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太学新制

太学建立已经有三百余年,中间虽经历过毁灭与重建,但是其教学方式与内容一直都没有变化过。

如今刘协打算重设太学,那么重设以后太学该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办学,又该教授什么内容,那自然与之前的太学有所不同。

自光武皇帝后,太学成为了皇帝手中用来引导社会意识形态和舆论的工具,还未过百年,太学却成了士族为了对抗宦官和外戚的压迫,从而宣传他们政治主张的舆论阵地。

太学之中,原本属于历代皇帝的解释经学典籍的权力被那些士族出身的海内大儒所侵占,整个国家意识形态的最高解释权自然也转移到这些士人手中。

自此之后,无论是出身豪强抑或寒门的太学生,皆被士族集团利用起来,他们利用自身的优势,引导朝廷與论,抨击当权的宦官与外戚,最后士族集团在朝野内外的势力急剧扩大。

作为当时舆论中心的太学,各州郡学子与太学生联络,遥相呼应,

这些人中,如窦武、李膺、陈蕃、王畅和太学生领袖郭泰、贾彪等,品德高尚,时称君子,有“三君”,“八俊”、“八顾”、“八及”、“八厨”等外号。

面对权势强大的士族集团,以宗室入继大统的孝桓、孝灵皇帝在朝中无依无靠,只能重用宦官,先后三次对这些士族们施行党锢政策。

那些被宦官们以“党人”罪名终身禁锢这些士人,后来甚至发展到凡是党人门生、故吏、父子、兄弟中任官的,一律罢免,禁锢终身,并牵连五族。

党锢的范围扩大,波及更多的无辜者。

这些都说远了,不过这件事也可以说明太学的重要性。

在拥有后世灵魂的刘协心里,早就初步领会到意识形态对于国家的重要性。因此只要拥有了经学典籍的的最终解释权,也便有了掌控官方的意识形态,而太学也就成了输出这些意识形态的重要地方。

因此太学的主导权,刘协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放弃的。

刘协看向殿内的众臣,继续说道:““太学作为朝廷的最高学府,身肩教化之职,故而选贤举能,必须要慎之又慎,朝廷应当选择那些学识深厚,品德高尚之士担任授学之师。至于朝廷中现有的太学博士,太常府应当组织策试,合格者方可留任。”

说这番话时,刘协看向太常种拂,对他说道:“如今关中诸郡已定,我已准备下诏从各郡选取有声望的儒生,然后再由种卿对这些儒生主持策试,然后根据考核的成绩对这些人进行评等录用。”

听到皇帝的安排,种拂谨慎的答道:“臣谨诺!”

皇帝这才说道:“成绩优异者可为郎中、议郎,考核中等的儒生皆可进入太学里教授学子传习经书,不合格者则遣返回乡。”

太学自建立之初便以《诗》、《书》、《礼》、《易》、《春秋》每经置一博士,故称五经博士,分经教授弟子,员额在十人到三十人之间不等,可以说五经博士在太学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刘协原本以为他的这一举措会得到朝中诸位大臣的支持,但是出乎意料的是并没有,反而招致了士族出身的大臣的反对。

太常种拂率先起身回道:“陛下,能够担任太学博士的无一不是通晓儒家经典,学识高深之人。而各郡选取的儒生虽然说学识尚可,但若是让他们替朝廷教授子弟经典,恐怕难当其任。”

种拂的话让刘协有些迷惑不解,但是也没有出言回应,他决定静观其变,再看看其他大臣怎么说。

在种拂说完后,杨琦、桓典等臣纷纷进谏道:“太学博士无不是精通儒典、品德高尚之人。这些人虽不说五经皆通,但也要专精一经,这也是朝廷对博士的要求,臣希望陛下慎行。”

看到众臣异口同声的劝谏,刘协沉思片刻,这才意识到这些大族出身的大臣们这么支持他重设太学的原因并非这么简单。

其实种拂、杨琦他们这些世家大族之所以支持皇帝重设太学,不就是想着如今朝廷重洗格局,那么太学中自然也需要根据朝廷格局来分配各方势力的席位。

在这个时代,哪个世家大族没出过一个两个学识深厚的大儒?没有一本研习数代的传家经书?

哪怕自家没有这种大儒,至少也有交好的大儒吧?

各家士族只要将与自家或者交好的大儒安排到太学里当博士,教授太学生。

如此一来,这些大族便可以通过博士在教授学问时输出对自己有利的言语,从而潜移默化的影响那些太学生的政治立场。

等到受到影响的太学生从太学出来担任官职后,由于受到在太学中的影响,以及师承关系,那他们自然也打上了各大士族的烙印。

这也就是众臣听到皇帝有意直接把那些儒生塞进太学充当博士时,极力反对的原因。

不过想想也是,现在蛋糕做好了,马上就到了他们分蛋糕的时候了,刘协却直接把蛋糕分给了一些其他人,他们岂能愿意?

刘协见状,笑着说道:“我看诸卿会错了朕的意思!汉家制度,太学博士非博学鸿儒不得担任。而朕刚才说让那些考核成绩中等的儒生入太学,并不是让他们直接做博士。”

听到皇帝的解释,众臣这才松了一口气。

不过既然不是让他们做博士,那么皇帝将他们安排到太学里准备做什么呢?

这时候,侍中赵温听到皇帝的话,若有所思,于是说道:“按照太学的制度,往往是由祭酒署理太学事务,博士教授学问,臣闻陛下似乎有意另开新制,不知道陛下打算如何安排这些儒生呢?”

刘协听到赵温的进言,送去了赞许的目光,接着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按照刘协的想法,太学将会把行政与教学分开,设立太学仆射一职负责太学日常事务的管理以及舆情监管,而太学祭酒与博士等人只负责教授学生、研习经典,二者互不干涉、互不统属。

通过太学仆射,刘协也可以随时把掌握住太学动向大方向,同时也可以及时应对突发状况。

接着,刘协又开始宣布他对太学所教授的内容改动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