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伤寒温热论 : 三元及一思维下的伤寒温病学
- 李自东 李阳泉
- 1662字
- 2024-10-12 15:45:29
三、天一生水,地二生火
在寻找生命星球中提过,判断地球外是否存在生命的主要方法是观察星球是否拥有大气层。我们地球的大气层分为5层,如图1-1-2所示。
(1)对流层:对流层是大气最下层,厚度(8~17千米)随季节和纬度而变化,随高度的增加平均温度递减率为6.5℃/千米,有对流和湍流,天气现象和天气过程主要发生在这一层。
(2)平流层:平流层是从对流层顶到约50千米高度的大气层,层内温度通常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增,底部温度随高度变化不大,这里基本上没有水汽,晴朗无云,很少发生天气变化,适于飞机航行。
(3)中间层:中间层是自平流层顶到85千米之间的大气层,层内因臭氧含量低,同时大部分能被氮、氧等直接吸收的太阳短波辐射已经被上层大气所吸收,温度垂直递减率很大,对流运动强盛。
(4)电离层:电离层是地球大气的一个电离区域,60千米以上的整个地球大气层都处于部分电离或完全电离的状态。也有人把整个电离的大气称为电离层,这样就把磁层看作电离层的一部分。
(5)散逸层:散逸层是大气层向星际空间过渡的区域,没有什么明显的边界,延伸至距地球表面1000千米处。这里的温度很高,可达数千度,大气已极其稀薄,其密度为海平面上的一亿亿分之一。
图1-1-2 大气层
其实天气变化主要在对流层里,风雨燥暑,中医谈的六气也是在这一层发生的。这一层对人和其他生物影响非常大,所以我们可以把这一层认为是我们的“天”。这一层随着高度的增加温度是降低的,每升高1公里温度下降6.5℃。愈往上愈冷,所以天上会有冰雪,而这一层又是生命存在的第一要素,故名“天一”,天气下降会下雨水冰雪,所以古人很形象地称之为“天一生水”。
在上文谈到了引力和斥力,温度的增加是斥力增加的重要因素,所以“火”能够产生斥力,产生排斥运动,造成离散。而引力大于斥力使分子吸引,物体会静下来。中医上说阳燥阴静便是这个道理,而水火即是阴阳的征兆。大气愈近地面愈热,在地面之际的空气温度要比高空的空气温度高,从地面到地心温度也是递增的,如图1-1-3所示。据科学家估算地心点的温度为5000~6000℃,这与太阳表面的温度差不多。所以雨水渗入地下后会被加热,在地面也会吸收太阳的热,所以它会受到两种热:天阳和地火。
随着地球自转与公转,地球接收太阳光的辐射强度也是不同的,因为在地球上火热是产生运动的主要因素,所以地球上的生命活动呈现周期性的、循环往复的变化。当空气团在地面之际受热密度变小,小于旁边的气团密度时它便会上升,形成上升气流,暖空气携带着水汽,水汽上升一定程度后又会聚集,彼此碰撞,引力又把它们吸引在一起成云、成雨(此处可参见人工降雨的原理)。这个过程中医称之为: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在这个过程中空气团的阴阳属性发生了变化,如果把寒热看作为阴阳的属性的话,在低层空气是热的,是阳属性,在高层空气是寒的,是阴属性。所以对这团空气而言,它在上升过程中阳逐渐转化成了阴,而在下降过程中这团空气阴阳属性又逐渐发生了改变,由阴变成阳,这样就成为下一个循环的开始。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地下是热的,火热使分子间斥力增加,斥力增加物体间离散开来,这是运动之始,由此可见火热是运动的主要因素。天地有二火,在天为热,在地为火;人亦有二火,一名少阴君火,一名少阳相火。由上可知,“地”的存在与特性是生命存在的第二个要素,故名“地二”,因其特性又与火相关,故曰:地二生火。天在上在外反而生出寒水来,地在下在内反而生出火热来,正是因为天一生水,地二生火,所以造就了水气(中医学上的解释)循环往复的运动,造成了水气阴阳属性循环往复的变化。
图1-1-3 地心的温度
附:人工降雨的原理是,在空中散布小颗粒作为晶核,进一步聚集水汽而后成雨成雪。人工降雨是人类对云层进行干预促进云滴迅速凝结或碰撞后增大成雨滴,降落到地面的过程。人工降雨分为暖云降雨与冷云降雨。该过程原理如下:
(1)暖云(温度高于0℃的云)降雨:通过向云中播撒盐粉、尿素等吸湿性粒子,加速大云滴生成并形成降水。
(2)冷云(温度低于0℃的云)降雨:利用播撒干冰、碘化银等催化剂,从而产生大量冰晶,使冷云上部的冰晶密度增大,形成或增加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