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审视自己是征程的第一步

俗话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审视,是一种积极的自我超越。正如每日照镜子一样,没有审视地活着,实际上是对自我存在极大不负责任的纵容。既然我们已经清楚自己的“头号对手”就是自己本身,就要审视自己。没有审视,就没有发现。在痛苦中审视,你会发现孤独的自己;在闲适时审视,你会发现无知的自己;在安逸中审视,你会发现沦落的自己。

审视自我,目的在于对自己有个正确的了解,即自己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从而决定下一步的行动,做到行之有效、言之得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我们要如何审视自我呢?

1.审视自己,首先要把自己全方位展开,做一次灵魂上的检阅,然后痛快淋漓地向浅薄的自我、虚伪的自我乃至卑劣的自我告别。审视的过程,是在寻找人性中的痼疾;而审视的结果,则是要割去这些灵魂上的肿瘤。“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由于审视的角度和方式的改变,一个问题就会以不同的侧面展示给你。因此,你没有理由因清贫而责备世道沧桑,也没有理由在受到生活的重创后埋怨命运多舛。说到底,能够拯救你的唯有你自己。

2.审视自己,合理的眼光应该是挑剔的,甚至是怀疑的。因为只有在这种接近否定的氛围里,事物才会是发展的、前进的。但这种挑剔不应严酷,更不应残忍。不然,即使审视了,其结果也只会是一种打击、一种伤害。这样做,无疑是对审视的初衷的严重背离。

英国18世纪诗人亚历山大·蒲柏有一句名言:“人类正当的研究对象就是自己本身。”

“当我历数了人类在艺术上和文学上所发明的那许多神妙的创造,然后再回顾一下我的知识,我觉得自己简直是浅陋至极。”相信,每个人读到伽利略的这句话时,内心都会产生一种强烈的震撼。作为一名为真理而献身的科学家,其慎独的人格魅力足以给后人树起一面正确认识自己的镜子,他让我们学会正确地评价自己、正确地对待自己取得的成绩。

大凡有思想的人都会像伽利略那样做的,因为只有不断审视自己,才能更好地发现自己的不足,才会有弥补不足的想法和行动,才会有进步和提高。哲学家朱舜水的“盈者,不损何为?慎之,慎之!”也许是对审视自己的最好诠释吧。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有多少人能有这样的修养和境界?许多人喜欢夸大自我,稍微做出了些成就就忘乎所以,找不到北了,哪里还有心思去审视自己?

其实,这样那样的自满更多地体现在工作上。因为心里装满了自己,所以做之前总要先计算一下自己的利益。总认为这个年代,要想不带功利是很难的,以这样的心态去对待工作,又怎能做到全身心地投入?不足在事后自己固然也能看得到,反思有时也在进行,但更多的不是体现在如何积极地工作上,而是表现在对生活无奈的叹息上。

一个人要想在人生这条曲折的路上走好,必须要学会审视自己,这样才能轻松地行走,才会有理解、有宽容、有仁爱,才会不同凡响。

审视自己,就像浩瀚的大漠审视变幻的苍天,就像残败的古堡审视沉重的背影,就像垂暮的老者审视多舛的命运,就像壮美的山河审视变迁的历史。

审视,是一种积极的自我超越。正如每日照镜子一样,没有审视地活着,实际上是对自我存在的极不负责的纵容。如果你是一棵小树,就不要争做一片山林;如果你是一滴水珠,就不要争做一片汪洋。

在低沉的时候,不要用太过悲伤的眼光审视自己;在昂扬的时候,也不要用太过乐观的眼光审视自己。前者容易使自己流于自卑,后者容易使自己走向骄狂。审视自己,要有合适的尺度,否则就会走向极端。要么是处于目空一切的狂态,要么是陷入消极无能的冰点。

学会了审视自己,也就懂得了审视周围。于是,作为个体的自我就不至于盲目地崇拜别人,盲目地追求潮流,盲目地迷恋世俗,盲目地改变现状。审视,是人生的方向盘,它使你把握住自己,始终清醒地站在世事的浪尖上,不被生活的暗流淹没。

审视天地岁月,可收获一点哲思;审视世事人生,可收获一份睿智;审视文化历史,可厚实一些底蕴。不想昏庸地活着,请审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