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区分主题、选题、问题和谜题

选题,顾名思义是对学术写作的题目进行选择、取舍、打磨和裁剪的过程。选题是学术性写作具有特色的环节,也往往是学术性写作要过的第一关。从小学到高中,学生写作文往往是不用“选题”的,因为老师会“命题”,即题目是出题人给定的、基本不用选择和打磨,只不过学生们需要使用不同的素材来论述给定的题目。进入大学之后,学生要慢慢成长为一个自主独立的研究者,而其中至为重要的转变就是不再依赖老师或者导师给予的题目,而是能够自主地发现自己感兴趣且值得研究的题目。因此,学会选题也是一名研究者入门的标志。

刚刚接触学术性写作的研究者需要注意区分四个颇为相近的概念:主题、选题、问题和谜题。

主题,是指学术性写作的范畴,而不是具体的题目。譬如在清华大学为大一新生开设的必修课《写作与沟通》中,每一个班都会围绕一个特定的主题展开写作,主题设置遵循“有学理深度、无专业门槛”(校长语)的原则,覆盖面非常广,譬如健康、报纸、九十年代、工程师、《史记与司马迁》、大航海时代和信息社会下的隐私,等等。在相关主题下,任何视角的写作都是可以的。然而,每当学期伊始问到学生会写作怎样的题目时,还是会经常听到如下的经典问答:“老师,我想写艾滋病。”“你想写艾滋病的什么呢?”“嗯,就是艾滋病,我对艾滋病很感兴趣。”这里,“艾滋病”其实是总主题“健康”下的子主题,依然只是写作的范畴,而不是具体的题目。因为关于艾滋病,可以研究的方向千差万别,譬如艾滋病的致病机理、艾滋病的社会防治、艾滋病患者的歧视来源、艾滋病疫苗研发的困境,等等。故在选题时仅仅想到主题范畴或者个别的关键词是远远不够的,至多可以被称为是选题的起点。

从主题到选题,就好像把镜头从远处模糊的地方慢慢拉近,聚焦到某个具体的图景上。选题即是具体可操作的写作题目,它不仅包括学术性作品的标题,也往往包括在文献检索、阅读和综述的基础上,作者写作这个题目可能要采取的研究路径和理论基础。在清华大学的《写作与沟通》课上,因为面对的是各个专业的大一新生,所以并不要求学生在写作时采用严格的方法或者精深的理论,但仍然会要求学生对相关文献进行阅读和整理,并说明选题可能的创新之处。作为具体可操作的写作题目,选题不能过于宽泛,譬如《战争与瘟疫》这个选题,要把古今中外发生的战争与瘟疫有什么关系都论述一遍,这是一篇文章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需要整个学术共同体去论述和研究。选题也不能过于细碎,譬如《清华大学万人食堂外卖模式的可行性探究》这个选题,即便可以写作成文也不具备发表的价值,毕竟除了部分清华学生,这是没有人关心、也不会对社会有什么影响的选题。相较而言,一篇题为《赤壁之战曹军败北与瘟疫之间的关系探究》(1)就是合适的选题,既不是泛泛而谈瘟疫与战争的关系,也没有细枝末节到对曹军某个军师、将领患了什么病进行研究,选题不大不小,不冷不热,火候刚好。

提出适当的研究问题是做好选题的关键,也是选题的题中之意。研究问题确定了学术性写作的赛道。没有问题的指引,写作往往就会漫无目的、无病呻吟。爱因斯坦曾经说,提出问题常常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提出新的、引领性的问题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研究问题的质量是有高低之分的。很多人觉得学术性写作难,往往是因为缺乏问题意识的训练,提不出高质量的研究问题。缺乏问题意识或问题意识弱的人一般只能提出一些表面的、描述性的研究问题,比如“对艾滋病患者的社会歧视是怎样的?”“对艾滋病患者的社会歧视要怎样消除?”问题意识强一些的人则往往在提出研究问题的时候就已经融入了思考与思辨,比如同样以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作为选题,他可能会提出“对艾滋病患者的社会歧视是群体无意识的行为吗?”“媒体的报道是对艾滋病患者社会歧视的元凶吗?”“表达歧视的背后,人们有怎样的心理动机?”“艾滋病患者受到的社会歧视有可能被彻底消除吗?为什么?”等。显然,经过思维加工的、更高质量的研究问题更像文章写作的引擎与动力,能推动和指引作者深入探究相关话题,写出的文章更具有发表的潜力。

