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创电力多种经营20年(上册·文集)
- 国家电力公司人力资源部等
- 15524字
- 2024-11-02 12:04:19
●国家电力公司华东公司●
国家电力公司华东公司多种经营20年回顾
华东电网多种经营,萌发于20世纪50年代末,肩负不同历史阶段的使命,历经艰难曲折的历程,伴随着电力事业发展和电力企业改革的步伐,从无到有,自小而大,由弱至强,其定位、功能和作用不断地提升、拓展和延伸,从早期的为国为企分忧解决安置、福利问题到围绕电力主业开展相关生产经营和服务,进而面向市场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基本形成了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多种产业并举、多种经营方式并用的发展格局。至1999年,生机勃勃的华东电网多种经营拥有各种经济成份的多种经营企业1400余家,经营总收入245.6亿元,实现利润14.7亿元,累计安置主业分流转岗职工96596人,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安置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促进电力企业改革深化,增强电力企业整体竞争力和凝聚力,稳定职工队伍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集体企业的产生和多种经营的形成
(一)稳定职工队伍,创办家属劳动服务队,集体所有制企业萌发
华东电网集体所有制企业最早萌发于40年前的望亭发电厂。1958年华东电网主力电厂望亭发电厂建成投产,为妥善安置来自四面八方援建电厂的职工随从家属,稳定职工情绪,望亭发电厂成立“家属劳动服务站”、“家属劳动服务大队”,组织家属从事厂内简单的劳务性工作,首开网内创办集体企业之先河。
1966年浙江浙西供电局组织20余名职工家属成立“红旗生产队”,承担打扫卫生、整理仓库和搬运装卸等劳务,继而发展成生产10~35千伏熔断器的小集体企业。
1973年,江苏新海电厂组织职工家属利用电厂粉煤灰生产灰渣砖,创办了连云港市海州灰渣砖厂。
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及直属单位的电力企业还纷纷响应中央“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号召,办农场,种农田,养禽畜,来解决职工的副食品供应,当时,全网共办有农场17个。
在60年代和70年代经济比较困难的时期,这些以解决职工家属生活出路为主要目的的“劳动大队”、“筷子工厂”和“农场”,尽管规模很小,设备简陋,资金匮乏,但职工凭“一把榔头、一辆板车”的艰苦奋斗精神在华东电力多种经营创业史上写下了光彩的一页,也为电力职工分担国家困难作出了贡献。
(二)为国为企分忧,妥善安置知识青年,集体经济兴起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了十年动乱的深重灾难,但大批“上山下乡”的返城知识青年和待业青年的就业成为社会的突出矛盾,职工家长心情沉重,政府和企业压力重重。1978年底,中央及时作出关于“发展集体经济,广开就业门路,统筹安排待业知青”的指示,1980年中共中央专门召开全国劳动就业会议,198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又颁发了《关于广开门路,搞活经济,解决城镇就业问题的若干规定》,水利电力部也作出“稳定职工队伍,解决水利电力职工待业子女就业问题”的部署,华东电网迅速从组织上、行动上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的指示,设立专门机构负责安置工作,先后组织一些电力企业创办了一批以安置返城知青和职工待业子女为主要目的,为电力企业生产服务的修配、服务和运输等集体企业。
华东电管局1979年9月将全民所有制的高邮路招待所转为集体所有制,资产(除房产外)有价调拨、分年偿还,调出全民职工负责经营管理,安置了回城知青80名。
1979年上海供电局和上海电力燃料公司组建了第一批集体企业——上海电力设备安装公司和上海电力燃料水上运输队,安排了600余名返城和待业知青就业。上海电力建设公司房屋修建队、华东电管局燃料供应站出灰运输队也应运而生。江苏电力局至1983年底新办了南京电力电器厂、南京电力电表厂、线路配件厂等13家集体企业或劳动服务公司,淮阴电厂新建了一家年产3500万块的粉煤灰渣砖厂。浙江省电力企业办起了杭州电力承装公司、湖州电力变压器修理厂、浙江电力仪表厂、闸口五金机械厂等一批集体企业。
(三)厂办集体经济,构筑“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基础
1982年,望亭发电厂将创办于1979年的两个集体企业综合工厂和印刷厂与生活服务部合并,组建了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望亭综合公司,成为全国电力行业第一家具有一定规模、开展综合经营的厂办集体经济组织。共解决了460余名职工子女、105名职工家属就业,安置了富余职工509人、征地农民工185人。1983年8月望亭发电厂获国家经委、全国总工会等六个单位联合表彰的“全国劳动就业先进集体”称号,1984年4月被评为水利电力部先进单位。《人民日报》、《经济参考》、《文汇报》、《新华日报》和《新民晚报》等媒体纷纷专题报道。华东电管局党组于1984年7月19日在望亭发电厂召开现场会议,总结推广望亭发电厂办集体经济“方向对、路子正、办法好”的经验。
