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生态设计

20世纪90年代中期,研究者的关注点逐步从局部的、技术层面的材料与能源,转移到完整的产品层面,“产品生命周期”(product life cycle)的分析与设计成为核心内容。由于这种方法根植于对自然系统的理解,以及对生态学的借鉴,因而通常被称为“生态设计”(eco-design)。生态设计包容了几乎所有绿色设计的策略与原则,其概念之间的界限并不明显。事实上,使用的概念或名词并不重要,关键是要表达的核心理念。生态设计从更宏观的视角,完整考量与优化产品生命历程的环境影响,更具包容性,也颇具哲学意味;而绿色设计的切入点更为清晰、明确,更具操作性。

从词源角度看,生态学(ecology)是研究生命体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关系的科学分支,最早由德国人Ernst Haeckel于1866年提出。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这个词汇就逐渐被用于抵制环境污染的运动中。(22)1982年德国人Evelyn Möller提出了“生态功能主义”的概念,并为当时的德国工业设计师与制造商设计了一个生态检查表(23),成为日后德国工业设计协会(Verband Deutscher Industrie-Designer,VDID)推动生态与设计的基础。1988年,John Botton整理了近90个带有“eco”前缀的词,包括生态城市、生态技术、生态建筑以及生态管理等,“生态”作为一种价值观逐渐渗透到各个领域。1989年,英国成立了“生态设计协会”并创办了杂志《生态设计》(Ecodesign),这个专用词汇的出现反应了当时欧洲设计界,从深层生态学(24)视角对设计与生态关系的理解:“材料与产品的设计、项目与系统、环境、社区的设计,对于这颗星球的生态环境与所有生命体都应该是友好的。”(25)20世纪90年代,生态设计的理念从欧洲迅速推广至全球,逐渐成为引领设计发展的新的价值体系。

在生态设计中,环境被赋予了与传统设计的价值标准,如功能性、商业效益、美学、人机工学等同样的地位;在实践层面,生态设计开发出一系列完整的设计原则、指南以及工具包。生态设计方法的显著特征就是从全生命周期角度,看待产品的环境影响,测算从原材料的获取到产品生产、销售、使用、废弃、处置,以及中间运输环节的整体能耗与环境影响。通过量化分析,确定问题最大的阶段与活动,之后有针对性地提供设计干预。相关论述详见本书第3章“生命周期设计”。

相对于绿色设计,这种全流程分析是更为系统、完善的思考方式。但问题在于,真正客观、准确的产品生命周期评估极为困难,因为需要大量的数据统计与经年累月的跟踪考察。所以有人质疑早期的产品生命周期评估,到底是一种科学方法,还是一种不切实际的理论假设?但近年来,仰仗计算机算法与数据库的日益完善,生命周期评估的信度与操作性有了极大的提升。

尽管如此,生态设计观念的影响极为深远,大量设计理论和方法与之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工业生态学”(industrial ecology)、“从摇篮到摇篮”(C2C)的循环经济设计、“朴门永续设计”(permaculture)、生物模仿设计(biomimicry design)等。

生态设计是面对产品生命周期完整过程的设计方法,不仅仅关注最终结果,而且全面思考产品的各个阶段、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中的环境问题,是设计在“过程中的干预”。但总体看来,绿色设计与生态设计都是聚焦于物质化产品的设计,并以降低环境影响为核心目标,缺乏对社会问题与商业模式的综合考量,以及提出系统性可持续解决方案的能力。

生态设计的理念也受到了更广泛层面的挑战。Emma Dewberry和Phillip Goggin认为,可持续设计要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发展和伦理问题,他们认为,现行的发展模式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是极不公平的,因为世界上20%的发达国家人口消耗了世界上80%的资源。因此,生态设计(仅仅关注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存在着许多局限性,是不可能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26)Gui Bonsiepe则表示担心,生态设计仍然是富裕国家的奢侈品,而环境标准的代价将转移到第三世界人们的身上。(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