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与营销风控:方法与实践
- 王东旭
- 1999字
- 2024-12-18 17:11:58
前言
为何写作本书
十年前的一个上午,我参加了一场面试,面试官是国内安全组织“幻影旅团”和“80sec”的核心成员luoluo。那天,我第一次知道了黑客杂志Phrack,通过luoluo接触到道哥和他的《白帽子讲Web安全》,获赠签名“建设更安全的互联网”,这些深深地影响了年少的我。后来,我逐渐参与到Wooyun社区中,通过挖掘Web漏洞并被多家厂商采纳而成为白帽子(白客)。
我再次回到安全这个领域的时候,聚焦于互联网广告与营销风控行业,阅读了很多相关的书籍,发现市面上相关图书大多以平台视角来介绍风控思路,而鲜有对广告、营销、流量业务,以及流量背后的参与角色攻防动机的剖析。这些知识零散分布在互联网的各个角落里,想深入研究的读者往往只能碎片化地获取,这间接地使行业的学习曲线异常陡峭。
此外,广告与营销行业的迅速发展,诸如短视频和直播带货、“社交+电商”模式崛起、全域流量推广、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爆发等,也让过去传统单一的搜索广告、推荐广告不足以满足商家和广告主日益增长的营销推广诉求,而变化的背后暗藏着作弊和对抗。为了应对行业的新业务风险、新技术挑战,我们有必要打开思路,探索更适合特定领域的风控解决方案。
因此,我撰写了本书。本书是一本从广告与营销业务实践视角出发介绍风控技术的书籍,希望能通过业务和技术的结合,更加结构化地剖析领域问题和应对的技术思路,帮助对广告与营销风控感兴趣的读者建立更加完善、更加体系化的业务认识,并使其掌握更多风控问题的解决思路。同时,希望本书能够像十年前道哥的赠言一样,帮助更多有志于“建设更安全的互联网”的读者快速成长,成为行业的中坚力量。
请读者注意,方法只是工具,不能形而上学,对风险的业务认识、特征抽象才是本质。由于行业风控特征的敏感性,本书并未深入剖析,请读者在学习方法的同时将其和自身的具体业务场景相结合,灵活应用。
本书读者对象
本书面向的主要受众是互联网广告与营销风控行业的从业者、上下游合作方,以及对互联网攻防感兴趣的群体。根据工作性质,读者群体划分如下:
●互联网广告与营销风控行业或相关行业的从业者,包括技术、产品、运营人员等。
●互联网广告与营销行业的上下游合作方,如广告需求方、流量供给方、数据平台等。
●对互联网攻防,尤其是广告与营销领域攻防感兴趣,并致力于通过技术建设更安全的互联网环境的爱好者。
●开设相关课程的学校的师生。
本书主要内容
本书共10章。
第1章和第2章从互联网广告与营销业务出发,介绍了营销、广告、流量相关的基础知识,从流量背后的利益动机引申出无效流量,以及营销漏斗中各个环节的常见作弊手段和黑灰产业链,目的是帮助没有任何基础的读者快速入门。
第3章和第4章从相对宏观的视角概述了行业风控的范畴、立体的风控思路,并由浅入深地阐述了异常检测面临的难点和挑战,以及常见的异常检测方法。
第5~9章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在前4章的基础上,更加结构化地介绍了基于概率统计的异常检测方法、基于近邻的异常检测方法、基于图和时序的异常检测方法、内容风控技术等。
第10章是我对行业未来发展的一些思考,包括业务、数据、算法、系统和AIGC等行业的动向,帮助有需要的读者提前做好规划。
本书各章内容相对独立,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取相应的章节阅读。
本书内容特色
本书采取业务和技术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内容编排。
●业务层面。本书聚焦于广告与营销领域,从主流业务机制出发,剖析了行业发展背后的利益动机,以及人、货、场三个视角的作弊产业链和风控面临的挑战。
●技术层面。从流量(行为)反作弊和内容风控两个视角,结合领域业务风险问题,由浅入深地介绍了传统规则风控方法、基于概率统计的异常检测方法、基于近邻的异常检测方法、基于图和时序的异常检测方法,以及内容风控技术。
勘误
本书涉及的研究工作和公司无关,文中观点为个人观点,不代表公司观点。
由于我的写作水平有限,书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或者表述不准确的地方,尤其是在互联网广告与营销业务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在写作过程中,我更觉得个人的所见所知仅仅是行业的冰山一角,很多作弊手法、利益博弈以及背后的产业链都还没来得及去深入实践,书中表述难免片面,恳请读者朋友批评指正。联系邮箱:wdxbupt2009@gmail.com。
致谢
写这本书不是一蹴而就的,用了近两年的时间。书中的很多想法从不成熟,到拨云见雾,又到自我质疑,写的内容越多,越觉得自己认识的东西越少,对行业也更加敬畏。
感谢luoluo带我进入安全这个领域,感谢大师带我回到安全这个领域。除了专业技术以外,他们带给我更多的是对安全的热爱和执着。写作过程中还有很多同事、朋友对内容进行了指导,在此一并致谢。
感谢家人的支持,工作之余,我额外挤出近两年时间写作,占用了很多本该陪伴他们的时间。尤其是我的妻子一一,在写作过程中,她除了陪伴和支持,还从法律和经济学的专业视角,让我更加笃定在宏观周期和微观个体的关系中应该坚持自己热爱的事情,就像我们孩子的平衡车课的标语:“唯有热爱,方能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