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献词
插图
第一版石序
第一版郑序
修订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第1章 针灸反射学概论
1.1 针灸反射学的新学科
1.1.1 发展针灸疗法的挑战
1.1.2 复杂系统的研究方法
1.1.3 古典术语的科学表达与国际化
1.1.4 针灸反射学的内涵
1.2 反射弧:针灸治病的基础
1.2.1 内稳态与反射
1.2.2 针灸的刺激信号
1.2.3 穴位的组织结构与感受器
1.2.4 针感的传入途径
1.2.5 牵张反射与针下反应
1.2.6 针灸刺激输入的环节
1.2.7 针灸的反射中枢与自主性传出
1.2.8 神经-体液调节的长反射
1.2.9 针灸的治病功效
1.2.10 针刺麻醉
1.3 反射区:经络的实质
1.3.1 经络现象的现代研究
1.3.2 牵涉痛与“内脏-体表相关”
1.3.3 放射痛与“体表-体表相关”
1.3.4 经络学说要发展
1.3.5 取代经络的反射区概念
1.3.6 反射区或经络的形成
1.3.7 反射区的分类与分布规律
1.3.8 反射区与经络体系的关系
1.3.9 反射区的局部重叠与分层
1.3.10 反射区的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1.3.11 反射区或经络的简化模型
1.4 针灸作用原理的阐释
1.4.1 穴位作用的相对特异性
1.4.2 针灸调整作用的原理
1.4.3 针灸镇痛作用的原理
1.4.4 针灸康复作用的原理
1.5 针感传导原理的阐释
1.5.1 针感传导的分类与特征
1.5.2 中枢内兴奋扩散
1.5.3 外周动因激发
1.5.4 “肌肉紧张性扩散”假说
1.5.5 “感觉神经末梢间传递”假说
1.5.6 “感觉记忆激发”假说
1.6 反射疗法:针灸的归宿
第2章 针灸反射疗法的控制
2.1 患者“黑箱”
2.2 体表反射信息的获取
2.2.1 皮肤温度
2.2.2 局部软组织的外观与张力
2.2.3 压痛点
2.2.4 皮肤电阻
2.3 针灸干预信息的输入
2.3.1 最佳刺激部位
2.3.2 刺激类型
2.3.3 刺激强度与时间
2.3.4 基本针刺手法的刺激特征
2.3.5 针感的性质及其产生机制
2.3.6 针刺效应与针感的分离
2.3.7 疗程与治疗间隔
2.4 反馈施治的原则
2.4.1 针灸疗效的判定
2.4.2 疗效显现的时间模式
2.4.3 反馈施治的指标
2.4.4 自身对照与即时效应
2.4.5 快速修正治疗方案
2.5 针灸治病的流程图
2.6 影响针灸疗效的因素
2.6.1 机体的敏感性
2.6.2 合适的体位
2.6.3 心理因素
2.6.4 患者的精神状态
2.6.5 操作者的指力
2.6.6 无痛进针法
2.6.7 治疗环境
2.6.8 晕针的利与弊
2.6.9 群体特征
2.6.10 刺激顺序
2.6.11 刺激面积
2.6.12 针的粗细
2.6.13 针刺角度与深度
第3章 提高针灸疗效的对策
3.1 增大刺激量
3.1.1 以痛为输
3.1.2 探穴与捣针
3.1.3 带电移针法
3.1.4 一穴多针
3.1.5 一针多穴
3.1.6 手法辅佐
3.1.7 双手运针
3.1.8 合并电刺激
3.1.9 神经刺激法
3.1.10 “跳动穴”与跳动反应
3.1.11 血管刺激法
3.1.12 透热灸法
3.1.13 延久刺激的原则
3.2 获取热、凉针感
3.2.1 热、凉针感的产生机制
3.2.2 寒热辨证为先
3.2.3 烧山火、透天凉的刺激要领
3.2.4 呼吸配合的用意
3.2.5 热、凉手法简式
3.3 控制针灸感传
3.3.1 反映点,反映点,反映点
3.3.2 考虑组织的连续性
3.3.3 适当、持续而不痛的针感
3.3.4 调节刺激力的方向
3.3.5 疏前方,堵后路
3.3.6 刮针与低频振动
3.3.7 接力远循
3.3.8 雀啄灸与热波
3.4 配穴:多通道刺激法
3.4.1 微反射区与全身反射区的配合
3.4.2 局部与远隔反射区的配合
3.4.3 不同层次反射区的配合
3.4.4 双侧反射区的配合
3.4.5 对应反射区的配合
3.5 改变患者原有的功能状态
3.5.1 影响针灸疗效的功能状态
3.5.2 入静与精神放松
3.5.3 调息与自主神经
3.5.4 导引与机体敏感性
3.5.5 特殊姿势与“阻力针法”
3.5.6 因时施治:时间针灸法
