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西医学对体重的相关认识

随着西医学的不断发展,营养状态异常对健康的危害认识亦不断深入。肥胖可以导致血压增高,加重心脑血管损害,与2型糖尿病、冠心病、不孕症、肿瘤等多种疾病密切相关。除了肥胖,体重偏轻同样也会影响健康。体重偏轻人群,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的患病率及死亡率偏高。体重偏轻尤其对儿童的危害极大,儿童低体重不仅会增加腹泻、肺炎等传染性疾病风险,还会影响儿童知觉、运动、认知能力及学龄期行为,甚至还可能会对成年期工作能力造成不良影响。

西医学中影响体重的因素多种多样且相互关联,主要与饮食、遗传、内分泌、环境、心理、药物和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

(一)饮食与体重

在整个生命活动中,人体必须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作为生命活动能量来源,以满足人体生长、发育等一系列新陈代谢活动。消化系统将外界摄取的食物进行物理性、化学性消化,吸收营养物质,并将食物残渣排出体外,是影响体重因素的重中之重。

1.饮食总量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食物种类的多样、食物供应的便利,居民饮食能量的总摄入常常与能量消耗不匹配。如果摄入的能量过多、基础代谢率下降或体力活动降低,体内能量的产生与消耗失去平衡,多余的能量就可能转化到脂肪组织中贮存,从而导致肥胖;如果摄入的食物总量不足以维持人体正常的需求,则人体就会消耗存储的脂肪,从而导致体重不足。

2.饮食习惯

饮食习惯也是影响体重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影响体重常见的不良饮食习惯如下。

(1)三餐不规律 在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的情况下,多数人三餐不规律,《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年)提出:三餐的食物能量分配及间隔时间要合理,一般早餐占一天总能量的25%~30%、午餐占30%~40%、晚餐占30%~40%。

(2)进食速度 进食速度过快,咀嚼时间过短,饱腹感反馈抑制作用被延迟,会导致食欲旺盛,食物摄入量增加,从而易导致肥胖;进食速度较慢时,传入大脑摄食中枢的信号可使大脑做出相应的调节,较早出现饱腹感而减少进食。

(3)非正餐时间进食 零食作为一日三餐之外的营养补充,可以合理选用,但来自零食的能量应计入全天能量摄入之中。零食多为高热量食物,易致肥胖。

3.膳食结构

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然而居民健康意识的转变并没有跟上生活水平提高的速度,膳食结构不合理成为影响居民体重的重要原因。体重偏高者,多喜食高热量食物,如糕点、煎炸物、烧烤等高热量食物;体重偏低者,则不思饮食。

(二)遗传因素与体重

体重与遗传有一定关联,父母体重状况是影响儿童体重的决定性因素,且父系肥胖对子代生长发育、代谢、生殖等健康的影响高于母系。

(三)内分泌与体重

内分泌功能与体重关联较大的激素主要有胰岛素、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等。

1.胰岛素

胰岛素可调节糖代谢、脂肪代谢、蛋白质代谢,可以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促进糖原合成,抑制糖异生,使血糖降低;可以促进脂肪酸合成和脂肪贮存,减少脂肪分解;还可以促进氨基酸进入细胞,促进蛋白质合成的各个环节以增加蛋白质合成。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胰岛素的变化在肥胖发病机制中起关键作用,肥胖症多表现为胰岛素抵抗。肥胖症由于胰岛素不敏感和抵抗,胰岛素必须维持在高水平,以满足正常糖代谢需要,而这会使脂肪合成增加,分解减少,进一步加重肥胖。肥胖症体重减轻至正常后,血浆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受体可恢复正常。

2.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由肾上腺皮质束状带合成和分泌,在人体中主要参与糖代谢、蛋白质代谢、脂肪代谢,以及水和电解质代谢等生理功能。糖皮质激素促进糖代谢主要是促进体内糖原异生和糖合成,增加血糖来源,减少血糖消耗,抑制组织消耗糖,达到升高血糖的目的;促进蛋白质代谢是因为糖皮质激素能提高蛋白分解酶的活性,促进蛋白质分解,抑制蛋白质的合成;糖皮质激素还能促进脂肪代谢,可以抑制脂肪合成,促进脂肪的分解。此外,糖皮质激素还可作用于水盐代谢过程,促进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储存钠离子排出钾离子,抑制抗利尿作用,降低肾小管重吸收作用。如果血浆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增高,则血糖升高,引起胰岛素升高,从而导致脂肪合成过多,形成肥胖。由于躯干及四肢脂肪组织对胰岛素和皮质醇反应性不同,故肥胖呈现向心性肥胖。

3.生长激素

生长激素由垂体前叶分泌,受下丘脑产生的生长激素抑制激素及生长激素释放激素的调节。生长激素可以促进人体合成代谢,刺激氨基酸摄取,增加蛋白质合成,可减少人体尿素氮排除,降低血尿素氮水平,从而维持正氮平衡;生长激素可促进脂肪溶解,提高血游离脂肪酸水平,抑制脂肪酸合成,促进酮体生成,增加脂肪氧化,降低血总胆固醇水平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及抗胰岛素作用,在单纯性肥胖儿童中,生长激素水平明显偏低,则胰岛素作用占据优势,从而促进脂肪合成,造成肥胖。

