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力公司●

上海电力多种经营20年

上海电力系统多种经营事业始于70年代末,大体经历了创建、调整、发展壮大三个阶段,截止1999年底,已拥有240余个企业法人单位,形成年营业收入59亿元、年利润4.18亿元、资产总额超百亿元、从业人员已达15600余人,涉及10多个行业的百余种产品和服务项目的生产经营规模,成为上海电力系统中一支重要的力量。多种经营的崛起和不断发展壮大,使电力工业单一的全民所有制结构和单一的办电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开创了以电为主、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多种产业并举、多种经营方式并用的电力经济新格局,初步形成了国有经济、集体经济、股份制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崭新局面;同时,使电力企业的经济实力得到了加强,在促进电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减轻电力企业负担、改善电力职工生活福利条件、提高电力企业的凝聚力和稳定职工队伍、促进安全生产、加快电力建设步伐、发展上海电力工业生产力等方面,都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多种经营管理体制的演变

上海电力系统多种经营的管理体制,是在实践中逐步建立起来并随着主业体制的变化而不断完善的。

1979年,上海供电局和上海电力燃料公司根据中共上海市委指示共需接收安排回城知识青年及待业青年600余人就业,便组建了上海电力系统第一批集体所有制企业——上海电力设备安装公司和上海电力燃料水上运输队,开创了上海电力多种经营事业的先河。当时,统管上海各电业单位的华东电业管理局,对新生的多种经营企业没有实行统一管理,而是由各自的主办单位自行管理。尔后,随着安置工作的日益增加,新的多种经营企业亦随之涌现出来,华东电业管理局遂明确由劳资处的一个科兼管上海电力多种经营工作,直至1985年上海电力公司成立为止。

1984年,水利电力部提出了改革电力工业管理体制、实行集资办电、发展多种经营的决策,并于是年10月15日至24日,在望亭发电厂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电力工业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经验现场交流会议,作出了在电力企业中实行“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方针和生产、生活两条线的经营管理体制,大力发展多种经营事业的决定。上海电力系统内便掀起了一个兴办集体企业的热潮,仅上海供电局就办起了20个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从业人员达1200余人。1985年,水利电力部在丹江口召开了第二次全国电力企业发展集体经济开展多种经营工作会议,还提出了“一厂两制”,并通过了《电力企(事)业发展集体经济若干政策的暂行规定》(简称50条规定)。在此期间,上海电力系统的多种经营事业又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显然,由一个部门内的一个科室来兼管这项规模越来越大的多种经营工作,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了。1985年12月,新组建的上海电力公司为了加强对多种经营事业的管理,决定成立上海电力公司集体事业办公室,作为一个处级单位,负责管理全公司的集体经济。次年,随着上海电力公司更名为上海市电力工业局,集体事业办公室亦改名为上海电力工业局集体事业办公室(简称局集办)不仅配置了处级领导,还专门配备了劳动工资、财务、经营、统计等方面的专业干部,并由一名副局长分管多种经营工作,定期召开由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多种经营工作协调会,研究处理集体经济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局集办作为全局多种经营工作的主管职能部门,其主要职责是对全局多种经营工作统筹规划、政策指导、协调服务、信息交流、行业管理;并逐步建立起劳动工资、财务管理、统计报表、企业整顿、机构审批等各项管理工作制度,使上海电力多种经营企业逐步走上正规,形成了局属系统多种经营企业的管理体制。局集办结合电力多种经营企业首次清理整顿,于1986年底将原上海供电局生产服务公司改制为上海市电力工业局服务公司,归口由局集办统一管理。

1988年9月,为加强全局退役机组康复发电的管理,成立了联能电力实业总公司,统一负责全局退役机组康复发电和经营工作。1989年11月,为贯彻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在广西桂林召开的第四次全国电力系统多种经营工作会议提出的“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统筹安排、综合发展”的方针,以加强多种经营工作组织和领导,协调好主业与多种经营企业之间、集体企业内部的经营业务,以及资源开发利用、项目统筹安排等,决定成立上海市电力工业局多种经营管理处(简称多种经营处),局集办并入局多种经营处,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工作模式。局多种经营处的成立,标志着局对基层企业不仅在集体企业领域方面进行管理,而且对其他联营企业、对外投资项目、合资合作企业等也实行统一归口的行业管理。

1992年6月,为进一步发展上海电力系统的多种经营事业,上海市电力工业局颁发了沪电力办字(1992)第455号《关于进一步发展多种经营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并决定组建全局多种经营的经济实体——上海电力实业总公司,是年12月,该公司正式成立,这是上海电力多种经营管理体制的一次重大变革。上海电力实业总公司不仅直接领导和管辖联能电力公司、申电燃料经销公司、上海电力房地产公司等多家经济实体,还行使局集办和局多种经营处的职权,实行三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模式,统一负责全局多种经营的发展、规划和归口管理工作。

1993年11月,随着形势的发展,经局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将局多种经营处(集办)从上海电力实业总公司中划出,仍然实行局多种经营处和局集办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模式,由于原先的多种经营处处长已兼任实业总公司的副总经理,这次又重新聘任了新的多种经营处处长,并于1994年1月5日,以沪电力办字(1994)第005号文颁发了“关于重颁《上海市电力工业局多种经营处(局集办)职责》的通知”,明确多种经营处是局负责多种经营的职能管理机构,在分管局长、总经济师领导下,统一负责全局多种经营业务归口管理工作,并在局多种经营处内设置了劳动工资、财务、经营、综合等口子,按照分工负责制订全局多种经营发展规划、年度计划、管理规章制度,并行使对全局集体企业劳动人事、工资总额、消费基金、经营、统计、粉煤灰综合利用、新办企业及经营范围、对外联营、对外投资的审核与管理职能,并与局安全监察部门一起负责多种经营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

