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人该怎么说话,既涉及到技巧,也涉及心态和素养,孔子对这方面谈的很多,我们集中在一起,看它怎么从不同角度来呈现的。
1 公冶长 第四章 言辞沟通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注:佞,音nìng,当时是褒义词,至少是中性的词,就是沟通能力强,有口才的意思。
译:有人说:“冉雍这家伙是个仁人啊,就是嘴有点结巴。”孔子说:“何必非得要有好口才(佞)呢?靠口才混日子,只能让人讨厌。我不知道冉雍算不算得上仁,但是何必非得要求有个好口才呢?”
解:虽然孔子不看重口才,但社会普遍还是看重的。孔子反感的,只是单以口才进行智辩,正着反着都能说通的那种,这是极端的。
关于口才,我们说一下吕饴甥。
故事:
晋国和秦国在春秋时代打了一次大战,晋国大败,国君也被俘虏。晋国大夫吕饴甥口才很好,跑来和秦国人谈判。秦穆公说:“如今情况已经这样,晋国是打算求和吗?”
吕饴甥说:“不想求和。”
秦穆公一惊,心说:“你们还要跟寡人再战啊?”
吕饴甥说道:“我国的小人,都深感耻辱,这次国君被丢给了秦国,他们自己的亲人也在战争中丧生,国人都不怕再战,都说:‘必须报仇,哪怕哀求鸡毛人来帮我们。’我国的君子呢,都爱着自己的国君,深知把国君给打丢了,是自己的罪责,于是说:‘我们一定要报国君的德,跟秦国对着干,有死无二。’”
秦穆公一听,合着小人君子,都要跟我发难啊。于是又问:“那你们认为你们的国君会怎样?”
吕饴甥说:“我国的小人,都很狭隘,认为君侯肯定饶不了寡君。我国的君子,都很宽恕,认为君侯一定会放了寡君。小人说:‘我们害过秦国,秦国岂肯释放我们国君。’君子说:‘我们已经知罪,秦国必然归还我君。这样显示出的恩德在诸侯之中再没比这更厚的,这样显示出的刑惩在诸侯中也再没有比这更威严的了。服了的诸侯都感怀他的恩德,有贰心的诸侯都畏惧他的刑惩,仅此一战,秦可以霸。秦国本来有恩德于我们,随后却杀了我们的国君,把我们感谢他变成怨他,秦必然不会这么做的!’”
吕饴甥有话不明说,但以君子、小人的心来暗示秦穆公。秦穆公听罢,一点脾气都没有了,他也想当君子啊。于是秦穆公呵呵大笑,说道:“这也正是我的心思,寡人也愿意放了晋侯。”
随即善待晋惠公,厚礼送惠公回国。
2 《学而》 第三章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注:色,在古语中一般指脸色。令,是美好的意思。但是令色,指虚伪的讨好型的脸色,《公冶长》第二十五章“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把巧言令色和“匿怨而友其人”并提。匿怨而友其人,是对某人有怨,但是藏匿起怨而跟他交友,以便骗他或讨好利用他。可见,巧言令色,指的也是这种原本怨恨谁,却匿怨而对他好,欺骗性的。
鲜,音三声,少的意思。
译:孔子说,满嘴说着讨人喜欢的话,带着讨人喜欢的脸色,这样的人,根本就离开了仁,差了十万四千里。这根本就不是仁了。
解:巧言令色的人,就是上赶着地对人表现得特别好,特别善。着好听的话,举着乖巧巴结的表情,极尽热情和关心,但这并不发自内心,而是习惯性的技术善的输出,甚至是用于掩盖别有用心的恶意。
沟通交流是需要技巧的。要实现互相对话者的精神同步的保持,需要1、探究式问题的话题目标共识性。2、情感性交流的表情、笑声、语调、音量的配合性,3、社会性交流的参与感。
但是,这些技巧,不能用于有意伪装自己的恶意,那就是巧言令色了。
3 里仁 第二十一章 言辞沟通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注:躬,是身的意思,比如事必躬亲。逮,音dài,达到。
注:躬,是身的意思,比如事必躬亲。逮,音dài,达到。
译:孔子说:古代的人尽量少说出话,因为怕自己的行为追不上自己的话,那是一件令自己可耻的事情啊。
解:孔子推崇“讷讷”地少说。具体就是反对唱高调,提出很高的标准,要求别人,实际自己都做不到。这样的宏论和批判,就没有意义了。
孔子一贯推崇少说,推崇讷讷,有人会觉得奇怪。为什么同时期希腊的哲学家都鼓励雄辩和辩论,我们中国这边却不爱说呢?毕竟有强的沟通能力,这即便不是美德,也不应该打压啊。
