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茅盾传
  • 钟桂松
  • 6702字
  • 2023-10-17 15:38:17

三、从“立志”到“植材”

茅盾到了应该读书启蒙的时候,茅盾父母专门有过商量,认为茅盾的天赋,可以早点读书,早点让他接触书本上的知识。当时茅盾的大家庭里有一个家塾,专门由茅盾的祖父沈砚耕负责教沈家的几个孩子,包括沈砚耕弟弟家的孩子,家塾就在观前街17号的沈家底层的临街的房子里。如果矮窗开着,街上的行人可以看到里面上课的情形。可以听到里面摇头晃脑唱的《三字经》《千家诗》之类的课文。所以茅盾父母商量以后,决定不让茅盾进家塾。而由茅盾母亲陈爱珠亲自教儿子茅盾。茅盾回忆说:“我们大家庭里有个家塾,已经办了好多年了。我的三个小叔子和二叔祖家的几个孩子都在家塾里念书。老师就是祖父。但是我没有进家塾,父亲不让我去。父亲不赞成祖父教的内容和教学方法。祖父教的是《三字经》《千家诗》这类老书,而且教学不认真,经常丢下学生不管,自顾出门听说书或打小麻将去了。因此,父亲就自选了一些新教材如《字课图识》《天文歌略》《地理歌略》等,让母亲来教我。所以,我的第一个启蒙老师是我母亲。”[32]在一两年以后,家塾的情况发生了变化,茅盾的祖父不愿意教了,而把教书的事情推给了茅盾父亲沈永锡。于是茅盾父亲一边行医,一边教家塾。茅盾也随之进家塾读书。但是茅盾用的课本仍旧是茅盾父亲自己编的新学课本。茅盾说:“父亲对我十分严格,每天亲自节录课本中四句要我读熟,他说,慢慢地加上去,到一天十句为止。”[33]茅盾父亲生病以后,茅盾被父亲送到乌镇的一个私塾里继续读书。这个私塾就是茅盾曾祖母的娘家办的,教书的是茅盾曾祖母的侄儿王彦臣,王彦臣和茅盾父亲年纪差不多,也是有维新思想的年轻人,但是他在乌镇自己家里办私塾,因为镇上的人看他教书有耐心,所以都愿意将孩子送到他的私塾里读书。王彦臣虽然有维新思想,但还不敢教孩子新的知识,担心家长们不愿意。所以他还是教《三字经》之类的课本。王彦臣有几个女儿,其中一个比茅盾小两岁,即1898年7月10日出生的王会悟。王会悟后来在上海与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湖南人李达结婚。王会悟虽然年纪比茅盾小,但是在亲戚的辈分上,却是茅盾的表姑母。据茅盾自己说,在王家私塾里,只读过半年左右。因为1902年,茅盾家隔壁的立志书院改造成一个新式小学,第二年开学以后,由茅盾姑祖母家的卢鉴泉担任校长,而卢鉴泉既是亲戚,又是茅盾父亲的朋友,富有维新思想。1903年到北京会试,落第以后回到乌镇,于是在乌镇立志书院改造的“乌青镇国民初等男学”担任校长。所以茅盾是1903年进隔壁的俗称“立志小学”接受正式的学校教育的。茅盾记得:“立志小学校址在镇中心原立志书院旧址,大门两旁刻着一副大字对联:‘先立乎其大,有志者竟成’,嵌着立志二字。这立志书院是表叔卢鉴泉的祖父卢小菊创办的。……现在在原校址办起立志小学,又由卢鉴泉担任校长。卢表叔那年和我父亲结伴去杭州参加乡试,中了举人,第二年到北京会试落第,就回乡当绅缙。因为他在绅缙中年纪最小,又好动,喜欢管事,办小学的事就推到了他身上。”[34]当时,由于卢鉴泉的积极筹备,开学那天,竟然有五六十个学生。学生分两个班,年纪大的分在甲班,小的分在乙班。