1996年11月,为了加强对全局集体资产的管理,理顺集体资产产权关系,上海市电力工业局决定在闸北区工商局注册3000万元,成立上海电集资产经营中心。明确该“中心”为局范围内的集体资产所有者,是集体所有制经济组织,主要负责对局系统内集体资产进行管理、经营、监督、协调、咨询和服务,负责集体资产委托经营与监管,考核集体资产的增值与保值,盘活存量资产,优化资产配置,对集体资产的处置进行审批与监督,对集体资产的使用和运营情况进行监督,维护集体资产权益。上海电集资产经营中心的成立,标志着上海电力系统对集体企业的管理已从单一的行政管理向行政管理与资产管理相结合的方向转变。该中心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首任董事长由分管多种经营的副局长兼,总经理则由局多种经营处处长担任。

为了进一步理顺集体资产产权关系,明确产权归属,在集体企业清产核资、产权界定的基础上,1998年4月,上海市电力工业局下达了《关于明确局系统内的集体资产所有权归属的通知》(沪电力多字(1998)第239号文),进一步明确局系统内的集体企业、集体企业的联营、合资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合作制等企业,经界定为集体资产的,均归上海电集资产经营中心所有。1998年6月,依法对上海电集资产经营中心的注册登记进行变更,由上海市工商局批准注册登记,注册资本从原来的3000万元增至5.58亿元。继1998年对完成清产核资工作的225家集体企业颁发委托经营证书之后,1999年又对全局26个主管部门颁发了委托管理证书。至此,以上海电集资产经营中心为母体的、以集体资产为纽带的法人治理体系已逐步建立了起来,这对上海电力多种经营企业尽快形成投资→增值→再投资→再增值的良性循环机制,并逐步过渡到以资产为纽带,以资本经营管理为主要手段的管理模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有利于上海电力多种经营事业朝产业化、科学化、集团化方向进一步发展。

二、上海电力系统多种经营企业的兴起和发展

上海电力系统多种经营企业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指引下,随着电力工业经济体制改革和劳动就业制改革逐步深入而建立、发展起来的一个特殊的企业群体。纵观二十年来的发展历程,上海电力多种经营事业大致经历了安置型、安置福利型和生产经营型三个阶段。

(一)上海电力系统多种经营企业的创建,为安置待业青年、返城知识青年开辟了一条就业门路(1979年~1983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全党工作着重点转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重要决定。同年,党中央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知青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发展集体经济、广开就业门路、统筹安排待业知青的决策。为贯彻落实党中央的指示精神,中共上海市委于1979年要求上海电力系统接收安排一批回城知青和待业青年就业。于是,上海供电局和上海电力燃料公司便率先组建了上海电力系统第一批集体所有制企业——上海电力设备安装公司和上海电力燃料水上运输队,完成了上级下达的600余人安置任务。当时,上海电力设备安装公司主要承担110kV以下输变电工程,交通灯、路灯的安装和检修,以及通信电缆的架设任务;上海电力燃料水上运输队则承担将海轮上的燃煤驳运至黄浦江沿岸的各发电厂码头和将各发电厂灰渣运送出去的任务。

198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广开门路、搞活经济、解决城镇就业问题的若干规定》,水利电力部亦作出了“稳定职工队伍、解决水利电力职工待业子女就业问题”的工作部署。上海电力系统又兴办了杨发修建服务合作社、电力修造塑料加工合作社等一批以安置返城知青和电力职工待业子女为主的集体企业。同时,还安排部分素质好、技术过硬的全民职工支援新办的集体企业,这些全民职工后来逐步成为集体企业的生产技术骨干和企业管理干部。至1983年,上海电力系统的多种经营企业已成雏形。

自1979年创办第一批集体企业起,至1983年初步形成规模,其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返城知青、职工待业子女和职工家属的生活困难,其性质仅仅属于安置型的,但对于缓解社会就业矛盾、减轻电力职工负担,稳定职工队伍,保障电力生产建设任务完成,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俗话说:万事开头难,真因为有了这个“安置型”的多种经营雏型,为今后上海电力系统多种经营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1983年,上海电力系统的杨发修造服务合作社还荣获劳动人事部等六部委授予的“全国发展集体和个体经济先进单位”称号。

(二)多种经营企业逐步向安置福利型发展,为主业减人增效、提高福利待遇创造了有利条件(1984年~1987年)

从1984年起,上海电力系统多种经营事业进入到安置福利型阶段,集体企业有了较快发展。1984年水利电力部根据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精神,提出了改革电力工业管理体制,实行集资办电、发展多种经营的决策,并于是年10月15日至24日,在望亭发电厂召开了全国电力企业发展集体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在电力企业中实行“一厂两制”、发展多种经营的重大决策,这对上海电力系统发展多种经营、搞活集体经济、促进改革深入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激励作用。望亭会议后,上海电力系统很快掀起了兴办多种经营企业的热潮,各基层单位纷纷办起了结合本行业优势的输变电工程安装、检修、供电器材加工制造、小发电机组安装、锅炉安装以及商店、招待所等一大批集体所有制企业,如上海供电局生产服务公司、杨电工业服务公司、闵电综合服务公司、东兴电力工程公司、东海动力检修安装公司、上海电燃运输服务公司、石洞口电厂综合服务公司、上海热电开发公司、华电物资经销公司等多种经营企业。至1984年底,几乎每个电力基层单位都办起了集体所有制的公司、工程队、商店、招待所。实践证明,“望亭会议”对上海电力多种经营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新成立的上海电力公司一方面以提高企业效益、增强企业活力为主题,努力办好各组级劳动服务公司;另一方面把坚持“一业为主、多种经营”方针、大力发展集体经济作为电力企业经济体制改革的一条重要措施,列入公司行政议事日程。1985年12月,专门设立了上海电力公司集体事业办公室,归口管理上海电力系统内的多种经营企业,把集体经济纳入上海电力企业经济发展的轨道。

