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因为大禹治水曾为青州起名,还是由于八仙过海曾来青州落脚,青州大地古来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兵家把青州视为必争之地,结果导致了连年的战争。
政治家把青州作为大展宏图的舞台,结果造就了青州的人才辈出。古代不仅有姜子牙、曹操、韩信、赵匡胤、朱元璋等在青州遇难呈祥,更有诸多的文武大臣从青州起家,据史料记载,仅大宋时期,在不到百十年的时间里,在青州任职的州官,升为宰相副宰相之人,就有二十九位之多。
史学家把青州作为中原大地的缩影,不断将其彪炳史册,《史记》、《资治通鉴》都记录了许多青州的事。
文学家把青州作为历史的圣地,不断为其著书立名,我国古代的四部历史名著,三部都写了青州。
更有甚者,古代的君主国王,还把青州的山川视为风水宝地,不断来青州探寻灵穴,为自己安排后事,为子孙寻找福祉。据不完全统计,从公元前三七九年开始,在不足百年的时间,就有五位王公和多位贵族来青州找到了墓穴,把自己安葬在了青州的沃土之中。
其实,青州的人杰地灵还不止如此,那些成就在青州的人,发生在青州的事,更生动,更惊人。
(一)、父子三进士。
在明朝年间,青州有过一家父子三进士的纪录,这就是居住在青州城里的冯裕一家,冯裕和他的次子冯惟重、五子冯惟讷都是明朝的进士。
1、父亲冯裕,字伯顺,号闾山,生卒为一四七九至一五四五年,祖籍临朐,冯裕幼年丧去父母,由祖母池氏将其抚养成人。明正德三年(即一五零八年),冯裕考中进士,任职松江府(上海)华亭县知县。
当时,县人张文冕为内廷宦官,是权倾朝廷的千岁刘瑾的心腹,他的家人和亲属在县内横行乡里,托冯裕予以庇护,由于冯裕性情耿直,没有理睬,因此得罪了宦党,后来华亭县遭受水灾,百姓交不起赋税,冯裕就令种植上田的富户代缴,宦党借机勾结当地权贵,诬陷冯裕加重民间赋税,朝廷欲拿他治罪,幸得百姓奔走上告,诉说真相,才得以幸免。
不久,冯裕又调任萧县(安徽)任知县,后晋升为晋州(河北)知州,南京户部员外郎,因受宦党嫉恨,又调任边远的平凉(甘肃)任知州。由于平凉地处西北边陲,携家带口不便,冯裕就来到了青州,留长子冯惟健陪母守家,带次子冯惟重和四子冯惟敏赴任。此间,由于安排家眷,耽误了报到时间,朝廷又将其改任了更遥远的石阡(贵州)任知州,不久,又升任贵州按察副使,后因冯裕作为不为上司所容,遂辞官归里。
冯裕退居青州后,家居讲学,尤好吟诗,他曾与青州名士石存礼、蓝田、刘澄甫、杨应奎等八人,在青州北的禅林寺结成“海岱诗社”,吟诗唱和,闻名遐迩。冯裕享世六十七年,于嘉靖二十四年,即公元一五四五年病逝。逝后,曾孙冯琦辑诗社八人诗作,编著成《海岱会集》,付梓传世。其中冯裕有诗一百二十八首。
冯裕有不少歌颂青州的诗篇,如他去东郊春游,写诗一首:散步东郊外,春深景物繁。高低杨柳岸,红白杏花村。海气分阳彩,山容减烧根。方思谷口客,移仗过柴门。去劈山一游,写诗一首:雨霁携壶上劈峰,峰头遥带夕阳红。游人散去杨花径,樵子归来木叶风。仙境茫茫天地外,伯图渺渺有无中。自惭潦倒登临晚,一笑空须向烛龙。
2、次子冯惟重,字汝威,号芹泉,生卒于一五零四至一五三九年。惟重自幼聪慧,据说十岁就能写作文章,年少时曾居住辽东广宁,在官学读书,成绩优良,被当时的QH县令蒋某看中,于是就把女儿许嫁给了他。后来他随父回归青州,于嘉靖十七年考中举人,不久又与弟冯惟讷同时考中进士,并被授于“行人”官职。嘉靖十八年,皇帝南巡,冯惟重随从,到达庐州时,天气炎热,冯惟重疽发于背,不久医治无效,病逝于南方,享年仅三十六岁。有诗《大行集》传世。
