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我只知道我一无所知

苏格拉底生活在公元前5世纪,是当时雅典城内一位富有声名而又有很大争议的公众人物。他一生不立文字,但他的学生柏拉图写作的所有对话几乎都以他为主角。我们从柏拉图的作品中可以知道,苏格拉底是一位热衷于和青年人讨论抽象道德问题的长者,并且总是在质疑大家所秉持的流俗观点。

我们可以选取苏格拉底和人讨论正义的对话作为示例。在《理想国》这部谈话录的开篇,苏格拉底被拉到一位军火商的家中,讨论了一宿有关“正义”的问题。[1]苏格拉底先是问这个名为克法洛斯的军火商:“什么是正义呢?”克法洛斯这位老者回答说:“正义就是说真话以及归还所欠。一个人如果借了别人的东西,用完之后将之归还,那自然是正义。”但是苏格拉底的进一步质询就很有意思了,他追问说:“如果一个人在清醒的时候从朋友那里借了武器,后来这个朋友疯了,是否应当将武器还给朋友呢?”因为朋友疯了,所以拿到武器后很可能会做出伤害自己的事情,这个时候归还所欠就不能算是正确和正义的了。克法洛斯听到这里赶紧就说自己要给神献祭去了,不能再聊了,就让自己的儿子继续和苏格拉底对话。

克法洛斯的儿子波勒马霍斯接替父亲,说正义就是助友损敌。助友损敌是古希腊最为正统的价值伦理观,帮助朋友伤害敌人自然也是美德。苏格拉底对这一观点的辩驳稍微复杂一些,他先是让波勒马霍斯承认,我们的朋友肯定是好人,而敌人肯定是坏人,所以助友损敌就是对善良的好人行善,对邪恶的坏人行恶。紧接着下一步,苏格拉底证明行善就是将人变好,而伤害别人就是让人变得更坏。但是一个人如果是正义的,只有正义和善德,他如何能够有能力伤害别人呢?这个结论听起来非常反直觉,但如果换个说法可能就好理解了。在《西游记》中,唐僧和三个徒弟一路向西,取经路上历经重重磨难,但除妖降魔都是徒弟们的工作。在徒弟们打死妖魔之后,唐僧还要念一句“阿弥陀佛”。唐僧这位纯善之人做过的对别人伤害最大的事情就是念紧箍咒了。苏格拉底讲的道理是说,一个真正正义的人是不可能有伤害别人的能力的。苏格拉底后来还有其他长篇讨论,这里不赘述。通过苏格拉底对克法洛斯和波勒马霍斯父子俩观点的辩驳,我们可以看出苏格拉底是承接着对方的观点,也就是承接着当时人们普遍持有的观点进行追问,然后试图获得一种关于“正义”的稳定的普适定义,这种定义能够经受得住任何特例的挑战。一旦苏格拉底找出了不适用的情形,或者逻辑上的破绽,对话者便开始处于迷惑之中,怀疑自己之前所秉持的信念了。

你可以设想一下这个场景:你本来念了不少书,也经历了不少事,觉得自己对人生、对社会都有自己的独立见解。这时,突然有一个人跑到你跟前,先是佯装请教你问题,比如,“什么是正义?”“什么是美?”结果你们讨论一会儿之后,他就把你绕晕,让你自己承认,你其实并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正义和美,你原先所持有的对正义和美的看法都是站不住脚的。然后在确认了你是无知的以后,他就会说一句:“对于这个问题看来我们还不清楚呢。”这就是苏格拉底当时在雅典城的所作所为。在正常人看来,苏格拉底实在是太讨厌了,用时下流行的话说就是“伤害性不高,但侮辱性极强”。

公元前399年,70岁高龄的苏格拉底被城邦控诉,罪名有三项:不信城邦的神、败坏青年和引入新神。[2]最后经过审判,他被城邦的陪审法庭判处了死刑。在审判法庭上,苏格拉底慷慨陈词,告诉陪审员,对自己的这些指控都是毫无道理的,自己非但不是不虔敬,反而恰恰是穷其一生都在侍奉神,只不过他的侍奉方式和一般人不同。苏格拉底的方式是做城邦里的一只牛虻,不断地和城邦里的同胞说:“你们其实是无知的。”