自1984年望亭会议起到1987年的三年多时间里,上海电力系统把发展多种经营和电力经济体制改革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政府部门给予的“二免三减半”(即二年全免三年减半征收所得税)、全民企业实行工资总额包干,减人不减工资总额、增人不增工资总额等各项政策,大力发展多种经营,为主业减人增效,为提高职工的福利待遇和收入水平作出了积极贡献。在此期间,上海电业各基层企业,发挥行业优势,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壮大集体经济,扩大就业门路,增加企业积累,本着为主业服务的宗旨,先后又创办了一批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集体企业,主要经营发电厂及用户的锅炉、电气、燃料设备的维修和测试,粉煤灰的处理及开发利用,供电业扩、代工、用户改造、市政配合工程及设计、技术咨询,器材加工制造以及劳务等项目。截止1987年底,上海电力系统的多种经营已拥有集体企业100多家,其中仅独立核算的集体企业就有58家,从业人员达到5070人,不仅安置了一大批待业青年和职工子女,还接纳了从全民企业分流出来的富余职工2700人;经营收入超过亿元大关,达到11517万元;实现利润2927万元;仅1986和1987两年中,共支付全民企业分流职工工资969.7万元,为全民主办单位减人增效、节留工资总额、优化劳动组合、提高职工工资水平和福利待遇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然而,多种经营企业毕竟是个创建不久的新生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虽然绝大多数集体企业办得较好,对搞活电力企业经济,促进企业改革,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当时的一些具体政策及管理方面缺乏经验,致使少数集体企业中出现了领导力量薄弱、管理不够完善、战线拉得过长、关系尚未理顺、经营不善以及发生一些违纪现象。为使集体企业真正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根据水利电力部下达的《关于清理和整顿集体企业各类“中心”和“公司”意见的通知》精神,结合上海电力系统的实际情况,自1985年下半年起,对列入清理、整顿范围的集体企业进行清理和整顿。在上海电力系统集体企业首次清理、整顿中,各主办单位和集体企业,认真总结多种经营开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划清政策界限,重新核定经营范围,纠正违纪违规现象,克服不良倾向,端正经营方向,集体企业与全民企业之间某些资金、资产划分不清的状况也得到了纠正。特别是不具备经营条件的上海海龙实业公司、白羽实业公司、上海良友实业公司、上海兴建综合服务公司等4家集体企业予以歇业,对经营不善的上海东力实业总公司、长兴实业贸易公司及其横沙分公司等3家集体企业作出了停办处理的决定;另外,针对电力系统没有经办商业经验和缺乏供销渠道等经营上的劣势,还停办了一批小商店。通过这次清理、整顿,上海电力系统多种经营企业的经营结构和管理体制更趋合理,为集体经济朝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奠定了较为扎实的基础。

在清理、整顿结束后,上海市电力工业局为了规范集体企业的经营行为,于1986年和1987年相继制订出台了一些规定、决定,其中1987年3月出台的沪电力集字(87)第185号《关于收取集体企业管理费用的决定》,明确下属集体企业的税后利润10%上交局集办,作为全系统集体事业建设资金,统一使用;1987年6月印发的沪电力集字(87)第410号《关于集体企业若干问题的规定》,对集体企业的业务范围界定、领导班子配备、劳动组织管理以及如何健全合同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均作出了明确规定,还强调各全民主办单位必须有一名行政副职负责分管集体企业,并规定:全民主办单位分流到集体企业的富余职工,应考虑集体企业的承受能力,一般应控制在企业职工10%左右。这些措施,对促进多种经营企业的健康发展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此期间,为提高集体企业的人员素质,局集办成立后,抓紧对上海电力系统各类集体企业专业人员的业务培训,截止1987年底,已累计对603人次开展了各类专业培训;为树立集体企业的品牌观念,还在集体企业中开展“一厂一品”活动,同样取得成效:在1985年水利电力部举办的产品展销会上,上海电力系统集体企业送展的“血粘计”等7种产品受到部有关领导的表扬,其中“冰箱湿度显示计”被赵庆夫副部长介绍给中国制冷学会;“康复蜡液器”获科技成果三等奖;“预燃炉”获科技成果二等奖。同时,还涌现出一批部级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1986年,上海电力燃料水上运输队的张亚军获得水利电力部先进生产(工作)者称号;1987年,杨电工业服务公司的陈全勇也荣获部级先进生产(工作)者称号、上海东兴公司吴泾修建队的王连发被评为水利电力部劳动服务公司先进个人;杨电工业服务公司和吴泾热电厂粉煤灰公司获部级粉煤灰综合利用先进单位称号;吴泾修建队荣获全国水电工会先进集体称号。这些,都证明上海电力系统内的多种经营事业是卓有成效的。

(三)上海电力系统多种经营企业加速发展,并逐步向生产经营型转变(1988年~1990年)

随着电力工业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已成为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1988年4月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撤消煤炭部、水利电力部、核工业部、石油部,成立能源部。是年12月16日,在北京昌平召开能源部成立大会,同时还召开了全国电力系统多种经营工作会议,作为电力工业管理体制改革的配套会议,其重要性可见一斑。这次会议明确提出:多种经营企业要由安置型、福利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要从事主业以外的资源开发,拓展经营领域,把发展多种经营作为搞活电力企业经济的战略措施来抓,并进一步明确了“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综合发展”的方针。此外,在会上,还提出了全国电力系统多种经营总收入在1987年32.6亿元基础上,到本世纪末实现翻两番的目标。

上海市电力工业局抓住这个契机,要求下属各单位主要领导转变观念,解放思想,充分认识大力发展多种经营是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现实意义,抓住“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综合发展”这个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经济效益、搞活电力企业经济的重要途径,开创多种经营事业的新局面,并决定全面推行经营责任制。为开拓新的经营领域,1988年9月,组建了上海联能电力总公司,专门从事退役机组康复发电业务,为上海电力系统多种经营向生产经营型转变开了个好头;为保证发电厂出灰畅通,各发电企业纷纷采取措施,积极开展粉煤灰综合利用的“变废为宝”活动;供电系统多种经营企业发挥行业优势,对用户业扩、代工工程实行“一口对外”,设计、备料、施工、调试实行“一条龙”;修造企业则开展铁塔加工、备品配件制造、供电器材配套供应等新业务。在1988年中,各集体企业还配合财税部门,积极推行以“上年上交所得为承包基础的承包经营制,多超企业可多得,完不成承包基础的企业用自有资金抵补上交”的责、权、利相结合的承包经营责任制,促使集体企业注重市场,努力做到产、供、销一致,更好地为主业服务、为用户服务,为集体企业由安置型和福利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打下了基础。

