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金融无处不在》:金融是什么?

1.1 金融到底为谁、为何?

许多朋友对金融感兴趣,是因为这行当赚钱多。但是许多金融从业者虽然赚钱多,却觉得不踏实,因为自己好像并没有给社会带来具体的价值,没有创造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东西。特别是碰到金融危机的时候,看到金融动荡冲击社会,内疚感就更不用说了。

那么,今天我想通过三个故事来回答两大问题:一、金融到底是为富人服务的,还是对普通人也很重要,甚至更重要?金融到底是为谁?二、金融对社会的价值到底在哪里?

故事一:非洲部落没有货币、没有金融,怎么办?

中国至少从商周开始就出现了货币,到现在有各种金融产品。但是在非洲的很多部落,土地是部落公有的,不能买卖,而那些茅屋又不能当成房地产投资品,所以土地和房产都不能成为财富载体。在那里,一直到近代还没有货币,更没有金融产品。那他们怎么生活?靠什么来表现成功、承载财富呢?有的人类学者到坦桑尼亚的一些部落去做研究,发现在那里,山羊和女人是主要的财富载体。

在被研究的部落里,山羊的数量代表拥有者的成功程度,羊越多就代表过去做得越成功,有的男人会有500只羊,甚至上千只羊。但这样一来,如果你太成功了,你有相当于5000只羊的财富,那会有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就是你怎么让这5000只羊不死掉,能够一直活下来?如此庞大的羊群管理起来难度会非常大。

这些部落就衍生出一个更珍贵的财富载体,那就是妻子,就是将妇女作为工具。按照当地风俗,你可以花100只山羊娶一个妻子,实际上是买一个妻子。当然,这是平均价格,如果姿色好一些、能干一些,价格会更高。这样一来,如果你有10个妻子,那就说明这个男人真的非常成功!

当然,你可能要提出另外一个问题:有了这么多妻子,以后如果需要流动的财富,需要钱去买生活用品、买吃的,怎么办呢?只要妻子交易市场还非常活跃的话,你就可以把妻子变现,差不多可以按照原价卖出去。

你当初花了100只羊买过来的妻子,过一段时间,差不多也可以按照100只羊的价格卖掉。这100只羊可以继续用来交换生活用品。

从这个故事里你看到,在非洲没有货币、没有金融市场的社会里,他们找到的财富载体是山羊和女人。把女人作为产品、作为金融工具,让女人帮助他们保值,甚至如果女人有姿色的话,还可以有一些升值空间。当然,有了金融以后,情况就不同了,人就被解放了,特别是妇女被解放了。

故事二:中国妻妾买卖的历史

2004年,我和彭凯翔、袁为鹏合作,收集明清以来的民间借贷交易的信息,包括借贷双方的身份、财产和家庭背景,还有借贷金额和利率,等等。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翻看徽州一个家族十八九世纪的商业账簿时,发现其中有一项是花7两银子买了个女婢,这笔开支不仅被记在当年的出入账上,还被记录在家族企业的资产表里。我很震惊,以前只在小说里看过的故事,竟然真实存在,而且还把人当作资产放在负债表里!

后来,我就跟彭教授说,我们来系统收集过去把人进行工具化交易的历史数据。结果我们发现,在十八九世纪的清朝抄家档案记录里,也都把女婢、家奴定了价格,一般每人10两银子,跟那些腐败官员的土地房产、金银古董等一同算在家产总额里。

另外,在清朝刑部题本档案里,我们也找到了将近4000笔妻妾买卖的交易细节,都是因为妻妾买卖交易打死人的案件。我们发现清朝时期的妻妾平均价格为每人20两银子。

那么,为什么会把妻妾进行买卖呢?什么时候会卖妻妾、女儿呢?我们发现,发生灾荒,一家人活不下去了,是卖妻妾的主要时期和原因,就是所谓的“卖一口,救十口”!所以,我们发现,在没有金融市场的社会里,普通老百姓是最没办法应对风险挑战的,他们最容易活不下去,最终就把妇女作为工具,尤其作为避险工具。金融其实首先是为普通老百姓服务的,让老百姓能够过得像个人,而不是被当成工具用!

