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看你自己的选择了。我希望你能振作起来。你还年轻,无论你以后要做什么,我都会尽我所能帮助你的!”说着又笑了起来“你要人给人,要金给金!”
蒙骜也笑了“好,我记住了!”
蒙骜到了薛地后,游历于田野之间,跟农户交谈。他们对蒙骜也充满好奇,指着他身上衣服的花纹问这是什么动物或植物,有怎样的寓意。这些人很可爱,生存的重担有时压的他们喘不过气,但遇到新鲜事也会有好奇心。
蒙骜耐心讲解着,将自己的世界介绍给他们,也询问他们世界的事,并表示可以教他们的小孩识字、算数、射箭和剑术,这样以后无论是做家臣还是获些山珍野物都可贴补家用。
众乡亲闻言欣喜万分,又担心没有束脩来供奉。蒙骜则表示来上课时给口饭吃就好不挑,平时吃什么给自己匀一口就好。众人先是表示在饭食上会尽可能做的好,又安排了备饭的顺序由学徒家轮流做。就这样教了三个多月,小孩子直觉灵敏记性好,这些东西一教就会剩下的就是反复练习了。
秦国那面备了很高规格的礼节来请孟尝君,这消息自然也被蒙骜知晓,不过他没有去观礼,只是在秦使下榻驿馆后前来探望。
蒙骜进门后,看着一地的礼物“给大兄道喜!”
“哦!子骏来了,你喜欢什么挑挑看。”
“出门在外还是多带点儿金子比较实惠!”
“那十盒是!你要多少尽管拿。”
蒙骜毫不客气的拿了两盒,还别说挺沉的!蒙骜露出满意的笑容。孟尝君见状也笑了笑“两盒够吗?不够再多拿两盒。”
“哦,不用,两盒足矣。”
而泾阳君面见了齐王请求回国,齐王为其准备了宴会和礼品,说了很多场面上的话,泾阳君也是顺着话又返了回去,二人打了会儿“太极”最后在皮笑肉不笑的欢愉中结束了二人此生最后一次会面。泾阳君先是到薛地与孟尝君等人汇合,再随秦使一起回秦都咸阳。
马车上孟尝君言道“有个事你可能会感兴趣!”
“哦?”蒙骜放下竹简“说来听听。”
“罢相的前几天楚国遣使来齐。”
“我想他们不是来为那爱惹事的太子致歉的吧。”
“呵呵,当然不是!楚王让秦国给扣下了。”
“啊哈!为什么我一点都不惊讶呢?”
“唉……真愁人!要是没有崤函地利他们够灭国好几次的了!”
“这或许就是天意吧。秦地四塞,二可当百,王者之域;齐地三海,以二当十,霸者之地。”
“因此楚国想迎回太子立为新王,不想受秦国要挟!”
“这倒是合情合理!”
“你猜谁在使团里?”
“楚国人我只认识养羿,他和文锦去了燕国,我想不到会是哪位熟人。”
“苏代!”
“他?!哦……那就不奇怪了!没想到它爬的蛮快的!”
“嗯,我见到他也是吃了一惊,他倒是询问起你的近况,并且说你的嘱咐他一直记得,请你放心!”
“嗯,那他这次来有没有留下什么金句?”
“那倒没有,他与楚太子有些矛盾,他劝我不要让楚太子归国,后经同行之人‘女阿’的指点又转而支持太子,听说很成功,两人已经和解了”
“那他状态怎么样?”
“我觉得他变得有些迟钝了,而且有点抑郁……”
“可能是压力太大的缘故吧,毕竟去往异国到了一个谁也不认识什么也不了解的地方,千头万绪不知从何处下手,更没人提点于他,心里难免有些不安,希望他能调整好状态。”
“我想也是这个原因。”
“那楚太子……”
“我想他现在应该也启程回国了。”
之后的行程众人就在类似的交谈中度过,时光流转至这一天,咸阳的城墙从远方迎着一行人的目光逐渐放大。秦王在东郭东门外筑了个三级台,场面整的还挺隆重的,周围看热闹的人也不少。秦王身着华服在台下等候,见孟尝君下了马车后几步来到跟前说道“薛公可算来了!寡人早慕公之大名,特派愚弟赶往齐国结交,日夜期盼望之久矣!”
“俗事繁杂山高路险,耽误了行程,请大王恕罪。”
“哎……言重了,薛公能来秦国是社稷之幸寡人之福,高兴还来不及,怎能怪罪。来!随寡人登台!”