1988年,上海电力系统多种经营企业总收入达到了17752万元,比上年增长51%,实现利润达到4250万元,也比上年增长42.6%。多种经营企业的发展给电力职工带来了实惠,仅1988年一年,主办单位从集体企业人均得益近400元,总数达1220万元。另外,各基层集体企业还运用自有资金,投资副食品基地,落实农副产品货源,为电力职工改善生活福利待遇创造了良好条件。是年,上海市电力工业局为解决集体企业职工“老有所养”的后顾之忧,制定了集体职工退休费统筹办法,在全局范围内首次实行集体职工退休费由局统筹,并参照全民职工退休费标准执行。这对巩固和发展集体经济、保障集体企业退休职工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1989年,上海电力系统多种经营企业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清理整顿公司的决定》,对集体企业进行了第二次清理整顿,经自查并报请地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各级政府清理整顿办公室审核,上海市电力工业局系统内被列入整顿范围内的集体企业均准予继续照章经营,表明上海电力系统的集体企业的发展是健康的、规范化的。是年11月,为强化多种经营企业的管理,成立了专职管理多种经营业务的上海市电力工业局多种经营管理处(与局集办二块牌子、一套班子)。继续坚持“一厂两制”,明确全民与集体两种所有制经济并存,二者都是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各自按照政策规定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主经营。集体企业坚持发挥行业优势,积极开展经营活动,发电系统的粉煤灰综合利用进一步得到了发展;供电系统开展用户业扩工程承包业务;施工企业发挥建筑安装技术特长开展相关工程的承包业务;新成立不久的联能电力总公司则根据沪电力财字(89)第098号《关于退役发电机组承包经营管理办法》,积极做好退役机组的检修、康复发电业务,形成了以特色经营为主体多种经营格局。1989年上海电力系统集体企业的产值、利润等各项指标均比上一年有较大幅度增长,多种经营总收入达30799万元,与上一年相比,增幅达75%,实现利润5718.7万元,增长36.1%,集体企业职工人数达到6009人(其中从全民企业分流到集体企业的职工共3908人),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56454万元/(人·年),人均创利达到10486元。1989年11月下旬,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在广西桂林召开了第四次全国电力多种经营工作会议,针对电力多种经营十年来的发展情况,已与电力生产建设主业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全民企业与集体企业之间、集体企业相互之间的经营业务、资源开发利用、经营项目的安排等已形成相互依存的格局,急需主办单位予以协调安排,这次会议便将北京昌平会议上确定的“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综合发展”的方针,改为“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统筹安排、综合发展”的十六字方针。并于1990年2月8日由能源部以办人字(1990)1号文印发全国各电业企事业单位执行。

1990年,上海电力系统认真贯彻广西桂林会议精神,上海市电力工业局颁发了沪电力多字(1990)第114号《关于多种经营若干问题的意见》,对多种经营业务范围、对外投资联营、建立工程概算和施工定额管理、加强合同管理、税后利润分配、健全财务制度、严肃财经纪律等15个方面,均作出了明确规定。这对强化下属集体企业规范操作,理顺多种经营管理体制,促使多种经营企业充分利用现有各项政策做到合法经营,规范主业与多种经营企业之间的经济往来,控制消费基金,增强多种经营企业发展后劲,提高劳动生产率等,均起到了重要作用。

截至1990年底,上海市电力工业局所属多种经营总收入已达32469万元,比1987年的11517万元翻了两番多,提前完成部提出的产值翻两番的目标;实现利润6018万元,也比1987年翻了一番多。多种经营企业的快速发展,为上海电力主业的持续稳定发展、促进主业安全发供电、稳定职工队伍、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综合经济效益,作出了重要贡献。

1988年至1990年,是上海电力多种经营快速发展阶段,不仅经营收入、企业规模有了较大发展,而且在思想观念、构造多元产业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各单位普遍重视多种经营企业领导班子和专业技术人员的选派和培训,参加各类专业培训的达到2100人次,使多种经营人员素质明显提高,多种经营企业职工中从事工业和建筑安装业的人数占总数的80.9%,证明上海电力多种经营企业已经在生产经营型轨道上前进了一大步。这一阶段上海电力系统多种经营的发展给予人们的启示是:领导重视、观念转变、加强管理、重视市场开拓,是办好多种经营企业的关键所在。

(四)多种经营被列为三大支柱之一,上海电力系统多种经营逐渐向产业化、集团化方向迈进(1991年~1999年)

1991年4月,能源部为深化电力企业的体制改革,在北京昌平又召开了全国电力系统劳动工资暨多种经营工作会议。基于电力体制改革深入发展的需要,部党组提出并确定了“电为核心,多种产业,三大支柱,协调发展”的十六字方针,把多种经营与电力生产、电力建设三者列为电力工业的三大支柱,标志着电力系统的多种经营的地位有了重大突破,为今后电力多种经营的持续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这次会议之后,上海电力系统多种经营工作随即发生了重大变化。各基层企业主要领导都把抓好多种经营工作放在抓好电力生产、电力建设同等重要地位,并从人、财、物等各方面全力支持多种经营,把一批既热心多种经营工作又精明强干的骨干充实到多种经营岗位,将多种经营开展产业化、集团化经营试点提到议事日程上,并开始重视吸引外资、组建合资、合作、联营企业以及系统内发展横向联合。同时,开始将生活服务部门和生产辅助系统有计划地从全民企业内部分离出来,逐步移交给集体企业管理。这在上海电力系统多种经营发展过程中,是步子迈得最大的一次。

在能源部1991年度多种经营专项统计中,18家总收入超5000万元的单位中,上海多种经营企业占4家;7家实现利润超1000万元企业中占2家;13家实现利润超500万元的企业中占5家。见表1。