3、五子冯惟讷,字汝言,号少洲,生卒于一五一三至一五七二年。惟讷也是自幼聪慧,他六岁开始拜师求学,二十五岁时,就同哥冯惟重一起,考中进士,授官宜兴(江苏宜兴)知县。
惟讷任职宜兴,颇有作为,时地方豪强勾结官吏,大肆侵吞官租,朝廷多次整治不力,惟讷到任,一面对官吏展开教育,一面大胆对豪强展开整治,结果时间不长,就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官吏收敛,豪强吐脏,短短几个月,竟得收赃银数万两。惟讷在宜兴名声大振,不久,便升为蒲州(山西永济)知州,后由于政绩突出,又先后升任扬州同知、松江(上海)知府、南京户部侍郎、陕西兵备佥事、陕西布政使、江西布政使等职,任光禄卿后,由于性格直爽,经常与其他政要发生争执,遂辞官归隐青州,后又筑室临朐海浮山,不料时间不长病逝。
冯惟讷一生著书颇丰,有《楚词旁注》、《选诗约注》、《杜诗册注》等,并有《冯光禄集》四卷传世。
冯裕子孙,有作为者颇多,有资料记载,后六代中,有九人高中进士,二十人从政为官,青州城内的“偶园”,就是冯裕第六代孙冯溥的园林。冯溥为清顺治四年,即公元一六四七年进士,康熙年间官至文华殿大学士,一品官,年老以太子太傅还乡,人称“冯阁老”。
(二)、一街四状元。
在青州南阳城的东门外,有一条古街,名曰“昭德街”,街虽不宽,却十分神奇,街虽不长,却非常有名,这不仅是因为这里古来商贾云集,名人荟萃,更是因为曾经在三个朝代,有过四名“状元”在此居住,四名状元文武皆备,名震中原,于是这条古街也成了国之名巷。这四名状元分别是:宋朝文状元王曾,明朝文状元赵明忠,清朝武状元丁殿祥,清朝文状元洪钧。
1、宋朝文状元王曾。
王曾,曾居住青州昭德街关棘巷,幼年父母双亡,是叔父王宗元将其抚养成人。也许是家庭的缘故,王曾从小为人端厚,少言寡语。叔父见其聪慧,便将其拜师乡贤张震,后就读于“矮松园”。明正德十年,即公元一五一五年,青州知州朱鉴将“矮松园”改名为“松林书院”,这就是现在的青州一中。
王曾不但长相英俊,眉目如画,且志向高远,少年时期曾借咏梅立志,写诗一首:未须料理和羹事,且向百花头上开。他参加乡试,名列榜首,成为解元,宋真宗五年,即公元一零零二年,二十五岁赴京师参加礼部省试,又名冠群雄,成为省元,不久,又参加殿试,结果大魁天下,成为宋朝开国以来的第二十七位状元,也是整个大宋四个“三元”状元之一。我国科举制度一千三百多年,三元者也只有十七人。
当时的大臣扬亿看了王曾的试卷,感慨的说:“这真是王佐之才啊!”宰相寇准在政事堂考验了他的才华后也大加赞赏,称赞他是当今之奇才。
王曾获中三元后,将喜讯写信告知了叔父,信中说:“曾今日殿前唱名第一,这是祖辈积德,不必过喜。”后来回家探望,州官闻知,安排百姓在正门吹奏乐器,夹道欢迎。王曾得知,就将状元服换掉,穿着普通的便衣,骑着毛驴从别的城门入了城。当他来到州衙,见到州官时,州官大吃一惊。
金殿传胪后,王曾被授予监丞,后又升为户部判官。由于王曾在朝廷德才兼备,受到皇上的爱戴,一天晚上,皇帝在承明殿处理完政务,顺便召见了他,并同他进行了很长时间的谈话,王曾回到寓所后,皇帝派太监传来口谕:“因为很早就想见一见爱卿,所以没来得及穿戴朝服就见了,爱卿不要以为我傲慢了。”