望亭发电厂综合公司进一步发挥电厂的经营管理和技术优势,独辟蹊径,承包经营皖南山区面临困境的325厂闲置发电机组,开创了集体企业经营办电和电价走向市场的先例,进行了电厂的所有权和发供电经营权相分离的探索,不仅改善了地方缺电困境,还增加了企业自身积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984年10月15日至24日,水利电力部在望亭发电厂召开了全国电力企业发展集体经济工作会议,会议充分肯定了望亭发电厂综合公司依托电厂优势开展多种经营的做法和经验,提出要冲破陈旧观念,改革传统模式,在电力企业实行“一厂两制”、发展多种经营。会后,水利电力部于1984年11月12日下发了《关于电力企(事)业发展集体经济,开展多种经营若干问题的规定》(即《八条》)。自此,“一业为主,多种经营”作为水利电力部党组顺应改革和发展经济的要求而作出的正确决策,为推动全国电力多种经营的迅速崛起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华东电网和各省(市)局及下属电力企业,纷纷利用集体资金和其他资金渠道兴办“劳动服务公司”等多种经营企业,不仅安置了大批待业青年,而且不断开拓经营领域,改进经营机制,提高经营效益,为电力企业带来了新的经济活力。
据统计,至1984年底,华东电网共创办集体企业211家,其中上海38家、江苏37家、浙江49家、安徽86家、上海电力建设局1家,职工总人数13298人(其中全民职工3277人),经营总收入7760万元,实现利润1530万元,上交国家税收730万元。
二、在整顿提高中巩固发展
(一)政策导向,企业扶持
1985年12月5日至8日,水利电力部在丹江口水利枢纽管理局召开了第二次全国电力系统发展集体经济、开展多种经营工作会议,继而下发了《关于电力企(事)业发展集体经济若干政策暂行规定》(即《五十条》),明确了电力企业要贯彻“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方针和实行生产、生活两条线的经营管理体制。这是继望亭会议和《八条》后进一步鼓励促进电力集体经济和多种经营发展的又一重要会议和文件,从认识定位、政策导向和组织措施等方面有力地推动了华东电网多种经营的兴起和发展。
按照会议和文件要求,全网加强对发展集体经济和多种经营的组织领导。华东电网最初由专职人员负责安置工作;1979年2月,成立上海电业土木建筑工程处负责安置工作和管理集体企业;同年7月,由华东电管局修造企业处新设立的集体科负责此项工作,对外称“集体事业办公室”,1983年12月集体科划归劳动工资处管辖下设集体事业科,对外用印:华东电管与集体事业办公室。1986年1月,集体科从劳资处划出,扩编独立建制成立副处级机制“集体事业办公室”,对外保留“华东电管局集体事业办公室”名称,1989年3月,中国华东电力联合公司成立,改为处级建制的“多种经营办公室”,对外保留“华东电管局集体事业办公室”,全面负责华东电网内多种经营企业的管理工作。江苏、浙江、安徽、上海等省市电力局原在劳动工资处内设专职人员管理集体企业,84年至86年间相继成立集体事业办公室,统一管理所属集体企业。同时,华东电管局和各省(市)电力局都分别明确了分管多种经营的领导,加强管理机构的自身建设,认真贯彻国家有关政策法规,落实水利电力部“一业为主,多种经营”方针,组织协调多种经营企业的生产经营,研究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使全网多种经营步入全面兴起发展的阶段。如江苏省局至86年底,多种经营集体企业达75家,比84年底的41家增长近一倍,经营收入突破亿元达1.15亿元,比84年的0.23亿元翻了几番,从业人数也达到9176人。
(二)清理整顿,规范管理
多种经营的初创时期,正处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探索阶段,同时又是以“安置与福利”为主,多种经营企业基本上依附于主业,体制虽然不同,但并未形成独立的适应多种经营自身发展要求的运作机制,缺乏严格的管理规范,沿用主业的用工、分配制度,企业不重视利润积累和科技投入,缺乏长期的发展目标和规划,在经营思想、经营作风和财务、资金、投资等管理方面都出现了一些问题。一些电力企事业单位借发展集体经济之名成立各种名目的子公司,行不正之风倒买倒卖国家计划物资,从中渔利;一些“四无公司”(无注册资金、无固定从业人员、无设备场所、无财务制度)弄虚作假,违法乱纪,严重干扰了正常的经济秩序,影响多种经营的健康发展。华东电管局和各省(市)电力局认真贯彻中央国务院和水利电力部关于清理整顿各类公司的要求,全面部署了集体企业的清理整顿工作。
华东电管局1986年4月22日在安庆召开部署清理整顿公司的会议,明确要坚持贯彻“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方针和“一厂两制”的经营管理体制,同时,必须坚决整顿以搞活经济为名行不正之风的各类公司。坚决执行中央关于“党政机关不办流通领域公司”的规定,决定“东华实业公司”和“上电综合贸易公司”歇业。上海电业系统对集体企业重新核定经营范围,纠正违纪违规,对不具备经营条件的海龙实业公司、良友实业公司等4家集体企业予以歇业,停办了3家经营不善的集体企业。江苏省电力工业局积极协助工商部门对67个公司重新审验登记,换发执照。浙江省电力工业局重点清理1986年以来成立的综合性和流通领域的公司,纠正公司政企不分和违规经营,建立健全财务、人事、工资福利和经营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1988年,华东电管局根据中央国务院和能源部关于继续开展清理整顿公司的规定,对全网集体企业再次进行清理整顿,通过自查复查,由当地工商部门和各级政府清理整顿办公室审核批准,绝大多数多种经营公司端正了经营作风,完善了规章制度,提高了企业素质。至1990年,全网经核准继续经营的各类公司企业378家,其中上海58家、江苏170家、浙江106家、安徽12家、上海电力建设局6家、直属单位26家。
