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第四次工业革命已经到来

所谓工业4.0(Industry 4.0),是基于工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所做的划分。按照目前的共识,工业1.0是蒸汽机时代,工业2.0是电气化时代,工业3.0是信息化时代,工业4.0则是利用信息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CPS)促进产业变革的时代,也就是所谓的智能化时代。

工业4.0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德国,于2013年4月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正式提出,其核心目的是提高德国工业竞争力,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占领先机。

工业4.0是德国政府在《德国2020高技术战略》中提出的十大未来项目之一。该项目由德国联邦教育局及研究部和联邦经济技术部联合资助,旨在提升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建立具有适应性、资源效率及基因工程学的智能工厂,在商业流程及价值流程中整合客户及商业伙伴,其技术基础是CPS及物联网。

德国的工业4.0是指利用CPS将生产中的供应、制造、销售信息数据化和智能化,最后达到快速、有效、个性化的产品供应。

众所周知,德国的制造业是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产业部门之一,这归功于德国制造业能够管理复杂的工业生产过程,不同任务由位于不同地点的合作伙伴完成。近二三十年来,德国制造业已成功地利用信息通信技术(ICT)实现对工业生产过程的管理。如今,大约90%的工业生产过程已应用信息通话技术。在过去三十年甚至更早以前,信息技术(IT)革命使人们生活和工作的世界发生了巨变,其影响力可媲美成就前两次工业革命的机械和电力。

随着个人电脑向智能设备的演变,一种新的趋势开始显现,越来越多的IT基础设施和服务通过智能网络(云计算)来提供。伴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这一趋势宣告了人们期盼的普适计算已成为现实。

通过无线网络越来越多的、功能强大的、自主的微型电脑(嵌入式系统)实现了与其他微型电脑和互联网的互联。这意味着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网络空间)以信息物理系统的形式实现了融合。

新的互联网协议IPv6于2012年推出后,目前已经有足够多的IP地址可供智能设备通过互联网实现直接联网。于是,网络资源、信息、物体和人之间能实现物联网及服务互联网。

德国充分利用其世界领先的制造设备供应商及在嵌入式系统领域的传统优势,通过利用物联网及服务互联网向智能制造领域扩展这一趋势,在向第四阶段工业化迈进的过程中先发制人。

正在展开的这次技术革命的规模极大、范围极广,将引发经济、社会和文化等诸多领域的变革,其影响将非常深远,使得人们几乎无法预判。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描述、分析和预测第四次工业革命对经济、社会、企业、政府、国家及个人的潜在影响。

在所有这些领域,最重大的影响之一可能来源于赋权,即政府如何与公民互动,企业如何与雇员、股东和客户互动,超级大国如何与小国互动。

1.4.1 经济爆发式增长和就业困境

第四次工业革命将对全球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由于其影响的范围非常广泛且涉及众多领域,所以我们很难对某个影响进行孤立的分析。事实上,人们能想到的所有宏观变量,包括GDP、投资、消费、就业、贸易、通货膨胀等都会受到影响。在此,笔者想重点阐述两个最关键的方面:增长和就业。

1.经济增长还是衰退

关于第四次工业革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经济学家们也莫衷一是。技术悲观主义者认为,数字革命的关键性贡献已经完成,它对生产效率的影响已经到了强弩之末;而反方阵营的技术乐观主义者则认为,技术和创新正处于拐点,将很快推动生产效率的大幅上升,加速经济增长。

虽然两方观点都有道理,但人们仍然要保持务实的乐观主义态度。人们清楚技术对通货紧缩的潜在影响(即便被定义为“良性通缩”),及其分配效应是如何轻视劳动力而偏向资本以及挤压工资(由此挤压消费)的。人们也看到,第四次工业革命有助于很多人以更低价格享受更多服务,并在一定程度上使消费行为更具可持续性。

2.被改写的劳动力市场

尽管技术可能对经济增长产生积极影响,但是人们也必须应对其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至少在近期要缓解技术对就业市场产生的负面影响。

为了理解这个问题,人们必须明白技术对就业产生的两个相互对立的影响:一方面,技术对就业是有破坏效应的,因为技术带来的颠覆以及自动化会使资本倾向于取代人工,从而导致工人失业,或者把他们的技能用到其他地方;另一方面,这样的破坏效应也伴随着资本化效应——对新商品和新服务需求的增加,会催生全新的职业和业务,甚至是全新的行业。

关于新兴技术对就业市场的影响,人们的观点基本上可以分为两派:一派是乐观观点,他们认为工人被技术取代后就会找到新的工作,而且技术也会激发新一轮的繁荣;另一派则认为技术会导致大范围的失业,从而导致社会和政治冲突加剧。历史告诉人们,最终的结果会介于两者之间。问题是,人们应该采取何种措施让结果朝着更积极的方向发展,同时帮助那些处于转型期的人?