茅盾开始时因为年纪小而分到乙班,但是上课不到十天,又根据实际水平分班,茅盾分到甲班。因为甲班的程度高一些,课程教得快一些。估计当时开学以后,小学又有“摸底”考试,才有重新调整班次的做法。当时“立志小学”教甲班的老师有两位,茅盾记得一个是外镇请来的教算学的翁先生,一个是茅盾父亲的朋友沈听蕉先生,教国文、兼教修身和历史。是乌镇的一个有名的年轻知识分子,他生于1875年,比茅盾父亲小3岁,16岁考取秀才,后来倾向维新,思想进步,学问渊博,三十年代的《乌青镇志》上,称他“慷慨有大志,读书务博览,大如朝章国故,小至里巷琐闻,靡不通晓”。《镇志》记载:“康梁创新政,里人犹多固步自封,鸣谦独与意合。”[35]据乌镇老人回忆,沈听蕉能识半部《康熙字典》,而且棋艺精湛,一个人同时弈四五副象棋。在茅盾记忆里,沈听蕉对茅盾的影响还是很大的,茅盾在回忆录中说:“《速通虚字法》帮助我造句,《论说入门》则引导我写文章。那时,学校月月有考试,单考国文一课,写一篇文章(常常是史论),还郑重其事地发榜,成绩优秀的奖赏。所以会写史论就很重要。沈听蕉先生每周要我们写一篇作文,题目经常是史论,如《秦始皇汉武帝合论》之类。他出了题目,照例要讲解几句,暗示学生怎样立论,怎样从古事论到时事。我们虽然似懂非懂,却都要争分数,自然跟着先生的指引在文章中‘论古评今’。”[36]茅盾在沈先生的课堂训练下,作文开始崭露头角,茅盾记得:“每星期写一篇史论,把我练得有点‘老气横秋’了,可是也使我的作文在学校中出了名,月考和期末考试,我都能带点奖品回家。”[37]后来,茅盾父亲病三年以后,在1905年夏末秋初去世了,茅盾母亲在丈夫的遗像前,用恭楷写了一副挽联:“幼诵孔孟之言,长学声光化电,忧国忧家,斯人斯疾,奈何长才未展,死不瞑目;良人亦即良师,十年互勉互励,雹碎春红,百身莫赎,从今誓守遗言,管教双雏。”[38]从此茅盾母亲和茅盾兄弟的日子更加艰难。

在立志小学时,沈听蕉为茅盾辩诬,让茅盾铭记一辈子。当时茅盾父亲已经去世,茅盾仍然在立志小学读书,有一次下课时,有一个同学让茅盾陪他去玩,茅盾却急于回家,不肯陪他去玩,那个同学拉他,他挣脱了就跑,这个同学就追茅盾,结果那个同学自己不小心摔了一跤,膝盖上、手腕上擦破点表皮,于是他就拉着茅盾到茅盾家里,向茅盾母亲诬告茅盾。茅盾母亲就安慰那个同学,并给他几十个制钱,说是给他医治早已血止的手腕。这时在场的二姑母说几句讥讽茅盾母亲的话,茅盾母亲一听,突然大怒,拉着茅盾上楼,关了房门,拿起戒尺就要打茅盾。这时茅盾夺门而出,母亲在房门口恨声说:“你不听管教,我不要你这个儿子了!”茅盾跑到街上了,茅盾祖母赶快让茅盾的三叔去找,三叔出去一会儿,回来说没有找到。祖母更着急,这时茅盾在街上走了一会儿,想想还是请沈听蕉老师给自己的母亲证明一下。沈听蕉是看见那个同学自己摔倒的,于是沈老师陪着茅盾回家,沈老师拉着茅盾站在天井里,请茅盾母亲出来说话,茅盾母亲没有下楼,就在朝北临天井的窗口听沈老师说明。沈听蕉说:“这事我当场看见,是那孩子不好,他追德鸿,自己绊了跤,反诬告德鸿。怕你不信,我来做证。”又说,“大嫂读书知礼,岂不知孝子事亲,小杖则受,大杖则走乎?德鸿做得对。”茅盾母亲一听,说声“谢谢沈先生”就回房去了。晚上,茅盾在母亲房间里,祖母让茅盾跪着向母亲请罪,茅盾跪在母亲面前,请母亲打自己。这时茅盾母亲潸然泪下,拉着茅盾起来。从此,茅盾母亲再也不打茅盾了。所以这件事,让茅盾记了一辈子。沈听蕉先生后来由卢鉴泉介绍去银行界工作过,又在乌镇汇源典当行担任“大先生”,不久又去嘉兴省立二中担任书记(秘书),1934年3月24日,沈先生晚上“与人对弈归寝后气逆而卒”[39]。这是后话。

