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9)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是常“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辞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混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

道可道,非常道,老子说:如果用语言说得清楚,就不是我要说的道。全篇5000多字,老子都没有说道是什么,说得出来的就不是道了。无,是0吗?是138亿年前的那个奇点,是黑洞?有,是1吗?是大爆炸,是质子、中子和电子,是氢原子、氦原子,是生物进化,还是量子纠缠?如此多的称谓说不清道不明,但它们全出自“无”——那个奇点?道是万有引力中的平方反比,是物体的惯性和力的相互作用,是光的干涉和衍射产生的波动,是能量转化与守恒,是孤立系统的熵永远增加,是薛定谔方程和测不准原理,是空间弯曲和平行宇宙……老子已感悟到道,但概念的缺乏和工具语言的匮乏,使老子无法用现有的语言表述什么是道。就像牛顿第二定律:F=ma。或者像统一电磁理论的麦克斯韦方程组(微分形式):。没有物理概念和数学语言,是完全说不清楚的。

帛书《老子》(《德道经》)的相应内容:“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天地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噭。两者同出,异名同胃;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大“道”空虚无形,但它的作用又是无穷无尽。深远啊!它好像万物的祖宗。消磨它的锋锐,消除它的纷扰,调和它的光辉,混同于尘垢。隐没不见啊,又好像实际存在。我不知道它是谁的后代,似乎是天帝的祖先。)

虚无的道是万物实有的原因和根据。它生养万物、支持万物,所以它功于万物。但它生而不有,功而不居。不居万物之上,不居万物之前。甘以虚无居万物实有之下,居万物实有之后。而实质上它是万物的主宰,是最实最真者。而且应当是最光辉的实在,最耀眼夺目的实在。偏偏它,收敛了锋芒,折屈了锐气,和解了光辉,将自己混同于最微最小的事物,最终以虚无的形式卑微地存在着。这即道的无为。

帛书《老子》(《德道经》)的相应内容:“道冲而用之,有弗盈也;呵!始万物之宗。锉其兑,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呵!似或存。吾不知谁子也,象帝之先。”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草扎的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也是没有仁爱的,也同样像对待草扎的狗那样对待百姓,任凭人们自作自息。天地之间,岂不像个风箱一样吗?它空虚而不枯竭,越鼓动风就越多,生生不息。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虚静。)

老子认为天地是无为的,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只需依照自然界的发展规律生长变化,不需任何主宰者驾临于自然之上来加以命令和安排。老子通过两件事加以解说。一是人们祭祀时使用的以草扎制而成的狗,祈祷时用它,用完后随手就把它扔掉了。同样,圣人无所偏爱,取法于天地之纯任自然。即圣明的统治者对老百姓也不应有厚有薄,而要平等相待,让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安排作息。二是使用的风箱,只要拉动就可以鼓出风来,而且不会竭尽。天地之间好像一个风箱,空虚而不会枯竭,越鼓动风越多。政令烦苛,只会加速其败亡,不如保持虚静状态。老子所说的“不仁”,并非不仁慈、不仁爱的意思,他想表达的意思是“不偏爱、不干预”。

帛书《老子》(《德道经》)的相应内容:“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与!虚而不淈,虚而不淈,踵而俞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最善的人,最善于选择居处,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恪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

第一章是“以雌喻道”,此章则是“以水喻道”,再其后在其他篇章里还要讲“江海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于水”。

可能受老子的影响,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孔子观赏东流之水,子贡向孔子发问:“君子看见大水一定要观赏,是为什么?”孔子说:“流水浩大,普遍地施与各种生物而仿佛无为,好像德;它流动起来向着低下的地方,弯弯曲曲一定遵循流动的规律,好像义;它浩浩荡荡无穷尽,好像道;如果掘开堵塞使它通行,它回声应和原来的声响,奔赴百丈深谷也不怕,好像勇;注入量器时一定很平,好像法;它注满量器后不需要刮平,好像正;它温软地可以到达所有细微的地方,好像(明)察;各种东西在水里出来进去,便鲜美洁净,好像善于教化;它经历万千曲折也一定向东流去,好像志。所以君子看见大水一定要观赏它。”(孔子观于东流之水,子贡问于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见大水必观焉者,是何?”孔子曰:“夫水,大遍与诸生而无为也,似德。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义。其洸洸乎不淈尽,似道。若有决行之,其应佚若声响,其赴百仞之谷不惧,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淖约微达,似察。以出以入,以就鲜洁,似善化。其万折也必东,似志。是故君子见大水必观焉。”《荀子·宥坐》)

