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0 针刺麻醉

针刺麻醉(针麻)的成功实践,是针刺能够抑制急性疼痛最好的例证。古典东方针刺疗法能在20世纪70年代广泛传到美国等西方国家,针麻的奇迹功不可没。

在中国,至今已在针刺麻醉下完成了成千上万例各种外科手术。例如北京结核病研究院自1965~1978年在针麻下完成1048例肺切除手术,优良率达74.8%~85.7%[37]。北京妇产科医院自1966~1978年在针麻下完成3535例剖腹产手术,他们对其中1000例的分析表明针麻成功率达98.45%,其中达到优良级的为75.8%[38]。中国医学科学院在针麻下完成141例亚全胃切除术,麻醉效果达优级者86.5%、达良级者12%,效差为1.4%[39]。上海第二医学院自1972~1978年在针麻下完成230例体外循环的开胸手术,其中112例是室间隔的直接缝补手术,其余为其他各种心内病灶手术。结果麻醉效果优秀42例(18.3%),良好117例(50.9%),尚可52例(22.7%),效差19例(8.2%),总有效率69.2%[40]。上海耳鼻咽喉医院Huang等自1970~1978年对430例喉癌患者在针麻下作喉切除术,成功率达73.5%。其中麻醉效果优秀174例(40.5%),满意142例(33%),尚可66例(15.3%),失败48例(11.2%)[41]

尽管目前针麻手术在中国已不再像20世纪70年代那样盛行,据2001年在北京、上海与贵阳的10所大医院的调查,针麻只占临床手术麻醉的0~10%[42],但它仍被有选择地开展着。当前做得最多也是最有应用价值的针麻手术是在神经外科中。由于患者是在清醒条件下进行手术,医师在手术期间能核查可能由于手术导致的神经系统损伤并作及时的处理。上海Chen等报道在4466例颅脑手术患者应用针刺麻醉,其中2837例损伤在大脑半球,662例在蝶鞍区,556例在脑桥角,以及441例在小脑。肿瘤包括神经胶质瘤、垂体肿瘤、脑膜瘤、神经纤维瘤等。结果观察到针麻成功率大于90%。虽然尚存在针麻期间头皮镇痛不全、脑膜与蝶鞍膈对针麻刺激的反应、颅内低压反应等颅脑手术问题,但针麻可以有效地镇痛,抗休克、感染以及很少并发症,它特别适合于老年患者和那些体质差或休克的患者[43]。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二院的Zhang等报道自1993~1998年之间应用新改良的针麻取穴与辅佐方法完成72例幕上的颅脑手术,成功率达100%[44]

如果比较临床针麻手术的成功率与手术部位的关系,大致有如下次序:

头>颈>胸>腹>下肢>上肢

即颅脑手术的成功率最高,颈、胸部手术(如甲状腺手术)次之,然后是腹部,四肢则最差。有研究比较了针刺提高除头以外身体各部体表痛阈的差异,也观察到上述次序,即在相同的刺激下,颈部皮肤的痛阈提高最为明显[102]

需要指出的是,针刺麻醉与针刺治病这两种过程并不完全相同。例如,它们有针刺信号输入机体先后的差异:针刺治病时是患病在先,针刺刺激在后,如先有患部疼痛,再给予穴位针刺。而针刺麻醉则有所不同了,它往往需要针刺在先,手术在后,并且(或者)在整个手术期间都需要保持持续的针刺刺激。这种预先输入人体并通过一定诱导期的“放大”或同时输入人体的针刺信号,才有可能抑制后续而来的手术疼痛信号或者说手术诱发的疼痛感觉,这就是大致的针麻原理。然而,尽管针刺麻醉与针刺治病过程之间存在这种针刺信号输入机体先后的差异,但针刺麻醉也是通过刺激体表感受器,激发反射弧实现其镇痛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