苏格拉底之所以会有这样一个“讨人嫌”的形象,还要从他领到的一则神谕说起。当时希腊世界最重要的祈求神谕的神庙是位于德尔菲的阿波罗神庙,这个神庙的女祭司曾经说:“没有人比苏格拉底更有智慧。”苏格拉底听到这则神谕后非常疑惑,因为他并不觉得自己很有智慧,甚至认为自己是无知的,而城邦里明明有很多好像很有智慧的人。为了检验这则神谕的真实性,他就去找那些通常被认为有智慧的人,比如政治家、诗人、能工巧匠等,结果苏格拉底发现自己能够将这些人一一驳倒。于是,他成功地证明了这些人并不是真的有智慧。

不仅如此,苏格拉底虽然认为自己是无知的,但是与那些自以为有智慧的人相比,他至少知道自己无知,而其他人并不知道自己无知,所以苏格拉底就在这一点上胜过了其他人,自然是最有智慧的人。直到这个时候,苏格拉底才意识到神谕说的是真的。但苏格拉底并没有停下脚步,他认为神把他说成是最有智慧的人,实际上是给他安排一项特殊的使命,就是让他去考查别人,要让人们都意识到自己的无知。所以,苏格拉底的“无知之知”并不是简单的语言游戏,而是有着三重含义。

第一重含义是无知,即人们所自以为知道的实际上都并不是真知。在苏格拉底生活的年代,雅典是希腊世界中数一数二的城邦,在打完希波战争后为自己打造了一个雅典帝国,享受着盟邦进贡的无数财富。我们今天仍能看到的雅典卫城中的帕特农神庙等建筑都是那时候建造的。当时的雅典人也大都在追求名声、荣誉和金钱,认为只有拥有了这些,才算是好生活。所以,苏格拉底在当时的雅典表现得很另类,每天打着赤脚,啃个面饼就知足了,天天以和人对话为主业。苏格拉底首先就是要告诉大家,追求权力和财富并不是美好生活,这些不过是在满足人的低级欲望。

无知之知的第二重含义是知道自己无知。既然人不应该只关心锦衣玉食,还应该关心智慧和更好的生活,那么就得有能力质疑已有的信念。大多数人在成长过程中,都在潜意识里接受了一些既定的价值观。但是在遇见苏格拉底之后,苏格拉底告诉你“未经省察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你便开始反思自己的价值观,突然发现自己之前秉持的信念是有问题的。你开始意识到,自己在人生最重要的问题上—什么是智慧和更好的生活—实际上处于无知的状态。

无知之知的第三重含义是在知道自己无知后,你要有所行动。你不能变成“佛系青年”,精神颓废,只想过“躺平”的生活,而是要能再往前一步,在不断地质询与省察中,将“无知之知”作为追求智慧的动力,让自己走上哲学思考的道路,尽可能将自己变成更好的和更有智慧的人。

苏格拉底在法庭上再次把这番道理讲给雅典人听,他实际上是把自己的申辩变成了最后一次说服和警醒雅典人。苏格拉底在法庭上的这种表现尤为怪异,因为在当时的雅典法庭上,要想免罪或者赢得案子,当事人最常用的手段就是取悦陪审员,说他们爱听的话,甚至还有人为陪审员表演才艺,把自己的妻儿带来进行哭哭啼啼的表演以换取同情等。而苏格拉底却利用最后一次机会刺痛雅典民众,提醒他们要关心自己的灵魂。在几十年里,雅典人都没有被苏格拉底说服,自然也不会在听到最后这段话后便改变心智。结果可想而知,苏格拉底还是被判处死刑。从容赴死的苏格拉底也为后世树立了哲学家形象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