故事三:张维迎的发现

北京大学教授张维迎,是陕北农村人,他老家在黄河边上。每次黄河发大水,退潮之后,黄河边上都会留下很多大块大块的煤炭,村民们就会冲到河边去抢这些煤炭。

当然,在很多个世纪以前,村民们自发形成了一些规则,因为大家都想要这些煤炭,但是如果一直无序地抢,就会引发很多冲突。当地人确定的规则是:只要你把你自己的东西,不管是草帽、衣服还是麻袋,放在哪一块煤炭上,哪一块煤炭就是属于你的,别人不可以去碰。

20世纪90年代,张维迎去英国留学,他在英国发现,那里海边的村民也有类似的确定产权的规则。每次在大风、暴雨之后,海水退潮时,海滩上也会留下很多有价值的木块或者其他东西。为了减少冲突,当地的英国人也是用自己的物品去放在这些东西上,只要你把自己的东西放在一块木块上,那块木块就是属于你的,别人不可以去碰!

这些现象使张维迎教授非常纳闷,他的老家陕北跟英国相隔十万八千里,在没有经过相互交流、相互探讨的情况下,陕北老家的人跟英国人为什么会推演出类似的产权规则呢?这跟金融有什么关系呢?

张维迎教授的故事告诉我们,其实,人类面对的生存环境非常相似,这是共同人性的反馈。也正是因为这些共性,更让我们相信,驱动人类不同社会、不同文化发展的背后因素,肯定有其共同的逻辑。这就是为什么我会用金融的逻辑解读文明的变迁,解读我们中华文化背后的驱动因素。

要点:

1.在没有货币的社会里,人会被当作财富的载体,而不是有自由选择权利的人。非洲部落的案例说明了这一点。

2.从清朝中国的女婢、家奴以及妻妾买卖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如果没有方方面面的金融市场,人尤其是妇女会被当作保险资产、投资资产来用。从这个意义上我们看到了金融的社会价值:金融不只是为富人,也不只是为政府、为企业提供帮助的,实际上它对普通人的意义更大,特别是对女性的解放至关重要。

思考题:

● 今天讲的故事好像离你很远。那么,根据你的生活经历和观察,在当下的中国,有哪些事情是因为金融市场不发达,继续把人作为工具,尤其是作为避险工具而发生的?

1.2 左宗棠西征的金融故事

之前我们了解到了金融对个人,尤其对解放个人的重要性。但实际上,金融对于拯救王朝同样重要,我们也可以用金融的视角去重新梳理历史。

就以历史上的湘军为例。晚清时期,湘军影响力非凡,特别是19世纪中期西北回民起义爆发后,左宗棠从1866年开始,率领湘军,用了14年时间,先镇压陕甘回民起义,之后剑锋西指,收复西域新疆全境。但是,你可能不知道,如果左宗棠不是在战争融资上进行了创新,他的西征要么难以进行,要么会失败。因为如果没有金融支持,他可能发不了军饷,或者军饷一时有一时无,而没有军饷,就无法得到他需要的军心。如果没有军心,战争的胜利从何谈起?

那么,左宗棠做了什么金融创新呢?

清朝战争军费的故事

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对任何国家来说,正常税赋收入都有固定的用途安排,改变起来阻力很大,就像现在要财政部改变存量开支比登天还难一样。而战争、内乱何时发生,战争持续多久,以及需要多少军费开支,等等,这些都是没法事先确定的,会很随机。所以,为战争融资一直是王朝最头疼的事情,就像旧社会的灾荒、瘟疫事件让普通家庭很痛苦一样。

在清朝,突发战争带来的开支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获得:

一是平时积累的财富。朝廷和地方督抚都尽量多存银子,以防后患——这个办法的有效性很低,因为清朝政府没有多少剩余收入,存不了多少财富,而且我们今后会学到,存钱难以规避未来的风险。

