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阴阳互比

阴阳的实质之一就是差异,差异产生运动。那如何理解这个差异,如何在认识大自然或人体时感知这个差异,又如何在临床诊治过程中找到这个差异呢?《黄帝内经》言“察色按脉,先别阴阳”,这个“别”就是比较、分别的意思,所以说要先别阴阳,就要运用阴阳互比的方法。

阴阳互比是和谁比,如何比?这里我们就引入“中”这个概念,引入了“中”,阴、阳、中便成了“三”。三生万物,至于“三”才能成为系统,三“中”又有“一”,此之谓:三元及一。谈阴阳又要涉及“中”,讲到三元又要论及一。这就是一二三搁在一起论述,一二三是分不开的,如果只是谈阴阳,那么很可能从静止的平面看阴阳,这时看的阴阳是死板的、呆滞的,只有运动的、立体的、多维度地看阴阳,才能看出一个灵活的活泼泼的阴阳。阴阳互比是要和“中”比的,这个“中”,一是指“中位”,二是指“常态”。所谓“中位”,是以空间而论,比如诊脉与脉之中位相比较可以分浮沉高下。所谓“常态”,是以象性而论。知常而达变,与正常状态一比就知。比如人体正常腋温范围是36.1~37℃,那么腋温高于37℃就是发热,高得越多,差异越大,愈是高热。热的可以认为是阳,低于36.1℃可以认为是阴。也许这样举例不是很恰当,但是对于大概的意思读者应该明白。阴阳互比就是用比较的方法,和中位常态进行比较,比较后的结果还要经过归类才能分出阴阳,这恰是“阴”一个筐,“阳”一个筐,把与“阴”相似的放在“阴”这个筐里,把与“阳”类似的放在“阳”这个筐里,这便是阴阳应象。

阴阳有可分性,阴阳之中又分阴阳,比如一天昼夜分阴阳,昼为阳,夜为阴。白昼亦可阴阳,上午为阳,下午为阴。之所以阴阳有可分性,在于所看的整体不一样,整体不一样,则取“中”不一样,取“中”不同,则阴阳有所不同。所以阴阳互比之时,一定要看清整体,把握中位。失去中位是为“失中”,失去常态是为“失和”,失中和便是病了。诊脉的中位,有纵向横向之分,纵向来看,关脉居于寸尺之间,是为中位。何以定关?以膈点定关,膈点位于掌后高骨之上的一个显著骨棱线上,膈点相当于人体的横膈膜,须知人体横膈膜可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随着呼吸横膈膜上下运动,所以这个中位也是活动的。以膈点为中心对应人体手指中心,膈点上下半指皆为关脉之所在,关脉对应横膈膜上下运动的区间。查关脉可知阴阳气交,中气强弱。诊脉手法以一指法,一夫当关,左右对比,查阴阳差异。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对比左右,有阴阳精神之应。另有二指法,以膈点为界,寸尺相比,可以查气机升降。

横向的脉之中位有2种,一个是脉体的中位,是指寸口这一段桡动脉位于皮肤与骨骼之间空间中的那个位置,脉管偏于皮肤侧则为浮脉,脉管偏于骨侧则为沉脉。脉位随着季节气候变化而浮动,夏天的脉浮,这个浮便是“中”,所以我们将得到的脉与这个“中”相比,分辨正常与否,从而分出阴阳来。冬天的脉沉,这个沉便是“中”。横向的“中”也指脉管之中心,可以想象成位于脉中心的一条细线,在后面的篇章中我会论述精专营气,行于脉中央,脉管之中心线可以通过指力的强弱依次诊出,通过手指按脉,脉应指最明显时是为中,这是指力的浮中沉。通过对比指力浮中沉,我们可以观察人体精专营气之运行。脉浮取沉取与中取对比,可以知道气机升降,这里同样是应用阴阳互比的方法。阴阳合则阴阳交感,阴阳交感其势变缓,其动为和,和而不同,有包容之姿,有氤氲之态;阴阳离则为有能量补充,其动有力,行动有序。是故脉之中和者,和缓有力,不徐不疾,秩序井然,此为常也。脉的纵横之中位皆有中和之象,是为常。阴阳互比亦是与常态比,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查色按脉,先别阴阳。这也是一种阴阳互比的方法,是色脉相比。我们知道营行脉里,卫行脉外,诊寸口脉主要查的是营气之“动”,其实卫气行于脉外,它是“静”的。察言观色可知卫气之状态,是故,色脉相比,也是动静相比,营卫之比。另有诊尺肤之法,亦可查卫气之状态。尺肤之寒热、滑涩、燥湿、强弱,有无弹性,皆可诊尺肤而得知。我们通过色脉相比而知人体营卫和与不和。经云:“能合色脉,可以万全。”察色脉者,知营卫也,知生命环矣。尝以诊老人之脉,其脉浅在,应指明显。察尺肤者,其皮毛枯,失润泽也,可知其卫气不行于微末也。卫气循行道路多有瘀滞,其微循环灌注不足,其脉有力亦不为实证。又有胖人者,其脉甚无力,难以寻摸,察色及尺肤之诊,但见色红润,肤润泽,或有热色,其脉虽无力难寻,亦不得以为虚寒之证,或为气分湿热,湿热郁于卫分,营气薄弱,故脉甚无力。又有人多汗,其脉波澜小,起伏不甚者,诊尺肤有疏泄之象,知其卫气不藏,卫分不坚,营难束缚,故营血起伏不甚,波澜小也。察色按脉,先别阴阳。是故,察色按脉,知荣卫也。

阴阳互比找差异,差异过大与差异过小都不正常,当以中和为度。温度差、压力差、湿度差皆可在色脉上显示出来。色脉者,随人体以及外环境变化而变化,应于四时,法于天地,是谓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