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一息尚存

成语“一息尚存”出自《论语·泰伯》:“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朱熹注:“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可谓远矣。”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只要还有一口气在,就表示生命的最后阶段,或者还活在世上。

在宋朝末年,国家风雨飘摇,外患内忧不断。有一位名叫赵匡的英雄,他不仅武艺高强,而且深谙兵法,是抗敌的中坚力量。在一次与外敌的激战中,赵匡身受重伤,被敌军团团围住。

面对敌人的劝降,赵匡坚定地回答:“只要我一息尚存,就绝不背叛我的国家和人民。”他用尽最后的力量,挥舞着手中的剑,继续与敌人战斗。尽管身负重伤,但他的意志坚定,战斗到最后一刻。

赵匡的英勇行为激励了周围的士兵,他们团结起来,发起了反击,最终成功突围。赵匡虽然伤重不治,但他的牺牲和坚持成为了后世传颂的佳话。他的故事体现了“一息尚存”的精神,即只要还有一口气在,就要为自己的信仰和责任而战。

“一息尚存”,即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和责任,不放弃任何努力。赵匡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也要保持坚定的意志和勇气,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