二是靠卖官位。正常情况下都是卖虚职,比如,翰林待诏、候选官等。只有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才会卖实权职位,像知州、知县之类的。卖官收入有多重要呢?在鸦片战争的那三年里,卖官收入占各省战争支出的23%。鸦片战争后的10年,中央和地方的财政赤字中,有46%靠卖官收入弥补。

我们现代人对卖官似乎很不能理解,但在当时没有金融市场的背景下,一旦碰到涉及国家存亡的战争,卖官位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这跟旧社会里一到灾荒发生时一些家庭卖妻妾求生存一样,只是政府在活不下去的时候没有妻妾或女儿可卖,但可以卖官位,或者放弃疆域领土。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清朝如果有发达的金融市场,可能就不需要卖官了。

三是靠协饷制度解决战争军费。也就是财政收入的跨省调配。由于不是每个省都能自行负担本省的军事支出,它们需要富裕省份的协助,而且也不是每个省都同时要应付战争,所以,没有战争的省份要去支持处于战争之中的省份。比如,西部省份的财政收入少但军费开支高,它们往往是收协省份,接收邻近富裕省份的财政盈余。因此,山西、山东与河南成为陕西和甘肃的主要协助省份。四川、云南、贵州则主要接收来自江西、湖南、湖北的协助。

在康乾盛世时期,甚至到19世纪上半期,这个体系的运行还不是问题。可是,1851年至1864年的太平天国起义涉及众多省份,大大冲击了既有的战争开支体系。一方面,卖官位以前是户部的特权,省级层面即使卖也是在本省辖区内卖,但是在太平天国起义期间这个规矩开始混乱,安徽的皖军跑到湖南长沙去卖官位、搞皖捐等等。结果,1867年,当时的湖南巡抚刘崐向朝廷抱怨,要求安徽从湖南撤回它们的捐局,而安徽巡抚英翰也不示弱,向朝廷诉说苦难。最后,同治皇帝下令维持现状,可以跨区域卖官!这就打乱阵脚了。另一方面,协饷支持也迟迟不能到款,因为各省都要面对经费挑战!

左宗棠的金融创新

1866年,左宗棠调任陕甘总督,带领湘军接手镇压陕甘回民起义。他的军费挑战有多大呢?我们可以看看,左宗棠在1873年成功平定陕甘回民起义之后,提交给皇帝的《恳改拨的饷以固军心折》,他在回顾自1866年以来军费不足的困扰时,说“前此一年尚发两月满饷,嗣后一年发一月满饷,至今则一月满饷尚无可发,军心不问可知”。

接下来,左宗棠筹备进一步西进收复新疆,提出800万两银子的年度西征军费预算。朝廷对此极为重视,向为西征军提供协饷的各省、海关发出指令,限期将所欠协饷尽数解交甘肃前线。但是,无论朝廷的措辞多强硬,都不能缓解西征经费的困境。

怎么办呢?西征军未来虽有协饷等收入,但这些未来收入总是拖欠,也很不稳定。那么,这些未来收入怎样才能转变成今天能花的钱呢?而且同样重要的一点是,军饷不稳定,左宗棠就无法稳住七八万军人的心。

也就是说,如果能把未来的收入一次性借到今天,那么,不仅军费会大增,而且军心也会很稳定。

但问题是,如何借?找谁借呢?在中国历史上,早在两千多年前的齐国,也为战争融资过。管子说服齐王向殷实之家借钱,可是,战争胜利之后,齐王却赖账了。所以,后来没有人相信朝廷的承诺了,中国就一直没有发展出国债或公债市场。

如果左宗棠是明末崇祯皇帝的武将,那他的西征胜利前景就难说了!好在他是在晚清,上海金融市场已经有了一定规模,尤其是洋行,融资能力很强。胡雪岩是左宗棠的好朋友,跟当时的上海金融界人士非常熟,认识当时的汇丰银行老板,也知道现代金融市场怎么运作。虽然已到晚清,朝廷内外对借钱花依旧完全不认同、不接受,但经费困局是实实在在的。除非清廷不再西征,放弃西域,否则就无其他办法。

