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书院导师及相关出版物辑录

1.仲景钦安卢氏医学

★ 《扶阳讲记》

作者:卢崇汉著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年7月

《扶阳讲记》是“卢火神医集系列”的开篇之作,主要通过学术讲座、师徒对话等形式呈现扶阳学派的传承脉络、核心思想、临床理路和运用。正如刘力红老师在序言中所言:“向大家推荐这部《扶阳讲记》,于医而言,卢师是真正的师者!虽因缘所限,不可能人人亲炙,但若能细寻此中义理,其于师愿亦不远矣。”

★ 《卢氏药物配合阐述》《卢氏临证实验录》

作者:卢崇汉主编,卢铸之、卢永定、卢崇汉著,卢玮整理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11月

本书为《卢火神扶阳医学文献菁华集成》中的前两卷,前者是卢氏三代结合自身百余年丰富的临证实践经验,对所使用的《神农本草经》和其他《本草》中的一百八十余味药物之药性、功能的认识做了进一步阐述,尤其解释阐述了每种药物与其他多种药物配伍、相合之后的临证效用。后者是集数年之功,将卢氏三代临证秘要加以整理而成的,所录医案仅是卢氏三代一百余年每次临证时所撰《日诊录》中的一部分,每个医案皆以扶阳为旨归,对病人所患疾病的病理认识用中医思维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对所用之姜、桂、附等辛温扶阳药物在恢复气机运行中所发挥的作用进行了精妙的阐释。

★ 《扶阳论坛》1—7

作者:卢崇汉主编,刘力红、孙永章执行主编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年8月—2021年1月

扶阳学派,为中医教育和传承开辟了一条新路,通过“系列图书-年度论坛”的开放方式,让成千上万名医界读者直接受益。2008—2021年出版的《扶阳论坛》1—7为系列丛书,本套丛书为扶阳论坛的录音资料转录整编,复经论坛主讲专家进行斟酌补益后组稿而成。具有“完全现场实录”的鲜明特色,让未参会的广大中医同仁、中医爱好者也能够感受完整、真实的“实录现场”。

★ 《思考中医:对自然与生命的时间解读》(第四版)

作者:刘力红著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年6月第一版,2018年8月第四版

《思考中医》又名《伤寒论导论》,按照天人合一的观念,从阴阳、伤寒的角度,结合自然的季节、时辰来研究人的疾病与健康,分析了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六类病证及诊治纲要,是一部依托《伤寒论》但又不局限于《伤寒论》,从更广阔的视角思考中医和中国文化的著作。本书竭力避免深奥晦涩,将学术性与大众化相结合,既是中医专业书,也是有益于大众的优秀传统文化读物。

★ 《思考中医》(繁体版)

作者:刘力红著

出版社: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1月

《思考中医》繁体版2004年由台湾积木文化出版,2012年再版,2019年又在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推出新版,被港台读者誉为“中医同好都大力推荐”“所有学中医的人都必读的好书”。

★ 《思考中医》(英文版)

作者:刘力红著,付海呐等译

出版社: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4月

《思考中医》英文版由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19年出版后,即将第3次印刷,销往全球超过二十个国家和地区,包括美、英、澳、奥地利、捷克、以色列、智利、瑞士、巴西等国,亦有西班牙译者主动联络翻译西文版。英文版上市后,在美国亚马逊网站Chinese Literature 排行榜上列第52位(五星好评),不仅在读者中已有口碑流传(读者评价“中医社群里许多热心的同好都推荐此书”“最爱的一本书”“朋友推荐这本杰作”),也在重要学术期刊上得到讨论和推荐,如全球著名中国研究书评刊物China Review International、中医领域最重要的英文期刊Journal Chinese Medicine等。

★ 《思考中医》(珍藏版)

作者:刘力红著

出版社:广西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7月

为响应读者需求推出精装珍藏版,作者特作新序《当代中医的作为》,表达了对当代中医肩负使命的思考。

2.五行针灸

★ 《五行针灸指南》

作者:诺娜·弗兰格林著,龙梅译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8月第一版,2021年12月十周年纪念版

作为五行针灸在中国正式出版的第一本著作,本书作者诺娜·弗兰格林从主要诊断、辅助诊断、治疗、治疗原则、治疗技法和穴位选择等方面,将自己多年的针灸临证经验与读者分享。刘力红教授评价五行针灸:“从专业的角度,此一针法直取经义,守神为务,是直趋上工之针法。而从大众的角度,若能由此渐明五行,则不但生活工作充满乐趣,自身之调摄亦知从何而入了。”

★ 《五行针灸简明手册》

作者:诺娜·弗兰格林著,龙梅译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4月

《五行针灸简明手册》为一本针对大众的五行针灸普及读物。本书旨在把“五行针灸”这一特殊针法介绍给大家,使人们了解它的基本原理,并通过书中的一些病案,认识五行针灸的大益处,继而愿意体验五行针灸,造福于自身健康。