3.新型弹性工作革命

2002年,丹尼尔·平克(Daniel H.Pink)在《自由工作者的国度》(Free Agent Nation)一书中描述了未来的工作更像是员工和公司之间的一系列交易,而不是一种持久的关系。

今天,共享经济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与工作的关系,也改变了这种经济模式下的社会结构。越来越多的雇主利用“人力云”(Human Cloud)来完成工作:他们把专业工作细分为多个精确的任务和彼此独立的项目,然后上传到由来自世界各地的工作者组成的虚拟云上。这是新型共享经济,在这种经济模式下,提供劳务的人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员工,而是从事特定工作的独立个人。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的阿伦·桑德拉拉詹(Arun Sundararajan)教授说:“未来可能会有一部分人通过做各种各样的事情来获取收入——你既可以是优步司机,又可以是Instacart的采购员,Airbnb的房东,也可以在Taskrabbit上做临时工。”

对于在人力云平台工作的人而言,他们最大的优势在于自由(是否工作的自由),同时因为他们属于全球虚拟网络的一部分,所以也具有无与伦比的机动性。有些个体工作者认为这样的工作模式压力小、自由度大、工作满意度高,是一种理想的工作状态。

1.4.2 企业不改变就灭亡

增长模式、就业市场和未来工作的变化会对所有组织产生影响。除此之外,有证据表明,那些推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正在对企业的领导、组织和资源配备方式产生重大影响,这集中体现为标准普尔500指数覆盖企业的平均寿命越来越短——从60年下降到18年。另外一个变化是新企业获得市场支配地位、收入达到较高水平所需的时间越来越短。Facebook花了6年时间使其年营业收入达到10亿美元,而Google只花了5年就达到了这个目标。新兴技术几乎都是由数字技术催生和驱动的,在它们的影响下,企业变革的速度在加快,范围也在拓展。

笔者在参加一些国际国内的展览和IT管理峰会就上述现象与一些政府官员、企业高管交流时,进一步验证了笔者的基本观点——当今时代信息的泛滥,以及颠覆和创新速度的加快都是很难理解或预料的,它们不断地让人们感到惊讶。在这种环境下,企业领袖能否持续不断地学习、调整并质疑自己对于成功的认知和运营模式,将决定他们能否在下一代企业领袖中脱颖而出。

因此,面对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冲击,企业必须进行数字化转型。企业领袖的当务之急便是审视自身和自己的组织:组织和领导层是否具有学习和变革的能力?企业开发原型产品和做投资决策的速度是否一直够快?企业文化是否包容创新和失败?我们所看到的一切均表明,变革速度只会加快,程度只会更深。所以,领袖们必须诚实且严格地审视自己的组织,分析它是否具有快速灵活的运营能力。

颠覆的来源不同,对企业的影响也不同。在供给侧,许多行业都在引入新技术,以此采用全新方式来满足现有需求,极大地颠覆了传统的价值链,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在能源行业,新型存储和电网技术将加快行业的去中心化;3D打印技术的普及也会让分布式制造和零部件保养变得更加便捷和便宜;实时信息将针对客户和资产绩效提供独特见解,从而进一步强化其他技术趋势。

那些灵活的创新型竞争对手也为颠覆提供了原动力,常言道:“敌人使你成功”,就是这个道理。竞争对手利用研发、推广、销售和分销领域的全球性数字平台,以更好的质量、更快的速度和更低的价格为客户提供价值,从而超越因循守旧的企业;而这类因循守旧的企业还沉浸在传统优势之中,为其过去的成就而沾沾自喜。

需求侧的变化也在颠覆着企业:由于透明度的增加,消费者参与以及新型消费行为模式的出现(这一切取决于对移动网络和数据的应用),企业被迫改变其设计、推广和交付现有的以及新产品和服务的方式。

1.4.3 放眼国家和全球

第四次工业革命引发的颠覆性变革正使公共机构和组织重新调整运行方式,特别是迫使区域、国家和地方政府部门进行自我调整,找到与公众及私营部门合作的新方式。这也影响着国家之间的关系。