在胡雪岩的帮助下,左宗棠选择了“华洋借款”融资。1875年借洋款249万两,1877年分两次从汇丰银行共借800万两,1878年再借350万两,等等。年息最低10%,最高18%,比当时中国民间借贷普遍为20%以上的年息要低不少,而且借钱金额之大也是那时国内华商市场难以承受的。

有了这些借款后,左宗棠停止卖官。金融结束了持续多个朝代的陋习。

1874—1880年,西征军费总开支5100万两银子,其中2000多万两是通过“华洋借款”得到的,“华洋借款”是军费开支的第二大来源。由此我们看到,如果不是通过“透支未来”借钱花,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历史也许会完全不同。

在国际、国内动荡导致财政能力偏弱的情况下,左宗棠利用金融市场,以未来协饷收入、关税做抵押,向华商、外国银行借款,为西北战事提供稳定军饷,稳住了几万大军的军心,保证了清王朝对西北边疆的控制与治理。

要点:

1.中国从齐王借款打仗以后,基本停止靠借贷解决战争开支的做法。这不仅使金融市场难以发展,而且使处于财政挑战下的王朝难以生存。2.左宗棠在军费压力之下,选择了“透支未来”的债务融资,放弃卖官,为他的西征历史功绩奠定了基础。他的金融创新虽然在今天看来很简单,却开了靠金融为战争融资的历史先河。

思考题:

● 从左宗棠的故事,我们看到金融不只是一堆工具,还可以给我们提供分析框架、思维方式,让我们换个角度去思考历史。根据这个新视角,你能对哪些中国历史事件做新的解读呢?

● 如果当时一位清朝的大臣提出如下论点攻击左宗棠:现在欠下的钱将来是一定要还的,与其将来支付利息,还不如当下提高税收,借债的是政府,负担的肯定还是老百姓。掌握了金融思维(理解时间、流动性的价值等)的你,将会做出什么样的回答呢?(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查阅“厘金”的历史,将两个故事对比来看可能收获会更大。)

1.3 金融的本质是价值的跨时空交换

说到金融,你会先想到什么呢?相信很多人会想到赚钱多。钱,也就是货币。货币是人类最早的金融产品,也是我们每天接触最多的金融品种,它在我们的生活中如此常见,以至于我们很少注意到它的存在。今天你把做好的衣服或者做好的饭菜卖掉,换成100块人民币,把你创造的价值储存在货币中,明天或者一年后拿这100块钱去买一张火车票。在这个过程中,货币是价值载体,帮你把价值跨越时间并储存起来。尽管你没想到,你是在跟货币发行方,即中国人民银行或者说中央银行做跨越时间的价值交换,但你也相信中央银行不会在你持有人民币期间乱印钞票,也不会对发行的货币赖账,等等。信任与货币政策的话题我们后面再谈。

除了货币,你可能还熟悉很多其他的金融产品,借贷、股票、基金、债券、期货、期权等。如果你还不熟悉这些东西,也不用急,我会慢慢介绍。

金融是什么?

我们可以根据上面谈到的货币先对“金融是什么”做个回答,然后,再一一举例解释。说到底,金融就是跨期价值交换,就是在双方之间进行的跨越时间的交易。所有的跨期价值交换都是金融,都是金融要解决的问题。一般商品市场都是现货交易,你去菜市场买菜,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这是现货交易,不存在跨期交割和由此带来的一系列信用与违约问题。但金融市场则完全不同,交易是跨越不同时间的。你一定要记住金融的这一本质,离开这一点就很难理解金融交易为什么容易产生泡沫、容易带来金融危机,也就很难理解我们现在要讲到的各项内容。

刚才说到,货币是一种跨期价值载体,它可以把你今天赚到的收入保留到未来,然后,在未来任何时候,你都可以将其变现成你想要的东西。但是,一张百元人民币只是跨期价值载体,并没有利息回报,还有贬值的风险。

