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先遣出发

这位老朋友填上了自己的访客信息,请求拜见一下肖队长。肖占冰核对了信息,看到了那个熟悉的名字。

此人正是他参加去同实验时候的老战友,常远!

常远出狱后的这几年,远离尘嚣,音信全无。这次他突然登门,一定是另有深意。

张守道、肖占冰和雷昊明等人纷纷出门迎接,众人寒暄落座。

这么年过去了,常远还是难掩自己当年犯错的懊悔,他站起身来,向大家鞠了一躬:“各位,去同实验我犯下了大错,对不起大家,在这里再次向大家谢罪了!”

肖占冰赶忙上前扶起了常远,说道;“都过去了,都过去了,罪魁祸首山本聪也得到应有的报应,你也不用太过自责。”

张守道也说道:“当年两大联盟还是相互猜疑的状态,这件事情也有它历史的局限,咱们不说这些了。远哥,这些年都没有你的消息,这次怎么突然现身了?”

“说来惭愧,我出狱之后,感觉无颜面对世人。这几年一直深入简出,我也趁机回顾了自己的过往,对大同世界和AI也有一些新的认知。”

常远答道:“原想青灯黄卷,耕读参佛,以了却余生。没想到一纸新阳计划先遣队的征召令,让内心又起波澜。”

众人有一些惊讶,这些年的归隐生活,确实让常远从里到外都有了很多的变化,举止投足就连说话的措辞都变得古朴淡然,和大家对他程序员出身的原本印象完全不同。

“老肖,我有个...不情之请。”常远停顿一下,鼓起了勇气,对肖占冰说道:“如若不弃,我想参加你的先遣队,为人类文明尽最后的绵薄之力!”

肖占冰先是一愣,这个事情还有一些突然的,因为任务的艰巨性,他对先遣队员的选拔标准要求极高。除了身体素质,专业技能之外,对个人意愿和忠诚度也都有很高的要求。更何况常远之前......

想到这,肖占冰思索了片刻。

随后,他目光注视着这位曾经的战友,回想起了当年去同实验的点点滴滴,不禁感慨万分。二人四目相对,一时无言,空气也仿佛静止。

突然,肖占冰快步地走向常远,紧握起他的双手:“谢谢你,老常!先遣队欢迎你!”。随后,二人紧紧拥抱在了一起,流下了热泪。这个拥抱,充满了男人的胸怀和战友间的信任。

此情此景,大家都非常感动,昔日战友终于冰释前嫌,再次并肩作战。尤其是雷昊明,同样作为去同实验三人组的成员,他内心无比激动。这种场合当然不能把自己落下。他跑过去也和二人拥抱在了一起,闹着喊着自己也要加入先遣队。

肖占冰一时哭笑不得,说道:“昊明,我的张飞,之前咱们不是说好了么?先遣队的任务危险重重,还是让我们这些老家伙去吧,你服从命令,留下好好协助守道,继续推进新阳计划!”

“好吧,肖队长,人家不是舍不得你们俩嘛!”

雷昊明的一句话,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常远的加入让肖占冰多了一个得力的助手。他多年守望者的经验,对于先遣队各项准备工作的开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这其中,彤星1号的宜居改造方案和相关设备物资的准备工作,是先遣队出发前必须要完成的重要工作。

这几年,随着探测器距离彤星1号越来越近,传回到地球的信息也越发得详细和可靠。张守道和常远组织科学发展联盟的科学家,针对彤星1号的宜居改造方案,展开了多轮的设计和计算评估。

目前,根据大家掌握的信息,彤星1号主要存在如下三大问题:

大气层稀薄,氧气含量很低。一定厚度和成分合理的大气层对人类生存至关重要。除了满足基本的室外呼吸需求之外,大气层既能在白天保护地表不被恒星直接照射而导致温度过高,又能在夜间通过温室效应为行星保温。

