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孙董结怨

汉灵帝中平二年(185年)八月,平叛大军正式出发。

东汉朝廷为了平定这次凉州之乱下了很大的决心,一共从各州郡调集了十几万大军。形势虽然暂时稳住了,但是单凭张温的能力并不足以破敌,打仗还是得靠专业人士才行。目前,张温手下就有三个这样的人。

第一个人就是孙坚,他是张温特意要来的人,并给了他参军一职。参军一职听起来像个参谋,但实际上拥有不小的实权。比如,下辩之战中的曹休和街亭之战中的马谡都任参军,拥有实际的兵权。因此,张温是想把孙坚培养成自己的班底的。

第二个人是陶谦,他之前跟随张温的前任皇甫嵩作战,也打过胜仗。当皇甫嵩遭诬告被免职后,张温想拉拢陶谦,也表他为参军。不过,历史上的陶谦并非《三国演义》中那样的忠厚长者,而是一个很有脾气、很有性格的人。

张温最初由曹操的祖父曹腾举荐,也就是说他走的是宦官的路线,而且他还曾花大价钱买过官。有了这些黑历史,性格刚直的陶谦自然对其很是鄙夷,对这个长官一点面子都不给。这样一来,陶谦就不可能为张温所用了。

陶谦的轻蔑态度,有一个人看在眼里,那就是张温手下的第三个人——董卓。董卓和陶谦一样,之前也在皇甫嵩手下作战,这么多年他四处征战,建立功勋,还是有些真才实学的。董卓也对张温很轻视,当张温召他前来的时候,他磨磨蹭蹭了很久才来,言语上也颇有不恭。

因此,张温手下有才干的人虽然不少,但实际上可以为他所用的只有孙坚一个。董卓的态度让在场的孙坚感觉到报答恩主的时候到了。其实,孙坚也不一定多看得起张温,但他清楚自己没有根基,想更进一步就必须有人提携。如今,张温在军中威望不足,此时雪中送炭的话,日后想必有所回报。于是,孙坚悄悄出了个大胆的主意,他建议张温以董卓误期为由将其斩首。

张温没想到孙坚居然这么狠,一时接受不了这个方案,回答道:“卓素著威名于陇蜀之间,今日杀之,西行无依。”意思是,董卓素有威名于西陲,与叛军作战还要仰仗他。

孙坚没放弃,又劝道:“明公亲率王兵,威震天下,何赖于卓?观卓所言,不假明公,轻上无礼,一罪也。(边)章、(韩)遂跋扈经年,当以时进讨,而卓云未可,沮军疑众,二罪也。卓受任无功,应召稽留,而轩昂自高,三罪也。古之名将,仗钺(yuè)临众,未有不断斩以示威者也,是以穰(ráng)苴(jū)斩庄贾,魏绛戮杨干。今明公垂意于卓,不即加诛,亏损威刑,于是在矣。”大意就是:您统率王师,威震天下,根本不需要董卓,此人不听军令,动摇军心,又狂妄自大,正好杀了他立威。

孙坚想表达的主要有三点:第一,我们不是非要依仗董卓不可;第二,以军法杀他,有理有据;第三,干掉董卓是以儆效尤。

董卓只是名义上归张温统属,从他的驻地和张温不在一处即可看出他有自己的部属,有一定独立性。张温初来乍到,素无功勋,在军中完全没有威信,除掉董卓,不仅可以兼并他的军队,让全军统一由自己指挥,还能达到立威的目的,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当然,孙坚也并非完全一心为张温谋划,他也有自己的私心。董卓作为同僚,某种意义上是孙坚的竞争对手,干掉董卓,孙坚的地位自然就水涨船高了。

然而,张温不忍心因为小事杀人,不仅如此,他还把孙坚劝走了,理由是怕董卓起疑心。张温还是太胆怯了,要知道慈不掌兵,就算担心杀人会被弹劾,那也有折中的办法。比如,可以立即找个罪名把董卓监禁起来,然后迅速吞并他的军队,就像后来钟会灭蜀时对付诸葛绪那样。

张温错失了这次机会,继续让董卓统兵。他不知道的是,自己的仁慈不会得到董卓的感激,数年后他将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这是后话。

很快,大军从长安开拔。为了保护长安周边汉室历代先皇的陵寝,张温屯兵于长安以西的美阳(今陕西省武功县一带),目的是将西凉叛军阻挡在关中平原西部。此时,叛军也进兵此地,双方展开对峙。

再说这支西凉叛军,内部成分比较复杂。最初参与叛乱的是凉州的羌胡盗贼,后来又加入了一支叫湟中义从的武装。湟中义从是东汉诸多义从中的一支。义从,都是由少数民族士兵组成的,只不过归附了汉朝,比如湟中义从的主体就是月氏胡人。

叛军统帅北宫伯玉、李文侯等人比较有自知之明,清楚单靠自己成不了事,就胁迫当地较有名望的新安县令边章和凉州从事韩遂,让他们主事。因此,西凉叛军就是一个下层胡汉合流但上层领导权在汉人手中的团伙。