借贷则不同,它也是跨期价值交换,但会有利息回报。张三今天赚到1万元,花不完,若以100张百元人民币的形式保留下来,不会有利息,怎么办呢?李四今天的钱不够花,但一年后会有5万元的收入。那么,这个时候,张三显然可以把1万元借给李四,只要李四保证一年后还本,并支付10%的利息,一共1.1万元。就这样,张三把今天的1万元转移到一年后持有,而且还有了1000元的利息回报;李四则把一年后的1.1万元转移到今天花,当然他要为此付出1000元的利息成本。这是最经典的跨期价值配置、跨期价值交换。

股票投资也是跨期价值交换。你从上海证券交易所买了1万元宝钢股票,等于宝钢跟你做了跨期交易:你把今天的1万元交给宝钢去使用,宝钢对你的1万元有完全的投资决策权、使用权,如果宝钢做的投资和经营赚钱了,他们可以给你分红,也可以不分红把利润留下来继续投资经营,但宝钢给你的保证是,你在未来要么以分红得到回报,要么以股价升值得到回报,或者既有分红又有股价升值回报。当然,如果宝钢经营得不好,那么,你可能会有损失,甚至血本无归。在这里,你跟宝钢之间也是在进行今天和未来之间的价值交换,只是这种跨期交易跟借贷、债券不一样。作为跨期交易载体的股票,其回报是非常不确定的,风险高得多,并且没有保证。比如,李四在借钱时会保证10%的利息回报,但宝钢不会做这种承诺,甚至即使有这样的承诺,也不一定会真正支付,而且即使是宝钢赚到了很多钱,它可以给你分红,也可以只分红一点或者不分红,宝钢有这种选择权,你不高兴也没法去起诉它。这就是为什么在今后的课程里你会学到,虽然借贷市场和银行很难发展壮大,但各国都有一些民间借贷市场和银行,因为比起借贷市场,股票市场要难得多,对制度的要求要高出很多很多,世界上没有几个国家有真正好的股票市场。

保险是不同的跨期交易

另一类你可能也熟悉的金融产品是保险,有医疗险、财产险、人寿保险等,这些细节我们今后再谈,保险也是跨期价值交换,只是它们不是简单的两个时间点之间的价值互换。就以健康险为例,你今天交付1000元钱保费购买一年的医疗保险,相当于你付出了1000元钱(今天的价值),那么,未来一年里,如果你生病看医生、吃药、动手术、住院,保险公司要帮你付这些费用,这样你在未来就会得到收益。而保险公司的情况跟你是反过来的:它今天得到你的1000元钱,但未来要付出。保险跟借贷、股票交易不同的是:如果未来一年里你不生病、不吃药、不住院,那么,你未来就得不到回报,保险公司也不需要支付。也就是说,保险类金融产品的跨期价值交换是有条件的,取决于作为标的的风险事件,也就是你生病。如果风险事件未来会发生,就有支付,否则就没有支付。有时候,我们把保险看作风险事件驱动型的金融产品。正因为保险交易的支付条件取决于风险事件是否发生,其交易的模糊性、不确定性就比股票等金融交易要低很多,契约的可执行度比较高,因此保险业比股市更容易发展。

在人类发展史上,不同社会、不同民族尝试发明了各种各样的金融产品,或者说涉及跨期价值交换的金融契约。从理论上讲,我们可以把任何未来时间点或不同的风险事件作为基础来设计金融契约,进行交易,但真正存活下来、留传下来的金融品种不是很多,比如上面说到的货币、借贷、股票、保险和债券。之所以金融产品的可能性无穷无尽,但实际活下来的不多,就是因为许多金融契约的可执行性太低,理论上有吸引力但实际上不可行。比如,你和我之间可以签订一个跨期交易契约,也可以在金融市场上推出一款金融合同,约定:如果一年后的今天,某地方下雨,那么,我作为这个契约的买方得到100万元,你作为卖方要付出100万;而如果一年后的今天,某地方天晴,那么,你作为卖方得到100万,我付出100万元。这个金融契约听起来很简单,概念容易理解,也很普遍,但可执行性差,是缺乏交易性的金融产品。原因很简单,就是一年以后,我们不能够确切地知道月球上到底是下雨了、天晴了还是既没下雨又不天晴。这种金融品种可以设计出来,但在具体执行中操作难度很大,受技术条件和制度环境的限制太多。所以,人类历史上类似于这样的金融产品,即使能够想象、设计出来,也没法活下来,因为人们是不会愿意去买或者卖这种产品,也不会去相信这种跨期交易的。

