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荀子???

送走大臣后,等候在殿外的学子终于能够一睹周天子的容颜。

这些周游列国的年轻人,年龄在二十左右,最小的不过十三岁。

他们得到前辈的指点,想要拜师姬延,求学王城。

这个时代没有科举制度,学校也少,教的知识也不全,一些士人学子通过游学增长见识的方式来进行学习和思考。

这些能够周游列国的学子思路开阔,而且年龄也不算大,正是一些好的苗子。

而且,一众学子也和之前的不一样,不坑不卑。

他们目光灼灼,颇有一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姿态。

“诸位来自哪里,都去哪些地方游历过?”

周天子一问,众多学子纷纷答复。

“我来自赵国,华夏西边的齐、楚、燕,宋、鲁我都去过!”

“我来自齐国,我去的是燕,宋、鲁!”

…………

这些学子游历非常广袤,有的甚至去过胡、娄烦等外族的国家,引起了姬延的兴趣。

“你们刚从各国游学归来,哪个诸侯国是最强的!”

兴趣顿生的姬延准备在大殿中进行一场大面试,来考察出最好的苗子。

众人面面相觑,都有些拘谨。

在天子面前谈论诸侯国谁强大,这不是找死吗?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整个华夏大地,唯有大王您率领的国家最强!”

一名年龄稍大,察言观色很强的学子说道。

大殿中陷入一片死寂。

若不是周天子在,这名学子身后的几人就像用口水把其淹死。

好不要脸的东西,竟然敢拍马屁。

而这名学子显然是觉得他拍的极为合适,等待周天子的夸赞,却不想周天子开口道:“来人,把他拖出去,丢到王城外!”

姬延脸色平静,但冷漠的声音透露出,他并不开心。

“寡人要的是人才,而不是献媚者!”

“如果再让寡人听到献媚的声音,先打二十大板,再拖出去!”

姬延的话一出,果然,再没有人敢拍马屁了。

但是,想到在周天子面前畅谈究竟哪个诸侯国强大,一众学子也没有这个胆量。

这个时代,折磨人的方式有多种,他们不想因为发表真实感言而迁怒于周天子姬延。

姬延,显然是察觉到众学子的想法。

于是,他声音柔和起来,淡淡道:“大周王朝,自幽王后,地位衰落,戎人觊觎我王畿之地,南边淮夷从未停止过对我们的威胁,内部又有诸侯国动乱,把我大周推向濒临亡国的边缘。”

“寡人希望能够通过各位游历的体验,来考察各位,从而找出能够真正帮助我大周走向强大的人才!”

听到周天子这么说,几名学子终于勇敢发言。

“当然是秦国!”

“不对,我觉得是楚国。”

“赵国也很厉害,是强国的苗子。”

其他学子看到周天子不动怒,悬下的心放了下来,纷纷畅所欲言。

“秦国最强!毕竟它兵强马壮,宜阳之战斩首韩军六万有余,现他们正摩拳擦掌,有攻占绳池的姿态,这样的国家,当属强国!”

“我也觉得秦国最强。”

“赵国正在学穿胡人的服装,学习胡人骑马射箭的作战方法,中山国被他打的连连后退,我觉得是赵国。”

“楚国正联合齐国对付越国,楚国强!”

“其实楚国和秦国都是强国,但论最强,我还是觉得是秦国。”

“你们如果见识到秦军的威严,会立刻改变心中的想法,我觉得秦国强!”

…………

大殿中,觉得秦国最强的学子占据了大多数。

当姬延问起秦国强的原因时,回答五花八门,要么说士兵战斗力高,要么说农业强大,有的甚至从玄学的角度来分析,说秦国的图腾玄鸟给了他们庇佑,才能让他们战胜了西戎,威震西方。

听得姬延直摇头,这些学子见识都太片面或是太过迷信。

姬延注意到,同样摇头的,还有一名年龄颇小的学子,他似乎有着不同的见解。

果然,在众人说完理由之后,他跨出一步说道:“大王,请容许小民发表一些个人的见解!”

得到周天子同意后,少年朗声说道:“小民觉得秦国强,但并不是因为它的军事,民风,二是是多种原因造成的。”

“说说你的理由!”

姬延对这么老成的少年颇感兴趣。

少年拱手一拜后说道:“秦国地理位置优越,近年又以压倒性的优势凌驾于诸侯国之上,于是我在秦国游历了半年有余,有四个方面,促成了它的强大。”

“我观察秦国百姓,民风质朴,歌吟不淫荡,服饰不妖艳,遵从法律。二观都邑官府,官吏谦恭节俭,忠实诚信,烙尽职守;三观士大夫,唯公是务,廉洁奉公,不结党营私;四观朝廷,高效运行,及时决策,政事从不拖延,没有遗留的公务。”

“民俗朴实淳厚,官吏忠诚守法,朝廷安然清静,故政通人和,国富民强。”

少年话音一落,全场寂静。

显然,众人都被少年超强的观察及分析能力震住了。

姬延满意点头。

秦国的强盛,除了少年所说,还有几个方面,但考虑到少年年龄不大,却已经能够深入分析,实属难得。

爱才之心起的姬延,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回大王,小民名叫荀况。”

听到少年的回答,姬延微微一愣。

荀况,不就是战国时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荀子!!!

《劝学》还是他未来的作品。

见到这个时代的名人,姬延大脑稍稍有些反应不过来了。

“大王?”

少年荀况看着姬延没有说话,以为是他答的不满意,于是有些心虚的说道:“我知道自己的认知不足,所以特来学习!”

“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行千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

“没有极高的智慧,是无法完成《劝学》一文,大王的见识,远超与我,恳请大王收留我,我会努力学习的!”

荀况拜服在地,十分虔诚。

担心周天子看不上他,荀况再次引用了劝学一文中‘终日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话说道:“大王您写过,尝试整天思考,还不如就此好好学习。”

“而您,就是我学习的对象!”

看着拜服在地,未来的大思想家荀子,姬延心跳加速。

有这样的人才在,振兴大周的担子,终是有人分担。

一旁的侍从极有眼力,他看出周天子对大殿中拜服在地学子的兴趣,于是说道:

“准许学子荀况,进入大学入学!”

荀况得到入学的机会,非常激动。

“不,此子不用入大学!”

姬延下一句话,让荀况十分激动。

“让他伴在寡人左右,寡人亲自调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