为使上海电力系统多种经营向产业化、集团化方向发展,根据能源部发展多种经营的十六字方针,上海市电力工业局于1992年6月颁发了沪电力办字(1992)第455号《关于印发“上海市电力工业局关于进一步发展多种经营的若干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局发展多种经营20条)。文件明确提出:发展多种经营是深化电力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要求各基层单位抓住有利时机,争取在近期内使全局多种经营工作有较大的发展。并提出了“八五”期间全局发展多种经营的目标:多种经营总收入年递增13%,实现利润年递增5%,到“八五”期末,全局多种经营年总收入达到6亿元,实现利润8000万元。为使上述目标得以实现,局发展多种经营20条中还提出了各级主办单位要进一步转变观念,切实加强对多种经营产业、产品开发的导向,要在人才、物力上大力支持多种经营企业,要充分利用浦东开发开放的优惠政策发展多种经营事业,建立全局性的多种经营开发基金,严格多种经营财务管理和劳动人事管理,完善和加强多种经营企业内部审计制度,以及主业在业务、项目等方面如何支持多种经营,以及多种经营企业之间相互协作、联营等方面,都作出了具体规定。就在这个文件中,第一次提出了“随着多种经营的发展和内外部条件成熟,使上海电力系统的多种经营企业逐步剥离出来,形成集团化、产业化企业”,并决定组建一个全局性的多种经营实体——上海电力实业总公司,统一管理全局多种经营产业的发展、规划和行政管理工作,负责管理多种经营对外联营,并对全局各基层单位主办的多种经营企业实行行业归口管理。

表1 上海电力系统多种经营企业在全国同行中排名情况

1992年12月,上海电力实业总公司这个集体所有制性质的全局多种经营实体正式挂牌成立。无疑,对推动全局多种经营朝产业化、集团化方向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上海电力实业总公司诞生后,各基层企业也陆续成立了本单位类似实业总公司性质的、全厂性的经济实体,使基层企业的多种经营管理体系在原有基础上又前进了一步。

1992年11月,能源部在大连召开了电力系统加速发展多种经营现场会,提出要把大力发展多种经营作为电力企业市场经济合同制的重要措施来抓,要解放思想,超常规发展多种经营,下决心实现2000年多种经营总收入突破300亿元的宏伟目标。同时,还就减人增效提出明确目标:电力企业在三至五年内拿出一半人员去搞多种经营,大力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会后能源部党组下发了能源党字(1992)第40号《关于加速发展多种经营的决定》文件,就大力发展多种经营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以及多种经营在电力企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都作出了明确规定。

在大连会议加速发展电力企业多种经营精神感召下,上海电力系统多种经营也迈入了超常规发展阶段。1993年初,在上海市电力公司一届四次职代会上,公司总经理所作的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抓住有利时机,超常规、高速发展多种经营;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视野、放开胆子、加大力度、加快速度,把发展多种经营放到电力生产和电力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作为电力工业的三大支柱来抓,要加强多种经营内部管理,理顺主业与多种经营企业的经济关系以及实业总公司与各基层多种经营企业的关系;发挥电力公司和各基层单位、实业总公司和各基层多种经营企业的两个积极性,精心经营好现有的多种经营项目;要结合电力工业三大制度改革和能源部提出的三至五年内减一半人的要求,把生活系统从主业中剥离出来,落实减人增效的目标。还具体提出了“八五”发展多种经营规划目标:到1995年,多种经营总收入达到10亿元,实现利润1.2亿元;到2000年,总收入达到20亿元,实现利润2.5亿元。

为实现减人增效的目标,1993年9月,上海市电力工业局颁发了沪电力劳字(1993)第771号文《关于把我局生活服务系统办成集体企业的工作意见》,要求各基层单位把生活服务系统办成集体企业视作是电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的重要工作切实抓好。文件下发后,在1993年内绝大部分基层单位的食堂、浴室、托儿所、幼儿园、车队、保健站和总务劳保仓库等生活后勤部门,均以成建制的形式从全民企业中剥离出来,成立了集体性质的生活服务公司。

为支持多种经营企业精心经营好现有项目,1993年内上海市电力工业局先后颁发了《关于我局部分机组报废和下放的通知》、《关于我局部分下放康复机组经营管理的补充规定》两个文件,以支持并规范多种经营企业的康复机组发电业务,还颁发了《关于粉煤灰承包基数分配量的通知》,以进一步规范和促进全局粉煤灰的综合利用工作。

上海电力实业总公司成立后,在开拓多种经营新领域等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1993年10月,上海电力实业总公司与德国郑氏公司合作,在波兰投资注册的“中国东方发展有限公司”是上海电力系统在境外开办的第一家餐饮企业;这一年,上海电力实业总公司还同外商合作,先后创办了“上海典亨机织商标有限公司”、“上海福速达降解树脂有限公司”、“上海陆家嘴热力有限公司”三家中外合资企业。上海电力多种经营公司与上海锦江集团合作,涉足涉外商务楼出租领域,既学到了涉外管理经验,又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这一年,上海电力系统新开办的又一家多种经营企业——上海九龙空调器商店,该店激光唱片柜的新颖和特色经营,被上海《新民晚报》誉为“奇店、奇人、奇事”,为今后发展第三产业提供了一条好的经验。

于1994年3月召开的上海市电力工业局多种经营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以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决定为指导,继续贯彻能源部提出的“电为核心、多种产业、三大支柱、协调发展”的十六字方针,要求各多种经营企业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服务主业、面向社会、跨出行业优势、优化结构、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争取在管理和效益方面都跃上一个新台阶。当年,还对全局26家主要多种经营企业的发展与现状、多种经营企业消费基金使用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和分析。根据调研情况,为了进一步规范多种经营企业的行为,是年,上海市电力工业局先后颁发了“多种经营企业投资管理办法”、“多种经营企业人事管理有关规定”、“新办多种经营企业报审的若干规定”、“多种经营企业招工问题的补充规定”以及“多种经营企业对外收费标准”等10个文件,为上海电力系统多种经营逐步建立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机制创造了条件,使多种经营企业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按照“服务主业、面向社会、开拓市场、积极兴办具有特色的多种经营实体”的目标要求,1994年内还先后兴办了证券、旅游、广告、出租、汽车、房地产、商场等多种行业的经济实体,上海电力系统内的多种经营已朝着多元化经营方向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是年,上海电力多种经营的总收入(24.5亿元)和实现利润2.3亿元均已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劳动生产率、人均创利列全国同行首位。上海电力电缆工程公司的张田弘被评为部级劳动模范。