有磁场的概率较低。通过彤星1号的质量计算,它的引力可以留住包括氧气在内的地球大气层中的大部分气体。但其大气层稀薄的现状表明,彤星1号极大概率不存在地磁场,或者地磁场微弱,对大气的保护作用有限。以火星为例,它之所以没有类似地球的大气层,是因火星没有磁场。没有了磁场的保护,大气层很快就会被太阳风吹走。

地表平均气温较低,昼夜温差大。虽然彤星1号距离巴纳德星很近,但因为巴纳德星非常暗淡,能给行星提供的热量有限,造成了其地表平均气温很低。彤星1号自转周期长达54小时,夜晚很长,加之缺少大气层的保温,使得昼夜温差较大,夜间非常寒冷。通过计算预测,彤星一号的地表平均温度可能在零下40摄氏度以下,昼夜温差大概在100摄氏度以上。

按计划,先遣队抵达巴纳德星系之后,需要承担彤星1号的初期宜居改造任务。针对彤星1号目前存在的问题,新阳计划指挥部经过了多轮论证,最终确定了彤星1号的初期宜居改造方案。

-----------------

彤星1号初期宜居改造方案

磁场增强方案

在地球,提前建设好超强磁极子装置,磁极子的电力来源则是核聚变和恒星能电池,并通过先遣队运输到巴纳德星系。

在彤星1号和巴纳德恒星的拉格朗日L1点上放置磁极子。启动后,磁极子会产生一个绵延数万公里的人工磁场屏蔽区域。它能将来自恒星的高能粒子流偏转到远离彤星1号的方向,保护彤星1号的大气层不被恒星风吹走。

大气层改造方案

首先根据彤星1号距离恒星的距离、自身质量和地壳物质结构,计算出大气层理想的成分和浓度。

释放飞船携带而来的高能温室气体,重塑大气的温室效应,提升夜间温度。

用热核炸弹轰击彤星1号两极的冰层,促使其融化,释放水和二氧化碳。

以核聚变能源,对彤星1号地表融冰后的水源进行电解,产生氧气和氢气。氢气比较轻,会脱离行星引力逃逸到宇宙中,而氧气则会被引力留下来。

尝试利用彤星1号地表物质的化学反应,生产臭氧类气体,微调大气成分。以此过滤对人体有害的紫外线,通过生物生存所需的红蓝紫等可见光。

-----------------

除此之外,未来200万移民大部队抵达之后,也会进行进一步的行星改造工作。这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工程就是人造太阳。

目前人类也正在火星的背面进行着人造太阳的实验。

-----------------

人造太阳工程

巴纳德星是一颗暗淡红矮星,比太阳年老,质量只有太阳质量的14%,对外输出的能量不足。加之彤星1号自转太慢,造成夜晚温度过低。作为重建大气层温室效应的补充方案,人造太阳可以在夜间为彤星1号补充人造阳光,进一步提升夜晚温度。

指挥部需要在200万移民大部队出发前,完成2颗人造太阳的设计和建设,并在火星轨道部署测试人造太阳,完成照耀火星背面的实验。

在此之后,工程师们还要根据未来探测器和先遣队回传的最新信息,对人造太阳做优化调整。最终,人造太阳会随移民飞船一起运往彤星1号,被部署在彤星1号背靠恒星一面的拉格朗日L2点上。

人造太阳的基本原理比较简单粗暴,核心是一个可控的热核聚变反应堆。区别于磁约束的托卡马克装置,该反应堆使用的是惯性约束的可控核聚变技术。简单地讲,就是在反应堆装置内通过激光不断引爆小型的热核炸弹,产生类似太阳的能量。

人造太阳的外围是一个类似手电筒灯罩的巨型凹面镜。反应堆被安置在凹面镜的焦点处。凹面镜反射恒星的光源,使其聚焦在焦点之上,形成超强光点,引爆堆内的小型核弹。最后,凹面镜通过角度调节,将反应堆持续核爆产生的能量反射到彤星1号的背面,为行星“补光”。