大概在1906年冬,茅盾在“立志小学”毕业。[40]此时,正好在乌镇的中西学堂从东栅迁到镇内的“北宫”的奉真道院,改名为“乌青镇高等小学”。于是茅盾进了这所乌青镇高等小学。当时奉真道院的“三元阁”“斗姥阁”等都改为校舍,镇上胡、郑二姓市民听说建学校,无偿捐献奉真道院外面的空地,作为学校的操场,并在空地上新建教室4间,讲台1座。学校的总面积达到20余亩,成为乌镇规模最大的一所学校。学校课程与立志小学和原来的中西学堂也不一样了。这个学校除古文以外,还开设了英语、数学、化学、音乐、体操、图画等课程,而师资力量也是乌镇最集中的。校长是乌镇本地的徐晴梅,此时30多岁,生于1876年10月13日,他是一个思想倾向维新,崇尚实业的知识分子,所以与茅盾父亲沈永锡以及卢鉴泉、沈听蕉等成为好友。他聘用的教师,也大多是年轻人,而且有的是中西学堂毕业后去上海进修回来的,如徐承焕、徐承煃兄弟,都是中西学堂毕业以后送到上海进修,然后回到乌镇来教英语、音乐等。此外,徐晴梅校长还聘请了王彦臣、周渊如两位先生来教国文。还有南浔的张济川,是中西学堂毕业以后,保送到日本进修二年回来的,他除了教《易经》外,还教物理、化学。对他的课,茅盾印象深刻,曾说:“他在教室里作实验,使我们大开眼界。”[41]而教绘画的是一个六十多岁的镇上的老画家。所以,茅盾在乌青镇高等小学读书,完全进入一个新天地。而且虽然离家不远,茅盾母亲为了让茅盾专心读书,特地花每个月四元的费用,让茅盾住校,星期天才回家。在学校里,茅盾感到最新鲜的是唱歌,徐承焕老师教茅盾他们唱《黄河》,这是杨度30岁,即1904年写的一首《黄河》的歌词,后来被谱曲以后广泛流行。这首歌又抒情悠扬又大气磅礴,在茅盾记忆里留下深刻印象。歌词是:“黄河黄河出自昆仑山,远从蒙古地,流入长城关。古来圣贤,生此河干。独立堤上,心思旷然。长城外,河套边,黄沙白草无人烟。思得十万兵,长驱西北边。饮酒乌染海,策马乌拉山,誓不战胜终不还。君作铙吹,观我凯旋。”[42]据说杨度还写过一首《扬子江》,可惜失传。当时徐承焕只教唱,不解释歌词内容,所以茅盾星期天回家还向母亲请教歌词的意思,茅盾母亲给他讲解歌词的内容。徐承焕先生除了教音乐外,还教英语,教体育。英语用的课本是纳氏文法第一册。而体育课则是练习列队、齐步走等等,比较简单。至于教茅盾他们绘画的先生,茅盾记得:“他教我们临摹《芥子园画谱》,说:‘临完了一部《芥子园画谱》,不论是梅兰竹菊,山水,翎鸟,都有了门径。’但是他从不自己动手,只批改我们的画稿,他认为不对的地方,就赏一红杠杠,大书‘再临一次’。”估计当时茅盾得到过这位老师的红杠杠。所以小学里茅盾对绘画兴趣没有激发出来。同样,数学课程,也让茅盾有点跟不上,当时教茅盾他们数学的徐承煃老师很年轻,1890年3月3日出生在乌镇,[43]所以他只比茅盾大六岁。茅盾说:“教代数、几何的是徐的兄弟徐承煃,用的几何课本是《形学备旨》,代数课本是什么记不得了,但进度很快。”估计年轻的徐承煃的教学方法不是特别受学生欢迎。