王曾外任应天府期间,地方遇见了一件怪事,民间传言,有个形状似帽子的妖怪,夜来经常入城袭扰百姓,致使百姓恐慌,夜晚家家紧闭房门,不敢外出。王曾闻报后,下令夜晚大开城门,并组织官兵和百姓一起观看妖怪动静,结果数日过去,也没见妖怪出没,王曾这时告诉民众说:“这妖怪是假,谣言是真,今后谁敢再散布此等谣言,立刻缉拿问罪!”从此,全城平安,再没发生这等事件。
王曾任职庭官时,仁宗皇帝发现大臣们举荐的人才,很多是姻亲裙带,嫡系友人,并无真才实学,就问王曾说:“大臣们不断的举荐人才,可这些人不见得都是贤士,好多还是无能之辈,长期下去,将要误国,应该如何处理。”王曾说:“望陛下限制举荐,朝廷用人,应重考试,择优选任。”皇帝表示赞同。后来王曾升任宰相,他通过考选,为朝廷选拔了许多的贤良之才,如闻名于世的范仲淹、包丞等,都是王曾考选之人。
王曾身为宰相,握有用人大权,可他向皇上推举之人被皇上重用后,从不夸耀,有的官员得到了重用,还不知道是谁在为其助力。一次,范仲淹问他:“你推举了很多人受到皇上重用,可大家却不知道是你在起作用,你为何不宣扬一下呢?”王曾说:“身为宰相,不仅要举荐能人,也要处罚庸者,如果推举了人就宣扬,那处罚了人怎么办呢?”范仲淹无言以对。
王曾在朝廷参知政事时,由于敢于直谏,得罪了宰相王钦,王钦在皇帝面前搬弄是非,结果被罢去了参知政事,贬为尚书礼部侍郎,后徒天雄军后,复又参知政事。王钦死后,王曾以门下侍郎兼户部尚书,为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不料,玉清昭应宫发生火灾,原来就对王曾不满的刘太后这次借机发泄,结果王曾被贬为青州知州。直到刘太后病逝,仁宗亲政,王曾又被任命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景佑元年,即公元一零三四年,又升为枢密使,景佑二年,拜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封为沂国公。
王曾病逝后,留有著作《龙图》三十卷和《契丹志》一卷。仁宗皇帝得知王曾去世,亲自为其撰写了碑额:“旌贤之碑”,以示怀念。
2、明朝文状元赵秉忠。
赵秉忠是明朝万历二十六年,即公元一五九八年状元,曾居住青州昭德街北阁西软绿园,官至礼部尚书。
年少时期的赵秉忠,不仅聪颖好学,而且敢说敢当。他十五岁时就为补府学生,有一次到昌乐参加童试,当时天下大雪,十分寒冷,有一位名叫刘毅的督学佥事,在检查入场的学生时,发现了一位考生作弊,把考试资料藏在了鞋子中,于是这位督学佥事便令所有的考生都脱掉鞋子,赤脚入场。赵秉忠见状,十分生气,就来到入场门口,质问督学:“先生为什么因为一个人的行为不端,就要连累所有的人呢?难道考场有这样的规定吗?”督学被问得闭口无言,不得不陪笑道:“你说的很对,考场没有这样的规定。”随即招呼所有的考生,都穿上了鞋子。
为官后的赵秉忠,仍就秉性耿直,敢说敢做。在翰林院期间,有一次,万历皇帝令他和同官周炳谟进献开国以来的宗帝实录档案,他们碰到了一个棘手的难题,那就是如何对待大明王朝二代君主建文皇帝,建文皇帝在所谓的“靖难”之役中败于叔父朱棣之手,帝号庙号被废,实录档案有一个空当,缺少了他的材料,周炳谟不敢触及此事,赵秉忠思虑再三后,来到了皇帝面前,他伏在地上向皇帝进谏,请求为建文皇帝恢复帝号庙号,万历皇帝也不愿触及庙宗们的不光彩历史,沉默良久后说:“事已久远,不便更易,算了吧。”赵秉忠对皇帝的表态不以为然,他引述前朝故事,指出:“国事应论其当不当,不应论其久不久。”最后终于说服了皇帝,恢复了历史的真相。