1995年是“八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为规范各单位多种经营行为,合理布局,调整和配置多种经营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内部资源,使多种经营工作适应电力工业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上海市电力工业局于1995年2月颁发了沪电力多字(1995)第0089号《上海市电力工业局加强多种经营管理的规定》,就全局多种经营的发展思路、多种经营范围、管理机构、企业的建立和撤消、项目的开发和投资、资产管理、劳动人事管理、工资基金管理、财务管理、审计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该文下达后,下属各单位相继成立了多种经营办公室或多种经营董事会,使多种经营归口管理工作得到明显改善,企业管理有所加强,管理水平也有了提高。为理顺关系、明确产权,1995年初,上海电力多种经营企业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开展了集体企业清产核资工作,基本摸清了家底,截至1995年3月,上海市电力工业局所属集体企业资产总和为55.1亿元,其中固定资产2.46亿元,数字表明:上海电力多种经营企业已形成一定规模和经济实力。是年,上海电力多种经营企业还积极稳妥地开展了股份合作制和有限责任公司的试点工作,其中市区供电局按照《公司法》要求,以有限责任制的形式组成了以电力工程设计、安装为支柱产业的上海久隆电力(集团)公司,标志着上海电力多种经营企业的转机建制工作已正式启动并有所突破。

为实现“主业和多种经营两个方面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同步提高”的目标,各基层企业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兴办面向市场的第二、第三产业,多种经营的“触角”已开始延伸至国内外市场。跨行业、跨地区的集体企业相继成立:吴泾热电厂办起了第一个跨行业的经济实体——汇能宾馆;通能实业公司首次开辟长江运输业务;电力广告公司已形成规模并跻身于上海市广告业前列,投资超亿元的浦东电力商厦(今浦东大酒店)正式投入商业运行;上海电力多种经营公司与日本八佰伴公司合资组建成了上海八佰伴电力饮食有限公司和上海佰力食品制造小区开发管理有限公司;上海电力实业总公司与日商合作共同开发东南亚变电所设计与咨询市场;南市发电厂多种经营企业跨出国门承接菲律宾那嘎电厂RON工程;电缆实业公司承接香港新机场的电力电缆工程,等等。这一切对提高主业和多种经营企业的经济效益都起到了很好作用。这一年,上海电力系统共有6家多种经营企业被评为华东电网多种经营先进企业;市东供电局获得全国电力多种经营先进企业称号;杨树浦发电厂、南市发电厂和石洞口发电厂的多种经营企业被上海市经委评为资源综合利用先进单位和表扬单位;电缆实业公司杨永发还荣获全国电力系统优秀厂长(经理)称号。

“八五”期间,上海电力系统多种经营企业在经营规模、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安置效益等方面都有了新的突破。截止1995年底上海电力多种经营企业总收入已达31.8亿元,与“七五”期末的1990年相比,猛增了近10倍;实现利润为2.26亿元,也比1990年增长7.75倍;多种经营企业已发展到158家;资产总额达到52亿元;五年内共安置主业分流职工7828人,待业青年和职工家属251人,征地农民工1494人。多种经营的快速发展,不仅增强了自身的实力,而且也壮大了电力企业的经济实力,已成为电力企业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纵观“八五”期间上海电力多种经营的轨迹,应该肯定,发展速度是比较快的,效益也是显著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归纳起来,大致为:一是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不尽合理;二是部分联营企业、合资企业缺乏规范化管理;三是消费基金增长过快,资金积累较少,发展后劲不足;四是分配机制和用工机制的改革力度尚嫌不够,等等。这些,都有待于加以改进,用改革的方法逐步予以解决。

为在本世纪末使上海电力系统多种经营走向规模化、产业化、集团化,上海市电力工业局于1996年初就颁发了沪电力多字(1996)第0002号《关于印发上海市电力工业局多种经营“九五”发展规划的通知》,提出“九五”期间多种经营发展的总目标是:多种经营总收入到本世纪末达到40~50亿元;多种经营实现利润到2000年争取达到4亿元;固定资产净值本世纪末达到3.73亿元;改革多种经营产权制度,每年对20%的多种经营企业进行股份制、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的改制工作;提高结构效益,抓有发展潜力的产业和领域组建经济实体;转变原有的经济增长模式,促使多种经营经济从粗放型向集约型逐步转变;合理布局内部市场,提高布局效益;建立多种经营职业培训网络,提高多种经营企业管理水平和职工素质,到本世纪末,基本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四自”企业,成为上海市电力公司的关联企业。

自1996年到1999年的四年间,各多种经营企业根据局“九五”发展规划提出的目标要求,结合自身实际,狠抓落实。在1996年中,市区供电局以改造亏损企业为突破口,组建有限责任公司,该局所属集体企业电力设备安装公司,通过改制,实现了扭亏为盈;浦东电力服务公司为安置和稳定征地农民工,改制组建了三个股份合作制企业,通过改制明确了出资者的权利、责任和收益关系,使主办单位和多种经营企业、以及多种经营企业资本金和组织形式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南市发电厂在组建多种经营实业总公司的基础上,把五个多种经营企业改制成分公司;以资产为纽带,走联合发展之路,上海电力系统内首次由闵行发电厂、石洞口发电厂、电力检修工程公司、超高压输变电公司等多个单位联合组建的上海电力园艺联合发展有限公司,开创了多种经营联合体涉足绿化园艺领域的先河;上海电力多种经营公司与电力物资公司联合组建的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扩大了多种经营企业汽车销售渠道;一批跨系统、跨行业的联合体也相继诞生:上海电力实业总公司与华江电力实业公司组建的上海新申电力水工铁塔厂、杨电实业公司与浙江嘉善联合投资兴建的洪峰热电厂、石洞口实业总公司与市区有关单位联合投资组建了大型砌块材料有限公司、杨电粉煤灰公司联合系统外企业组建起了宝杨磨细粉煤灰有限公司。上海电力系统在1996年内先后共组建了印刷、建材、物业、绿化园艺、消防器材维修等18家面向社会的多种经营企业,其中绿化园艺和消防器材维修是首次进入的新领域。为强化对集体资产的管理、经营、协调和服务,上海市电力工业局组建了上海电集资产经营中心,为不断提高集体资产运行效益、盘活存量资产、确保集体资产保值与增值创造了条件。由于各多种经营企业在抓内部市场开发的同时,积极开拓外部市场和国外市场,其适应市场的能力有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是年,上海市南电力实业总公司荣获全国电力多种经营企业先进企业;上海市区电力投资发展总公司李安保被评为全国电力多种经营企业优秀厂长(经理);上海东兴粉煤灰公司徐刚被评为上海市重大工程先进个人;上海沪南粉煤灰公司获上海市粉煤灰利用先进单位称号。

