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静水流深,遵养时晦
- 灵堂质问朱元璋,请陛下称太孙
- 竹子叶熊猫
- 2203字
- 2024-11-02 22:19:33
东宫。
长善殿。
“殿下,奴婢奉了皇爷旨意,将这些东西,给五皇孙殿下送去。”
见礼之后,聂庆童让出半个身位,将身后内侍捧着的托盘现出来。
吕氏瞥一眼,似是无意道:“允熥能得陛下恩赐之物,实是荣幸。”
“大太监一路辛苦,不如在这喝杯茶,我差人将这东西送至端敬殿,也免得大太监多走这几步路。”
“殿下美意,奴婢心领了。只是皇爷还有口谕宣读,这几步路,奴婢必须要走才行。”
“那也简单,我叫允熥出来就是,他这孩子一回来就往端敬殿钻,是该多出来走动走动。”
聂庆童故作为难:“这……不瞒殿下,皇爷这口谕,您也清楚,就是给五皇孙殿下的。”
“人一多,耳朵也多,且口谕里边,多少有些不饰之词,这大庭广众之下,恐伤了五皇孙殿下的心。”
吕氏心中虽然疑惑,可也知道此事关系到朱元璋,不敢多说什么。
只借着聂庆童这口风,试探着问道:“允熥今日从大本堂回来,颇为沮丧,我问了允炆,说是允熥今日课业没有完成好,故此受了罚。”
“他一个小孩子,以前是贪玩了些,现在叫他抄写十遍《孝经》,我这做娘的心里也难受。”
“陛下不会是听了刘学士的报告,要给允熥加重处罚吧?他年纪小,十遍已经够多了,真要是处罚,我没能教好这个允熥,也该一并处罚才是。”
聂庆童摇了摇头:“殿下,您也知道,像奴婢这样的,哪有资格过问主子的事情?”
“实不相瞒,奴婢拿到东西的时候就是这模样,奴婢也不知道这托盘里是什么,不敢去看啊!”
“不过今天下午,刘翰林的确来过,当时奴婢站在殿外,还听到陛下的声音。”
聂庆童压低了声音,“奴婢虽然不敢偷听,可陛下声若洪钟,奴婢还是听到些训斥之语。”
真真假假的话掺杂在一起,吕氏一听,心中就是再怎么疑惑,也没这个胆量去看托盘中东西。
“陛下对允熥实在是关切爱护,否则也不会如此上心了。”
吕氏找补两句,“允熥这孩子,最近表现也越发好了,对学习也上心,没有辜负陛下这一番心意。”
“大太监在我这耽搁不少时间,快些去吧,以免误了正事。”
……
简单的用过晚膳后,朱允熥做了一套广播体操。
筋骨活动开后,他才回房间,继续抄写《孝经》。
他笔下字迹照旧如常,丝毫没有变化的迹象。
这东西早已经形成习惯,不是说改就能改的。
而且,字写得再好,也未必能当好皇帝。
写得差些,也不会影响处理政务。
若是朱元璋在他耳边亲口说他字写的不好,朱允熥高低得怼上几句。
朱元璋草莽出身,字写的大开大合,实在谈不上什么好看。
真要说剑戟森森,该用来形容朱元璋才是。
朱允熥还是喜欢铁画银钩,听起来雅致一些。
不过《孝经》还是该抄,马虎不得。
写的好不好,是能力问题。
能不能在规定时间内抄完,是态度问题。
态度得到位,否则就是油盐不进的蠢材。
这样的人,通常是不会让人喜欢的!
下午他奋笔疾书,已经抄写好六遍。
按照这个速度,估摸着还有两个时辰,就能够完成抄写。
《孝经》倒是不长,可惜拿毛笔做抄写的任务,还是相当吃力。
后世除了签字,其余事情都是键盘上敲敲打打。
往往噼里啪啦一顿响,就是几十上百字从指尖流出。
几千字的内容,不过是弹指之间便可完成。
再辅以打印机,一天之内,轻轻松松数万字。
若是古籍录入,则更为简单,上机器一扫描,内容都自动排版好了。
哪里像如今,好几个时辰,手腕子都快抄断了,还有好几遍在等着他。
也只有动笔抄写,才知道古代修书如何不易。
难怪历代修书冶史,都是一等一的大工程,非举国之力不能承担。
如《永乐大典》,如《四库全书》,若没有充沛的人力物力,怕是无法成行。
“殿下,大太监前来宣读旨意。”
朱允熥芜杂的思绪被开祥这一声悉数搅散,纷纷沉入心底。
他停下笔,正了正衣冠,便道:“知道了。”
出得正殿,聂庆童上前见礼,朱允熥瞧见后面的托盘,笑道:“看来大太监还给我带了礼物。”
“殿下火眼金睛,的确是礼物。”
聂庆童顺杆就爬,旋即道:“殿下,陛下口谕。”
朱允熥撩袍便跪,心中隐隐有几分猜测,大抵是和之前问礼于杨有关。
他心底思绪颇多,但嘴上不糊涂,开口道:“圣躬安。”
“朕安!”
走完流程,聂庆童这才复述朱元璋所说的话:“陛下说:‘给那混账小子送去,看看他有什么话说!叫他看完之后,能回答上面问题了,就来直接见咱。’钦此!”
“臣领旨!”
朱允熥对这带着骂声的口谕已经有些见怪不怪了。
起来之后,聂庆童身后内侍端着托盘过来,朱允熥接过,将盖着的布揭开。
托盘上面放着六份奏疏。
“这是?”
虽有所预料,可朱允熥还是觉得奇怪。
倒是和他想的有一些差别。
朱元璋又在玩什么花样?
聂庆童答道:“是礼部上的疏,陛下看完之后,挑了一些,给殿下您看。”
“原来如此,不知皇祖父看了后,有什么反应?”
“陛下神色如常,还说礼部左侍郎调教得当,礼部都是心思机敏之人。”
“皇祖父这是真话还是反话?左侍郎恐怕吓得浑身是汗了。”
“奴婢驽钝,听不出来。”
朱允熥打趣:“大太监能在皇祖父身边侍奉,必有过人之处。皇祖父脾气可不好……”
聂庆童眼皮子一跳,忙不迭抢了话头过去:“奴婢能够在陛下跟前侍奉,是奴婢八辈子修来的福气。”
“此番,多谢大太监为我解惑。”
“奴婢驽钝,只会据实说话,殿下有事要忙,奴婢不在这搅扰了。”
“开祥,替我送一送大太监。”
待得聂庆童离开后,朱允熥将这些奏疏,都搬了进去。
放在桌案一角后,他继续抄写《孝经》。
事有轻重缓急,人也当有定力。
明日就需检查《孝经》抄写情况,现在不用功,就得熬夜。
至于这礼部的奏疏,里面内容再怎么惊世骇俗,也不用急于这一时。
朱元璋总不能为了此事,眼巴巴的跑过来问他有没有看完。
先晾朱元璋两天,等事情稍冷静一下,再去撩拨朱元璋心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