字,就是《红楼梦》这部书。

显然,《凡例》告知的这“痕”与“恨”,就是《红楼梦》这部书的两个核心,这也是作者告知的那枝“并蒂菱”。痕,说的就是衡王府被灭后的侥幸遗存,恨,表达的是作者对造成衡王府被灭罪魁祸首的愤恨。

五种幻化。

将“痕”与“恨”展开,就是五种幻化,即:

一、衡王家族被清廷抄灭后幸存之人幸存之物的幻化,这个幻化是《红楼梦》的本旨所在,也是“痕”的所在。

青州地方、古迹与人物在书中的幻化是:

(一)、地点。

1、荣国府所在的皇城——指青州的古城(原型之一),人们习惯称青州古城为西皇城。

2、荣国府——青州的衡王府(原型之一)。

3、紫微舍——衡王府的西花园,也叫紫薇园。

4、大观园——衡王府原来的东花园,也即现在的偶园。

5、大观园所在城西的天齐庙——青州城西天齐时期的庙宇,即龙兴寺前身的庙宇。

6、郝家庄——青州城外的郝家庄。

7、玉皇庙——青州城外的玉皇庙。

8、玉皇阁——青州城外的玉皇阁。

9、青埂峰——青州云门山的山峰。

10、绛云轩——青州的云门山。

11、葫芦庙——青州的衡王府。

(二)、主要人物。

1、荣国公——故去的衡王府的诸王。

2、紫微舍人——衡王府的最后衡王。

3、贾宝玉(下凡石头的原身)——衡王府幸存在云门山上雕刻着大寿的崖石。

4、通灵宝玉——衡王府幸存的石门牌坊。

5、林黛玉——衡王府被害和侥幸存活之人的冤魂。

6、薛宝钗——衡王府幸存的一对铁仙鹤。

7、薛蟠——衡王府幸存的一对石头狮子。

8、夏金桂——衡王府幸存的四颗金桂树。

9、妙玉——衡王府的东花园,也即现在的偶园。

10、僧与道——云门山上的僧道石像。

11、癞僧跛道——衡王府幸存的僧钟和道钟。

12、邢岫烟——云门山上的云门洞。

13、刘姥姥——最后衡王侥幸逃脱的女儿,后来将姓氏由朱改为霰,《红楼梦》的故事,就是由她叙述而成。

14、探春——真实身份是书中刘姥姥原型的女儿,最后衡王的外甥女,真名叫赵慧秀,曹頫的妻子,曹雪芹的婶母,《红楼梦》真正的作者。

等等。

二、江宁曹家遭遇的幻化,这个幻化书中内容不多,但很清楚,这是“恨”的一部分。

三、清廷传说故事的幻化,这个幻化实际是揭示,揭示的是清廷的黑暗与残毒,这表达的是作者的“恨”。

四、作者悲愤心境的幻化,这个幻化贯穿全书的始终,表达的是作者对大清朝的愤怒,发泄的是作者对大清朝及对顺治、康熙、雍正的咒骂,也有对有关大臣的咒骂,这里表达的既有衡王后人的恨,也有曹家人的恨。

五、作者亲身经历的幻化。

三大规律。

一、错乱显像规律。细看《红楼梦》会发现内容有许多错乱,其实这不是真正的错乱,书中凡有错乱的地方,告知的都是这里有真相。

二、字词多解规律。作者告知,书中关键地方的字词,存在多解,不能按通常意思对待。三、影子规律。书中的丫环和小斯,大多都是其主人真实原型的象征。

六个前提。

六个前提是对看破《红楼梦》而言,因没有这六个前提,就永远也看不破这书。这六个前提是:

第一个前提,要知道作者有指点看破这书的话。譬如在第十二回中,作者明确告知,“此书表里皆有喻也”,意思很清楚,是说书中的故事,要看其比喻,等等。

第二个前提,要知道作者告知的看破此书的方法。这方法包括两方面,一是提示,二是示例,示例即十五钗判词与人物的对应,也就是说,判词与人物对应的方法,就是破解此书的方法。

第三个前提,要了解大清的相关历史。包括大清的来历,顺治、康熙和雍正在位时发生的大事等。

第四个前提,要了解书中说的青州恒王府的相关情况。

第五个前提,要掌握汉语字词的玄妙运用。

第六个前提,要掌握一些相关常识。

详见本人《破解天书红楼梦》和《湮灭的衡王府,真实的红楼梦》。

一部红楼梦,给古老的青州盖上了一层朦胧的面纱,解开它,青州会更神奇、更美丽,更年青,更有朝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