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楼梦金瓶梅合璧赏读
- 刘心武
- 2517字
- 2024-06-26 13:40:34
西门庆和贾宝玉都是“异数”,先说西门庆
我要告诉大家,《金瓶梅》里面的男一号西门庆和《红楼梦》里面的男一号贾宝玉,在当时的社会里都是异数。跟别的一般的人不一样,这样的生命存在可以叫作异数。
先说说西门庆。从书里的描写来看,表面上好像没什么太新鲜的,就是一个土财主,一个性欲旺盛的很霸道的男子。这个在当时社会里面是很多的,不稀奇。我们知道中国的古代社会是神权社会、皇权社会、男权社会,整个社会被这三权笼罩,从皇帝到老百姓都信神。所以,你到北京来发现有好多坛,天坛、地坛、日坛、月坛,还有很多其他坛,比如社稷坛、先农坛、先蚕坛。从皇帝起就拜天地,敬畏神,所以到处都有庙,有道观,也是供一般百姓拜神的地方。皇帝借着对神的弘扬,强调他的皇权是神授的,用来巩固自己的统治。所以那个时候皇权是很厉害的,普天之下,莫非皇土。皇权之下,要注意到,基本上它是一个男权社会。
当然在中国的封建社会的发展历程当中,偶尔出现过一些杰出女性,如武则天,一个女子当了皇帝,但这只是短暂的个别现象,总体而言是男尊女卑的社会。所以书里写西门庆的日常生活,他去想办法攀附权贵,最后甚至还见到了皇帝;写他积累财富、发财,然后利用他的财富蹂躏女性和其他一些普通人。这都不算稀奇,不是异类、异数的表现。
但是通读《金瓶梅》会发现,兰陵笑笑生很了不起,他的这个男一号超出了以往类似的小说里面所出现的一些财主,以及那些欲望很强烈的男子形象。西门庆怎么个异数,怎么个异类,怎么跟其他人不一样?书里写得很清楚。这个男子在那个社会里面,他来历又不分明,如果仔细追踪的话,无非是一个游商的后代,他没有什么出身的优势,他的起步无非是一个父亲留下来的生药铺,资本、本钱也不是特别雄厚。那他靠什么?有人说他靠能力,他能干,光能干不够,他有思想,他在经济上、财富观上有独特见解,这个见解在那个时代是很多人都不具备的,包括大批的财主都还没形成那个意识,但他形成了。
书里有一次写他和他的哥们儿,说起了金钱的事情。那个时代社会流通的作为金钱的东西,主要是银子,也有金子和一些流通性的钱票,但是人们主要使用的是银子,当然也还有比银子价值低的铜钱。
西门庆有一次跟他的朋友聊起银子的事,他怎么说?他的话石破天惊,他说“兀那东西”,这是个粗口,市井里的普通人说话很粗鄙。“兀那东西”就指那银子,“是好动不喜静的,怎肯埋没在一处!也是天生应人用的……”人家以为他开生药铺,最后又想办法发财,获得很多银子以后,就会都存起来,搁在自己家里面堆着。他就把这说破了。他在那个时候就有让银子流动起来,让钱生钱的鲜明意识。这在那个时代是一般人,甚至一些财主都不具备的。
他说银子一个人堆积,就有一个人缺少了。他得出一个结论:“因此积下财宝,极有罪的。”意思是你挣的那些银子,放在自己家里头,没事儿一个人在那儿欣赏,来回来去倒腾、欣赏,那是不对的,要让银子流动起来,要把一锭银子去变成两锭、三锭乃至更多的银子。如果你把银子都堆在屋子里,你就犯了罪了。因为你堆积了银子,社会上流通的银子就少了,经济发展就慢了,对谁都不好。
兰陵笑笑生很了不起,他写西门庆,不是一般来写他的故事,他写出了在明朝那个时期,出现了一种新人。西门庆具有一种新人特征,是一个新鲜人物,这种人在当时社会上不多,兰陵笑笑生敏锐地捕捉到这种人物的存在,把他写出来了。他有鲜明的让金钱流动、以钱生钱这样的经济意识、财富意识,这是一种很重要的思想。
《金瓶梅》的故事假托是在宋朝,好像是写宋朝的一个故事,实际上写的是明朝。金学界一般都认为,作者假托宋朝,实写明朝,更具体而言,写的是明朝嘉靖年间的故事。
那时明朝正从农耕社会缓慢地转型为商业社会,这个转型在当时速度不是很快,而且经常停滞,走回头路。但是毕竟在转换中,从农耕社会发展到商业社会,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货币流通,只有通过货币的充分流通,刺激消费,刺激财富积累,才能够在一部分人巧取豪夺成为大富翁的同时,使整个社会的财富积累数有所增长。当然那也是一个不平等的、贫富悬殊的、贫穷人吃亏的社会。但是,毕竟那个社会在缓慢向前发展,发展中出现了从农耕社会向商业社会转化的迹象。西门庆这个艺术形象,就是从农耕社会向商品流通社会转换期间的一个典型人物。
书里写得很有意思,西门庆作为那个社会当中的一个男子,他想发达,有一条路径是官方设置的,鼓励大家来走的,也是社会上几乎所有的男子都争先恐后前去的,就是科举考试。所以当时农耕社会叫作耕读社会。什么叫耕读?就是这些农民,当然“农民”是一个泛称,当时务农的人的区别已经很大了,有大财主、中等财主、小财主,还有一些沦落到最底层的贫雇农,但有很大一块是自耕农。这些男子当时有什么样的办法能使自己在社会上跃升?他们提高自己的社会身份、增长社会财富的途径是什么呢?就是读圣贤书,然后去参加科举考试,争取考上,改变命运。当然,各朝各代科举考试的具体规则有所不同,大体而言是通过在私塾里面读书,学做文章,然后以童生的身份先考秀才,在乡里面考上秀才以后,再到省城参加会考,考中了就是举人,中举以后就可以到京城,参加大比、会考、会试,考中的就是进士了,举人就可以做官了,进士就更可以封官了。考中进士的第一名就是状元,第二名是榜眼,第三名是探花。
作为一个在封建社会,住在县城里面又发点财的男子,西门庆按说应该走这条路,去争取自己更好的前程。但是通读《金瓶梅》会发现,西门庆根本不读书,不但不读圣贤书,他什么书都不读,完全没有准备去进行科举考试的相关描写。他生活得很自在,他也奔自己的前程,但是他完全无视读书上进,不走这条通过科举考试改变命运的道路。他信奉什么呢?他只信奉用钱生钱。所以,在《金瓶梅》里面作者塑造的西门庆这个角色,其实具有独创性、开创性,很值得我们读者仔细去思索。
所以,不要以为《金瓶梅》只是一部故事书,只讲了一个地方土财主的故事,它里面其实在客观表现当中,无形中使我们认识到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至少在明代社会就出现了西门庆这样一种人物,你可以说他有好多毛病、很多阴暗面——他好色,不尊重妇女,有时候对下人很残暴,但是在他身上有新思想、新作为,有闪光的地方。
西门庆如此,贾宝玉又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