1.政府生存之道:积极拥抱变革

在评估第四次工业革命对政府的影响方面,更好地利用数字技术,对提高治理水平至关重要。更加深入与创新地应用互联网技术能够改善公共管理结构,提高现代化水平,提升整体效果。加强电子政务的推广与应用,可以提高政府的透明度和责任制度,以及政府和公民的互动程度。同时,政府必须进行自我调整以适应这样的现实,即权力正从国家向非国家行为体转移,从现有的体制向松散的网络社区转移;新技术以及在新技术推动下产生的社会分组和互动允许任何人发挥过去无法想象的影响力。

摩伊希斯·奈姆(Moisés Naím)说:“在21世纪,权力更容易获得,却更难行使,也更容易失去。”除了少数几个例外,政策制定者越来越难以对变革施加影响。这是因为他们受到来自国际、省际、当地甚至个人等其他权力中心的牵制。这种“微观权力”足以对政府的“宏观权力”形成制约。

平行的架构使公众传播理念、招募追随者以及协调行动来对抗政府成为可能。当前,伴随着新技术带来的竞争加剧、权力下放和再分配,政府现有的形态将不得不发生改变,其以执行政策为核心的职能将逐步弱化。政府将被看作公共服务中心,其能否以最有效、最个性化的方式提供更广泛服务的能力要接受公众的评估。

第四次工业革命所引发的变革极为迅猛,这让监管者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当今,各类突发事件让政治、立法和监管机构应接不暇,使他们既难以应对飞速发展的技术变革,也不能参透随之而来的影响及含义。在当今世界,核心公共职能、社会交流和个人信息都汇集在数字化网络平台上。政府需要通过与商界和社会大众开展合作,共同制定规则,不断检验修订,平衡各方利益。这样才能维护正义,保证竞争和公平,保护知识产权、保障安全和可靠性。

2.空前的国际安全问题

当今世界的极大危险是由于世界的高度互联产生的不平等的不断加剧,可能导致日益严重的社会分化、种族隔离和社会动荡,从而滋生极端暴力行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将改变安全威胁的特征,同时也影响着权力的交替。权力不仅在地域之间出现变更,也在从国家主体向非国家主体转移。在地缘政治日益复杂的地区,面对具有武装力量的非国家主体的崛起,为应对重大的国际安全挑战而建立共同的合作平台是一个极其关键又严峻的挑战。

1.4.4 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

人们在各种不同背景下相互交流思想、价值观、兴趣和社会准则,才实现了诸如科学进步、商业发展和创新普及等社会进步。因此,很难全面地理解新技术体系对社会的影响,因为社会的构成元素彼此交织,而它们又共同催生了很多创新。

1.不平等问题

当前,世界确实存在严重的不平等现象。大部分国家的不平等状况还在加剧,即便是那些所有收入群体都实现了快速增长,且贫困人口大幅减少的国家也不例外。

不断加剧的不平等不仅是令人担忧的经济问题,还是一个严峻的社会挑战。有数据证明,不平等的社会中暴力现象更多,在押犯人更多,精神疾病患者和肥胖人口也更多,人的寿命更短,信任程度更低。

在高度互联的世界中,人们有更高的期望值,但如果人们感到取得成功或实现人生意义希望渺茫的话,重大的社会风险便会随之而来。

2.社群影响

新型数字媒体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组成部分,对个人和集体构建社会及社群产生越来越大的推动力。数字媒体以全新的方式将人们以“一对一”和“一对多”的形式联系起来,让用户得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维系友谊、创建兴趣小组,让志同道合的人们突破社会和现实障碍建立联系。数字媒体的实用性、低成本和地理中立的特点也推动了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宗教和意识领域之间更密切的互动。

但不幸的是,第四次工业革命在向公民赋权的同时,也在损害公民的利益。世界经济论坛《2016年全球风险报告》阐述了“公民被赋权和剥夺权利”现象,即随着政府、企业和利益群体采用新兴技术,公民和社群被赋权的同时也在被剥夺权利。

1.4.5 无孔不入的技术

第四次工业革命不仅正在改变我们的行为,也在改变我们自身。它对每个个体都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包括我们的身份认同及其相关方面,如隐私保护意识、所有权观念、消费方式、工作与休闲时间的分配以及如何拓展职业生涯和学习技能。

