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络借贷商业模式与风险监管研究
- 傅巧灵 赵睿编著
- 1588字
- 2024-12-24 17:28:09
一、网络小额贷款行业发展现状
(一)网络小贷规模趋稳,地域分布相对集中
2010年3月成立的浙江阿里巴巴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第一家互联网小额贷款公司,此后,互联网小贷公司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回顾我国互联网小贷公司的发展历程,从2010年阿里巴巴小贷成立至2013年,成立的数量较少,发展也比较缓慢。2014年以后,我国互联网小贷公司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得益于相关扶持政策的陆续出台。2016—2017年,我国网络小贷牌照的发放呈井喷式增长。第一网贷数据显示,2016年就新增了60多张网络小贷牌照。进入2017年后,网络小贷牌照的数量还在不断地增长,仅2017年7月,就有近20家网络小贷公司获批得到经营许可证。受监管当局2017年11月发布的《关于立即暂停批设网络小额贷款公司的通知》影响,全国各省份暂停批设互联网金融小贷牌照。2018年至今新批设速度受监管政策影响明显有所放缓,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截至2019年4月1日,全国共批设264家网络小贷公司(含已获地方金融办批复未开业的公司),其中247家完成工商登记。
从地区来看,由于设立网络小贷公司所需的条件由各地金融监管部门自行设定,所以注册资本、实缴资金、发起人资质、持股比例等方面存在差异,政策宽松的地区成为聚集地。网络小贷牌照批设数量主要集中在广东、重庆、江苏、江西、浙江等地区,这五个地区获得的牌照数量分别为60张、46张、26张、24张、22张,数量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占全国批设总数的67.42%。
(二)主要服务对象为供应链金融
网络小额贷款公司的发起方一般是具有强大实力的大型互联网企业、上市公司、央企,它们业务范围广泛,拥有大量客户和客户大数据。因此,网络小贷服务的群体主要是核心企业上下游客户,并依靠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库存商品等控制风险。尤其现在进入供应链金融3.0时代,依托于不断优化升级的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电子商务企业深度参与供应链金融,已经逐渐取代原来的大型企业成为供应链的核心。这类电子商务企业设立的网络小贷公司利用母公司资源及母公司所积累的数据源深度拓展业务,如参照芝麻信用分给予贷款额度,即利用蚂蚁金服的数据。电商小贷在获得牌照之前就涉足互联网金融领域,且拥有大量的客户和交易数据,当开展网络小额贷款业务时就具备一定优势能够向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展贷款业务。[8]
从目前的发展来看,网络小贷与供应链金融相结合的服务模式的整体贷款发生额呈稳定增长的态势,不良贷款率处于全行业的较低水平。同时,部分优秀的网络小额贷款公司认识到单靠内生业务很难实现大的发展,随着资金规模和业务规模的扩大,开始逐步将市场扩大到非核心企业产业链上的一般贷款客户。
(三)网络小贷法治化进程加速,准入门槛趋高
如今种种信号显示,网络小贷的过快发展引起了监管当局的关注。自2016年以来,各地针对网络小贷的监管政策或办法陆续出台,相应运营体制不断完善,网络小贷门槛逐渐提高。江西、上海、重庆、江苏等地先后印发监管办法,在放款额度、注册门槛、审批数量等方面均有所收紧。2017年11月,由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的《关于立即暂停批设网络小额贷款公司的通知》更是意味着网络小额贷款公司数量增速会戛然而止,网络小贷牌照异常紧俏,且仅有超强实力的巨头才能申办,这些都显示出网络小贷的准入门槛正不断提高。继宣告停批网络小贷牌照且禁止新增批小额贷款公司跨省(区、市)开展小额贷款业务后,监管层再出重拳,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式印发《小额贷款公司网络小额贷款业务风险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在审批权限、经营资质、股权管理、融资、利率等11个方面划下监管红线。2017年12月,央行联合银监会下发《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对网络小贷业务进行规范整顿,网络小贷进入严监管时代。与此同时,网络小贷的全国性指导意见——《网络小额贷款管理指导意见》被列入2017年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立法工作计划中,标志着网络小贷在清理整顿后的法治化进程进一步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