但是,在乌青镇高等小学读书时,茅盾的作文依然名列前茅,茅盾的小学同学沈志坚后来回忆说,茅盾成绩“为全校之冠”。估计茅盾的作文国文成绩为全校之冠。而且茅盾对古文的熟悉和了解,已经到了相当的程度。有一次,教古文的周渊如老师讲解《孟子》时,有一个字的解释错了,茅盾他们就和周老师辩论,后来闹到校长徐晴梅那里。徐校长顾全周老先生面子,打圆场说:“可能周先生说的是一种古本的解释吧。”对此事,茅盾在回忆录中说:“教《孟子》的姓周,虽是个秀才,却并不通,他解释《孟子》中‘弃甲曳兵而走’一句,把‘兵’解释为兵丁,说战败的兵,急于逃命,扔掉盔甲,肩背相磨,仓皇急走,就好像一条人的绳,被拖着走。但是《孟子》的朱注明明说‘兵’是武器,我们觉得他讲错了,就向他提出疑问,他硬不认错,直闹到校长那里。”据说周先生也是乌镇有名的秀才,但是家无恒产。[44]所以,这之前在校长徐晴梅家里做家庭教师,中西学堂搬到镇内,改造为乌青镇高等小学以后,校长徐晴梅聘请周先生到小学担任国文老师,教这些学生古文。 茅盾的写作水平在小学已经相当不错了,连老师都觉得很了不起。据说当时的张之川老师鼓励茅盾好好用功,预言他“将来是个了不起的文学家”!当时茅盾同学回忆,茅盾听到老师的这些鼓励,“益发用功了”,并“以异日之文豪自期”,认为“能著作一种伟大的小说,成一名家于愿足矣”![45]所以,茅盾在乌青镇高等小学读书时,每个月考试,常常得到奖励,有一次考试以后,学校奖励他两本童话:《无猫国》《大拇指》[46]。此应该是1909年上半年的事。因为《无猫国》是1908年11月左右出版的,而《大拇指》是1909年2月出版的。[47]都是中国童话的开山祖师孙毓修的作品。茅盾后来在商务印书馆与孙毓修成为同事,孙先生带着茅盾进行翻译外国文学作品和编写童话,这是茅盾小学时代得奖时绝对是没有想到的。茅盾回忆,当时将奖励的童话带回家,送给弟弟沈泽民。

茅盾在小学时的成绩,以及老师对茅盾作文的肯定和高度赞扬,在他小学时代留下来的两册作文里,留下了史迹。茅盾两册作文本,共有37篇,16000多字。其中有一册标明是“第二册”,另外一册没有标明第几册。从内容考证,当是1909年的作文。作文大多是史论、策论、散文、释典、时论等等,内容都是学校布置的作业。这些作文结构严密,气势宏伟,分析深刻,文字流畅。尤其是小学老师对茅盾的这些作文的眉批和评语,十分精彩。在《宋太祖杯酒释兵权论》中,老师的评语是:“好笔力,好见地,读史有眼,立论有识,小子可造,其竭力用功,勉成大器!”《祖逖闻鸡起舞论》一文的评语是:“慨祖生不遇其主,壮志莫酬,确有见地。行文之势尤蓬蓬勃勃,真如釜上之气。”在《学部定章》中,老师批语:“生于同班年最幼而学能深造,前程远大未可限量。急思升学,冀着祖鞭,实属有志。”在《文不爱钱武不惜死》中,老师评语:“慷慨而谈,旁若无人,气势雄伟,笔锋锐利正有王郎拔剑斫地之慨!”在《秦始皇汉高祖隋文帝论》中老师写道:“目光如炬,笔锐似剑,洋洋千言,宛如水银泻地无孔不入。国文至此,亦可告无罪矣!十月望后三日灯下校。”在茅盾的一些议论当下的作文里,也有老师的好批语,如《学堂卫生策》中茅盾列数几条具体建议,老师看了以后,批语中写道:“卫生学似窥过,所举数策,确是学堂至要至紧!”在《青镇茶室因捐罢市平议》的作文中,茅盾认为茶室“业小资薄”,所以“警察捐”不能由茶室负担;还有,茅盾认为警察是保护大商家的,所以“警察捐”就应该由大商家来负担。老师在这篇作文后面批语道:“办地方之事必宽以筹之。作者谓‘与小民缠扰不已哉’,至论至论!”