进入1997年以后,上海电力多种经营开始向规模经济和联合企业方向发展。是年,由上海电集资产经营中心和供电、物资系统的6家多种经营企业,联合投资5800万元,买断1家地方企业,组建起普沃电缆有限公司。买断后,即引进国外较先进的生产线,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竞争力,实现了当年投资、当年回报;由上海电力实业总公司等6家多种经营企业联合投资800万元组建的上海清泉乐饮料有限公司,当年就发展客户12000户,建立销售网点数十个,市场份额列当年全市同行前列;为了将上海电力系统内的消防设备安装、维修实行专业化管理,新组建了1家上海电力消防工程有限公司,又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上海电力多种经营公司还向兴业银行投资,使多种经营企业开始涉足银行金融业;上海送变电工程公司的多种经营企业,自力更生开展大型变压器盘路业务,打破了该公司大件运输长期外包的传统格局。这一年,黄浦江沿岸各发电厂出现了历史上首次不向奉贤灰场运灰和从灰场挖灰利用100吨、高钙灰100%利用、粉煤灰供不应求的可喜局面,成为粉煤灰综合利用的新亮点;南市发电厂的多种经营企业不仅与外系统企业联合组建磨细灰厂和电力配件厂,还跨行业经营液化气、生物制品以及冷焊系列产品;上海电力实业总公司与电科院力学所合作开发的气脉冲回转式空气预热除灰装置项目,顺利投入发电厂运行;市东供电局与兵器工业部北方科技开发公司合作开发的电力载波自动抄表系统科技成果已转化为生产力,开始在2000户居民中投入使用(现已发展到10000户);上海电力物资公司多种经营企业开发的新型配电式变压器,属国内首创并获国家专利;闸北发电厂多种经营企业开发的中央空调清洗,已在热泵型机组获得成功。上述产品与项目的开发成功,为上海电力系统多种经营培育出了可喜的经济增长点。一个以资产为纽带、以电力为主导、市场领域多样化、经营多元化、多种经济并存、主导产业与多种产业协调发展的战略格局,已在上海电力系统内初步形成。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宏观经济形势也发生了很大变化。1998年起,电力供需矛盾初步趋势于缓和,乃至出现了电力买方市场,以及电力企业减人增效、下岗分流和实施再就业等,给电力系统多种经营的持续稳定发展带来了不少新课题。1998年7月,国家电力公司召开了再就业暨多种经营工作会议,确定了“以电力为主导,发展多种产业、提高科技含量、全面进入市场、兼顾两个效益、实现协调发展”的发展多种经营“三十六字”新方针,把发展多种经营纳入电力企业改革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电力系统多种经营企业认真贯彻落实“三十六字”方针,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化企业制度要求,纷纷加快改制、改组进程,一批经过改制的基层多种经营企业相继诞生,如东兴电力实业有限公司、上海电力多种经营有限公司、上海科苑电力有限公司、上海电力高压实业总公司,以及上海市区电力投资发展总公司、上海东区电力投资发展中心等。在上海电力多种经营系统内,初步形成所有制多样化、多种经济并存、多种体制和机制共存的格局。在1998年内,上海电力系统多种经营在以效益为中心,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规模经济,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市场竞争能力不断增强,努力向市场求效益:闸北发电厂多种经营企业引进连锁经营手段,开拓音响连锁业务;上海电力消防工程公司与系统内多种经营企业联营,开拓消防业务;清泉纯水有限公司作为控股方,与系统外其他单位联营生产鲟之宝保健品,通过市级新产品技术鉴定,并被市有关部门审批认定为市高新技术转化项目,在1999年上海市第五届科技节博览会上获金奖产品称号;外高桥发电厂多种经营企业初步占领了外高桥保税区的集中供热市场;送变电公司多种经营企业与华联集团联合开办了华联超市加盟店;上海众电工贸公司投资办厂,拓展路灯照明新业务;南市发电厂多种经营企业开拓面向学校、商业的快餐经营一体化服务;闵行发电厂多种经营企业开发的粉煤灰新品建材,通过区科技成果鉴定和上海市产品标准认定;市东供电局多种经营企业完成了ZPWF—IV型微机五防闭锁装置新产品鉴定,并与有关单位一起筹建相关企业,促使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市场竞争意识和能力的提高,促使多种经营企业向市场要效益取得明显成效。1998年上海电力系统多种经营企业在电力市场外共创收14.3亿元,创利达到2300万元。是年,上海电力实业总公司方金福总经理被国家电力公司授予劳动模范称号,上海电力电缆工程公司张丽被上海市妇联授予上海市“三八”红旗手光荣称号。

进入1999年后,上海电力多种经营提出了“大力发展多种经营,迎接新世纪”的目标,要通过资产重组,壮大集体经济。是年,上海电集资产经营中心注入巨资,组建了上海新电置业有限公司,积极参与主业的后勤体制改革;以集体资金买断形式,将主业的电力通信公司改制为集体性质的上海电力通信工程有限公司。上海电力系统多种经营企业以资产为纽带,按市场与经营特点,采用参股、兼并、重组等形式进行改制、改组,又一批改制后的多种经营企业相继诞生,如外高桥发电厂的友能实业有限公司、市东供电局的东捷建设有限公司、沪总送变电实业公司的沪总出租汽车有限公司、上海电力燃料公司的上海凯新储运有限公司和上海东升船务工程有限公司等。截至1999年底,上海电力系统内已有100多家多种经营企业完成了改制、改组工作,其中有限责任公司就达97家,股份合作制企业7家。

