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的意识活动的特征

由动物发展到人是一个质的飞跃。由于有了社会生活、语言和劳动,人的意识有了新的面貌,同动物的心理已有本质的不同。

人的意识活动的最显著的特征是自觉性和能动性。人不仅有意识活动,还知道自己有意识活动。普通所谓“有意识的”活动,也就是“自觉的”活动。意识的自觉性是同语言分不开的。人有了语言,能叙述当前的客观事物,也能叙述自己的活动。

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儿童初步掌握语言时,只能称道客观事物或自己的要求,不能描述自己的活动。到能描述自己的活动时,有计划的活动——这是自觉的意识活动的表现——也就出现了。一种极为可能的情况是:有了反映客观现实的意识活动和对这种活动的叙述,这种叙述由对人到对己,由用有声的完备的语言到用无声的简略的语言,逐步发展成为自觉的意识活动。

儿童有自觉的意识活动是脑的第二信号系统逐渐成熟、两种信号系统协同活动的表现。客观事物引起两种信号系统的协同活动,产生自觉的意识。如果只引起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如在睡眠中因感冷热而盖上或拿开被子,那就是不自觉的活动。心理学对于人的意识的自觉性了解还很少,如果不从脑的活动机制方面进一步研究,那是难以获得更多结果的。

人在接触外界事物的活动中,外界事物作用于感觉器官,引起大脑活动产生感觉,人根据感觉调节接触外界事物的活动,又进一步影响外界事物。这是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的简约叙述。

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在作用于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获得的,对现实的反映又进一步指导实践活动,就是反映的能动作用的表现。人的意识反映客观规律,人认识客观规律之后,用它改造客观世界,就是意识的能动性。意识的能动性是由意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这一本质产生的。这在儿童心理的发展中也可以得到旁证。儿童最初表现主动性,声明“我自己做”,是在他初步掌握了运用玩具或工具的操作方法之后。这表明:掌握了客观规律,就表现出能动性。

人掌握了客观规律就能预见到事物的将来。关于将来事物的观念(表象)在脑中形成一个优势兴奋中心,由于往复的神经过程,它影响调节有关的神经活动,这可能是意识能动性,也是预见性和自觉性的生理机制的一部分。心理学上研究意识的能动性,必须对意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这一本质进行深入的研究。

人的意识活动的另一种显著的特征,是每个人的意识活动都有其个人特点,这是个性。

一个人的个性同他与生俱来的体质有关,但主要是在生活经历中形成。个性主要是一个人的社会关系、生活条件的反映。个性的主要表现是意识倾向性,即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如对一些事物倾向于接受或这样处理,对另一些事物倾向于拒绝或那样处理。意识倾向性是通过多次的感性认识(反映)经过概括形成的。

例如,有一个中学生缺乏爱护公共财物和集体主义精神,学校要他去参加工厂劳动。他第一次看到、后来又同工人一起用边料废料做出了很有价值的产品,于是他对公共财物的态度改变了。他参加了流水线生产工作,他看到他的工作如何影响他前后工序的工作,于是他对协作的责任心和集体主义精神也加强了。从这里看出来,改变意识倾向性需要经过具体的认识过程(也就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心理学研究个性,要看人如何通过对他的社会生活条件的反映,形成个性。掌握了个性形成的规律,也就可以根据它进行培养、改造和教育的工作。

个性是生活条件的反映,而反映是大脑的机能,因此,研究个性也不能忽略脑的反映机能的规律。例如,个性可能有不能适应当前社会生活条件的情况,也就是意识落后于现实。如果不理解脑的活动规律之一——动型的形成和改造,那是不能帮助“落后”的现象的。

个性影响意识活动使它表现出个人的特色,具有个性特色的意识活动也还是遵循意识活动的普遍规律。例如,一组人学习一个文件,事后有人记得多,有人记得少,有人记住这些,有人记住那些,这是个人特色,但从这里总结出记忆的普遍规律,如有意义的识记胜于机械的识记,遗忘的数量因学习后的时间距离而不同(遗忘曲线)等。又如,工人在觉悟提高之后工作效率提高,创出奇迹,这是意识活跃集中容易引起创造性活动这一普遍规律的表现。

研究个性对意识活动的影响,可以深入了解意识活动的普遍规律;掌握了普遍规律,更有助于了解以至教育改造个性。教育工作要“因材施教”,是照顾个性特点;目的在“全面发展”,又是克服一些个性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