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针灸反射学(修订版)
- (美)金观源 相嘉嘉 金雷
- 2762字
- 2024-12-28 11:15:35
1.3.5 取代经络的反射区概念
经络学说的发展,首先是从突破“经脉是线,穴位是点”的传统认识开始的。近代观察到,不仅在一个重要穴位的周围可以发现具有类似功能的其他新穴,而且具有类似功能的穴位有聚集成片、成区的倾向。
例如,在足三里的周围连续发现几个十分靠近而功能相似的新穴,它们分别是里上(胃经足三里穴上一寸)、足二里半(足三里穴上半寸)、万里(足三里穴下半寸)与里外(足三里外侧平开一寸处)[66]。其实,只要我们突破“经脉是线,穴位是点”的传统认识,便能清醒地认识到,里上、足二里半、万里与里外四穴,都不过是足三里的位置变异,或者说足三里是一个包括这四个新穴在内的,具有一定面积的穴区。而且,当几个具有类似功能的穴区聚在一起时,又可以变成一个更大面积的体表刺激区域。如临床上针刺足三里穴对于腹痛有较好的效果,但在足三里上下的另几个穴位,如上巨虚、下巨虚、条口、阳陵泉等穴也具有与足三里穴几乎同等的效果,它们就都可以归纳为用治腹痛的同一个体表刺激区域。
再如,翳风是手少阳三焦经的常用穴位。笔者观察到它在牙痛、耳鸣、耳聋、面神经麻痹等疾患时可以出现硬结反映点,但各人出现的位置可以有一定范围的移动,有的位置稍上些,相当于新穴“上翳风”(翳风穴上5分),有的稍下些,相当于新穴“下翳风”(翳风穴下2分),有的硬结范围较大,可包含这三个穴位。所以,所谓上翳风、下翳风与翳风穴,其实就是具有一定面积的同一个穴位[68]。
显然,如果一条经脉(如胃经)上的经穴(如足三里)都是“区”,那么这条经脉自然也就不是“线”而是“带”状的了。这与近代有关经络现象与循经感传的观察结果也是一致的,后者也已揭示了经脉线路的“带状”特点。
近几十年来,出现过一系列新名词来表述这种“穴位成带、成区”分布的经络特点,其中最有影响的是1974年山西医学院的一些研究者率先提出的“穴区带”概念。他们经过对病理敏感点的调查和穴位效能的分析,归纳出分布于全身体表的35条“穴区带”,用以指导针灸临床取得颇佳的疗效,对针灸疗法的科学化作出了巨大贡献[69]。但是,“穴区带”的划分存在着明显的缺点:一是它在归纳穴位或反映点功能时未能揭示其根本的分布规律,致使“穴区带”的功能亦和经络体系一样颇为纷乱;二是“穴区带”的提法只说出了“经脉是带”的性质,没有触及与反映经络的实质;三是它与经络学说的理论关联不大,故最多只是一种实用性的经验总结,而上升不了一种可以用以全面继承和发展经络学说的新理论。
由于至今为止的大量的研究都未发现所谓经络有任何现代医学所不了解的结构基础,故目前多数研究者认为,经络只是身体各部位或体表与内脏之间的一种功能上的联系,或者用控制论的术语来说,经络是联系人体内外与在不同部位之间传递信息的信息通道[6]。笔者在1976年提出用“信息带”的概念替代经络,并且绘制了人体信息带的简化模型与图谱;还对信息带与经络体系的关系,以及用信息带理论解释针灸调整作用原理、针刺疗法的过程、针麻镇痛机制以及解决针麻“三关”的途径等方面作了一系列较为详尽论述[7][70]。
人体作为一个完整的自动控制系统,由多重多级的神经网络结构传递各种内外信息。当身体某器官或组织发生疾病时,疾病信息可以在特定的体表反射部位输出信息,以反映点(区)的形式表现出来;同时,在反映点(区)上针灸刺激,即是向人体输入了控制信息,通过人体的自动控制系统发挥治病作用。所谓穴位或反映点,既是体内信息在体表的输出部位或反射点,又是针灸治疗信息的输入部位。我们把那些分布于体表,既反映某部器官活动情况,并有类似治疗功效的穴位或反映点所经常出现的一定范围或区域称为信息带。信息带图谱则是在经典的经络系统基础上,通过分析、整理、归类各个穴位或反映点的功能总结出来的。
信息带理论中关于反映点及其成带分布的观点,与“穴区带”经验是一致的,但是我们提出的三大类信息带的分布规律可以十分明确而科学地归纳所有反映点或穴位的功能。而且,信息带的概念包含了经典的经络含义在内。从某种意义上说,经络体表部分的线路只是信息带的一种极限近似。经典的经脉体表线路是由一系列相应经穴连成一线所构成;而各种信息带是由带(区)状范围内相应的一些反映点(包括病理反映点与生理反映点)所构成,并且这些反映点出现的位置,既可以是原来经穴或经外奇穴的位置所在,但也可以完全是在经脉之外,而且可以随病情变化或个体差异移动的,不是固定不变的。
由于信息带理论是在继承经络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0多年来经受了大量针灸实践的检验,它的真理性始终不衰,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为了与国际接轨,使它更容易融入到现代医学的主流中去,在1998年我们又采纳国际上尤其是西医普遍理解与接受的“反射”概念,用“反射区”的提法,替代“信息带”的名称,并重新制作了身体反射区的彩色图谱替代早先绘制的信息带图谱[8]。
所以,反射区就是信息带。但是反射区的提法更形象与通俗地表达了经络的实质,即其作为一种反射性的功能联系。具有相同治疗功能的反映点或穴位所聚集,或牵涉痛等其他反射现象经常出现的体表区域,就是反射区或反射带。组成反射区的穴位或反映点,既是体内信息在体表的输出部位或反射点,又是针灸治疗信息的输入部位。
我们把分布于全身体表的反射区,称为“身体反射区”。它包含了经典的十四经穴、所有的经外奇穴、至今为止在身体上发现的大多数新穴;而各种微针疗法(如耳针、手针、足针、面针、鼻针、眼针、头针、舌针、腕踝针等)所采用的反映点或穴区,可以称为“微反射区”;它们从整体到局部相互补充,描绘了一幅全身反射区的完整画面。所以,在阅读本书时,不要把本书所提的广义的反射区概念与一些其他著作中只限于手、足及耳部的狭义反射区概念等同起来。
运用反射区来替代经络的提法有很多优越性。它们起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合理归类及明确了全身穴位的主治功效,简化了复杂的经络系统。各反射区的分布规则、一目了然,且与西医解剖名称相应,易学易记,临床应用方便。
(2)发展了穴位是“区”不是“点”,经脉是“带”不是“线”的概念,同时又提供了大致的范围以利于快速寻找反应点。临床证明,反射区中的反映点往往与病灶有最短的联系通道,适当地刺激它们能提高疗效和缩短疗程。
(3)“异经同治”与“同经异治”的许多困惑便可以不再存在。以前述耳前区的听宫、听会、耳门三穴为例,如果把它们从原属经脉里划出来,归纳成一个反射区,可以称为耳反射区,这显然要比应用传统的“异经同治”之说来解释更简单明了。“同经异治”或“交会穴”之说则可以用不同反射区的重叠来阐释。
(4)去伪存真,发现与摒弃传统经络学说中的糟粕,如经络体系中的大肠经、小肠经不应分布于上肢,因大肠反射区和小肠反射区不出现在上肢,而都分布在下肢等(参见“1.3.8 反射区与经络体系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