华东电管局集体事业办公室成立后,努力规范对多种经营的管理,为提高多种经营企业财务管理水平,1988年下发了《电力系统集体企业会计核算试行办法及补充规定》,并组织互相对口检查,整改问题,组织培训,提高财会人员业务素质。同时坚持多年开展的多种经营企业会计达标、年度报表会审和财务大检查等工作,促使多种经营企业强化管理的基础工作。为稳定多种经营职工队伍,华东电管局1990年1月下发了《华东电业管理局直属单位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退休养老保险金统筹试行办法》,从1987年1月起实行直属单位集体职工养老保险统筹,并于1990年1月13日成立华东电管局直属单位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退休养老保险基金统筹领导小组。为提高多种经营企业经营者和职工的素质,华东电管局集体事业办公室十分重视、积极组织多种经营的教育培训。1989年,参加中电联组织的电力多种经营企业厂长(经理)岗位培训的教材编写审定和教材音像制作工作。从1990年起组织全网多种经营企业厂长(经理)进行领导岗位培训,参加中电联“全国电力企业职工培训考核指导委员会”的统一命题考试,合格者发给“岗位培训证书”作为任职资格基本条件之一,历年厂长(经理)岗位培训率达到98%以上。同时,根据多种经营发展的现实需求举办不同类型、不同专业、不同主题的各类就业、专业、法规、学历、技能培训班,还采取与大专院校挂钩,“送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对职工进行上岗、转岗、专业技术和特殊工种培训,有效地提高了多种经营企业的人员整体素质。各省市电力局集体事业办公室也分别结合各自情况在建立各种规章制度、强化企业管理基础、健全监督核算体系、试行集体职工养老统筹和组织教育培训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使全网多种经营逐渐步入正常发展的轨道。
(三)巩固提高,频创佳绩
1988年12月在北京昌平召开能源部成立大会,同时召开了全国电力系统多种经营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统筹安排,综合发展”的方针,提出多种经营产值到世纪末实现翻两番的目标。1988年12月27日,中国华东电力联合公司成立,适时组织编制了《1989~1993年华东电网多种经营发展规划》,进一步理清多种经营发展思路,在清理整顿、规范管理的基础上,抓巩固,抓提高,扶持重点企业,培育优势品牌,开发市场,增强企业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能力,实现向生产经营型转变,激发了企业的生机活力,多种经营频创佳绩。
望亭发电厂综合公司在清理整顿后焕发新姿,公司建立合理的管理体制,健全九个下属企业的核算机制,还对外承包电厂发电运行任务,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1986年经营收入1.5亿,实现利润4000万元,固定资产2100万元,职工2370人,成为全网首家收入超亿元、安置职工最多、实力最强的多种经营企业,多次获得全国和部先进集体企业称号。1987年,又依托主业优势,组建了全国第一支集体所有制的现代大机组专修队伍。望亭发电厂发电设备安装检修工程公司,先后承接了上海宝钢电厂、华能福州电厂、浙江北仑电厂、湖北汉阳电厂等30万千瓦机组的A级大修任务,获得了良好的信誉。
1985年,华东电网第一家科技型多种经营企业——华东电力清洗公司研制开发了电力牌洗必净和油垢净等产品,获水电部科技成果三等奖,在全国首届科技成果交流会上受到李鹏、钱正英等中央领导同志的关注和鼓励。
1985年6月,江苏南京电力电度表厂在全国水电系统第一家获DD28型单相电度表生产许可证。江苏新海发电厂节能建材厂DNG系列高强度轻质漂珠和隔热耐火砖获1987年全国首届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优秀奖。最早从事小火电安装的江苏下关电厂南京余热发电工程公司承接6000千瓦发电机组和1.2万千瓦单机及65吨/时锅炉安装工程,并拓展到浙江、安徽、新疆承包工程,两年装机14台,安装锅炉23台,被评为部先进集体企业。盐城、淮阴、戚墅堰发电厂和吴泾热电厂等粉煤灰开发公司被水电部授于“粉煤灰综合利用先进单位”称号。成立于1984年的安徽安庆电力工程公司拥有输变电安装、机电炉安装、电梯安装、工贸、高河电力工程公司等5家分公司和电器开关、印刷、服装三个厂及一个招待所的综合性大型集体企业,1988年被评为能源部先进集体企业。
新安江水电厂1982年与西北电力勘察设计院联合研制ZSTWB系列水雾喷头,通过科技成果鉴定后获浙、沪、川的消防部门许可证,广泛应用于水轮发电机、电缆隧道、油库、变压器和宾馆大厦等消防灭火工程;电厂工程技术开发公司与中国建材院联合研制“改性灌浆水泥”,专门用于水电站大坝及水利枢纽建筑基础防渗加固补强的科研、设计和施工,1989年在新安江电站大坝试验成功,1992年获能源部科学进步奖,以后在长江三峡水电站、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福建古田、安徽梅山等电站和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中得到推广应用,深受用户赞扬;1989年又投资建成了拥有28台高压釜年产20吨的水晶厂。富春江水电厂1989年与上海刀片厂合作投资,引进先进的生产流水线,生产“飞鹰”牌碳钢双面刀片,产品远销东南亚。
