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针灸反射学(修订版)
- (美)金观源 相嘉嘉 金雷
- 2701字
- 2024-12-28 11:15:34
1.3.1 经络现象的现代研究
通过近50年来的大量临床和实验研究,尽管至今尚未能发现经络特有的解剖结构,但对经络现象包括循经感传的各种特性可以说已有了较为明确的认识。
所谓经络现象,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针灸或其他刺激手段激发或自发产生沿经脉循行路线出现的主观感觉传导现象,亦称为“循经感传”。其感觉性质可以因刺激手段与个体差异而不同,一般为酸、麻、胀、冷、热感,也可以是虫爬、水流、跳动感等。二是沿身体表面经络循行线上或其附近出现的各种客观的变化,主要是肉眼可见的皮肤色(红或白)线、丘疹、水泡以及皮肤电阻的降低等。人体的这两种经络现象,既可以单独也可以合并发生。对它们的观察,是研究古典经络体系的重要方法和依据,以及它们的表现是证明经络存在的依据。
20世纪50年代,国内已有循经感传的零星报道。70年代在全国掀起了循经感传研究的高潮,按统一的方法和标准,对遍及全国不同地区、民族、年龄、性别的20万人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有感传者3000余例,其中感传显著的“经络敏感人”约500多例,但感传出现率无地区、民族和性别的差异。国外也有人用同样的方法进行调查,发现白人与黑人中同样存在循经感传现象。
在上述调查中观察到,循经感传的路线与古籍记载的经络循行路线基本一致,尤其在四肢部,但也有超过、不及、串行与不循经的,如在躯干部常有偏离,头面部则变异更大。感传呈线状、带状或片状,其宽度可因人、因经、因部位而异,四肢部分较窄,躯干部分较宽。一般在0.5~5cm或更宽。在带状感传中可有感觉更为清晰的中心线,当感传到达胸腹、头面部时可以出现大面积扩散现象,或浅行于体壁,或深入于体腔。总之,古典经络体系对十四经脉循行路线的描述有很大的准确性与可靠性,但也有很大的变异,而且多半不是线性的,而是成带状或片状分布于身体的表面。
在某些经络敏感人身上还可以观察到“经络皮丘带”现象。如有一例男性受试者,在1972年的大约半个月的时期内,先后接受低频脉冲电刺激6次(用电极刺激井穴5次,电针刺激肝俞穴1次),共刺激经络18条次。除小肠、心包、膀胱经各1次未出现皮丘带现象外,其余15条次都于刺激后13~16h出现不同程度的经络皮丘带,其中以大肠、心、心包、三焦、脾、胃6经出现的比较完整,当时的观察者对它们拍摄了照片[45]。它们是一条条高出皮肤面,较周围组织稍硬的带状物,与荨麻疹时的皮肤组织反应相似,位于皮内,在皮下则触摸不到索状物。它的宽度约0.5~0.6cm,每次出现前都有全身发热感。该皮丘的线路与其主诉的刺激感觉走向完全相同,与古书记载的经脉循行部位基本一致,约持续1~2h后消失。尽管这种经络皮丘带现象相当罕见,其出现机制也不清楚,但终于使经络现象有了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证据。
直接可以见到的经络现象,还包括循经出现的皮肤病。除在日本、苏联、西德、匈牙利等国都有少数几例报道之外,国内已有两百多例的报道[46]。在临床上也观察到,在某些病理状态下有沿经自发出现的感觉异常带,常见的如麻木与痛敏,或多种感觉的复合障碍。
关于经络现象的间接客观指标,以对腧穴部位的低电阻、高电位特性的研究开始最早,报道亦最多。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关于经络生物物理学的研究又取得一系列新的成果,如发现经络线较线外能够发出较强冷光的特性;以红外热像图仪(Infrared thermography)显示循经感传过程中体表温度的变化,荧光屏上可以显示出与感传线一致的循经亮带或暗带[47][48];经络线上的组织不仅具有特殊的导音性,它受机械振动时还能发出特殊的高振动音,几乎人人都能测出,位置相对不变;等等[49]。
近年运用红外辐射成像技术研究经络现象又有新的进展,在没有任何外加刺激的条件下,在人体体表观察到与古典的经络路线基本一致或完全一致的循经红外辐射轨迹,长者可跨越多个体区,通达经脉的全程。它在健康人群中的出现率约30%,但因经脉而异。113名受试者背部督脉的出现率为77.9%,其中通达全程(上至大椎、下达腰阳关)者30.9%,半程者35.4%。胸腹部任脉的出现率为26.6%,其中通达全程(上至天突、下达中极)者5.3%,半程者13.3%。52名受试者上肢手三阴经和手三阳经的出现率在30%左右,其中肺经最高超过50%。患者的出现率可能较高,并与患病的脏腑有关。
经初步研究,循经红外辐射轨迹与皮下或深部的大血管无明显的关系,也难以用热力学有关热能扩散的规律简单地加以解释,确实是一种自然存在的生命现象。在经脉线上的穴位或非穴位处加热时,升温的反应即沿经向两个方向延伸,可使它明显诱发。30例冷负荷实验的结果显示它的热源可能位于皮下一定深度的部位。循经红外辐射轨迹的发生机制尚不清楚。实验检测的初步结果显示,那里的氧代谢活跃,提示其可能与经脉线下有关组织的能量代谢旺盛或皮肤微循环的状态密切有关[50][51][52]。
另一方面,大量的针灸临床实践证明,循经感传的显著程度与针刺效应呈高度的正相关(P<0.01),而且感传线抵达病灶的远近与疗效有关,即越接近病灶或患部者疗效越佳,反之则逐步递减。这为古人的经验“气至病所”、“气至而有效”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从人体的经络现象及其它们与疗效的密切关系,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人体内确实存在着一种连接体表特定部位之间或其与特定器官之间的联系通道。这种联系通道既可以显性地被人感觉或观察到,也可以是隐性地起作用而不被明显地感知。我们的祖先把它们称为经络,并且以十四经脉的形式对其循行路线作了大致准确的描述。
然而,关于经络的实质,用现代解剖学或化学示踪法,至今为止都没有能够在穴区、穴间、经络间区域找到作为经络的特殊结构,见到的只不过是已知的周围神经、血管、淋巴管、肌肉、肌腱、皮下组织和皮肤等。其中以外周神经与经络、穴位的关系最为密切,血管次之,与其他组织也有一定关系。事实上,血管等其他组织,无非也是被稠密的神经纤维分布或包绕着。由此看来,这些组织,特别是外周神经就是所谓经络在体表主要的物质基础。古人对经络的某些记载,以及现代观察到的大多数经络现象,都是身体各部的上述组织在中枢神经系统主导下,通过神经体液调节所表现出来的功能现象。
但是,外周神经以外的组织,如肌肉、皮肤或皮下组织在实现某些经络现象中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近年发现经络线的低阻抗和高振动音特性,即使在离体的肢体上也依然存在,就提示经络的这些特性可能只与皮肤和皮下组织结构有关,不需要依赖中枢神经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而独立存在[49]。本书在提出经络的简化模型和分析循经感传的发生机制时,就充分考虑了这些因素。
总之,关于经络现象的大量近代研究表明,经络现象的确是客观存在的,它具有一系列的生物物理、生理的特性,但它主要是以神经反射为基础的功能现象;所谓经络的实质,离不开现代医学所了解的人体各种组织结构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