双方开战后,官军初战不利,这或许就是张温未能完成内部整合所导致的。然而,这时候运气站在了张温这边,到了十一月,一天夜里突然有一颗流星落入了西凉军的兵营。韩遂等人认为此事不吉,准备撤回凉州,而董卓抓住了这个机会。

第二天,董卓趁着叛军战意低迷,与右扶风鲍鸿大举进攻,斩首数千,大获全胜。西凉军则一路向西,退往金城郡榆中(一说位于今甘肃省兰州市西北一带)。这是董卓一次自作主张的军事行动,虽然打赢了,但这明显表现出他并没把张温放在眼里。

仗肯定是要打下去的,接下来就是乘胜追击了。不过,张温也意识到后面不能继续放任董卓了,必须把他边缘化,否则自己的威信何在?于是,张温没有让董卓继续留在主战场,而是让他去打无关紧要的先零羌。至于主要的作战任务,张温交给了周慎。

这个周慎,事迹不详,很可能是张温的亲信,但张温高估了他的能力,最后弄巧成拙,反而成就了董卓的名声。周慎带着三万人马出发了,孙坚随他一同前往战场。这时孙坚提出,叛军人多,但榆中城粮草不足,自请带一万人先切断敌军粮道,这样一来敌军必然困乏,等张温大军一至,则大事可成。如果没有张温大军紧随其后,孙坚这个深入敌后的方案确实有些危险,但两部人马配合作战,那就万无一失了,叛军除了撤出榆中没有其他选择,否则就会被前后夹击。然而,周慎立功心切,非要围攻榆中城,结果酿成了大祸。

黄河在向东流经金城郡后,河道开始收窄,形成了一个叫作葵园峡的峡谷。后来,明朝肃王朱楧(yǎng)从江南转封过来,在此地种植桑,之后这里便称为桑园峡。葵园峡既险峻又狭窄,还是官军的补给线必经之地。周慎虽然名字为“慎”,但一点也不慎重,这么重要的地方居然被西凉军截断了。周慎一看大事不妙,丢掉了全部辎重而仓皇撤退,本来战局形势一片大好,结果就这么功败垂成了。

另一边,进攻先零羌的董卓那一路人马却全身而退,成了唯一没有损失的部队。战后,董卓因功拜前将军,封斄(lí)乡侯,授并州牧,成了最大的赢家。而张温作为总指挥虽然先胜后败,但毕竟把叛军赶出了关中,故而受封太尉。孙坚在这场战争中没能得到任何表现的机会,反而还跟着周慎吃了个败仗,他很是沮丧。这并不是孙坚的错,要怪只能怪他位卑言轻吧,有能力却没权力,一切都是空谈。

这是孙坚和董卓的第一次交手,从董卓的行为来看,此人有实力、有野心,以后肯定是一个潜在的威胁,这一点是错不了的。目前的孙坚还未成长为与董卓同一级别的对手,他必须继续提升自己,如果今后再度交锋的话,才有可能扳回一局。

其实这一次孙坚也不是一无所获,或许是张温对他心中有愧,想补偿他,又或许是想继续拉拢他,总之,孙坚不仅没有因战败被贬官,反而还得到一个议郎的职位。议郎并不是什么实职,只是个没有定员的虚职,但它的意义很重大,为孙坚继续晋升做了铺垫。也就是说,议郎就类似于一个临时性的储备干部,将来是会高升的。

在东汉时期,如果被拜为议郎,那之后要么是加速晋升,要么是之前被贬官的人要起复了。比如,曹操早年受牵连遭免职后,就是通过拜为议郎而起复的,之后直接升至骑都尉。孙坚也不例外,很快就被晋升为长沙太守。

当然,他是带着任务去的。当时,荆州南部很不太平,盗贼蜂起,孙坚此去是继续做平叛这个老本行。孙坚果然不负众望,还超额完成了任务,不仅消灭了治下的长沙郡盗贼区星,还跨境平定了零陵郡和桂阳郡的盗贼观鹄、周朝、郭石、苏马等,三郡彻底恢复了秩序。

这时,庐江太守陆康的从子任宜春县长,被贼兵所攻,派人向孙坚求救。听闻此事后,主簿劝孙坚不要越界征讨。其实,主簿说得不无道理,之前孙坚算是跨郡征讨,但至少在荆州范围内,而这次要跨州,手确实伸得有点长了,毕竟扬州刺史和豫章太守还没有发话。不过,孙坚却答道:“太守无文德,以征伐为功,越界攻讨,以全异国。以此获罪,何愧海内乎?”说罢他整顿兵马,起兵驰援,结果大军未到,贼兵就闻风而散。

孙坚不惧获罪,只求无愧于天下,真乃一代忠臣良将。为了表彰孙坚的功劳,朝廷封他为乌程侯。巧的是,后来吴末帝孙皓也被其前任吴景帝孙休封为乌程侯。这便是所谓的吴以乌程侯始,以乌程侯终,历史就是这么玄妙。

就这样,孙坚经历了十几年的奋斗,终于打通了走上群雄争霸这一舞台的道路。然而,当初的老对手董卓也更进一步,如今他已经成为这个国家实际上的掌控者。随着中平六年(189年)这场巨大风暴的涌起,波澜壮阔的汉末纷争拉开了序幕,而孙坚也将迎来这场宿命的对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