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2021年中国新兴产业投资蓝皮书(精装版)
-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编著
- 1648字
- 2024-01-25 17:37:43
第三节 产业环境分析
一、疫情加速线上经济发展有力带动虚拟现实应用普及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对生产生活产生较大影响,居家隔离成为中国防控疫情的有效手段。线下生活的不便倒逼了线上经济的繁荣,随着居家工作日趋流行,“宅经济”备受关注,而虚拟现实技术则在“宅经济”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社交、娱乐、教育、购物等各类虚拟现实应用场景再次受到关注。虚拟现实的优势显而易见,能全方位立体展示某一场景和产品,给用户身临其境的体验感,大大提升了互动性与沉浸感。同时,用户居家期间依然可以“一饱眼福”,对于消费决策也起到了很大的转化促进作用。随着VR及5G、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逐步消减,消费者宅家催生出新的娱乐消费方式,未来可能衍生成重要的生活方式,进一步加快虚拟现实普及进程。
二、虚拟现实产业对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作用显著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对于加快国内消费升级、培育经济新增长点具有重要意义。以虚拟现实产业为主的消费模式发展迅速,已逐步成为数字经济时代个人消费的重要新形态。虚拟现实消费是网络、软件、硬件、服务、内容等多种消费信息元素的有机结合,能够促进产业生态各方的广泛合作,从而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国内经济供给质量,挖掘国内消费潜力。虚拟现实设备也可因此具备更高的性能、更炫酷的外观,从而为消费者提供更流畅的体验和更丰富的内容等需求,加快消费升级,为培育经济新增长点做出突出贡献。
三、“新基建”助力虚拟现实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2020年中国加快推进以5G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了网络传输速率和降低了时延,有效缓解了虚拟现实产业痛点。大宽带、高传输速率有利于8Kbps及以上超高清内容的实时传输和播放,有效解决了当前虚拟现实因网络传输速率低所导致的内容质量不佳、画面不清晰的问题,网络延迟小于10ms,虚拟现实因时延所导致的用户眩晕难题得到一定的解决。随着对网络时延要求较高的语音识别、视线跟踪、手势感应等功能的完善,虚拟现实的应用范围有望从目前的直播、游戏等消费娱乐领域,加快向工业维护、医疗、教育等垂直领域延伸和普及,实现规模化发展。
四、政策力度持续加大推进虚拟现实产业创新应用
2020年1月农业农村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中,指出将建立长期任务委托和阶段性任务动态调整相结合的科技创新支持机制,加强农产品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基础研发和前沿布局,形成一系列数字农业战略技术储备和产品储备。2020年2月工信部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服务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的通知》将深化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应用作为推动制造企业与信息技术企业合作的重要手段,加快恢复制造业产能。2020年11月,文化和旅游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互联网+旅游”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将坚持技术赋能作为基本原则之一,强调推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信息技术革命成果应用普及,深入推进旅游领域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2020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将探索通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帮助老年人便捷享受在线游览、观赛观展、体感健身等智能化服务作为重点任务之一。上述政策表明国家支持虚拟现实产业的重点已经从单一技术突破转向了多技术融合,同时也支持鼓励虚拟现实赋能各产业和重点场景实现创新发展,沉浸式体验也成为2020年政策重点关注方向。此外,2020年,虚拟现实产业在各地方蓬勃发展,地方政府重点关注虚拟现实产业的落地和产品的推广应用。2020年2月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湖南省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20—2025年)》,提出丰富超高清电视节目供给,支持超高清视频与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技术的融合创新。2020年8月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重庆市智慧医疗工作方案(2020—2022年)》中提出,依托5G网络,推动虚拟现实及增强现实技术在手术模拟、医疗教学、远程医疗等场景试点应用,为提高培训水平和制订治疗方案等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