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洪武奠基

元至正二十八年,朱元璋于应天(今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自此开启了大明近三百年的统治序幕。朱元璋,这位出身寒微的开国之君,以非凡的魄力与卓越的智慧,开启洪武奠基之路,为大明江山的稳固与繁荣殚精竭虑。

建国之初,万象更新,首重政治架构搭建。朱元璋罢黜丞相制度,起初以中书省总揽政务,后因丞相胡惟庸权势渐盛,心怀不轨,洪武十三年,朱元璋以“谋逆”罪诛胡惟庸九族,顺势废除中书省,六部直属皇帝,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达新高度。如此一来,朝中大小事务皆由皇帝亲裁,虽强化皇权,却也令朱元璋政务繁忙,宵衣旰食。

为监察百官,设都察院,与刑部、大理寺合称“三法司”,遇大案共同会审,确保吏治清明。都察院御史巡按地方,代天子巡狩,可风闻奏事,对官员形成强大威慑;刑部掌管天下刑名,审核各地案件;大理寺负责复核驳正,三者相互制衡,冤假错案得以减少。又设锦衣卫,直属皇帝,密查百官、侦缉民情,特务政治悄然兴起。锦衣卫校尉身着飞鱼服,腰佩绣春刀,出没无常,朝堂上下人人自危,却也在初期有效遏制贪腐、防范谋逆,令官员不敢肆意妄为。

军事上,改革兵制,推行卫所制,全国设都司、卫、所,军户世袭,平时屯垦,战时出征,兵农合一,保障兵源,减轻财政负担。一卫约五千六百人,下设千户所、百户所,层层管理,井然有序。为防北元侵扰,朱元璋分封诸子于北方边境,如燕王朱棣、宁王朱权等,手握重兵,藩屏皇室,期望以血亲拱卫江山,却也埋下日后“靖难之役”隐患,为大明王朝的稳定带来变数。

经济层面,休养生息为要。朱元璋鼓励垦荒,下令“凡开垦荒地,不限顷亩,永不起科”,百姓踊跃响应,荒地变良田。无论是黄淮流域的平原,还是闽浙山地,皆可见百姓辛勤劳作、开垦新田的身影。兴修水利,修复都江堰、灵渠等古渠,新开河道无数,灌溉便利,粮食产量攀升。同时,普查人口、丈量土地,编制黄册、鱼鳞图册,依此征赋派役,税赋公平,财政根基稳固。黄册以户为单位,详细记录人口信息,鱼鳞图册则绘制土地形状、归属,两者相互参照,使田赋征收有了精准依据。商业虽受抑于“重农抑商”传统,然朱元璋重视官营手工业,瓷器、丝绸精美,官窑瓷器青花釉里红,色彩艳丽,远销海外,为国家创汇,让世界领略大明工艺之美。

文化教育领域,推崇儒学,尊程朱理学为正统,设国子监,广纳各地学子,培养人才。国子监祭酒、司业等学官悉心教导,学子们诵读经典,研讨学问,学术氛围浓厚。科举定制,以八股取士,虽规范选拔,却限制思想,考生唯经义是从,学术创新受阻。但民间文学仍蓬勃,《三国演义》《水浒传》等章回小说兴起,以通俗白话演绎历史传奇、英雄故事,广受百姓喜爱。书肆中,此类小说常被抢购一空,成为百姓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谈资。

洪武年间,朱元璋厉行法治,亲编《大明律》,条目详尽,刑罚严苛,“剥皮实草”震慑贪官;又颁《大诰》,汇集案例,普法于民,百姓可依律监督官吏,法治观念渐入人心。在《大明律》的约束下,官员行事谨慎,不敢轻易触犯律法。对外,遣徐达、常遇春等北伐,大破北元,收复燕云,重塑华夏山河;派沐英镇云南,稳固西南边陲,边疆渐安。徐达、常遇春等将领率军如疾风骤雨,横扫北元残余势力,燕云之地重回中原怀抱,百姓欢呼雀跃。

然晚年朱元璋多疑嗜杀,为保皇孙朱允炆皇位,大肆屠戮功臣,蓝玉、傅友德等名将含冤而死,朝堂人才凋零,藩王势大,为后续动荡埋隐患。蓝玉,这位屡立战功的悍将,因功高震主,被以谋反罪论处,牵连甚广,诸多将才受此波及,令人扼腕叹息。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崩,朱允炆即位,是为建文帝,接手的虽是看似稳固却暗藏危机的大明江山。

朱允炆即位后,深感藩王拥兵自重,危及皇权,遂听从齐泰、黄子澄等谋士建议,着手削藩。削藩令下,周王朱橚首当其冲,以“谋反”罪被废为庶人,流放云南;湘王朱柏不堪受辱,自焚而死;齐王朱榑、代王朱桂等亦相继被削,藩王人人自危,朝廷与藩王矛盾激化。这一系列削藩举措,如巨石入水,激起千层浪,大明王朝的平静水面下暗流涌动,一场血雨腥风即将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