理论上,人造太阳可以有效调节彤星1号的昼夜长度和温差。根据初步推算,使用人造太阳在晨昏之际进行补光,彤星1号赤道上的昼长可达到36小时,夜长可缩短到18小时。在这种情况下,彤星1号的夜间平均温度就可以满足人类生存的最低要求。

-----------------

未来,先遣队出发之后,将会以准光速飞行,预计地球时间8年左右,可到达彤星1号。在这个时间段内,之前的探测器也会到达彤星1号,过程中也会传回更多的关于巴纳德星系的信息。

在获得这些更充分的信息后,新阳计划指挥部会组织新恒星系的科技预研,利用巴纳德星系自有的资源,建立起新的工业文明。通过工业文明的成果,进一步改造彤星1号,包括:气候、水源、土壤、地表环境等。

在巴纳德星系,建立新工业文明所需的冷启动资源和科研设备,需要在地球提前预置,并随移民飞船一并运输到巴纳德星系。

新阳计划第五年,公元2223年。

反物质发动机研发成功,人类利用太阳系现阶段能利用的所有能源,日以继日地生产着反物质燃料。这些燃料需要保证先遣队飞船可以到达巴纳德星系,且极限飞行速度要达到光速的4/5。

因为巴纳德星系距离地球5.9光年,以光速4/5的极限速度飞行,不考虑加减速的时间,地球时间需要7.4年才可以到达。但根据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飞船上的时间会相对缩短1.66倍。考虑到飞船加速、减速所需的时间,综合来计算,先遣队员在飞船上所经历的时间将会是3.7年左右,这是一个生理上可以接受的时间。

一年之后,冬眠蝶变技术的平均成功率到96%+,虽然尚未到达99%,但这对于先遣队员已经足够了。之后,大家进行了体质评估,对于每一位先遣队员,系统都会评估,给出冬眠蝶变技术的成功概率。

根据自己冬眠蝶变技术的成功概率,队员可以自愿选择在整个星际旅行过程中是否进行冬眠。选择不进行冬眠的队员,可以作为值班人员,确保飞船正常飞行,并与地球保持通信联系。

新阳计划第7年,公元2225年。

随着一系列核心关键技术的研发成功,彤星1号初期宜居改造的准备工作顺利完成。先遣星际飞船整体完工,各项设备和物资也已陆续装船。先遣飞船被正式命名为:哥伦布号!

经过多年的筹备,由守望者联盟、解放者联盟和全球精英们组成的先遣队准备就绪,即将出征!

9月25日清晨5:30,中国海南,中秋的清晨,夜雨过后的天空刚蒙蒙亮,海风吹来,令人格外清爽。此时的发射场上,“哥伦布号”先遣飞船正在进行中发射前的各项检测准备工作。发射场外,人山人海,欢送先遣队出征的人群早早赶来,静待英雄出征。

由军人,科技人员、医疗人员和工程师等全球1000位精英组成的先遣队,即将作为90亿全球人类的代表,第一次走出太阳系。

清晨6:15,先遣队员在发射场广场列队完毕,宣读忠于人类、不辱使命的出征誓词。欢送的人群心情激动、氛围热烈,纷纷拍照留念,记录这一历史性的时刻。全球人类多年以来的努力,即将在此刻,让人类文明往前迈进一大步。

清晨6:30,先遣队长肖占冰代表先遣队,在出征仪式上发言:“7年前,守道提出了新阳计划,7年后在指挥部和全球人类的努力下,满载各种科研和工程设备的先遣飞船即将发射。分别时刻,我感慨良深。我们1000位先遣队员都明白,这一次旅程,任务艰巨,危险重重,极有可能是一次单向的旅行。这也意味着我们将会永远告别养育我们的地球和亲爱的朋友们。”

讲到这里,肖占冰把目光转向了张守道和雷昊明等战友,他的声音有一些哽咽,但很快恢复了正常,依然是洪亮坚决:

“但是,我们无悔出征。历史上,我们人类一次次地突破生存的天花板,每一次总要有先行者来捅破天。这一次我们愿意做这个先行者!

