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人力资源量化管理与思维变革

第一节 认识量化管理

到“量化管理”,会不会有人认为这是在“炒冷饭”?或者认为这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行不通?改变这样的认知其实很难,就像《世界观》这本书里提到的,世界观不仅是个科学问题,还是个哲学问题。人们形成世界观的过程就像是玩拼图,试想一下,当你快要完成一幅作品的时候,有人跑来说你中间的一块拼错了,你会是什么反应?推倒重来?你可能更愿意相信对方错了!

现实中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我们不妨一起看看“电动汽车”的发展。纯电动汽车比内燃机汽车早发明了半个世纪,到1900年,电动汽车处于鼎盛时期,约占美国道路上所有车辆的三分之一。后来,由于成本和技术的原因,内燃机汽车得到普及,电动汽车几乎在1935年消失了。所以,当一些汽车制造商开始推出电动汽车的时候,传统车企都嘲笑它们在“炒冷饭”“忽悠人”。然而,世界变了。到2021年,中国纯电动汽车年销量已超过200万辆。所有人对电动汽车的观念都发生了改变。

再回到量化管理,的确,这不是一个新概念。

(一)量化管理的起源

量化管理(Quantitative Management),又称管理的数量统计法,产生在“二战”时期,并在战后开始广泛应用于商业领域,是一种以追求精确、定量、客观为目标的管理方法。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和英国军队召集了一些业务经理、政府官员和科学家管理后勤,这些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使用了一些数学和统计方法来解决问题,卓有成效地将数字化管理模式用于战争,帮助盟军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为盟军节约了数十亿美元的耗费,这就是量化管理的早期运用。

“二战”后,量化管理开始在商业领域应用。以桑顿上校为首领的十位后勤军官,在退役后收到了福特汽车CEO小亨利·福特的邀请,当时福特公司陷入危机,小亨利·福特希望他们能够推动变革。于是他们就将量化管理方法引入福特汽车,这使得福特汽车起死回生。因为他们的成就,他们成了福特汽车史上最著名的“蓝血十杰”。此后,量化管理方法被更多的国际公司引入,并逐步被总结成熟,它给整个商业社会的管理理念带来了根本性的变革。

量化管理是指以数字为基础,用数学的方法来考察和研究事物的运动状态和性能,对关键的决策点及操作流程进行统计分析,以求对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等做出精确的数字描述和科学控制,实行标准化操作的管理模式。管理科学、运营管理、管理信息系统、全面质量管理、大数据管理等理论中都体现了量化管理的思想。简单来说,量化管理就是用数字解决问题,基本思想是数字化、模块化、标准化、流程化和精细化。

图1-1 量化管理的分支

(二)量化管理与管理的精细化

量化,是数字化管理甚至是管理的第一步。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如果你无法度量它,就无法管理它。”换句话说,如果要管理一件事情,就一定要对它进行量化,毕竟经验和直觉是不准确的。如果量化不了,要么说明不够关键,没抓住要害,要么说明没想清楚。

经验和直觉是不可信的,量化管理可以让企业的认识更加客观、真实。日常生活里,我们往往凭借感觉、经验做出决策,但很不幸,感觉很多时候会不靠谱,量化管理可以让人们把握事物或者现象的数量属性,为认识事物的本质提供重要的基础。例如,图1-2:

· 最左侧的图中,两条竖着的直线同样长吗?

· 中间的图中,中心的两个圆大小一样吗?

· 最右侧的图中,几条竖线是分别平行的吗?

图1-2 错觉

答案都是肯定的,不信,你可以找个直尺测量一下。这只是最简单的几幅引起视觉错觉的图片,更不要说复杂的事情了。所以,量化是帮助企业客观认识世界的有效途径。

基于计算机辅助技术,量化管理可以让企业的决策更加科学、高效。当前,在任何组织中,无论是制造业、服务业还是金融业,管理人员都在使用定量技术和分析,科学地做出决策。在量化投资领域甚至有这样一句话:投资的核心在于管理,管理的核心在于决策,决策的核心在于数据。

量化管理在体育界早就有所应用:篮球运动中会分析球员的篮板数据和助攻数据,足球运动中会分析球员的控球时间和射门次数。在电影《夺冠》中有这么一个镜头,2016年奥运会的时候,中国队打巴西队,中国队丢掉了第一局,就在第二局开打时,郎平问:“数据出来了吗?”就一局比赛时间,中国队通过计算机分析出了对方的球路、偏好和弱点,为中国队的反击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借助计算机进行数据分析,辅助完成大量的数据整理与计算工作,不仅实现了数学建模、模拟运算的科学性,还解决了以往手工计算的种种不便,大大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定性的目标是难以落实的,量化可以让企业的经营更加标准、规范。量化管理强调任务目标的标准化、细致化和具体化,增加了管理的可操作性,强化了管理手段。所以,量化管理是一整套把企业建成“百年老店”的“基本法”,它是企业从小到大、稳定发展的必由之路。

如果只是把目标定性,如“提高客户的满意度”或者“掌握某种知识”,就很难判断目标的完成情况。使用数字,企业就能很好地掌握现状与目标的差距,从而制订具体的计划。用量化的语言定义目标,为高层管理人员达成共识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工具。比如说,“提升组织能力”这样的目标,就达不到共享的效果,因为定性的表述不够标准,人们对“提升”的理解、对“组织能力”的理解不统一。如果修改为“利润提升10%”这个描述就更清晰。

通过规范化的定义、标准化的流程、精细化的管理和信息化的技术,企业就能够形成知识经验的沉淀和积累,实现持续稳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