茅盾记得:“进植材的第二年上半年有所谓的童生会考。前清末年废科举办学校时,普遍流传,中学毕业算是秀才,高等学校毕业算是举人,京师大学堂毕业算是进士,还钦赐翰林。所以高等小学学生自然是童生了。我记不起植材同什么高度小学会考,只记得植材这次会考是由卢鉴泉表叔主持,出的题目是《试论富国强兵之道》。我把父亲与母亲议论国家大事那些话凑成四百多字,而终之以父亲生前曾反复解释的‘大丈夫当以天下为己任’。卢表叔对这句加了密圈,并作批语:‘十二岁小儿,能作此语,莫谓祖国无人也。’”[48]当时,卢鉴泉看到茅盾的考试卷子,非常高兴。他拿了卷子给茅盾的祖父祖母看,称赞茅盾。还给茅盾母亲看,表扬茅盾。茅盾母亲是一个非常清醒的人,她知道卢表叔这样做,是为她在大家庭里减轻压力,因为沈家大家庭里对茅盾母亲抚养两个儿子的开销,颇有闲言,认为茅盾母亲让茅盾在植材小学当寄宿生,花了这么多钱在茅盾身上,浪费。对此茅盾回忆说:“我在植材是寄宿的。寄宿生和教师同桌吃饭,肴馔比较好。母亲不惜每月交四元的膳宿费,就是为了我的营养好一点。因为祖母当家,实际是二姑妈作主,每月初一、十六、初八、二十三才吃肉,而且祖母和三个叔父两个姑妈,加上母亲、弟弟和我,即使大碗大块肉,每人所得不多,何况只是小碗,薄薄的几片呢?二姑妈背后说母亲每月花四元是浪费,但钱是母亲的,二姑妈也无可奈何。”[49]其实,当时少年茅盾的身体十分单薄,加上茅盾从小非常用功,体质很差。学校上“体操”课,茅盾只能参加简单的“列队”、开步走、立正、稍息、枪上肩等动作。有一次,因为前一天没有睡好,于是第二天茅盾在学校里发生了“梦游”,这件事,让茅盾母亲更加担心儿子的身体,因此除了给茅盾吃饭增加点营养外,还规定茅盾不许熬夜,晚上九点必须睡觉。

1909年年底,茅盾在植材小学毕业。时年十三周岁多了,茅盾还是生得十分瘦小,有点弱不禁风的样子。但是小学毕业以后,乌镇当时还没有中学,因此,茅盾必须离开家庭去外地读书。而中学离乌镇最近的只有杭州、嘉兴、湖州三个地方有,杭州还有一所师范学校,不收学费,还发放生活用品,但是毕业以后必须从事教育,去学校当教员。但是这不符合茅盾父亲的遗言要求,所以茅盾母亲不让茅盾去杭州读师范学校。本来作为嘉兴桐乡青镇的茅盾家,去嘉兴读中学,是顺理成章的。恰时,茅盾母亲知道乌镇有个姓费的亲戚的孩子已经在湖州中学堂读书,于是茅盾母亲让茅盾去湖州中学堂读书,这样可以让那个亲戚的孩子照顾一下身体瘦小的茅盾。于是茅盾母亲决定茅盾去湖州读中学。茅盾晚年在回忆去湖州读书时说:“这是我第一次离开乌镇,又是到百里之远的湖州,所以母亲特别不放心。”[50]在决定去湖州读书时,茅盾母亲又向费姓亲戚打听湖州学校的情况,并和茅盾商量,论学力,茅盾的功课水平,已经远远超过一般的高等小学毕业的水平。因此茅盾母亲决定,茅盾到湖州以后,直接插班湖州府中学堂三年级。然而,没有想到,到湖州府中学堂以后,插班考试时,茅盾将算术题完全答错了。于是,茅盾只能插班二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