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病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 谷晓红 马健主编
- 1325字
- 2023-08-15 17:55:32
三、形成阶段(明清时期)
温病学发展到明清时期已渐趋成熟。诸多医家在继承、总结前人有关温病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践,对温病的认识不断深化,理论日益完善,治法不断丰富,创造性地总结出比较完整的温病辨证论治体系,从而使温病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明代医家吴又可编著了我国医学发展史上第一部温疫专著《温疫论》,对温疫的病因、发病、治疗等提出了独特的见解。在病因方面,认为温疫并非风、寒、暑、湿等六气所感,而是自然界中独特的致病因素“杂气”所致,其中致病暴戾的名为“疠气”,这是对温病病因学的一大创见。在流行特点方面,提出了温疫具有强烈传染性,如“无问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在感染途径方面,提出“邪自口鼻而入”“有天受,有传染”之别。在治疗方面,强调以祛邪为第一要义,并创疏利透达膜原之法。这些认识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确是重大的创新性发展,与传统“六淫”病因学说不同,更接近于现代的病原微生物学说。其后,清代戴天章《广温疫论》、杨栗山《伤寒瘟疫条辨》、余师愚《疫疹一得》等,均在吴又可《温疫论》基础上,对温疫的病因、病机、诊法和辨治方面做出了补充与发展,并创制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剂,形成了温病学中的温疫学派。此外,清初喻嘉言在《尚论篇》中提出瘟疫的治疗应根据上、中、下三焦病位以逐秽解毒为主,并倡导“秋伤于燥”,对燥邪为病的病机和治疗做了论述。
至清代,温病学形成了以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治疗为核心的理论体系,在清代众多的温病学家中,以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为代表医家,被称为“温病四大家”。被誉为“温热大师”的叶天士,其门人据其口授整理而成的《温热论》,是温病学理论的奠基之作。在《温热论》中,系统阐述了温病的病因、病机、感邪途径、侵犯部位、传变规律和治疗原则等。其指出温邪从口鼻而入,初犯肺卫,在病程传变中有顺传和逆传的不同,并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施治的理论体系,发展了温病的诊断方法,如辨舌、验齿、辨斑疹白㾦等。此外,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有治疗温病的大量病案,为温病的临床辨证用药提供了范例。与叶天士同时代的医家薛生白编撰的《湿热病篇》,对湿热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治疗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论述。此后,吴鞠通在叶天士学术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临床经验,编著了系统论述四时温病的专书《温病条辨》,创立三焦辨证治疗理论,以三焦所属脏腑的病变,分析温病的病理变化,提示证候传变,确立治疗大法和方药,使温病学辨证论治的内容更趋完善。王孟英则“以轩岐仲景之文为经,叶薛诸家之辨为纬”,汇集了具有代表性的温病学著作,并参合自己的实践认识编著成《温热经纬》,对温病学的文献做了较全面的整理,系统梳理了温病学理论体系。此外,陈平伯的《外感温病篇》、柳宝诒的《温热逢源》、雷丰的《时病论》及俞根初的《通俗伤寒论》等,也从不同侧面丰富充实了温病学的内容。
由此可见,温病学发展到明清时代,通过温病学家的努力,总结了新经验,创立了新理论,制订了新治法,在理法方药方面已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在中医治疗外感热病方面取得了划时代的成就,直到今天其依然有效地运用于临床,指导着温病的辨证施治。所以,明清时期是温病学的形成阶段(表1-2)。
表1-2 明清时期对温病学形成做出贡献的主要医家及其学术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