3.6 避免与克服“抗针性”
3.7 打破疾病的稳定态
3.7.1 稳定态的“弹子模型”
3.7.2 顺势疗法与反治法
3.7.3 反治法的运用
3.8 其他辅助措施
3.8.1 协同作用的原则
3.8.2 针灸与按摩的配合
3.8.3 冰敷与热敷
3.8.4 泡浴与游泳
3.8.5 运动疗法与康复
3.8.6 针药并治
第4章 常见针灸适应证顽难病例的治疗
4.1 运动系统病症
4.1.1 冻结肩/肩周炎/肩痛
4.1.2 颈椎病/慢性颈痛
4.1.3 落枕/颈部扭伤
4.1.4 腰痛
4.1.5 髋骨关节炎/腹股沟痛
4.1.6 膝关节炎/膝痛
4.1.7 类风湿性关节炎/手足小关节炎
4.1.8 肌纤维组织炎
4.1.9 肌腱炎/足后跟痛
4.1.10 网球肘/肱骨外(内)上髁炎
4.1.11 腕管综合征
4.1.12 腱鞘炎/扳机指/腱鞘囊肿
4.1.13 软组织损伤/踝关节扭伤
4.2 神经系统病症
4.2.1 坐骨神经痛
4.2.2 肋间神经痛/胸痛
4.2.3 股外侧皮神经炎
4.2.4 末梢神经炎
4.2.5 反射性交感营养不良
4.2.6 三叉神经痛
4.2.7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4.2.8 面肌痉挛
4.2.9 头痛/偏头痛
4.2.10 中风偏瘫
4.2.11 震颤/帕金森病
4.2.12 多发性硬化症
4.2.13 阿尔茨海默病
4.2.14 癫痫
4.3 精神性疾病
4.3.1 失眠
4.3.2 神经官能症/紧张症/焦虑症
4.3.3 癔症
4.3.4 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精神病
4.4 眼病
4.4.1 近视/屈光不正
4.4.2 视网膜病/视神经萎缩/青光眼
4.5 耳鼻咽喉疾病
4.5.1 耳鸣/神经性耳聋
4.5.2 梅尼埃病
4.5.3 鼻炎/鼻窦炎
4.5.4 失声
4.6 口腔疾病
4.6.1 牙痛/拔牙后疼痛
4.6.2 颞颌关节功能紊乱
4.7 循环系统病症
4.7.1 高血压
4.7.2 心绞痛/冠心病
4.7.3 心律失常
4.7.4 雷诺综合征
4.8 呼吸系统病症
4.8.1 感冒/扁桃腺炎
4.8.2 哮喘/支气管炎
4.9 消化系统病症
4.9.1 恶心/呕吐/呃逆
4.9.2 胃炎/消化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
4.9.3 溃疡性结肠炎/易激性肠道综合征
4.9.4 胆石症
4.9.5 肝炎
4.10 泌尿生殖系统病症
4.10.1 尿潴留
4.10.2 夜尿症
4.10.3 尿失禁
4.10.4 前列腺炎/癌
4.10.5 阳痿/早泄
4.10.6 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
4.10.7 更年期综合征/潮热
4.10.8 不育症
4.10.9 胎位不正
4.10.10 子宫肌瘤
4.11 皮肤科病症
4.11.1 带状疱疹
4.11.2 荨麻疹/瘙痒症/神经性皮炎/银屑病
4.11.3 痤疮
4.12 其他病症
4.12.1 减肥
4.12.2 戒烟
4.12.3 戒酒
4.12.4 戒毒
4.12.5 糖尿病
4.12.6 甲状腺疾病
4.12.7 人体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艾滋病
4.12.8 恶性肿瘤
第5章 身体反射区图谱
5.1 内脏反射区
5.1.1 肺反射区
5.1.2 肠反射区
5.1.3 心反射区
5.1.4 泌尿生殖系反射区
5.1.5 胃、食管反射区
5.1.6 肝、胆、脾、胰反射区
5.2 躯体反射区
5.2.1 躯体前区
5.2.2 躯体侧区
5.2.3 躯体后区
5.3 中枢反射区
5.3.1 身体中线区
5.3.2 身体边缘区
5.3.3 头皮区
5.4 五官反射区
5.4.1 眼反射区
5.4.2 耳反射区
5.4.3 鼻反射区
5.4.4 口腔、咽喉反射区
5.5 经外奇穴索引*
5.5.1 头、颈部
5.5.2 躯干部
5.5.3 四肢部
附录1 针灸反射学简明问答
附录2 针灸反射学新歌赋
附录3 作者自传
附录4 书评
附录5 作者最新论文
参考文献
更新时间:2024-12-28 11:1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