★ 《五行针灸的治疗模式》

作者:诺娜·弗兰格林著,杨琳译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9月

《五行针灸的治疗模式》是诺娜·弗兰格林对自己三十多年五行针灸师生涯里所感所悟的集中表达。《五行针灸的治疗模式》对五行针灸的重点和难点——如何诊断主导一行,进而如何与患者相处及为患者治疗,做了深入的讲解和分析。

★ 《五行针灸随想录》

作者:诺娜·弗兰格林著,杨露晨译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3月

本书为诺娜·弗兰格林的博客文集。诺娜的文章体现了她高超的治疗技艺和对五行的深刻理解,她在书中描写的人性,均来源于自我的谦卑和热忱,以及与他人护持一行共情所得之感悟。

★ 《我的五行传承之路》

作者:诺娜·弗兰格林著,杨露晨译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10月

本书为诺娜·弗兰格林八十岁所著“五行师承全记录”,也是诺娜对自己迄今为止的五行针灸师生涯所做的评估。本书回顾和记录了诺娜对五行学说与五行针灸已逾35年的学习、临床、教学之心路历程与点滴感悟。透过五行之窗,诺娜用充满真诚、喜悦、激情、谦卑和幽默诙谐的笔触记录着她的针灸生涯。

★ 《跟诺娜学五行》

作者:诺娜·弗兰格林著,王前、许逸雯、杨琳译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7月

自2020年年初,新冠疫情肆虐全球,诺娜老师每年两次来中国的五行针灸传讲之行被迫中断,为继续将自己四十余年五行针灸的临床感悟和经验传给中国的学生们,老师独自一人在自己伦敦的小公寓里,录制了近百条十分钟左右的小视频。由三和同仁制作翻译后在“三和课堂”以视频课形式向广大五行针灸学人推出,本书为这两个视频课的文字版。

★ 《灵魂的守护者:五行针灸的护持一行》

作者:诺娜·弗兰格林著,杨露晨、王莉译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预计出版时间:2023年7月

诺娜老师在本书中阐述了她对五行和五行针灸治疗的深刻思考,书中描述了她对每个季节的感受,并以名人为例阐述五行,让五行在大自然和人身上的表现变得更加具体而生动。本书是作者自认为写得最为深入的一本著作,其原话是:“这本书中有我的灵魂。”相信无论是五行针灸患者、爱好者还是五行针灸师,都将在阅读此书的过程中陷入沉思或者深为震撼,获益良多。

3.黄帝内针

★ 《黄帝内针——和平的使者》

作者:杨真海传讲,刘力红整理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12月

《黄帝内针》被誉为“思考中医人生,针灸使用手册”的合一版。本书既有“形而上”的中医文化思考、中医人生情怀,又有“形而下”的针灸学用基础、针灸操作手册。“黄帝内针”是不折不扣的六经辨证,每一针,甚至是每一个心念都不能离开六经,都不能离开“三二一”的基本纲领和技术路线:三就是“三才”,二就是“阴阳”,一就是“阿是”。内针之法不离阴阳,其理则直系于中,故而其方针或上或下,或左或右,每每皆逢其原。其刺有若《灵枢·九针十二原》之易用难忘,其效则每能如拔刺、如雪污、如决闭、如解结。时下,多以疗效评品医学,黄帝内针之问世,当能为中医展现其鲜活的生命。

★ 《黄帝内针——和平的使者》(繁体版)

作者:杨真海传讲,刘力红整理

出版社: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5月

黄帝内针是源自《黄帝内经》的针灸方法,传承细密久远,至杨真海先生一代才有机会公之于众,至刘力红教授才有机缘进行文化的印证和理论的探索。从整个理论体系到具体的疗效上看,黄帝内针都展现了中国传统医学的鲜活生命力。无数患者受惠于黄帝内针的高超医效,并在针法的学习与修行中,不断加深对中医哲学的领会与对健康和平的信念。

★ 《黄帝内针讲义》

作者:刘力红主编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6月

黄帝内针是源自《内经》的针法,其传承绵密久远,至真海杨师,始公之于众。本讲义为院校和基层的广大学习者及中医爱好者做了简要而系统的梳理,并附上常见病的诊治案例,意在引导大家洞明内针法理,树立内针思维,在实际运用中方能游刃有余,举一反三。

★ 《黄帝内针——和平的使者》(英文版)

作者:杨真海传讲,刘力红整理,付海呐等译

出版社: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3月

《黄帝内针》英文版由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20年出版后,即受到全球近二十个国家和地区的读者欢迎,居于亚马逊网站Acupuncture类第56位(五星好评),亦获得了著名英国五行针灸大师诺娜·弗兰格林的赞誉。