在朝廷,赵秉忠刚直不阿、敢说敢谏的性格,妨碍了宦官魏忠贤独揽朝政的图谋,魏忠贤视他为眼中钉肉中刺,几次在皇帝面前搬弄是非,都没有成功。天启四年,大臣杨涟列举了魏忠贤二十四条罪状,上书弹劾,结果弹劾失败。参与弹劾的有赵秉忠的门生缪昌期,缪昌期遭魏忠贤陷害致死。后来魏忠贤又问罪赵秉忠,赵秉忠不理,魏忠贤更加嫉恨,就又到皇上面前诬陷他,皇上虽然不相信魏忠贤的话,却没有阻止奸党专政。眼见朝政日非,赵秉忠无能为力,正直的大臣纷纷离职而去,于是,赵秉忠也向皇帝提出了告老还乡的请求,皇帝开始不准,后来见赵秉忠态度诚恳,只好准奏,并加封他为礼部尚书,令官驿将其转送回家。
遗憾的是,他虽然离开了朝政,却没有离开是非之地,一个时期后,因挚友刘钟英一案,赵秉忠又受到牵连,结果被削籍夺俸。面对突然降临的灾难,赵秉忠欲哭无泪,悲愤交加,不久,便于公元一六二六年,离开了这个世界,终年五十二岁。
历史到了崇祯初年,朝政局势发生了大变,赵秉忠被平反昭雪,皇帝下诏,恢复了他原有的官职,并加封他为太子太保,按照大臣的规格,将赵秉忠的遗体重新进行了安葬。
让后人庆幸的是,赵秉忠在离开朝政时,带走了他考中状元的试卷,后人妥善的保存了下来,在三百八十五年后的一九八三年,赵秉忠的第十三代孙赵焕彬,将这份珍贵文物献出,一下轰动了全国,轰动了世界。
赵秉忠的这份状元卷,成了我国科举制度一千三百多年来,历经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唯一存世的一份状元试卷,堪称国之珍宝。
3、清朝武状元丁殿祥。
丁殿祥,回族,家住昭德街,清嘉庆十九年,即公元一八一四年,考中甲戌科武进士第一名,皇帝亲点为“武状元”。中状元后,曾任宫廷一等侍卫,后到广西任参军等职。
武状元同文状元一样,是经过科举考试,层层选拔出来的进士第一名。所不同的是,文状元是经过文科考试选取,武状元却要经过武艺打拼选取,由此可见,武状元的考取要比文状元难的多。我国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考中文状元者,有七百多人,考中武状元者,有记载的也不过十人左右,而且很少有生平传世,丁殿祥也是一样。
中华大地乃武术之乡,自古武林高手比比皆是,可以想象,武状元的诞生是何等艰难。青州能有武状元的出现,不仅是青州人的荣幸,也是中华大地的骄傲。
在商贾云集,文人荟萃的昭德街上,出现国家十分罕见的武状元,更是昭德街的骄傲和荣幸。
4、清朝文状元洪钧。
洪钧是江苏吴县人,同治初年,为躲避太平天国的战乱,随母亲逃难来到青州,投奔在青州为官的亲友,因亲友未能给其母子有效帮助,母子只好住进了昭德街的绍兴会馆,后为了生计,母亲来到了当街的徐公馆,做了一名洗衣工,洪钧也到街上的林盛号杂货铺,当了一名童工。
在杂货铺打工期间,洪钧聪明伶俐,勤快肯干,深得老板喜欢。老板有个儿子,和洪钧同龄,两个人关系处的十分要好。老板请了先生教儿子读书,儿子孤单寂寞,老板就让洪钧在打工的空闲,去给儿子做伴读。几年下来,这儿子读书一事无成,洪钧却参加官考,一举中得了举人。后来,洪钧又参加殿试,结果大魁天下,考中了戌辰科头名状元。于是人们就给他起了个绰号,叫“学徒工状元”。
