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教育政策变迁研究
- 李政蓉
- 3172字
- 2024-12-19 17:38:34
三、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如前所述,研究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教育政策变迁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教育政策的认识应该是动态化的,而非静态化的(59)。对前述核心问题的主线贯彻便是“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教育政策何时变、如何变、为何变”,本书在接下来的内容里,除了对这三个“变”进行详细的分析,还将围绕三个“变”的主线对政策变迁样态、作用机理、变迁效果、驱动动因、演进逻辑等方面具体展开论述。本研究具体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章辨析核心概念,基于民族学、公共政策学、政治学等学科中的经典理论,为这一具有交叉学科意义的研究主题奠定理论根基,并根据西方经典政策变迁“间断-均衡”理论,对该理论分析框架的适用性进行探讨,构建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教育政策变迁的理论分析框架。
第二章主要运用文本分析法,从宏观图卷和微观缩影两个视角、中央层面和民族地区层面两个政策维度,呈现出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教育政策的变迁历程。在宏观图卷和微观缩影中对中央层面和民族地区层面政策体现出的变迁样态分析,从治理路径、府际关系和有限理性等维度,探讨影响政策样态的作用机理,实现政策变迁样态由表及里的理解转换。
第三章着重运用定量分析法和半结构访谈,关注政策变迁的实践效果。通过构建评价政策变迁效果的指标体系,在对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教育相关数据进行搜集、整理、剔除的基础上,采用TOPSIS法、熵值法等从政策变迁阶段对比、各民族地区对比、中央与民族地区对比的差异性视角,对政策变迁的实践效果进行水平测度。将半结构访谈与政策效果相联系,在客观测度和主观访谈中将政策变迁阶段同政策效果相结合,加深对理论到实践转换的理解。
第四章分析影响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教育政策效果的因素,结合前期对政策文本分析、TOPSIS均等化水平测度和半结构访谈,从政策因素、配套措施因素和环境因素等不同层面,剖析影响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教育政策效果发挥的因素。
第五章分析促进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教育政策变迁的背后动因,并将动因划分为外部动因和内部动因,阐述驱动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教育政策变迁的原因所在,较为全面地理解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教育政策呈现“间断-均衡”的动力因素。
第六章揭示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教育政策变迁的演进脉络,分别从政策变迁本身、政策客体、政策主体、政策变迁的动因等方面总结政策变迁的演进逻辑,实现由“表象”到“内在”的完整分析。根据这些分析结果,对先前构建的以“间断-均衡”为主要理论框架的适用条件进行调整,对“间断-均衡”理论分析框架在不同制度体系下的运用实现一定程度的修缮,进一步从实践回归理论。
第七章根据对前期分析的深入理解和把握,从不同维度提出未来进一步完善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教育政策优化路径,以期通过不同手段完善相关政策,从而进一步提高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教育均等化水平,提升基本公共教育质量,并为民族地区其他公共政策制定与完善提供启示。
基于以上主要内容,本书形成如下研究思路,如图0.1所示。
图0.1 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教育政策变迁研究思路
资料来源:笔者绘制。
(二)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
文献分析法主要指在文献中获得相关知识和有效信息,是本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本书根据研究议题的目的和需要,通过大量文献查阅、梳理和分析,在形成逻辑的基础上发现与研究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为本研究提供支持。本书运用的是广义上的文献,包括期刊、书籍、新闻、政策文本等方面的文献。