2000多年前,屈原曾在《天问》中对寰宇发问:‘九天之际,安放安属?’,如今我们真的要走出太阳系,探索九天之外的世界。我们一定会忠于人类,不辱使命,圆满完成先遣任务,在新的家园迎接星级移民大部队的会师!再见地球,大家保重!”

肖占冰向全场敬了个军礼,随后走下台去。他和常远等先遣队员与指挥部的战友们一一拥抱告别,场面十分感人。

清晨6:52,飞船开始加注燃料,先遣队员开始有序登舱。

送别的人群,拉起横幅,高举标语,有序地站在先遣队员出征之路的两旁。“向英雄致敬,一路顺风,凯旋巴纳德!”现场的人群高喊着。

肖占冰和先遣队员从容地走向飞船,热情地向送别的人群挥手告别。

这时,肖占冰在人群中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正在向他不断地招手。

“嫂子?对,是她!”肖占冰和常远快步来到了杨茹云的面前。

“嫂子,您怎么来了啊,不是说好在家好好休息吗?”肖占冰担心地说道。

在出征前,肖占冰等人特意去看望了杨茹云。女儿的离世让她的身体每况愈下,但她仍然在关注着新阳计划,期盼着先遣队的出征。

“我放心不下你们,总想着过来送送,也不知道还能不能再见面了。”说着,杨茹云不禁流下了送别的眼泪。

常远强忍住泪水,安慰地说道:“嫂子,放心吧,我会照顾好肖队的,以后一定有机会再见面的,您要多保重啊!”

“嗯,嗯,你们俩到了那边,要多加小心,到时候记得和地球通个信啊。”杨茹云擦了擦眼泪,嘱咐道。

“会的,到时候我给您发个自拍照回来哈。”肖占冰不想让气氛太过感伤,笑着说道。

“哦,对,还有照片,呵呵。”杨茹云也跟着笑了起来。

肖占冰和常远退后一步,向杨茹云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随后,二人转身,大步流星向“哥伦布号”飞船走去。

这一刻,他们没有回头,不想让大家看到自己眼眶中的泪水;这条路,他们一心向前,只为5.9光年之外的那颗新阳。

清晨7:34,随着发动机的阵阵轰鸣,“哥伦布号”先遣星际飞船点火升空。地面欢送的人群沸腾了,大家热泪盈眶,激动地呼喊着,为先遣队员送上祝福。

飞船犹如一颗利箭划破长空,奔赴天际。

“‘哥伦布号’,这里是新阳计划指挥部,请报告飞船目前的状态。”张守道在地面指挥部与飞船进行着远程通信。

“指挥部,这里是’哥伦布号‘,我们已进入近地轨道。先遣队和飞船一切正常,请求启动准光速反物质引擎。”先遣队长肖占冰回答道。

“’哥伦布号‘,可以启动反物质引擎。”

“收到!”

清晨7:51,肖占冰下达了全员进入超强加速状态的准备命令。先遣队员陆续进入冬眠,飞行值班人员佩戴好了加速度保护装置。

肖占冰通过驾驶舱的舷窗,回望着蓝色的星球,这里有太多让他难舍的回忆。他感到林建海、沈智杰、林晓彤的灵魂从天而降,与他融为了一体。他将飞行目的地设置为巴纳德星系,按动了控制台上的绿色按钮。

肖占冰的声音沉稳而坚定:“‘哥伦布号’,前进四!....再见了,大同世界。彤星1号,我们再会!”

随后,一道耀眼的蓝光划过近地太空,“哥伦布号”全力加速,冲向了宇宙的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