帛书《老子》(《德道经》)的相应内容:“上善治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居众之所恶,故几于道矣。居善地,心善。予善信,正善治,事善能,踵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尢。”

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遣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执持盈满,不如适时停止;显露锋芒,锐势难以保持长久。金玉满堂,无法守藏;如果富贵到了骄横的程度,那是自己留下了祸根。一件事情做得圆满了,就要含藏收敛,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道理。)

春秋末期,范蠡(公元前536—公元前448年)辅助越王勾践成功复国,却激流勇退。他来到齐国转行经商,很快便成为巨富。范蠡经商期间,三次发大财,又三次仗义疏财。范蠡功成身退,被誉为“忠以为国,商以致富,智以保身,功成名遂”,这就是天之道的风范。

而李斯在秦国为官,已经做到丞相之职,可谓集富贵功名于一身,权大势重不可一世。然而最终却做了阶下囚,被夷三族。李斯或读过《道德经》,但可能从未读进心里。

帛书《老子》(《德道经》)的相应内容:而盈之,不若其已。而允之,不可长葆之。金玉盈室,莫之守也。贵富而骄,自遗咎也。功述身芮,天之道也。”

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大道被废弃了,才有提倡仁义的需要;聪明智巧的现象出现了,伪诈才盛行一时;家庭出现了纠纷,才能显示出孝与慈;国家陷于混乱,才能见出忠臣。)

在本章中,老子再次阐述了自己的辩证思想。“大道”盛行之时,像“仁义”这些东西自然地存在于人们的行为当中,人们不缺乏仁义,所以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也就没有了倡导的必要。只有当社会秩序大乱、大道缺失、仁义泯灭的时候,人们才会由于缺乏这些东西而大加倡导。最后一句,指在国家安定的情况下,人民富足、平等,忠臣又有何用武之地呢?老子是一个善于洞察世事的高人,他总能从事物的表象看出问题的本质,从结果看出原因,这个本质和原因往往就隐藏在表象和结果的反面。

如果不是春秋战国的混乱,怎么可能有诸子百家;如果不是三国时期的战乱,怎么可能出现周瑜和诸葛亮。国家安定、社会平稳的时候,英雄竖子皆不成名。

帛书《老子》(《德道经》):“故大道废,案有仁义;知快出,案有大伪;六亲不和,案有畜慈;邦家昏乱,案有贞臣。”

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委曲便会保全,屈枉便会直伸;低洼便会充盈,陈旧便会更新;少取便会获得,贪多便会迷惑。所以有道的人坚守这一原则作为天下事理的范式,不自我表扬,反能显明;不自以为是,反能是非彰明;不自己夸耀,反能得有功劳;不自我矜持,所以才能长久。正因为不与人争,所以遍天下没有人能与他争。古时所谓“委曲便会保全”的话,怎么会是空话呢?它实实在在能够达到。)

“曲则全”:“曲”乃“全”之根,“曲”成就了“全”。“枉则直”:“枉”是双向的左右弯曲。“洼则盈”:地洼而水盈。庄子说老子之道是“人皆求福,己独曲全。曰‘苟免于咎’。”(《庄子·天下》)老子认为,事物常在对立的关系中产生,人们对事物的两端都应当观察,从正面去透视负面的状况,对于负面的把握,更能显现出正面的内涵。事实上,正面与负面,并非截然不同的东西,而是相互储存的关系。普通人只知道贪图眼前的利益,急功近利,这未必是好事。老子告诫人们,要开阔视野,要虚怀若谷,坚定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但是如果不考虑客观情况,一味地蛮干,其结果只能适得其反。

