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元现仍占主导地位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以下简称“美联储”)从2022年3月开始频频激进加息,严重冲击各国经济。去美元化呼声日益高涨,更有不少国家呼吁重塑国际金融体系,以打破美元霸权地位。对于中国而言,如何通过这波去美元化浪潮避免遭受冲击乃至从中受益,值得各方关注和探讨。

2022年初俄乌冲突以来,全球掀起了一波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最大的去美元化潮流。究其原因,除了众所周知的俄罗斯带头去美元化,美国对俄制裁和实施外汇冻结,令很多国家开始对美国将美元武器化的做法感到忧虑等因素之外,还有以下四个因素的推动:

其一,美联储开始激进加息,引发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危机。自2022年5月开始,斯里兰卡、土耳其、埃及、突尼斯、埃塞俄比亚、巴基斯坦、加纳和萨尔瓦多等几个债务沉重的国家,已经陆续出现债务危机。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美联储的超预期加息,就导致拉美国家陷入债务危机,进而导致拉美国家接下来经历了“失去的十年”的经济萧条。

美联储2022年3月开始超预期、激进加息,很有可能导致更多发展中国家经历“失去的十年”。有了前车之鉴,因此不少国家已经未雨绸缪,这加快了去美元化的进程。

其二,美国实力已不如前。美国虽然仍以全球领导者自居,却逐渐被多国抛弃。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美国的外交力量和经济力量逐渐难以支撑其世界第一的地位,尤其是随着欧盟、中国、俄罗斯和其他新兴国家的崛起,在国际事务中,美国的影响力和决定性作用明显逐渐减弱,甚至美国曾经引以为豪的经济力量,也每况愈下,美国综合实力已大不如前,对全球金融、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力不从心。随着美国综合实力的逐渐下降,美元对各国的吸引力自然也越来越小。

其三,美国逐渐不被各国信赖。一国货币要成为世界主导货币,归根到底是信任问题。过去,即使美元遭受大量批评,但多数国家仍相信这是美国一种“理性的疏忽”,世界上多数国家仍然相信,就算最坏的情况发生,美国政府也必会解决难题,渡过难关。这种信任已经支撑、延续美元的世界主导货币地位很长一段时间。

如今,各国对美国的信赖感逐渐消失。因为在国际上,近年美国愈发横行霸道,而在国内问题上,却愈发手足无措。众多国家开始认识到,这种困局并非是由美国“理性的疏忽”造成,而是美国的“真正的疏忽”导致,并且出现美国无力破解的迹象。各国在这种信赖感逐渐消失的心态下,去美元化的动作也自然加速。

其四,美国试图把中国概念股“请离”美国金融市场的行为,客观上加快了去美元化进程。美国作为国际金融引领者,若能持续、大量汇集全球优质的公司前往美国交易所上市融资,无疑可继续将国际金融这个饼做大,从而进一步增强美国在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力、号召力和领导力。然而,美国政府近年选择将金融武器化,试图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美国的上市企业“请离”美国金融市场。实际上,中国企业被动离开美国继而被动减持美元,既削弱了美国的国际金融领导地位,也削弱了美元的国际地位。

当然,在这波去美元化浪潮中,我们也必须清楚认识到,在历史上,各国去美元化的尝试有很多,但至今仍谈不上很成功。美元的地位,暂时仍难以被彻底撼动,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

其一,美国通过美元控制世界。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说过一句话:“控制了货币,就能控制全世界的经济。”美国要继续控制全世界的经济,就不会坐等其他国家的货币威胁到美元的地位。历史上,无论是日元还是欧元,都曾被美国狠狠地“修理”过。

美国一直在千方百计维护美元的长久霸权地位。早在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期间,美联储和欧洲、加拿大、英国、瑞士及日本央行,曾经达成一项临时的美元互换协议。当时这项协议的动机,只是为解决外国银行短期美元短缺问题,以应付金融海啸的袭击,但其后,美国却把临时的应对策略作为永久性协议。

根据这份协议,美联储可以随时为上述被指定优待的5家外国央行提供美元,此举形同承认美元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具有独一无二的地位。由于国际银行大都倾向以美元借贷,因此,美国只要把这份互换协议永久化,多数外国央行在非常时期也就能够提供美元给自己国内的银行,美国就可凭此将在国际间的“最后贷款人”功能国家化。