洪钧是一个孝子,他干活的杂货铺距母亲洗衣的徐公馆不远,一有空余时间,他就去帮助母亲干活,这一来二往,被徐公馆老板家的小姐看上,这小姐见洪钧既英俊又孝顺,且聪明伶俐,便产生了爱意,洪钧来帮助母亲干活,她就主动过来搭话,有时还帮助母子一块干活,也经常拿家中食物接济他们母子,时间一长,两人产生了感情。小姐的父母看不起这母子二人,发现女儿和洪钧有了感情,就非常的气愤,严令女儿和洪钧断绝一切来往,女儿不从,他们就将女儿另许了人家,结果遭到女儿的坚决反对,最后,这位烈性的小姐,终身未嫁。
洪钧中得状元后,放官湖北学政,后典陕西、山东分试,光绪七年,升任内阁学士,在这期间,洪钧开始研究外语,精通了多国语言。光绪十三年,他首次出任了我国驻俄国、德国、奥地利、和荷兰的外交使臣,成了我国驻外使臣第一人,人称他为“状元外交官”。
洪钧出任内阁学士之前,已娶两房太太,光绪十年,母亲病逝,在回江苏老家为母亲丁忧期间,又结识了当地有名的艺妓赛金花,两人一见钟情,洪钧又纳为三姨太。出任四国使臣时,由于前两房太太不习外礼,赛金花便以公使夫人的身份随行。在德国期间,赛金花结识了一名年轻的军官,名叫“瓦德西”,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多少年之后,这名年轻军官,竟成了八国联军进攻中国的统帅。
赛金花虽然貌美艺高,命运却十分坎坷。她的原籍是安徽黟县人,真名赵灵飞,十二岁时随父迁住苏州,后家境败落,沦为艺妓。她随同洪钧回国后,洪钧升任兵部太侍郎,不久,由于在处理我国边界问题上出现了失误,遭到了朝廷非议,洪钧从此一蹶不起,后心情郁闷,身患重病,不久便离开了人世。
洪钧的族人,封建意识甚浓,洪钧逝后不久,就把赛金花赶出了家门,赛金花为了生计,只好来到了上海,重操旧业。洪族的人闻讯后,认为她是在家门口丢人,于是又来到上海,将其驱赶,无奈之下,她转至天津,后来到了BJ。
八国联军进攻中国,腐败的清廷无能为力,丢弃了京城,仓皇逃窜。联军攻进京城后,便到处烧杀抢掠,为非作歹,国之瑰宝圆明园顿时化为灰迹,无数国珍霎时抢劫一空,尸横满街,血流成河。一日,几名德军官兵闯入了赛金花的住宅,欲行不轨,赛金花迎上前去用德语与之交涉,德军大吃一惊,遂不敢妄为,当他们进到室内时,一眼看见了挂在墙上的赛金花与德国皇后的照片,吓得迅速退了出来,慌忙跑回,报告了他们的上司。联军统帅部接到报告,瓦德西便驱车来到了赛宅,当他们在此时此地相见时,两人都甚感惊异。
几句寒暄过后,赛金花对联军的作为提出了抗议,瓦德西随即下令:从即刻起,联军官兵不得再随意杀人,不得再毁坏文物。过后,北京人闻知了此事,都非常感谢赛金花的作为,称赞她为“护国娘娘”。还有人写诗赞道:“百万雄狮无踪影,护国单靠一女人。”
赛金花去世后,书法大师齐白石亲自给她题写了墓碑,国画大师张大千,亲自为她绘制了肖像,以示对她的赞赏和怀念。
这条不长的古街,除出了四名状元外,也还有许多的名人在此居住,元代的荣禄大夫、左丞相伯颜居住于此。伯颜的父辈携元祖灭宋后,元帝留伯颜于朝廷任职,后逐渐升任丞相,到元宪宗时,赐伯颜赵姓,现在这条街上,还有其后人。另外,回族进士杨应奎也出自这条古街,乾隆进士、大文学家李文藻也居住于此。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青州壮丽的山川和肥沃的土地,不仅养育了几十万勤劳勇敢的人民,也培育出了许许多多的国家栋梁之材,他们的业绩彪炳史册,成为后人的楷模,他们的故事,流芳万代,成了后人茶余饭后的美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