二人携手揽腕登上拜相台,秦王从侍者手中接过托盘,上面盛着黄金相印和深紫绶带。
“寡人欲用国境上的事来麻烦薛公,愿您不辞辛苦助寡人一臂之力!”
“定当尽心竭力!”
蒙骜看了看周围向泾阳君问道“你舅舅没来?”
泾阳君一挑眉“你问的是哪个舅舅?”
“呃……”这似曾相识的情景“你老舅!”
泾阳君看了看周围“他没来!需要我帮忙引荐一下吗?”
“不不不。”蒙骜摇了摇头“我觉得他会主动找上门的!”
“就这么自信?”
蒙骜笑道“不是自信,是信他!”
“信他?”泾阳君没明白这个词的意思,但还没来得及追问,秦王与孟尝君从台上走了下来。之后的事简言之,给孟尝君安排好府邸,秦王就回宫了。瞬间热闹的氛围消失,世界也随即变得安静,大臣和观看者也各回各家,泾阳君看着还在原地看城门发呆的蒙骜“要不先去我家待几天?”
“哦。”连忙回过神来“好啊,那就打扰了。”
“不打扰,你能来我很高兴。”
就这样蒙骜暂时住进了泾阳君家,一切供奉按照秦国客卿的规格来办,当然是泾阳君自掏腰包。泾阳君出使齐国为质,归国时“顺便”把孟尝君拐了回来,实实在在捞了一大笔政治资本。俗话说趁热打铁,关于在咸阳建立学宫的设想泾阳君欲着手去办理,但他亦有顾虑——怕被秦王猜忌,所以他想了个迂回的办法。某一日他上奏说“此次去齐国见文章典籍之盛为秦未有,应效仿齐之编纂《管子》《晏子春秋》,以壮吾大秦之华美。”
秦王下其议,众大臣则不置可否,这事看起来跟自身的利益不相关,因此也就没必要费心思。秦王见众臣没个屁声,感觉很尴尬,转念一想这可能就是文教不兴没有学问的锅吧!最后把目光锁在魏冉、田文身上“两位相邦有何看法?”
薛公田文初来乍到不想当那先出头的椽子,便仰着头看向穰侯魏冉。魏冉看着这黑皮正太那小狗般的眼神有点板不住脸,便开口道“大王,方今天下,以秦、齐、赵成鼎立之势,又以秦、齐为未定之雌雄,天下之士翘首观望,择秦则秦为雄,择齐则齐为雄,此事如掌中观纹般一目了然。若秦国长期以刚猛示人,世人心虽敬而身远之,此终为不美。”
田文附和道“臣附议!”
秦王见状点点头“嗯,穰侯言之有理,不如就按照泾阳君所言编纂大秦的典籍。”
“大王那由谁来负责此事?”
“就由太史负责好了。”
群臣唱诺,表示赞同。魏冉是个美男子,根据楚辞文学和楚地文物所产生的对楚风男子所有美丽的幻想,都能在他的身上得到满足。散了朝后他叫住泾阳君“泾阳巿!”
“呦!老舅!”
“别没正形!你跟薛公熟吗?”二人边走边聊。
“我跟薛公的熟人熟。”
“呃……那个熟人是谁?可以介绍给我认识认识吗?”
“那个人就是。”泾阳君一指宫门外,蒙骜站在那里左瞧右看。
“蒙子!”孟尝君朝他招了招手。孟尝君身高六尺九寸(159.39cm),皮肤略黑娃娃脸,若二十三四其实已四十开外是位大叔。蒙骜寻声而望,见他身穿黑色朝服头戴冠,在腰间左挂三尺佩剑,右拴紫绶金印。
“相邦。”多年以前孟尝君与蒙骜相约,若有外人在则以‘相邦’‘蒙子’相称,礼数周全。“相邦今日还顺利吗?”
“还好,大王体恤,尚未为难于我。”
“那就好。”
“冯驩留在了薛地,我府上缺个管事的,想请你做我家的‘宰’。当下朝廷要编纂典籍,我亦会向太史推荐你。”
“那就多谢大兄了!”
“你我之间不必客气。”
魏冉在远处跺了一脚“好事都让他薛文做了,我可咋办!”又来回走了两圈“外甥!”
“啊,老舅。”
“嘿嘿,帮我办个事呗!”
“啥、啥事?”
“帮我下个请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