帛书《老子》(《德道经》):“曲则金,枉则定,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执一以为天下牧。不自视故明,不自见故彰,不自伐故有功,弗矜故能长。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金者,几语才!诚金归之。”

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有一个东西混然而成,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已经存在。听不到它的声音也看不见它的形体,寂静而空虚,不依靠任何外力而独立长存永不停息,循环运行而永不衰竭,可以作为万物的根本。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所以勉强把它叫作“道”,再勉强给它起个名字叫作“大”。它广大无边而运行不息,运行不息而伸展遥远,伸展遥远而又返回本原。所以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间有“四大”,而人居其中之一。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而道纯任自然。)

这里的“自然”,并不是大自然的意思(中国古代没有大自然的概念)。老子那个时代,然同燃。日月星辰自燃而明,是天经地义的事,道也如此。有那么一种规律的存在,在天地生成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就像万有引力。其状态是寂静安详、空旷深远的,它独立存在于天地万物之外,自始至终没有改变过。在万事万物间循环往复地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而其本身却永不倦怠、永不缺损、永不推辞,真可以称得上是天下万物之母啊!我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称呼它啊,姑且勉强给它起个字号叫“道”(规律)吧,再勉强给它加个“大”吧。其为大者可如“朝辞白帝彩云间”般离我们而去,离我们而去者或可如“一行白鹭上青天”般渐行渐远,渐行渐远者却又似“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般返回到我们身边来。所以,道可称之为大,天可称其为大,地可称其为大,人也可称其为大。在我们生存区域内的这“四大”之中,人只是其中之一而已。人要遵从地的法则,地要遵从天的法则,天要遵从道的法则,而道的法则是自成其然、自然而成的。

帛书《老子》(《德道经》):“有物昆成,先天地生。绣呵!缪呵!独立而不亥,可以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大曰筮,筮曰远,远曰反。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国中有四大,而王居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深知什么是雄强,却安守雌柔的地位,甘愿作天下的溪涧。甘愿作天下的溪涧,永恒的德行就不会离失,回复到婴儿般单纯的状态。深知什么是明亮,却安于暗昧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模式。甘愿做天下的模式,永恒的德行不相差失,恢复到不可穷极的真理。深知什么是荣耀,却安守卑辱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川谷。甘愿做天下的川谷,永恒的德行才得以充足,回复到自然本初的素朴纯真状态。朴素本初的东西经制作而成器物,有道的人沿用真朴,则为百官之长,所以完善的政治是不可分割的。)

通晓事物情理的锐敏聪慧之人,不可炫露耀物,宜于内含自守。

帛书《老子》(《德道经》)的相应内容:“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恒德不离;恒德不离,复归婴儿。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浴。为天下浴,恒德乃足;德乃足,复归于楃。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恒德不贰;德不贰,复归于无极。楃散则为器,圣人用,则为官长。夫大制无割。”

帛书中,“知其白,守其辱”似应为“知其荣,守其辱”。

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循环往复的运动变化,是道的运动,道的作用是微妙、柔弱的。天下的万物产生于看得见的有形质,有形质又产生于不可见的无形质。)

无中生有、循环往复、柔弱、顺其自然。

高以下为基,贵以贱为本,有以无为用,此其反也。动皆知其所无,则物通矣。故曰反者道之动也。柔弱同通,不可穷极。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下之物,皆以有为生。(王弼(10)《道德经注》)

帛书《老子》(《德道经》)的相应内容:“反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第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仅能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悟性高的人听到道后,必定立即勤奋去实行;聪明的人听到道后,则将信将疑、犹豫不定;迟钝的人听到道后,则会哈哈大笑。如果不被迟钝的人嘲笑,那就不足以成为“道”了。所以古时候立言的人说过这样的话:光明的道看似暗昧,前进的道好似在后退,平坦的道好似凹凸不平。崇高的德好似低下的川谷,广大的德好似有不足之处,刚健的德好似怠惰的样子,质朴纯真又好像浑浊未开。洁白无瑕的东西好似含污纳垢了一般,最方正的东西好似没有棱角,最珍贵的器物总在最后制成,最大的乐声反而听来没有声音,最大的形象反而看不见它的形状。道幽隐无声,无名无状。也只有道,才善于给予万物并且辅助万物。)