1990年3月,华东电管局在浙江召开华东电网多种经营工作会议,总结经验,分析形势,提出了加强全网多种经营管理的12项工作。
为探索研究多种经营发展中带有方向性、理论性、政策性和规律性的问题,进一步指导多种经营企业的稳定健康发展,1990年8月,经广泛协商组建了华东电力企业多种经营协会,与多种经营办公室一起创办了《华东电网多种经营信息》刊物。同时,还承担了“关于电力系统多种经营在电力工业中战略地位问题的研究”和“电力多种经营企业资金筹集与使用问题的研究”两个专题,撰写多篇论文,经中电联组织审定获得好评。1996年还在全网组织“在市场经济中如何大力发展多种经营”优秀论文评选活动,征集论文268篇,有41篇参加全国电力多种经营论文评选,其中13篇获奖。1997年开展“可持续发展”课题研讨,撰写了10多篇论文。这些理论研究,对拓展多种经营发展思想起到有益的促进作用。
据统计,至1990年全网多种经营企业487家,总资产2.91亿元,职工40513人;经营总收入9.44亿元,实现利润1.02亿元,均比清理整顿前有较大幅度地增长,全网多种经营进一步巩固提高。
(四)把握机遇,再展鸿图
1991年4月19日~23日,能源部在北京昌平召开“全国电力系统劳动工资暨多种经营工作会议”,部党组高屋建瓴地提出了“电为核心,多种产业,三大支柱,协调发展”的“十六字”方针,对深化电力企业改革,发展多种经营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1992年11月,能源部在大连又召开“电力系统加速发展多种经营现场会”,提出了“下决心实现2000年多种经营总收入突破300亿元”的宏伟目标。会后,能源部党组下发了能源党(1992)40号《关于加速发展多种经营的决定》文件,对大力发展多种经营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应遵循的原则作了明确的规定,为多种经营的大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和环境。
贯彻能源部昌平会议精神,华东电管局1991年6月13日在上海召开省(市)电力工业局局长会议,专题研究多种经营工作。会议要求全网各级领导站在改革的高度,把发展多种经营列入党政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相应管理机构,促使多种经营向产业化、集团化发展壮大,使多种经营真正成为电力工业的“三大支柱”之一,并提出了加强领导、强化机构等十条工作措施。
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字”方针,华东电管局和各省(市)电力工业局,相继将多种经营办公室升格为“多种经营管理处”建制,加强领导力量,充实管理人员。华东电管局机关和省(市)电力工业局机关还相继创办了多种经营经济实体:如华东电力实业开发总公司、上海电力实业总公司、江苏电力实业发展公司、浙江省电力实业公司、安徽电力实业开发总公司和上海电力建设工程承包总公司等。华东电力实业开发总公司由分管多种经营工作的副局长任总经理,多种经营处长任常务副总经理,集科、工、贸于一体,开发多种产业,开展多元化经营。这些企业的创建为基层单位的多种经营向规模化、综合型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同时本身也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分流安置效益。
深入贯彻“十六字”方针,认真落实大连会议提出的目标,华东电管局和各省市电力工业局分别召开多种经营工作会议,以邓小平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为指针,紧紧把握有利机遇,把大力发展多种经营作为深化企业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各自实际研究制定多种经营的发展规划和加强领导、促进多种经营快速发展的政策措施,使全网多种经营又展鸿图,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的好势头,经济总量、经济效益都跃上一个新的台阶。据统计,1992年全网多种经营总收入24.94亿元,比90年增长164%,实现利润1.87亿元,比90年增长83.3%。
三、深化改革谱新曲 规范发展铸辉煌
(一)“三制改革”助东风,安置分流增新军
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和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为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强大的动力。“电为核心、多种产业、三大支柱、协调发展”十六字方针的确立,大连会议提出的加速发展电力多种经营的要求,为电力多种经营送来强劲的东风,创造了良好的机遇。1993年1月8日,中国华东电力集团公司成立。1月13日集团公司第一个全网专业会议就是多种经营工作会议。会议提出要“抓住机遇,加大力度,加速发展,放大胆子,迈开步子”,把大力发展多种经营作为深化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发展企业自有经济的重要途径,稳定职工队伍的重要基础。指出多种经营要调整产业结构,逐步摆脱行业依赖,增强市场竞争力,使产品上档次、企业上规模、管理上水平、发展上快车道,努力开创新局面。
