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充电,并不是盲目参加培训

对于有志于提升自己的职场人士来说,可能你也发现,最近这些年培训市场特火,尤其是当我们的事业遇瓶颈期之后,更希望参加培训,认为培训能提升职业技能,所以,各种培训课程开始“闪亮登场”。开课的广告狂轰滥炸,内容都写得十分劲爆,非常具有蛊惑性,好像参加一次培训就可以发大财。不少人也真的中招,激动地跑去听课,听课时也像打了鸡血似的格外兴奋。参加完课程后却发现课时激动万分,课后一无所获。于是,我们开始质疑:培训真的有用吗?

对此,我们不妨先来看看这位职场人士的经验:

刘先生是一位科技公司的销售主管,这天,有两个人来敲他办公室的门,坐定后,二人说明来意,他们是著名的管理学大师××的学生,来找刘先生是推销××大师的课程,票价是1000多元。一边说着,他们一边拿出了关于课程的资料。

刘先生是一位管理人员,对这类课程必定是感兴趣的,而且,他有时也会翻看相关的书籍,所以,虽然他才在这一行业工作了不到5年的时间,也没有参加过任何的培训课程,但他凭借着超强的自学能力,成功进入了这家公司的领导层。然而,刘先生对绝大多数所谓的知名大师,不是很赞同,原因很简单,因为刘先生一直信奉一点,实践出真知,而绝大多数专职的管理学大师只是纸上谈兵而已。

来者努力说课程的好处,说如果听了××大师的课程,公司的业绩会上升好几倍甚至十倍。

刘先生说:“如果真有这么好,还轮得到你们这样辛苦上门推销?保准跟武侠小说中的秘籍一样大家抢得头破血流。”

刘先生接着说:“你们老师这次课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你们推销的成功与否。你们推销成功了,把票都卖出去了,你们老师的这堂课至少在收入上是成功了。如果你们推销不出去,你们老师自己也不成功。”

来者见无法说服刘先生,马上搬出了国内某著名购物网站CEO(首席执行官)的名字,说此人也是因为听了××大师的课程才成功的。刘先生不免感到好笑,因为刘先生与这位CEO是大学同窗,对于此人的事了如指掌,这位CEO成功后,确实被不少大师当成品牌来打。接下来,刘先生问这二位听大师的课几年了。

“3年了。”

刘先生笑道:“你们跟××老师3年了,自己怎么没成功?你们都跟了3年,还没成功,怎么说服我指望一两节课就能成功?”

这二人面面相觑,随便说了几句客套话之后,便告辞了。

这则故事很有趣,所谓的管理学大师,自己的成功与否居然取决于学生的销售的好坏。那么,在学生出门推销之前,这位大师有没有对学生进行销售培训呢?如果做了培训,那这个培训水平确实不高,居然说谎被当场揭穿。如果没做培训,那这个老师的培训意识也不强,连帮自己赚钱的学生也不培训,让学生去瞎撞。

事实上,你在报名培训之前,不妨先看看一些所谓的大师的培训录像,认真看几个片段,你就会发现,在他们的讲课内容中,真正能为你所用的知识并不多。另外,一些成功学课程难免有吹嘘之嫌,要知道,就连比尔·盖茨也没说过自己全球销售第一名。

所以,有规划的职场人士从来不盲目跟风,报班参加培训,他们总是追寻自己的脚步,按照自己的充电计划来学习,因为他们不但了解自己的短板,更知道如何学习才能弥补自己的不足,进而才做到过五关斩六将,在职场上不断取得成绩。

我们参加完各种培训课程一无所获的原因在于大多数培训课程有以下5个重大缺陷。

(1)无系统——获得了很多最新知识,却缺乏完整的系统逻辑关系。

(2)无专业——倾听了五花八门的知识,却总无法运用到专业上。

(3)无操作——掌握了很多实战工具,却无法真正运用到企业实践中。

(4)无针对——欣赏了很多成功案例,却不能直接照搬到自己企业中。

(5)无辅导——学会了很多操作方法,却没有实战专家来指导应用。

所以,对于我们来讲真正有用的培训课程必须是实战、实操、实效的,可以当场解决自己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当然,我们不能一棒子打死,认为所有的培训课程都是于我们无效的,这需要我们加以鉴别,并且,我们自身要将从课程上学到的知识付诸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