“上士闻道,仅能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说出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以及各种人对正确理论的认识水平。哈恩发现原子核裂变,物理学家立刻根据物理学原理推测能制造威力无比的原子弹,并通过努力制造出来。这就是“上士闻道,勤而行之”。莱特兄弟根据空气动力学的知识,欲自己制造飞机,但没有人会相信这么笨重的机器会飞起来,朋友都笑他们俩疯了。这就是“下士闻道,大笑之”。

帛书《老子》(《德道经》)的相应内容:“上士闻道,堇能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为道。是以建言有之曰:明道如费,进道如退,夷道如类;上德如浴,大白如辱,广德如不足,建德如输,质真如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天象无刑,道隐无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榖,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亦我而教人。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道是独一无二的,道本身包含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相交而形成一种适匀的状态,万物在这种状态中产生。万物背阴而向阳,并且在阴阳二气的互相激荡而成新的和谐体。人们最厌恶的就是“孤”“寡”“不榖”,但王公却用这些字来称呼自己。所以一切事物,如果减损它却反而得到增加;如果增加它却反而得到减损。别人这样教导我,我也这样去教导别人。强横的人死无其所。我把这句话当作施教的宗旨。)

由道开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有生于无”。道是数学的演绎,还是物理的规律?一是什么,是宇宙大爆炸的奇点,还是混沌初开?《淮南子》的解释:“二”是“阴阳”,三是“阴阳合和”。有道,一切皆能生出,如同数学中的欧拉公式e+1=0,将实数(0、1)和虚数(i)以及自然数(e、π)放进了一个公式里;如像爱因斯坦质能方程E=mc2,物质能量可相互转化。

帛书《老子》(《德道经》)的相应内容:“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天下之所恶,唯孤、寡、不榖,而王公以为自名也。勿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觐殷死,议而教人。故强良者不得死,我将以为学父。”

第四十九章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也。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德信也。圣人在天下也,歙歙焉,为天下浑心。百姓皆注其耳目焉,圣人皆咳之。

(圣人常常是没有私心的,以百姓的心为自己的心。对于善良的人,我善待于他;对于不善良的人,我也善待他。这样就可以得到善良了,从而使人人向善。对于守信的人,我信任他;对不守信的人,我也信任他。这样就可以得到诚信了,从而使人人守信。有道的圣人在其位,收敛自己的欲意,使天下的心思归于浑朴。百姓们都专注于自己的耳聪目明,有道的人使他们都回到婴孩般纯朴的状态。)

圣人以大道为根本,不因为环境和人情的改变而改变,所以对善和不善、信与不信的人都以一样的善良之心和诚信之心相待。对于善良的人就善待,对于不善良的人也同样善待,这样圣人就得到了善良。对于守信的人信任,对于不守信的人也同样信任,这样圣人便得到了信誉。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耶稣往橄榄山去。清早又回到殿里,众百姓都到他那里去,他就坐下教训他们。文士和法利赛人带着一个行淫时被拿的妇人来,叫她站在当中,就对耶稣说:“夫子,这妇人是正行淫之时被拿的。你说该把她怎么样呢?”耶稣却弯着腰,用指头在地上画字。但他们还是不住地问他,耶稣就直起腰来,对他们说:“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于是又弯着腰,用指头在地上画字。他们听见这话,就从老到少,一个一个地都出去了,只剩下耶稣一人,还有那妇人仍然站在当中。(《新约·约翰福音》第八章)

帛书《老子》(《德道经》)的相应内容:“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也。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德信也。圣人之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心,百姓皆属其耳目焉,圣人皆咳之。”

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曰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死了以后身体就变得僵硬。草木生长时是柔软脆弱的,死了以后就变得干硬枯槁了。所以坚强的东西属于死亡的一类,柔弱的东西属于生长的一类。因此,用兵逞强就会遭到灭亡,树木强大了就会遭到砍伐摧折。凡是强大的,总是处于下位,凡是柔弱的,反而居于上位。)