落实大连会议精减主业富余人员的要求,电力企业组织实施“三项制度改革”,一些为生产、生活服务的附属机构和相关业务,如施工、检修、物资、燃料、生活后勤等,成建制剥离到多种经营,多种经营企业承担了大量分流的主业转岗人员的安置任务,为多种经营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增添了大量生力军。1993年全网新增多种经营企业500余家,接纳安置主业转岗分流职工29034人,为历年来最多的一年。当年全网多种经营总收入达57.6亿元,实现利润4.8亿元,均比1992年翻了一番多,全网多种经营总资产达65亿元,收入超亿元的企业27家。从1993年起,华东电网多种经营年总收入、实现利润、人均创收、人均创利和年增长率5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居全国五大跨省电网之首,使全网多种经营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二)发展产业强基础,面向社会找市场
1994年6月,电力工业部、中电联在山东临沂召开了电力系统多种经营现场会议,山东电力集团公司介绍了“内外并举、上下延伸、两翼齐飞”、“上规模、上水平、上快车道、大力发展多种经营”的经验。学习山东经验,华东电力集团公司和各省(市)电力公司在新一轮多种经营大发展中,坚持加快发展产业,加速走向市场的发展战略,把开发产品、调整结构、面向社会、开拓市场作为多种经营发展重要的切入点,使多种经营的产业基础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
华东电力实业总公司下属的电力技术发展公司积极参与上海市的重大工程建设,承接了上海地铁一号线从西德引进的技术难度高、系统复杂的供电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安装调试项目;还作为项目成员单位承担了上海出口巴基斯坦木扎法戈32万千瓦机组的部分热控装置安装调试任务。新安江水电厂综合公司与科研院所共同开发高科技含量的水轮发电机组备品备件,在全国水电行业推广应用;先后与浙江大学、华东电力试验研究所共同研制开发了24厘米最佳空间换位线棒、加长型360度换位线棒等产品,分别获电力工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华东电管局科技进步二等奖;1993年又与辽阳能源科学研究所共同研制成功水轮机弹性金属氟塑料推力瓦在葛洲坝、青铜峡等水电站使用;研制了代替巴氏合金轴瓦的弹性金属塑料导轴瓦节能高效产品1996年获上海新产品鉴定证书。
上海供电系统跨出“行业”圈,与台商合资兴办“上海申濠织带有限公司”,产品90%外销国际市场;上海市东供电局抓住浦东开发机遇,组建了电力市政工程公司、电力设备安装公司,完成了大批市政府重点实事工程;上海电力建设局下属欣影广告公司,勇闯市场创我国室内拍摄汽车广告之先河,以精湛技术优质服务受到广告同仁瞩目;江苏徐州电力电气总公司走出国门,承包了巴基斯坦5万千瓦机组的商业运行,获利625万美元;徐州发电厂利用铁路专线,开拓物资储运业务,效益可观;浙江台州供电局与浙江化工学院联合开发防腐涂料;安徽芜湖发电厂利用当地名医研制成果,筹建了生产抗癌药物的药剂厂等等,例子不胜枚举。
随着产业基础的加强,经营领域的延伸,市场空间的拓展,全网多种经营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新局面。至1995年,全网多种经营企业共1587家,总资产176.28亿元,所有者权益36.63亿元,职工128645人;总收入突破百亿达125.1亿元,比1993年翻一番多;超亿元企业达46家,实现利润7.45亿元,比93年增长55.2%。多种经营的总体规模和整体实力都实现了一个新的飞跃。
(三)努力推进两个转变,实现“两化两提高”
1996年是“九五”计划开局之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01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加快经营机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努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集团公司和各省(市)公司认真总结分析了“八五”期间多种经营快速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组织编制“九五”发展规划,确立新时期多种经营的发展方向、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集团公司提出要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对全网多种经营企业进行全面系统的改革、改组和改造,加速多种经营企业产业化、集团化进程,前两年打基础,后三年迈大步,完成“九五”期间各项指标,实现四个方面的转变:即由单靠主业优势向市场导向转变,由低效益向规模效益转变,由“小打小闹”向“两化两提高”转变,由低层次向高层次转变。上海市电力公司提出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完成企业改制;第二步重组机构,合理布局;第三步开拓市场,形成规模,到20世纪末总收入力争超过50亿元。江苏省电力公司提出多种经营发展必须与全省电力发展相适应,积极培植骨干企业,经5年努力,争取达到总收入70亿元,利润4亿元,建成2~3个资本金和年经营收入在亿元以上的企业集团。浙江省电力公司提出了加快两个根本性转变,实施二次创业工程,2000年总收入突破80亿元。安徽省电力公司以发展实业为基础,大力抓好重点项目建设,通过5年奋斗,总收入达到40亿元。上海电力建设局加快规模经济发展步伐,实现多种经营总收入每年递增20%,到2000年达4.5亿元,比“八五”期末翻两番。上海电力学院提出在“九五”期间形成技、贸、工一体的产业集团。
