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碳经济背景下重庆外贸转型升级路径研究
- 胡伟辉
- 1959字
- 2024-07-15 17:57:08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20世纪,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能源的大量开发带来了全球气温升高、冰川融化及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气候环境问题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在1979年瑞士日内瓦召开的第一次世界气候大会上,科学家提出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将导致地球升温的警告,气候变化问题被提上议事日程。进入21世纪,2009年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前后,全球主要国家先后做出温室气体减排承诺。美国提出到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17%,日本则承诺到2020年将在1990年的排放基础上减排25%。中国也在哥本哈根会议前宣布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决定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2020年9月22日,中国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正式承诺,到2030年之前,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不再增加,实现碳达峰;到2060年,所有的二氧化碳排放将通过植树、节能减排来抵消,实现碳中和。
随着人们对气候环境问题的普遍关注和共识达成,以低化石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为主要特征的低碳经济发展迅速,并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和趋势。降低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进低碳生产和消费被认为是缓解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重要手段。促进低碳产业发展,获得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各国竞争的重要领域。为此,各国纷纷提出发展低碳经济的各项政策和措施,如鼓励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对资源产品征收碳税等各种措施,甚至考虑将碳税扩展到全球范围,对进口产品征收碳关税。各国采取的低碳政策和措施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一国低碳产业的发展方向和程度,从而影响该国相关产业的竞争力。这种竞争力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国的对外贸易(简称“外贸”)。如能在低碳经济中发挥一国优势,占领技术制高点,就将在未来国际贸易中占据有利地位;否则可能在未来碳排放被纳入贸易体系后丧失原有的竞争优势而被边缘化。
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同时也是最大的碳排放国。如何顺应历史潮流,在低碳框架下争取主动权,既能成为贸易强国,也能成为低碳大国,是处在经济发展阵痛期的中国必须面对和破解的一大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提出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习近平强调:“生态环境保护的成败,归根结底取决于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不应是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应是舍弃经济发展的缘木求鱼,而是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加快构建绿色生产体系,大力增强全社会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中国将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这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重庆地处长江上游地区和三峡库区腹地,辖域内长江流程679千米、居上游各省份之首。保护好三峡库区和长江的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好长江生态,不仅是重庆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也是重庆融入长江经济带、实现绿色发展的内在要求。作为中西部唯一的中央直辖市,重庆被党中央寄予着厚望和重托。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时指出,重庆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又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上,要求重庆建设内陆开放高地,成为山清水秀美丽之地。2019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视察重庆时,要求重庆更加注重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努力在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发挥支撑作用、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带动作用、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成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根本遵循。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为一体,是全国六大老工业基地之一,与武汉、南京、上海等中下游城市一样,都面临着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任务和压力,同时又有更高的发展诉求。在加快内陆开放高地建设的过程中,重庆探索一条具有内陆特色且行之有效的外贸升级转型道路,促进外贸增长方式向低碳绿色内生型转变,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社会、生态文明等更高维度的协调及融合,实现绿色发展转型升级,不仅对重庆扩大开放和促进增长意义重大,而且对我国中西部地区、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城市具有较强的复制及推广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