老子去看望生病的老师常摐,问道:“先生病得如此严重,有没有什么教诲告诉弟子们呢?”常摐说:“即使你不问,我也要说的。”他张开嘴给老子看了看,问道:“我的舌头还在吗?”老子说:“在。”常摐又问:“我的牙齿还在吗?”老子说:“没有了。”常摐问:“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老子回答:“那舌头之所以存在,岂不是因为它柔软吗?牙齿没了,岂不是因为它是刚硬吗?”常摐说:“好!完全正确。这天下的事情都说明白了,我没有什么可以再传授你的了。”(常摐有疾,老子往问焉,曰:“先生疾甚矣,无遗教可以语诸弟子者乎?”常摐曰:“子虽不问,吾将语子。”……张其口而示老子曰:“吾舌存乎?”老子曰:“然。”“吾齿存乎?”老子曰:“亡。”常摐曰:“子知之乎?”老子曰:“夫舌之存也,岂非以其柔耶?齿之亡也,岂非以其刚耶?”常摐曰:“嘻,是已。天下之事已尽矣,无以复语子哉!”(刘向《说苑·敬慎》)

帛书《老子》(《德道经》)的相应内容:“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恒仞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捙槁。故曰:坚强者,死之徒也;柔弱微细,生之徒也。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恒。强大居下,柔弱微细居上。”

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使国家变小,使人民稀少。即使有各种各样的器具,却并不使用;使人民重视死亡,而不向远方迁徙;虽然有船只车辆,却不必每次坐它们;虽然有武器装备,却没有地方去布阵打仗;使人民再回到远古结绳记事的自然状态之中。国家治理得好极了,使人民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适,过得快乐。国与国之间互相望得见,鸡犬的叫声都可以听得见,但人民从生到死,也不互相往来。)

在老子的内心,更向往上古黄帝禅让制的时代(夏、商、周已是家天下),那是谁修行好就推举谁来带领、指导大家生活的时代,整个社会朴素自然,国与民都处在道的状态,织而衣,耕而食。如《击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帛书《老子》(《德道经》)的相应内容:“小邦寡民。使十百人之器毋用,使民重死而远徙。有车周无所乘之,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邦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故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

(真实可信的话不漂亮,漂亮的话不真实。善良的人不巧说,巧说的人不善良。真正有知识的人不卖弄,卖弄自己懂得多的人不是真的有知识。圣人是不存占有之心的,而是尽力照顾别人,他自己也更为充足;他尽力给予别人,自己反而更丰富。自然的规律是让万事万物都得到好处,而不伤害它们。圣人的行为准则是,做什么事都不跟别人争夺。)

本章是《道德经》的最后一章,是全书正式的结束语。人们在自然之中,要遵循自然的规律,把自己的勇气建立在柔弱谨慎自存的基础上,去做一个像水一样包容、无私、平和的人。

帛书《老子》(《德道经》)的相应内容:“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善者不多,多者不善。圣人无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予人己愈多。故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弗争。”

在《道德经》中,老子试图建立一个囊括宇宙万物的理论。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遵循这样的规律(道):事物本身的内部不是单一的、静止的,而是相对复杂和变化的。事物本身即阴阳的统一体。相互对立的事物会互相转化,即阴阳转化。方法(德)来源于事物的规律(道)。

《道德经》主要论述“道”与“德”:“道”不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个体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

“道”是浑全之朴,“众妙之门”。“道”生成了万物,又内涵于万物之中;“道”在物中,物在“道”中,万事万物殊途而同归,都通向了“道”。

“道”不只是有形的“物质”、思虑的“精神”、理性的“规律”,而是造成这一切的无形无象、至虚至灵的宇宙根本。“物质”“精神”“规律”皆是“道”的派生物。“道”是先天一炁[qì],混元无极,“道”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至简至易、至精至微、至玄至妙的自然之始祖、万殊之大宗,是生成宇宙万物的源头。

老子讲无为,《道德经》提出了“无为而治”的主张。无为而治是道家的基本思想,也是其修行的基本方法。儒家也讲“无为而治”:“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论语·卫灵公》(“能够不做什么就使天下得到治理的人,大概只有舜吧?他做了什么呢?他只是庄重端正地面向南地坐在王位上罢了。”)