简而言之,在这份永久协议之下,国际间唯一能紧急供应美元流动的来源,唯有美国,唯有美联储,别无分号。对其他国家而言,只有美国愿意给你美元,你才有美元;美国不给,你抢不了。

其二,美元不吃香,各国也同样受损。各国即使真有办法实现去美元化,导致美元失去国际货币的领导地位,虽然会令美国政府、美国金融机构遭受灾难级的损失,但一旦美元在国际上不再吃香,各国也会一损俱损。那时候,外国的中央银行和国际投资者就会急着卖出美元和美元资产。争先恐后的抛售必然导致美元大幅贬值,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中央银行、外国投资者就会因为持有美元资产例如美国国债等而蒙受严重亏损。同时,外国中央银行和国际投资者会疯狂购买欧元、日元乃至人民币这些货币及资产,以取代美元和美元资产,作为其外汇储备和新的投资目标。这将造成上述货币汇率大幅升值,出口贸易必遭重挫。届时,这些国家别无选择,很可能实施严格的资本管制,限制外资购买本国货币和资产。一旦爆发这种金融乱象,全球各国都将是受害者。

其三,各国愿意大量使用其他货币的诱因暂未出现。要发展出一种可与美元分庭抗礼的全球储备货币,有不少现实问题需要解决:一是某货币要思考如何建立足够强大的信用,以提高使用量和流动性。二是既然美国依靠美元推行其金融霸权,那么,其他国家的货币一旦取代美元,未来会否也采取美国的霸权做法,成为另一种“美元”?在这种新不如旧的心态下,愿意改变现状的国家不多。

对于中国而言,人民币国际化尚需很长一段时日且面临诸多挑战,需要更加有序、稳步和谨慎推进。因此,在未来十年,需要逐步将人民币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元、欧元的国际第三大货币,之后再根据当时形势,规划进一步的发展。

从目前来看,在近年这一波去美元化浪潮下,未来全球货币体系的多元化趋势虽然会更加明确,但未来若真有一种货币能够取代美元在国际上的地位。那么,这种货币应该是会在超越国家、超越经济联盟、超越政治联盟的体制下,被世界大多数国家认可和使用的,才可能长期存在并占据国际市场的主导地位。

对于中国香港而言,它是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金融体系下的国际金融中心,现实之中去美元化程度越严重,对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冲击越大。在国际金融市场秩序、规则由美国维护、制定的今天,香港要享受国际资本、金融市场自由化带来的好处,就意味着要承受金融自由化所带来的后果。对此,未来香港特区政府需要更加关注国际社会去美元化的进展,以此修好并巩固金融“堤防”,“且行且珍惜”。

香港需要考虑更积极地开辟新领域,在保持美元主导世界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同时,发展成为规模更大、业务更多元化的离岸人民币中心,把握各国加快去美元化的契机,争取更多的政策优惠,并以此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例如,香港特区政府可向中央人民政府申请,容许“港股通”南向交易股票以人民币计价,并实施更多互联互通措施。自沪深港通开始,基金互认、深港通、债券通、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等相继落地,香港与内地金融的互联互通持续深化。香港一直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最佳实验区,也是布局离岸人民币中心的最佳地点之一,扮演着人民币国际化更进一步的枢纽角色。当前,香港拥有中国内地以外最庞大的人民币资金池,未来更多人民币资金沉淀,也有望强化并巩固香港作为离岸人民币枢纽的地位。

同时,更多联通中国内地与香港两地市场的举措,也能对去美元化浪潮可能导致的潜在国际和地缘不确定性形成对冲保护。例如,在当前依然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的国际和地缘局势,加之香港金融体系外部政策的不确定性,都可能会对港元和以港元计价的股票产生冲击,而及时地推动人民币计价则有望在一定程度上对冲压力,稳定港股的价格。

因此,香港如能在中央人民政府支持下发展成为“华洋兼收并蓄,存贷外汇齐飞,债券股市一色”的国际金融中心,那么将进一步提升人民币国际化水平,使人民币更受国际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