文献分析法主要涉及政策变迁历史背景、基本公共教育等概念、民族学和政策变迁等相关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对期刊和书籍文献的分析,从已有研究中奠定理论基础。本书通过书籍、期刊、新闻和政策文本相结合的文献分析法,深入研究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教育政策变迁的历史阶段与演进逻辑,重点研究并分析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教育政策何时变、如何变和为何变等问题,为后续优化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教育的路径选择提供参考借鉴。
2.文本分析法
文本分析法能够探究政策背后的意图,是进行政策研究的重要方法。“文本分析是对微观视域与宏观历史的综合研究,能够在不同视域维度发掘文本深层结构和文本演进的内在逻辑过程,揭开不可能长时间观察历时较长的政策过程‘黑箱’,从而对政策变迁产生深刻理解。”(60)本书运用文本分析法,通过NVivo软件,对基本公共教育政策文本进行不同层面的分析。与教育相关的政策文本不仅有助于分析政策内容,还能够解构政策所要表达的意愿和本质(61)。因此,本书基于政策文本分析,对中央政策变迁、民族地区政策变迁、各民族地区政策变迁等宏观层面,以及对注意力、政策工具、政策主题等微观层面进行研究,从不同维度展现我国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教育政策变迁历程和政策样态,从中探寻政策样态变化的作用机理。
3.实地考察
实地考察是民族学研究的重要方法,通过实地考察能获得丰富的第一手资料,经过头脑的多层加工,实现对知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具有历史性和时代性相结合的特点(62)。基本公共教育作为具有极强实践意义和塑造意义的基本公共服务领域,是各族人民需要接受的一项基本公共服务,在实践调查或客观数据搜集中,相比其他领域考察的客观性和现实性更强,在数据上对基本公共教育不同维度的指标来源较为丰富、数据容易获得,因此更容易得到比较客观的政策变迁效果,从而对政策变迁产生更切合实际的具体理解和分析。
笔者在内蒙古呼和浩特生活过较长时间,也曾经去过西藏拉萨、林芝、山南、日喀则等地。除了结合本人的实地考察,还同本书依托的课题组内具有西藏和新疆学习生活经验的成员进行了深入沟通和交流,不仅极大地降低了相关资料的可搜集难度,还扩大了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教育政策考察的经验范围。具体考察内容集中在对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教育政策的理解、主观感受、存在问题和未来期待上,本书主要将政策带来的实际感受同理论分析相融合。通过实地考察,加深对基本公共教育政策在实践中的理解,从而结合历史发展与现实状况,构建起深入中国情景乃至民族地区情景的基本公共教育政策变迁“间断-均衡”理论分析框架。
4.半结构访谈
半结构访谈同实地考察相关联,是实地考察过程中进行研究的一种具体方法,它是根据一个围绕想要了解的核心问题拟列出的访谈提纲,进行相对开放的非正式访谈。通过半结构式访谈,能够拉近政策主体和政策客体之间的距离并建立关系,加深对政策情景、政策发展情况、政策效果、政策制约因素等方面的理解。但针对本研究的议题主线及问题回应而言,该方法并不作为主要的研究方法,主要是作为对更好地理解第三章政策实践效果、第四章影响因素以及第五章驱动政策变迁动因的方法补充和一手材料完善。
本书主要围绕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教育政策效果和制约因素内容设计访谈提纲,并对驱动因素有所涉及。结合已有文献、实地考察和专家意见,对访谈提纲进行了多次调整和修改。笔者先后于2020年12月、2021年3月和5月对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疆乌鲁木齐市和西藏拉萨市的部分人员进行了访谈,实践过程中的访谈形式有面对面访谈和电话访谈,访谈的人群包括长期生活在民族地区的学生、参加工作后驻扎在民族地区的教师及专门研究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政策的相关专家。多元化的群体样本,使得本书能够在客观数据与主观感受的双向间接“对话”中,更加精准和科学地识别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教育政策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不足。访谈材料均在访谈对象的同意下进行了记录。
此外,在半结构访谈的基础上,本书还结合定量分析法对政策效果的客观数据进行分析。利用标准化、熵值法、TOPSIS法等数学方法对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教育政策效果的客观数据进行分析,在客观数据中展现民族地区在不同政策变迁阶段和不同民族地区的政策效果。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方法结合更能避免主观与客观带来的偏差,在客观维度和主观感受中全面科学地对政策效果取得的成效、不足和制约因素进行分析,从而实现对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教育政策变迁历程较为完整和深入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