★ 《黄帝内针用针指南》

作者:同有三和编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12月

本书是为了配合《黄帝内针——和平的使者》的学习和使用而整理编著的,同有三和中医药发展基金会学术团队和志愿者团队将《黄帝内针》一书中所涉及的三焦同气、经络同气、主要穴位等主要内容做了提纲挈领的简要介绍,还加上了如何进针(指按)、具体案例等在临床实际操作中的知识技能简要说明,以真人图示的形式表现出来,以求便于黄帝内针学人尤其是经络基础薄弱的中医“小白”能按图索骥,随查随用。

4.圣洁正脊按跷

★ 《正脊心法讲记》

作者:高圣洁传讲,胡雪琴、陈喜健整理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3月

简介:本书所阐释的正脊体系全称为“圣洁脊柱全息手法”(简称为正脊手法或者正脊心法),该手法以脊柱为核心,倡导整体观思维,将人体经筋与骨、脏腑、形神一线贯穿,骨正筋柔,阴阳自和。

5.中药学

★ 《邓铁涛中草药与验方图谱》

作者:冼建春、邓中光、邱仕君主编,邓铁涛主审

出版社: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1月

简介:本书为专门阐述邓老用药心得的图书,包括邓老的药对应用和单味药应用,以及对中草药的应用评述等,融中草药的识别与专家应用心得于一书,立意独特,角度新颖。本书是对我国当代中医学家、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临床常用药进行经验整理的一部著作,分别从临床辨证、组方用药、中草药识别和应用等诸多方面阐述邓老的用药特色和制方思路。

★ 《中草药识别应用图谱》(第三版)

作者:冼建春主编

出版社: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11月

冼建春主编的《中草药识别应用图谱》(第三版)收录常用中草药300余种,按功效分类,以药名(正名)、别名、基原、性味功效、用法用量、识别特征、采收加工、药材品质、验方精选的顺序加以描述,图文结合。文前增加《药用植物学》关于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植物器官形态的图文描述,让读者对植物有初步的概念和理解,能读懂后文“识别特征”的内容。图片在图中用数字标注出各部位植物器官位置,在“识别特征”对应文字用颜色突出,图下作图注,使图文相互呼应。

★ 《青草药识别应用图谱》(第二版)

作者:冼建春、王福强主编

出版社: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5月

我国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充分重视青草药这个“天然药库”,发挥中医药特别是青草药“简、便、廉、验”优势,对新时代医改、百姓健康都有重要的作用。本书为再版书,侧重于准确识别青草药,收载多种分布广泛、易于采收、疗效显著的常用青草药。每味药均分列正名、常用别名、植物基原、采收加工、性味功用、识别特征、验方精选等项加以记述,并配有原植物图片。本书特色在于每种植物特征的文字描述与图片一一对应标注,使得植物特征一目了然;开本适中,便于携带,极大地提高了本书的实用性。

6.其他

★ 《开启中医之门》

作者:李阳波讲述,刘力红、唐农、刘方整理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年10月第一版,2022年3月第三版

《开启中医之门》是刘力红教授等人对师父李阳波先生的学术思想整理。主要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正篇,是根据李阳波先生在广西中医学院的讲座整理而成;第二部分是附录,从中可以看到李阳波先生的平生志愿、治学态度、治学范围及思想深度。这部《导论》不但是运气学的《导论》,也是整个中医学的《导论》,同时也可以把它看作是传统文化的《导论》。

★ 《做好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作者:刘力红著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9月

简介:本书是刘力红教授的微博、微信及部分演讲集合,以《大学》的“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次第纲领各文。《做好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从不同角度倡导“做好健康责任人”,并介绍了诸多具体践行方法。希望大众能透过对生命的如实认知,通过内(性、心、身)外(天、地、人)“三和”的调适与养护,使生命处于良好的状态。

★ 《青年中医成长之路》

作者:黄靖、赵江滨、左乔建著,刘力红丛书主编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3月

本书生动展示了黄靖、赵江滨、左乔建三位青年中医的求学跟师、独立诊疗、心路历程,也是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青年中医培养工作委员会的阶段成果之一,被誉为“《名老中医之路》青年版”。

★ 《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伤寒论》

作者:刘力红著

出版社: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6月

本书列入2017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和“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采取导读、原典、注释、点评相结合的体例,对宋本《伤寒论》全文进行了一次深入浅出、明白晓畅的解读,让中医经典更加贴近大众的生活,最大限度地发挥文以化人的作用。

★ 《青年中医成长访谈》

作者:同有三和 老才著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2月

本书是北京同有三和中医药发展基金会对全国多位青年中医进行深度采访报道文章的结集,生动展示了青年中医们从求学跟师、独立诊疗、学术研究、带教讲学等一路走来的成长经历,能够给全国的青年学子以及中医教育者、管理者、从业者等提供生动而亲近的参考,具有较高的可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