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象征视角下的幼儿心理建设
- 张海燕
- 624字
- 2023-07-07 18:45:43
第一章 早期心理活动及其象征性
幼儿怎么建构自己的心理世界?这似乎是一个秘密。因为没有幼儿能告知我们这一切,而成人对于自己的幼儿生活,一方面很难意识到它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在记忆中它已然变得模糊不清。
唯有观察,才得真实。我们常说了解一个人要“听其言、观其行”。观察一个人的言行,或者观察其言行的一致性,就可以判断出这个人的基本特点。西方心理学多出了一个情感观察视角,把人的心理活动分为认知、情感和意志,分别对应于我们的观念系统(言)、情感体验和外部行为(行)。
对婴幼儿的观察与成人有很大不同。一方面婴幼儿难以形成固定成熟的观念体系、情绪模式及行为方式;另一方面婴幼儿阶段时间跨度不大,但他们感知能力和探索领域的变化却称得上“日新月异”,所以观察更容易集中在这些外在变化上,对其内在心理感受的关注往往不足;此外婴幼儿感知能力的变化,遵循着人类遗传密码的发展顺序,有着不可动摇的节奏与趋势,会在特定的阶段勃然而出,所以观察更容易集中在所有个体都遵循的发展规律上,对个体发展的特殊性也会关注不足。
婴幼儿心理世界的构建、自我意识的形成、完善人格的建设,其根基主要在于母婴之间的互动。如果婴儿是由其他重要养育者抚养,“母亲”也指代其他重要养育者。无法获得婴幼儿关于这些话题的表述,我们只能先将接下来的讨论作为一种假设。但这些假设并非单纯的主观臆想,它们是在观察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并且基于这些假设所展开的对个体困境的理解,以及所实施的帮助,也将在后面的章节中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