其实,这跟孔子一贯的身教而不是言教的思路有关。既然提倡身教,那就反对空口白说。
故事:商朝的高宗,贵为天子,但是继位后三年,都不说话。卿大夫担心,纷纷催他说话,心说我们大王不会是脑子有问题吧。
高宗于是说:“靠我一个人管理着四方,我唯恐自己一句话说得不得当,所以我不敢说。”
古代的天子,对说话很慎重,以至于如此,所以他们说出来的话,就没有缺陷或不周之处。
“朕”这个字,意思就是轻微,意味着对于说话要谨慎。
4 里仁 第二十三章 言辞沟通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注:讷,音nè,说话迟钝。
译:孔子说:“君子要讷于言,要少说,而多去勤敏地做。”
解:领导说话,不可不慎。商朝的高宗,贵为天子,但是继位后三年,都不说话。卿大夫担心,纷纷催他说话,心说我们大王不会是脑子有问题吧。高宗于是说:“靠我一个人管理着四方,我唯恐自己一句话说得不得当,所以我不敢说。”古代的天子,对说话很慎重,以至于如此,所以他们说出来的话,就没有缺陷或不周之处。
故事:领导说话,不可不慎。
周成王(是个小孩,周朝早期大王)跟弟弟叔虞一起闲呆着,周成王拿起个梧桐树叶,撕成玉珪的模样(是诸侯的玉玺),交给唐叔虞,说:“我用这个封你当诸侯。”叔虞高兴了,就去对周公说这事。
周公是大圣人,辅佐成王的。周公于是去请示,对周成王说:“天子是要把叔虞封成诸侯吗?”成王说:“我是跟他闹着玩的。”周公说“我听说,天子无戏言。天子说话,旁边史官就纪录下来,人们要背诵,士人也学习。”于是,没办法,就封叔虞到晋国,当了晋国的首任国君。周公可谓是善于劝说啊,使得周成王重视和小心自己的言语了。
这是说,领导对于说什么,一定不能草率,要慎重熟虑。
5 雍也 第十四章 佞
子曰:“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注:祝鮀(音túo),人名。
译:孔子说:“虽然有宋朝这样的美貌(宋朝是个大帅哥),但是没有祝鮀那样的口才,在当今的时代,还是难免要不容于世啊。”
解:虽然孔子不看重佞,但是社会很看重。宋朝是个大帅哥,跟卫灵公、卫灵公的夫人南子还有卫灵公的老妈,都分别发生了性关系,最后又把卫灵公给驱逐了,后来卫灵公又把他撵出去了,最后想他想得不行,又以老妈想他的借口把他接回来继续当男伴侣了。
卫灵公这个昏庸的人,却是列国诸侯中用孔子和孔子门徒最多的人。
孔子这里不是谈论祝鮀、宋朝,而是借用他俩的特点泛论社会现状。
故事:口才对于混社会,非常重要,孔子都承认了。但是口才也要有逻辑,我们看几个例子。
言辞,要严谨。
当时,秦、赵两国互相盟约,约定说:“自今以来,秦国想要做的事,赵国要助之;赵国想要做的事,秦国助之。”不久,秦国兴兵攻魏,赵国想去救魏。秦王不高兴了,派人指责赵王说:“咱们约定说了,秦国要想干什么,赵国就要帮助;赵国想干什么,秦国要帮助。现在我们秦国要打魏国,而赵国阻挠我们,这不合约定啊。”
赵王就把这话告诉平原君,平原君于是问自己的门客公孙龙。公孙龙说:“咱们也可以派使者去责备秦王,说:‘赵国要去救魏,而秦王不帮着赵国,这可不合约定。’”
这就是言辞不严密,缺乏逻辑,导致的后果。在企业的制度文本,或者商业协议中,必须逻辑严密,避免正反解释都成立的矛盾情况。
楚国的柱国庄伯,叫自己的父亲去看看太阳是早是晚。这父亲就看了,答说:“太阳在天上”。叫他看看太阳怎样了。他说:“正圆。”叫他看看现在是什么时候,就答说:“正是当今”。
庄伯叫仆人去准备车驾,仆人说:“没有马”。叫另一个仆人取来冠,这人说:“呈上去了”。问马齿如何(即马是老还是年轻),养马的说:“齿十二个,牙三十个”。有人给被人担保奴隶不会逃亡,结果奴隶跑了,他来断案,最后却说担保的人没有罪。
这是对词语的内涵都搞不清楚了,只能理解字面意思,不知道该字在相应语境下的实际意思。
宋国有个叫澄子的,把自己的缁衣丢了。就在路上找。看见一个妇人穿着缁衣,于是上去拉住,就不放,想把这衣服抢过来。说:“我的缁衣丢了。”
妇人说:“你虽然丢了缁衣,但这实际是我自己做的。”
澄子说:“你还不赶紧把这衣服给我。从前我丢的,是纺缁,而你穿的,是禅缁。用禅缁当纺缁,你岂不还占便宜了?”
