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二

华为的成功源自多种能力的长期投入、系统构建、要素协同与组合发力,很难拆解某个要素来说明其成功的原因。其中,华为具有远见卓识的战略领导力、高度聚焦的战略管理、持续内化的管理体系建设、具有自省精神的学习能力、整合关键利益群体的文化建设、基于业绩的激励机制等,受到其他企业的特别关注。

在华为的发展历程中,1996年的战略与管理转型至关重要。这一年,华为提出了要成为世界一流企业的战略愿景,尽管此时华为的销售额不足百亿元人民币,在各项关键能力指标上都与领先企业存在着巨大差距,能提出这样的愿景既需要勇气与激情,更需要对行业最佳实践的深刻理解和对内在能力的理性规划。在达成战略愿景的蓝图规划中,任正非提出了三步走优先度排序:三年内在管理上与国际接轨、五年内在销售上与国际接轨、十年内在研发上与国际接轨。

在教学实践中,每当讲到这个阶段,我都会给企业家学生抛出这个问题,如果你是任正非,要实现这样的战略愿景,你将如何对转型优先度进行排序?有意思的是,绝大多数企业家都不会把管理放在第一位,他们通常会把市场、人才等因素放在前面。

企业家同学之所做出这样的选择可能会有多种原因,推断起来有这么几点:一是中国工业文明时间相对较短,管理文化和意识相对淡薄;二是中国经济高速成长,企业家们认为抓住外部机会更加重要;三是管理能力建设投资大、见效慢、风险高,不愿意将有限的资源投在这里;四是企业家会将管理体系作为成本中心,而不是战略资产。但是在任正非看来,近百年来,中国之所以没有出现世界级企业,就是因为中国人不重视管理,而人的灵活性和易变性,使得企业在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中,很难形成支撑企业大而不乱、多而有序、变而稳定、快而精细的核心能力,而管理体系正是这一核心能力的关键。

在这种背景下,冯德刚先生的这本书就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他的书系统梳理总结了华为体系化、独特的管理工具和方法论,内容涉及战略管理、流程管理、质量管理、变革管理、数字化转型等,展现了华为从一个灵活高效的中国“农民企业”转型成为世界级企业的苦功、内功和真功。作为华为管理变革的亲历者,冯德刚先生掌握大量一手资料,并深度参与了企业变革的诸多实践,相信他的书会给企业家带来很多启发和借鉴。

董小英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荣休教授

《华为启示录:从追赶到领先》(中英文版)作者

2023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