4.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产生分泌的,其作用包括增加能量消耗和产热,影响细胞增殖和发育,调节糖、脂肪、蛋白质的代谢,影响骨形成、矿化与吸收,调节人体对其他激素的反应等。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往往与甲状腺功能异常有关。当甲状腺功能亢进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从而增加人体能量消耗和产热,导致体重下降、消瘦;当甲状腺功能减退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人体对于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会出现下降趋势,容易导致肥胖的发生。

(四)环境与体重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而社会环境又可细分为社会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从宏观的角度看社会,各社会关系又构成了包括作为个体的人、群体,以及阶层、阶级、社区、民族、国家等的各社会元素。

1.自然环境

近年来,有学者提出环境病因学的观点,认为居住环境可能导致肥胖的发生。我国南北方肥胖者的差异可能是因为北方寒冷期长,进行户外活动时间相对较少,为防寒而摄入高脂肪、高热量食物,长此以往则发生肥胖。另外,某些环境污染物或人工合成物,能够改变脂质稳态平衡和脂肪储量以及代谢机制的调定点,促进脂肪积聚,故而促进或诱发肥胖,是肥胖发生的重要病因之一。目前认为双酚A、全氟烷基酸、己烯雌酚、有机锡、有机氯、邻苯二甲酸酯等二十多种(类)化学物或药物具有促进或诱发肥胖等作用,其普遍存在于食物、饮水、空气等环境中。

2.社会经济环境

从社会转型的宏观视角出发,“营养转变”理论被认为是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转变的,随着经济增长与社会环境的改善,一方面,人们倾向于对肉类的消费,由之前单一的高碳水、低脂肪饮食模式逐渐转变为高脂肪、高热量的饮食模式;另一方面,城市化发展及产业、职业结构的现代化,体力劳动的占比大幅下降,自动化的生活方式普及。在这两个因素的影响下,肥胖症的发病率上升,整个社会由营养转型的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过渡。而随着经济继续发展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并保持稳定后,居民整体的教育程度和健康意识显著提升,开始对健康行为反思并做出改变,更加强调均衡饮食和运动的重要性,肥胖问题将得到逐步缓解。

3.社会文化环境

社会文化环境是指在一种社会形态下已形成的价值观念、宗教信仰、道德规范、审美观念,以及世代相传的风俗习惯等被社会所公认的各种行为规范。对于个体的体重而言,亲朋好友对超重、肥胖及消瘦的态度,综合反映了社会文化对个体体重的影响。

(五)心理因素与体重

近年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不断发展,精神心理因素的重要性也凸显出来。现代研究也表明精神调节障碍可导致肥胖,用不健康的食物试图缓解抑郁情绪及抗抑郁药物的副作用可以导致体重异常。因为肥胖所致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维生素D水平的降低、瘦素抵抗、胃肠道微生物失调及炎症反应,可单独或共同促成或加重抑郁。

(六)运动与体重

生命在于运动,缺乏运动增加慢性病风险。运动可刺激肌肉对葡萄糖和脂类的摄取与代谢,减少肥胖的发生;运动可以改善脂类代谢异常和胰岛素敏感性。因此,运动不仅能促进健康和预防疾病,还是体重调节的一种重要手段。

(七)起居与体重

良好的睡眠可以维持内分泌平衡,经常熬夜可引起生物节律及内分泌的紊乱,引发糖脂代谢障碍和能量失衡,从而促进肥胖、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

(八)其他因素与体重

除上述因素外,体重还与年龄、用药、肠道微生物等有一定的关系。

1.年龄

年老体衰也能导致肥胖的发生。中年以后,脏腑功能衰弱减退,运化不及,聚湿生痰,加之好坐少动,易致肥胖。我国的健康营养调查监测数据显示,中心型肥胖的患病率随着年龄增加呈不断上升趋势。

2.用药

可引起肥胖的药物包括抗抑郁药、抗癫痫药、抗精神病药物、胰岛素和类固醇等。这些药物影响新陈代谢,进而导致肥胖。抗抑郁药、抗癫痫药、抗精神病药物可通过多种神经递质受体介导使食欲增加、能量消耗减少及内分泌代谢紊乱导致体重增加;胰岛素和类固醇导致的体重增加,则与糖脂代谢异常有关。但无论是哪一种药物、通过哪一种机制,几乎所有因药物产生的肥胖或体重增加,患者都可在停药后短时间内恢复体重。

3.肠道微生物

研究证明,肠道微生物参与人体的营养和能量的代谢过程,肠道微生物可代谢人体难以消化的多糖,并产生短链脂肪酸和单糖,通过抑制禁食诱导脂肪因子的表达和释放,促进甘油三酯储存,诱导肥胖。此外,肠道微生物也可调控味觉感知、食欲,调节胃肠道激素和神经递质合成分泌,促进脂多糖分泌来参与调节宿主肥胖。肠道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也可参与调节肥胖,可以通过参与体内碳水化合物、胆汁酸、胆碱等的代谢过程,产生小分子化学物质,与人体的组织器官相互作用,形成肠道菌群-肠-靶器官轴,介导肥胖症的发生发展。肠道微生物菌群失常与消瘦有一定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