举一实例。在笔者所教的写作课上,A同学的选题是《普利策与赫斯特的新闻理念对比研究》,B同学的选题是《普利策与梁启超的新闻理念对比研究》。这两个选题孰高孰低呢?答案是A会稍胜一筹。因为尽管两者都是对比研究的路数,但普利策与赫斯特是有比较意义的,他们生活在同一时代的美国,有着较为相似的办报经历,彼此之间还曾经竞争过,进行对比研究是有价值的。相反,普利策与梁启超就没有什么可比的意义,前者是美国人,后者是中国人,前者是商业报刊的大亨,后者是政治办报的主笔,前者处于美国报业繁荣的时代,后者处于中国报业才刚刚兴起的时代,这种差异必然使得两人的新闻理念南辕北辙、相去甚远,完全没有比较论述的必要。

再看看C同学的选题——《普利策与赫斯特后世评价差异的原因探究》,这个选题与A同学的相比又如何呢?显然,C同学的选题是最理想的,因为这个选题具有更为清晰的问题意识。A同学也好,B同学也罢,他们的问题意识都是很浅的,无外乎就是普利策的新闻理念是怎样的?赫斯特或梁启超的新闻理念是怎样的?两人有什么差异?有什么相同?C同学能够脱颖而出是因为他提出的研究问题是经过文献阅读和精心思考的。C同学发现,普利策和赫斯特其实有很相似的办报经历,两人都曾经为穷人代言,但也都欺压过报童,两人还都染指黄色新闻并发动了黄色新闻之战。于是问题来了,为何在后世的评价中普利策被捧到了天上,而赫斯特被踩在了地下?他想对这背后的原因进行探究。仅从选题这一环就可以预见到,C同学的作品会更加深入且有逻辑,而A、B同学的论文则可能仅仅就是资料的堆砌而已。

最后谈谈谜题。相较问题,谜题更突出一个“谜”字,即好的研究问题并不是一眼看去就知道答案的,而是有困惑、有矛盾、有冲突、有谜团,要经过一番研究才能揭开谜底。“问题是文章的引擎。谜题是文章的救星。”(2)在上述A、B、C三位同学的选题中,C同学的研究问题就可以被称为是一个谜题,而A和B两位同学只能说是提出了初步的研究问题而已。在笔者看来,观察学生是不是在学术性写作方面入门了、上道了,很重要的评价指标就是看他/她能不能提出谜题。很多人从小到大都在写作,但往往习惯于观点先行,比如文章一开头就提出“勤奋才能出成绩”,然后就古今中外旁征博引地论证,最后再来个总结,这样的文章严格来说并不是学术性的写作。真正的学术性写作在选题的时候往往作者心中是没有答案的,而是要在研究问题或者谜题的层层指引下一步步地找到答案并论证表述出来。

C同学就是这样,提出《普利策与赫斯特后世评价差异的原因探究》这个选题时他并不知道答案,但因为这里有谜,于是他就饶有兴趣地收集资料、甄别分析。几天后,C同学告诉我说他找到了初步的答案,即美国的价值观美国梦(American Dream)可能是导致后世评价差异的原因,他发现普利策与赫斯特出身不同,前者是匈牙利裔移民,勤奋刻苦,通过自己的努力打拼慢慢成为了成功人士,将之奉为榜样在鼓励各国移民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是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而后者则是含着金汤匙出生,家里有矿、财大气粗,不适合被抬高成为行业乃至社会的楷模。然而,C同学又提出了一个新的谜题——如果美国梦是导致两人后世评价差异的原因的话,那为何在不讲美国梦的中国,在新闻类教科书中也是将前者捧在天上、后者贬到尘埃呢?顺着这个新的谜题,他可以继续深入探究下去,文章也就又往前推进了一步。由此可见,当选题中包含谜题且谜题是环环相扣、由表及里的话,文章的写作也就势如破竹、不费气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