所以,金融创新不只是书面上的活动,还必须考虑到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信息制度环境以及其他制度环境因素。当然,虽然活下来的金融种类有限,但还是有很多,而且每一种类里,五花八门的金融产品也有很多。比如,就股票而言,国内的A股上市公司就有3000多家,公募基金接近4000只,新三板上市公司近万家;就债券而言,累计发行数量上万只;如果走出中国,这些数量就更大了。

要点:

1.货币是人类最早、最基本、最普遍的金融品种,是跨越时间的价值载体,是货币使用人跟发行方(一般为中央银行)之间的跨期交易,是货币发行方做的跨期价值承诺。

2.金融的本质是跨期价值交换,所有跨期价值互换的活动都是金融,都是金融所要解决的问题。借贷是交易双方的跨期价值互换,股票和保险等其他金融产品也是如此。这是我们理解金融的好处和难处的起点,是金融区别于一般商品交易的原因,也是把握金融实质的关键点。

3.人类可以创新的金融品种无穷无尽,但并非所有可以想象到并设计出的金融产品都可执行,一项新金融产品是否具有可交易性或可执行性,取决于当下的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条件、信息制度环境以及其他制度环境。

思考题:

● 货币为什么是特殊的金融品种?为什么会是最早出现的金融创新?

● 为什么金融是跨期价值交换?你能找到不是跨期价值交换的金融产品吗?

● 有哪些金融契约是可以设计但无法执行的?举三个例子。

延伸阅读

“金融”是什么?这个词注定是我们在读这本书时最关心的一个词,但我们似乎还不太明白它的内涵和外延,更别说它的本质了!如果在生活中谈起这个词,扑面而来的是金融危机、证券公司、A股市场等关联词语,或者对于金融行业有着“赚钱多、忽悠人、工作累、极端理性”等一系列的标签印象。同时,人关心价值比关心本质更强烈的天性,往往会使我们急于下一个判断——这玩意危险、不要碰,或者不是我们普通人玩得起的。

抛开一切价值评判,金融就是一种工具,但在社会生活中,它是一种如此重要的工具,影响着千千万万的人,因此受到的争议也很大。它像科学一样,既可能带给人解放,也可能带给人懒惰;它像知识一样,既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也可能助长人的骄傲。金融是跨期交易的工具,它直接带来的是金钱、风险与流动性在买家与卖家、现在和未来之间的重新分配。钱流向股票市场,它可能流向一家伟大的创业公司,用来购买设备、引进人才,最终的发展带来整个行业的革命,但也可能被“挂羊头,卖狗肉”的公司拿去挥霍一空。风险也是如此,旨在减少风险的金融工具可能会在实际使用中适得其反:减少风险的合约反过来诱使投机者的胆子变大,在实际效果上放大了风险。金融和任何工具一样,既可以成事,也可以坏事。

金融产品看似千差万别,但本质都是跨期交易的工具,这就决定了金融的基石在于信任,同时也就牵涉到公开透明的信息披露、公正健全的司法制度和信守承诺的社会习惯。因此金融发展的呼声总是和健全民主法治的呼声相伴随,但在每个国家的政治发展进程中,这都可能遇到赞同与反对的声音。信任的背面就是风险,过度信任(或者说盲目)反而会造成信任在整个社会的崩塌。

从数千年前村落里的跨期交换到现代人的借贷买房,从个人应该如何规划自己的投资到国家发债减税的选择问题,金融始终伴随着我们。对于任何与己关系重大的事物,我们都不应该回避它——我们应该看明白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