华东电力集团公司1995年在温州召开全网多种经营工作会议提出“两化两提高”(多种经营产业化、集团化;主业和多种经营两方面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同步大幅度提高)的目标。1996年5月又召开直属单位多种经营工作会议,采取“走出去边走边看边学边议”的新形式,先后考察学习了安徽、江苏、浙江等省十多个多种经营企业,进一步解放了思想,从那些蓬勃发展的多种经营企业实例中拓宽发展思路,增强信心、鼓足干劲,直属单位提出到2000年总收入达到6亿元,利润实现同步增长。
实施两个转变,致力于“两化两提高”,全网多种经营深化企业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增加科技投入,调整经济结构,加快发展产业,加速走向市场,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经济总量的同步持续稳定增长。1996年,全网多种经营总收入161.9亿元,比上年增长29.4%,实现利润8.83亿元,比上年增长18.5%;1997年总收入189.5亿元,比1996年增长17%,实现利润10.45亿元,比1996年增长18.3%,全网超亿元企业达到66家。
(四)清产核资清理整顿,规范管理健康发展
根据财政部、国家经贸委、国家税务总局、电力部联合下发的财清字(1997)5号《关于1997年电力部所属中央企业、单位举办的集体企业开展清产核资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华东电力集团公司和各省(市)电力公司全面部署开展了多种经营集体企业的清产核资工作。各清产核资办公室在清产核资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下,认真落实“领导到位、机构到位、责任到位、思想到位、宣传到位、文件到位、部署到位”,克服时间紧、人手少、情况复杂、工作量大等重重困难,注意协调好与地方政府清产办公室的关系,建立清产办主任联席会议制度,分三个阶段十二项任务展开工作。经连续奋战,于当年完成资产清查、价值重估、产权界定、资金核实、清产核资报表填报等各项工作。华东电网集体企业顺利通过清产核资验收的企业1476户,其中上海279户、江苏370户、浙江382户、安徽308户、上海电建局76户、直属61户,核实资产总额238.2亿元、所有者权益53.36亿元。1998年4月电力工业部清产核资领导小组前来检查验收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领导重视、方向明确、工作扎实、政策把握适度,界定理由充足、资料准确翔实”。通过清产核资不仅全面摸清了“家底”,明晰了多种经营企业产权,而且为多种经营企业的改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多种经营的改革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1998年7月,国家电力公司在北京召开了“再就业暨多种经营工作会议”,针对多种经营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下发了《关于清理整顿多种经营企业的意见》。华东电力集团公司和各省(市)电力公司,都相应成立了清理整顿领导小组,并下达了清理整顿实施意见,制定清理整顿的实施方案,遵照国家电力公司提出的“清理、整顿、规范、发展”八字方针,确定工作重点,明确工作方法,落实工作措施,从8月份起全面开展多种经营企业的清理整顿工作。通过企业自查自纠和清理整顿办公室组织对口检查和重点抽查,做到“不遗漏、不走过场、不留死角,保证实效”。华东电力集团公司多种经营处两次召开省(市)电力公司多种经营处长会议交流情况,检查工作进度和深度。在清理存在问题的同时,抓好整改,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同时,还卓有成效地开展机关本部所办各类经济实体的清理整顿。通过清理整顿,对427户企业实行关、停、并、转(其中上海10户、江苏224户、浙江93户、安徽86户、电建公司8户、直属4户);还并、停、注销了集团公司及省(市)电力公司机关和各类社团组织兴办的经济实体112户,使多种经营企业“多、乱、散、差”的状况有所改变。同时一些多种经营企业注册资金不实的问题得到部分解决;无证经营、无照施工的情况有所遏止;一些违规违纪行为得到纠正或处理;多种经营企业中投资失误、拆借资金和违规担保的情况得到清理,清债清欠取得一定成效;通过建章立制,多种经营企业的财务、资金、资产、投资和劳动工资等管理得到加强,内部监督约束体系逐步健全完整。清理整顿促规范,为实现多种经营的持续健康发展创造了条件。
多种经营快速发展,企业面广量大战线长,人员素质相对较低,安全管理基础薄弱,给安全生产带来许多新的问题,存在不少隐患。为认真落实电力工业部《电力系统多种经营安全管理工作规定》,加强多种经营安全生产管理,改变多种经营企业人身伤亡事故上升的被动局面,华东电力集团公司颁布了《华东电网多种经营管理处安全管理职责》,各省(市)电力公司多种经营处也分别制订《多种经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同时从1996年起在多种经营处增设专职或兼职的安全管理岗位,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多种经营安全管理网络,健全安全生产报表制度、事故汇报制度,开展安全管理业务培训,强化安全生产检查,逐步理顺与主业在安全生产监察方面的关系,促使多种经营安全管理工作逐步纳入规范化、标准化管理的轨道。近几年来华东电力集团公司直属多种经营企业都没有发生重大伤亡事故,全网多种经营的安全生产也得到加强。