老子使“无为而治”系统化而成为理论,他认为统治者的一切作为都会破坏自然秩序,扰乱天下,祸害百姓。他提出统治者无所作为,效法自然,让百姓自由发展。但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以“无为”为目的,而是以“有为”为目的,“无为”会转化为“有为”。这种思想的高明之处在于,虽然主观上不以取得利益为目的,客观上却可以更好地实现利益。“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可见老子所说的“自然”不是类似于神的概念,万物的规律(道)由自然来指定,即“道法自然”。

《道德经》全篇“空无一人”,既无三皇五帝,也无夏桀商纣。老子书于竹简,字愈五千,简练考究,力透纸背。春风大雅容万物,秋水文章不染尘。《道德经》同时运用了多种修辞方式——对偶、排比、比喻、设问和反问、联珠等,使词句准确、鲜明、生动,富有说理性和感染力。

无为、不争、顺其自然,是老子《道德经》(王弼本)中的核心思想。其中,光“不争”二字就在《道德经》中出现了8次,“无为”更是出现12次之多。

老子的“无为”和“不争”,是对君王的告诫,告诫他们不要与民争利。老子作为周朝的守藏史,他了然王朝的兴衰和君王的更迭,告诫君王如何治理天下。作为统治者,要用一种“无为”的态度去管理天下,让百姓自治,不要朝令夕改,过于劳民伤财,要让万物自然生长;最后就可以“事无事,为无为”,无为而无所不为!他是告诉乱世君主们,不要私欲膨胀,在治理国家的时候,要“以不争去大争”,不应该在道德上面去争,而要多用实际行动去争取更大的利益,去积极作为,造福黎民苍生。

不过,老子在写《道德经》时,也是有所顾忌的,不能全盘托出,只好点到为止,所以“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既说道不可道,又说“上士闻道……,中士闻道……,下士闻道……”其中之意,只好读者自己领会。

《道德经》又称《老子》,是中国最古老的哲学典籍之一,魏晋以来传世版本有很多。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第三号汉墓出土的两本帛书《老子》(甲、乙本),是现今发现的最古老的两种抄本。甲本没有避讳,乙本避汉高祖刘邦的“邦”字讳,说明甲本比乙本更早,甲本应该是在刘邦称帝之前,乙本在称帝之后,距离现在也都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帛书《老子》甲、乙本虽然也有遗漏,然而近古必存真,还是较多地保存了老子思想的本来面目。帛书《老子》是以《德经》在前《道经》在后,称为《德道经》,和现行的《道德经》顺序正好相反。

与《道德经》相比,帛书《老子》是目前所见《老子》写本中后人改篡最少的版本。帛书《老子》埋入地下的时间约在距今2170年以前,这个时间比目前已知最古老的《道德经》(河上公版)约早50年,而且帛书甲、乙本《老子》的誊抄时间都比埋入地下时间更早,而誊抄时间还和母本的生成时间有所差距。大致估算,帛书甲本《老子》出现在《道德经》之前至少100年。对照帛书《老子》,可见《道德经》因避刘邦、刘恒、刘启和刘弗陵这四代皇帝的名讳,将全文中的“邦”改成“国”,“恒”改成“常”,“启”改成“开”,“弗”改成“不”,导致全书出现了整整100处重大改动。

到了公元前2世纪,《道德经》被奉为道教经典,所以有学者认为《道德经》被分为81章有明显的道教九九归一的思想,在内容的分割上未免牵强。清代魏源(11)首次破此惯例将《道德经》分为68章,总体上更能相对保持每章的完整性。

帛书《老子》

《道德经》内容涵盖广泛,对中国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先秦诸子的文化思想等没有不受老子影响的,《道德经》被华夏先辈誉为“万经之王”。鲁迅说:不读《道德经》一书,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

李约瑟说:“道家对自然界的推究和洞察,完全可与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公元前322年)以前的希腊相媲美,而且成为中国整个科学的基础。”“中国人的性格中有许多最吸引人的因素都来源于道家思想。中国如果没有道家思想,就会像一棵深根已经烂掉了的大树。这些树根,今天仍然生机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