1.身份认同、道德与伦理问题

从生物技术到人工智能,第四次工业革命引发的爆炸式创新重新定义了人类的意义所在。新技术革命以曾经只在科幻小说中存在的方式不断扩展人类寿命、健康、认知和能力的界限。随着在这些领域中不断获得的新知识和新发现,人们所关注并致力于持续进行的有关伦理道德问题的讨论变得至关重要。作为人类,作为一种社会性动物,人们需要从个体与集体的不同角度来思考应该怎样应对寿命延长、定制婴儿、记忆提取等诸多问题。

某些特定种类的技术,如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对人类的影响是很容易了解的,且已被专家和学者们广泛讨论过,但要了解它们在其他方面造成的影响则要难得多。人工智能与合成生物学就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在过去几年中,人们已经在网上看到了所谓的编辑、定制婴儿的报道,以后还将发生对人类进行的其他全面改良的技术,如消灭遗传病和增强人类认知能力。而这些技术都将使人类面临前所未有的重大伦理与道德问题。

2.信息世界正在侵蚀我们的大脑

世界越朝着数字化及高科技方向发展,人类就越需要由亲密关系及社交联系所维系的人与人之间的接触。

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不断加深个人及群体与科技的联系,它对人们的社交技能及同理心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也越发受到关注。这种影响已经出现。密歇根大学的一个科研小组在2010年进行的研究发现,当今大学生的同理心与二三十年前的大学生相比下降了40%,其中主要的变化发生在2000年之后。

人们与自己的移动设备的关系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人们总是与之形影不离,而这有可能让人们丧失最宝贵的财富之一:腾出时间进行静心反思,并开展一次无须技术支持,也不用社交网络作为媒介的真实对话。这并不意味着人们要放弃使用手机,而应当将手机用于更好的用途。

技术与文化领域作家尼古拉斯·卡尔认为,人们在电子世界中沉浸得越久,认知能力就越弱,因为人们已经无法控制注意力了。“互联网本身是一个干扰系统,一个分散注意力的机器。持续的干扰能分散人们的思维,减弱人们的记忆力,让人们变得紧张和焦虑。人们所陷入的思绪越复杂,干扰所造成的伤害就越大。”

1978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赫伯特·西蒙早在1971年就警告说:“丰富的信息将导致注意力的缺乏。”如今的情况更加糟糕,对于决策者而言尤其如此。他们被过多的信息所困扰,无法招架持续不断的压力,导致过度劳累。人们常常听到有些领导者的抱怨,他们再也没有时间静心反思,更不必说一口气读完一篇短文这样的“奢华享受”了。世界各地的决策者们仿佛都处于越来越疲惫的状态当中。

1.4.6 权衡公共信息与个人信息

互联网使得人们赖以生存的星球成为一个地球村,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但对个人隐私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这一问题日益凸显,哈佛大学政治哲学家迈克尔·桑德尔说:“人们越来越倾向在日常使用的设备上牺牲隐私以换取便利”。人们都能看出互联网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民主化和自由化的工具,但同时也是大规模、广范围、无差别、高强度监视的帮凶。

隐私为何如此重要?每个人都本能地明白隐私对于我们自身是非常重要的。即便是那些号称“并不特别看重隐私,也没什么秘密需要隐藏”的人,也总有各种各样的言行举止不想被他人所知。大量研究表明,当人们察觉到受监视时,他们的行为会变得更加墨守成规。

我们完全相信,在未来的岁月里,人们对数据管理的失控定会导致就许多重大问题的讨论越发激烈,诸如隐私问题对我们身心健康的影响这类问题。这些问题极其复杂,人们只不过刚开始感受到其在心理、道德和社会层面的影响。从个人角度来看,我们预测下面这个关乎隐私的问题将会出现:当个人生活完全透明化,且无论小过还是大错都能被他人所知时,谁还能勇于承担领导责任呢?

无论是技术还是它所带来的破坏都是一种外力,人类无法控制。每个人在作为公民、消费者和投资者所做出的每个决定中都有责任引导它的进化。因此,我们必须把握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机遇和力量,把它引导到一个反映人类共同目标和价值观的未来。然而,要做到这一点,人们必须制定一个全面的且全球共同认可的观点,即科技如何影响人们的生活,重塑人们的经济、社会、文化和人类环境。

第四次工业革命使科技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孔不入且占据了支配地位,然而人们才刚开始意识到科技的突变会如何影响内在自我。最终,确保科技服务于人类,而不是奴役我们,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