为提高多种经营企业产品质量水平,多种经营企业积极开展ISO9000系列质量体系贯标认证工作,为企业进入社会市场提供了保障。
(五)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制度创新激发活力
电力多种经营企业依托电力主业扶持而兴起,产权虚置、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的问题比较突出。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多种经营企业必须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实施企业的股份化改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竞争主体和法人实体。华东电力集团公司和各省(市)电力公司认真贯彻中共十四大会议精神,从1993年起,把推行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的企业转机建制作为多种经营企业深化改革的重点工作。
1993年8月,安徽省电力局制订下发了《集体企业实行股份合作制试行办法》等三个文件,1994年开始组织试点,1996年起全面推行,至1998年底有32家总公司(含191个子公司、分公司)改制成了股份合作制企业,有37家联营企业组成有限责任公司,改制企业面达80%以上。先后有安庆电力发展公司等5家公司列入国家劳动部等部委联合抓的百家改制试点单位。安徽和县西阜供电所12名职工,1993年4万元起家办起人造金刚石和粮油加工厂,年产值1600万元,利润200余万元,1994年率先改制为股份合作制的安徽省电力超硬材料总公司,逐步发展成产品在国内领先的高科技企业。
1983年8月,由江苏电力实业发展公司等5家企业发起,经省体改委同意,组建了江苏电力系统第一家以“定向募集方式”设立的“江苏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有12家劳动服务企业被江苏省劳动厅和地方税务局列入股份合作制试点。至1999年底,全公司系统多种经营企业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的61家,股份合作制企业92个,中外合资企业5个。
浙江省电力公司第一家股份合作制多种经营企业为1989年2月成立的海盐县供电工程公司。1993年又相继组建了全部由职工入股的温州电力实业总公司、丽水电力实业总公司等企业。1994年浙江省电力工业局明确提出以股份合作制为主要形式改制中小型多种经营企业,并制定《实施股份合作制试行办法》,召开改制交流研讨会,推进改制深入。还先后组建成立了金华八达、浙江昌泰、浙江中新和杭州发展等企业集团。至1999年底已形成127家股份制企业、18家股份合作制企业、9家中外合资企业和4家企业集团等多种所有制结构和多元化的企业组织形式。
上海市电力公司创造性地组建了上海电力集体资产经营中心,以法人地位作为产权代表,实行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的企业化管理,理顺了多种经营企业管理体制,促进了资产的优化重组,增强了投资发展功能。同时积极推进基层多种经营企业改制,上海电力多种经营有限公司、上海科苑电力有限公司等一批股份制企业相继诞生,至1999年底,共有有限责任公司97家,股份合作制企业7家。
1997年12月,华东电力实业开发总公司按《公司法》改制成立“上海华东电力实业有限公司”,并在企业内部实行“上岗靠竞争,收入凭贡献”为核心内容的用人、分配制度改革,促进了企业机制的转换。
产权制度的改革明晰了企业的产权关系,促进了企业的资产和结构调整,规范了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逐步构筑起以资本为纽带,以现代企业制度为基础,以资产经营管理为中心的多种经营新体系。组织职工投资入股,试行经营者和技术、管理骨干持大股,强化了企业职工和经营者与企业的风险责任,有效地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在以股份化改制为切入点实现体制创新的同时,以大力推进用人用工和分配制度的市场化改革为突破口,实现企业的机制创新。不少多种经营企业大胆探索,积极实践,促使企业内部各项配套改革的深化。经营者实行招聘、职工双向选择、岗位竞争、收入与业绩挂钩浮动等各项改革措施的实施,在不少企业内部逐步形成“岗位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收入能高能低,企业优胜劣汰”的竞争、激励和风险等新机制。同时企业适应市场要求,强化市场营销和技术开发,面向社会,积极参与竞争,大大增强了企业适应市场的经营活力,也充分调动起广大职工为发展企业献谋划策、尽心尽力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六)贯彻“三十六字”方针,实现“四化两体”目标
1998年7月,国家电力公司在北京召开“再就业暨多种经营工作会议”,国电公司党组提出了新时期“以电力为主导,发展多种产业,提高科技含量,全面进入市场,兼顾两个效益,实现协调发展”的发展多种经营的“三十六字”新方针,把发展多种经营纳入电力企业改革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提出了以“省公司为主体,分层次发展”的战略要求。而后,国电公司又进一步提升多种经营的战略定位,指出发展多种经营是电力市场化改革和公司经营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力企业效益增长和提高国有资产运营效率的有效途径,是公司实现“政企分开、厂网分开、主辅分开、减人增效”和实施再就业工程的必然要求。并明确要“实现多种经营的产权多元化,经营市场化、发展产业化、管理科学化,使多种经营企业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简称“四化两体”)的发展目标。