在1999年内,上海电力系统多种经营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电力系统外的市场占有率均有所提高:市区供电局组建起了上海久隆电气设备交易市场,开创了多种经营企业涉足交易业之先河;上海丰能电力有限公司开辟货运代理和镍氢电池环保产品业务,使电力多种经营企业打入了社会环保产品市场;上海电力实业总公司和市东供电局多种经营企业承揽浦东新区世纪大道照明及供电配套工程项目,企业经济效益十分明显;闵行实业公司参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能源中心委托管理项目投标并一举中标,迈出了电力多种经营企业参与社会化管理的重要一步;电桥实业公司开发的电桥牌高钙粉煤灰产品已进入建材市场;石洞口实业公司还搞起了鸭子和良种鸽培育养殖业,等等。

上海电力系统多种经营企业在1999年内积极开展贯标工作,通过努力,全系统共有15家多种经营企业获得了ISO9001、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为电力多种经营企业进入社会市场提供了保障。

在“九五”计划的第四年中,上海电力系统多种经营企业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全面超额完成,集体资产得到保值与增值,与1998年相比,所有者权益和固定资产净值分别增长了31%和44%,多种经营企业的规模和效益呈良好增长态势,一批创收和创利能力较强的多种经营企业正在崛起,逐步成为上海电力多种经营的龙头企业。截止1999年底,上海电力系统多种经营总收入已由“八五”期末即1995年的31.8亿元猛增到59亿元;实现利润达到4.17亿元;从业人数达到15600元,其中全民企业分流职工为9966人;多种经营企业已发展到达241家。实践证明,多种经营的确已成为电力企业的三大支柱之一,其为主业减人增效所作出的贡献是显而易见的。

1999年上海电力系统多种经营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排名前十位以及多种经营企业分布情况见表2。

表2 1999年多种经营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前十名

注:1.表内企业名称均为主办单位名称。2.劳动生产率是按增加值计算。

1999年多种经营企业分布情况(见下页)

三、发展电力多种经营尚需完善的几个问题

纵观上海电力系统多种经营2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不难窥见,其成功的一面是毋庸置疑的。上海电力多种经营企业的崛起、发展和壮大,促使电力企业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全民所有制和单一办电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变:①形成了以电力为主导,第一、第二、第三多种产业并举,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合资、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存,共同发展,多种经营方式和多种经营手段并用,多种经营和主业协调发展的新局面;②多种经营企业为解放和发展电力工业的生产力,壮大电力企业的经济实力和提高综合经济效益,起到了重要作用,时至今日,多种经营确实已成为电力企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深化电力企业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实行减人增效方面,多种经营同样作出了重要贡献:①1999年末,多种经营企业已接纳全民企业分流职工近万人,大大减轻了全民企业的负担;②多种经营企业不仅安置了大批待业青年、征地农民工,还为电力企业安置了近万名分流职工和相当数量的职工子女及家属,这对稳定电力系统职工队伍,创造一个正常的安全生产秩序和良好的改革环境,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③多种经营企业的经营机制已由早期的单纯依赖主业扶持,发展到背靠主业,面向市场,面向社会,用工机制上的铁饭碗已被全员合同制和竞争上岗所打破,分配机制上的平均主义正在逐渐被按生产要素分配和按劳分配相结合、个人收益与企业效益和劳动成果挂钩、以“工者有其产、劳者有其股”等多种分配机制所替代;④多种经营企业还为上海电力系统培育了一批勇于开拓和适应市场经济的人才,通过理论学习和经营实践锻炼,不少多种经营干部在为主业服务的同时,走向社会,按市场经济规律运作,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中,为企业求生存求发展而不懈努力,从而逐步锤炼出了一支能够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干部队伍。

注:括号内的数字已列入多种经营管理部门管理与统计的多种经营工企业户数

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我们在总结多种经营发展历程中一些成功的经验时,仍然清醒地注意到一些不容忽视和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从进一步发展上海电力系统多种经营事业的历史眼光看,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尚需改进和完善:

(1)多种经营依附于主业的局面必须彻底打破。目前,多种经营的总收入和实现利润的90%来自于电力系统内市场,系统外部市场的占有率仅为10%左右。今后,随着电力买方市场的出现,这种局面若不迅速改变,必将成为阻碍多种经营发展的因素之一。

(2)要尽快提高多种经营产品、项目的科技含量,要坚定不移地依靠科技进步开发新产品,开拓新领域,不断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多种经营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从而得到生存和发展的广阔空间。

(3)要加强规划,采取积极措施,尽快形成多种经营的支柱产业,从目前情况出发,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还是要以电力市场产品为主要目标,大力发展规模经济,创建一批专业化、集团化的多种经营企业群体。

(4)要在多种经营企业中建立健全资本纽带关系,真正实现变行政管理为以资产为纽带的资产管理、资本运作管理,健全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制度和办法,建立起以资产为纽带的新型法人治理结构;要加大多种经营企业的“三改”力度,把尚存的近40%多种经营实体的改制任务尽快完成。

(5)作为电力系统的多种经营企业,不能依赖主业扶持是一个方面,但是,也不能不发挥电力行业的某些优势,鉴于此,在同等条件下,作为主业的电力市场仍然要确保多种经营企业的优先权,在工程、设备、产品、维修、服务等方面,尽量做到“肥水不外流”。

(6)在上海电力多种经营逐渐发展的20多年时间里,也曾出现过少数单位在没有进行充分调查研究和论证的情况下,将资金投入到某些行业和项目中,导致失误,最后造成资金难以收回,使集体资产蒙受损失。个别集体企业由于管理不善,亏损严重,不得不采取停办歇业措施。这些教训当引以为戒。

附注:此文仅以上海市电力工业局系统内的多种经营为阐述内容

上海电力多种经营管理组织机构沿革

上海电力多种经营安置人数统计表

上海电力多种经营人数、工资基本情况统计表

上海电力多种经营主要经济指标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