这是连前提都搞不清楚了,禅缁当纺缁,确实是占便宜了,但前提是这禅缁是澄子的。澄子在前提不成立的时候,换成另一个前提来分析比较,这就是没有逻辑的思维习惯了。
也这说明,口才好,除了反应快,也要脑子好才行。
6 先进 第二十五章 言辞沟通
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子曰:“是故恶夫佞者。”
译:子路给季孙氏做家宰的时候,季孙家有个城叫费邑,子路推荐和任用子羔去费邑当费邑宰,孔子知道了,就对子路说:“子羔学业还没完呢,岁数也还小,你就让他当官去,你这是害了他啊。”子路说:“费城那里有人有民,还有社稷之事,都可以锻炼着让人学啊,如何只有读书,才叫学啊。”
孔子生气了,说:“所以啊,要不我怎么厌恶那些巧口佞人呢。”——意思是,子路这么“狡辩”,正是让我厌恶的那种。
解:通过这个例子,可以说明,佞就是那种能狡辩的口才。佞和巧言令色不一样。
7 颜渊 第三章 言辞沟通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訒。”曰:“其言也訒,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訒乎?”
注:訒,音rèn,言语谨慎。
译:司马牛也跑来问什么是仁,怎么做到仁了。孔子说:“仁的人啊,他说话特别讷讷迟钝。”
司马牛很惊讶,说:“老师,说话结结巴巴,就是仁了啊?!”
孔子说:“是啊,仁做到很难,说这东西,能不结结巴巴的吗?”
解:也许孔子是趁这个机会,告诉司马牛说话要朴实木讷,大约司马牛有这个问题,所以,孔子借着教他为仁,就趁机教他这个。孔子对人说话,完全是看着这人实际情况来的。
司马迁说司马牛“多言而躁”,可能是他看到了相关记录,也可能是他从本章倒推出来的。
8 宪问 第二十一章 言辞沟通
子曰:“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
译:孔子说:“这人说了大话,那做起来就也难。”
解:孔子主张说话要实际。
9 宪问 第二十六章 言辞沟通
遽伯玉使人于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
译:卫国大夫遽伯玉派人看望孔子,孔子问:“你们老遽在家都干些什么啊?”使者说:“他老先生就是想着减少自己的过失但是还未能做到。”使者走后,孔子赞叹这使者说:“这使者啊,这使者啊(真会说话!)”
解:这使者替遽伯玉表现得很谦虚,不说想没有过失,而只说想减少过失,又说还做不到这一点,这都是谦虚。
遽伯玉喜欢反省自己的错误,他说自己活了五十年,四十九年都是错。
10 宪问 第二十七章 言辞沟通
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译:孔子说:“君子以自己说的程度胜过做的程度为耻。”
11 卫灵公 第三十九章 言辞沟通
子曰:“辞达而已矣。”
译:孔子说:“说话能把意思表白清楚就可以了。”
解:孔子反对巧舌如簧的佞人,反对写东西或者说话过多文辞修饰。
案例:文字不要过多装饰,有内容就好。比如诸葛亮的《出师表》。但诸葛亮的另一端文字,就是装饰过多了。
诸葛亮曾经把本地一个素来不肯做官的老头子杜微给叫来了,请他做主簿。杜微是成都以北的梓潼郡人,年少时就学于本地大学问家任安,后来给益州旧主刘璋做从事,颇有德行,死活不肯给刘备做官。这是照旧不肯来。诸葛亮硬用车把他给拉来了。这杜微还是个聋子,坐下之后,诸葛亮就用笔写字跟他交谈,写道:
“服闻德行,饥渴历时,清浊异流,无缘咨觏(您隐逸不肯做官乃是清流,所以我一直无缘见到)。王元泰、李伯仁、王文仪、李永南等,每叹您的高志,未见如旧。猥以空虚,统领贵州(我是个没本事的人,督领益州),德薄任重,惨惨忧虑。陛下今年始十八,天姿仁敏,爱德下士。天下之人思慕汉室,欲与君因天顺民,辅此明主,以隆季兴之功,著勋于竹帛也。以谓贤愚不相为谋,故自割绝,守劳而已,不图自屈也(我估计您这贤人不肯跟我们这愚人共事,不指望能屈您来,但意思还是请您来做官)。”
那杜微就回说:我又老又病,不能做官了,还是放我回去吧。他不用拿笔写,因为诸葛亮不聋。
诸葛亮就又拿毛笔写道:“曹丕篡弑,自立为帝,是犹土龙刍狗之有名也(曹丕是土捏的龙,草扎的狗,那是纸老虎)。我欲与群贤因其邪伪,以正道灭之。怪君未有相诲,便欲求还于山野。曹丕又大兴劳役,以向吴楚。今因曹丕多务,且以闭境勤农,育养民物,并治甲兵,以待其挫,然后伐之,可使兵不战民不劳而天下定也(趁着曹丕总跟东吴揪战,我待其疲而伐之)。君但当以德辅时耳,不责君军事,何为汲汲欲求去乎!(您就做道德表率就行,不用出主意打仗,这事儿好干,何必非得回去呢)。”
那杜微死活要走于是诸葛亮只好拜他为谏议大夫的闲官,放回家去,以从其志了。
12 季氏 第六章 言辞沟通
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注:愆,音qiān,罪过,错误。瞽,音gǔ,瞎子。
译:孔子说:“事奉君子有三个事千万要注意。没问到你你就急着发言,这叫躁;问到你你不说,这叫隐;不看看君子的神色就发言,这叫作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