认真贯彻“三十六字”方针,围绕“四化两体”目标,实施“省公司为主体,分层次发展”的战略,华东电力集团公司和各省(市)电力公司进一步深化认识,加强领导;以产权制度改革为切入点,以用工分配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加快体制和机制创新;以加快培育和发展省(市)公司层面多种产业为重点,增强多种经营整体实力;以加大科技投入、提升产业层次为途径,促进结构调整优化;以提高人员素质,规范经营管理为手段,实现管理创新;以面向社会,参与市场竞争为导向,增强经营活力,制定落实多种经营改革与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工作措施,使全网多种经营开创了一个向“股份化、集团化、产业化、市场化、现代化”发展的崭新局面。
华东电力集团公司以加快培育和发展多元投资功能为重点,发展集团公司层面的多种产业,组建上海华东电力投资经营有限公司,开展投资经营并联动直属单位分别组建苏州新区和杭州华东电力投资经营有限公司,可望取得较好的投资收益,并壮大企业实力。
上海市电力公司大力发展规模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上海电集资产经营中心注巨资组建上海新电置业有限公司,以集体资金买断形式将主业的电力通信公司改制为上海电力通信工程有限公司。上海电力实业总公司与华东理工学院联合开发的“蟳之宝”新一代生物保健产品获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项目证书和上海市科技博览会金奖,并由其子公司伟康生物保健有限公司专营品牌发展,在社会引起巨大反响。江苏省电力公司牵头组建“广源空调和悦力纯净水”两个销售联合体和江苏常源海运有限公司,实现规模经营和品牌运作。江苏电力实业有限公司多元化发展,创造了显著的规模效益,企业资本实力比初创时增加了十多倍。浙江省电力公司着手改革燃料供应体制,组建由各电厂多种经营参股的富兴电力燃料公司,改制宏发能源公司为培育省公司层面多种产业打基础。安徽省电力公司组织联办的华电连锁超市股份有限公司和康源电热有限公司等,均取得了较好的集约规模效应。
网内各基层单位认真贯彻“三十六”字方针,发挥优势,“抓改革促转制、抓投入强产业、抓开发上项目、抓科技上水平、抓联合上规模、抓管理上素质、抓营销拓市场,”取得显著进展,初步构筑起一个以资产为纽带的多种经济形式,以市场为导向的多元产业领域,以经济责任制为核心的多种经营方式和各具特色的优势、分层次发展的多种经营新格局。
如望亭发电厂分别从美国引进粉煤灰分选装置和从德国引进海德宝彩印机,使粉煤灰综合利用和印刷业务提升了一个层次;上海市东供电局与北方科技开发公司合作开发电力载波自动抄表系统并开始推广应用;浙江杭州电力设备制造公司引进法国施耐德公司技术开发SM6环网柜赢得了市场,浙江诸暨八方水泥厂几经技改上规模;江苏常州电力实业总公司先后与新加坡中华电力公司和亚洲电力公司合资成立“常新发电有限公司”和“常亚发电有限公司”,盐城电气实业总公司生产的分流旁路式流量计系列产品出口巴基斯坦、越南和马来西亚等等,这些上规模、上水平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了多种经营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层次的提升,使一部分企业和优势产品具备了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多种经营的综合实力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为面向新世纪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集团公司和各省(市)公司在抓多种经营发展的同时,还十分重视多种经营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企业文化建设,培育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历年来,表彰奖励了一大批先进企业和优秀的厂长经理。在多种经营企业中大力开展“双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先后有江苏启东电力安装公司、浙江杭州欣美成套电器制造有限公司、安徽电力实业总公司和富春江水电厂实业总公司等4家单位被国家电力公司命名为1996~1997年度双文明单位。1999年“五一”前夕,又有8位同志荣获国家电力公司系统劳动模范光荣称号。
至1999年,全网多种经营企业1411家,职工118526人,总资产达306.7亿元,所有者权益92.32元,当年经营总收入245.63亿元,实现利润14.66亿元,基本形成了多种经济成份、多种产业领域,多种经营方式并存共举与主导产业协调发展的格局,为电力企业的改革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华东电力多种经营管理组织机构沿革
华东电力多种经营人数、工资基本情况表
华东电力多种经营主要经济指标统计表
华东电力多种经营安置人数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