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靖难风云

建文帝朱允炆即位,年轻气盛,目睹诸位藩王手握重兵、权势日盛,深感藩王势大,危及皇权,遂听从齐泰、黄子澄等谋士建议,毅然决然地着手削藩。削藩令下,周王朱橚首当其冲,因平日里行为不检点,被人告发有“谋反”迹象,朱允炆借机将其废为庶人,流放云南。湘王朱柏,为人正直、性情刚烈,得知自己被朝廷以莫须有的罪名问罪,不堪受辱,竟在王府中自焚而死,其惨烈之举令天下侧目。齐王朱榑、代王朱桂等亦相继被削,藩王们人人自危,朝廷与藩王之间的矛盾迅速激化,大明王朝的天空阴云密布,一场血雨腥风即将来临。

燕王朱棣,雄才大略,久镇北平,麾下兵强马壮,对朝廷削藩之举心怀不满。见诸王惨状,朱棣暗下决心,以“清君侧,靖国难”为名,于北平起兵。他援引《祖训》,称朝中有奸臣,蛊惑天子,自己奉天靖难,师出有名,这番说辞得到部分将士、百姓的支持。毕竟,朱元璋开国时曾留下《祖训》,允许藩王在特定情况下起兵“清君侧”,朱棣巧妙地利用了这一点,为自己的反叛行为披上了一层合法的外衣。

战争初始,朱棣兵力、地盘远逊朝廷,形势险峻。但他智谋超群,战术灵活,率燕军以少击多,屡创奇迹。白沟河之战,燕军与李景隆大军对阵,朱棣亲冒矢石,冲锋陷阵,燕军将士见主帅如此英勇,士气大振。恰逢旋风骤起,吹折李景隆军旗,燕军乘势猛攻,李景隆大败,单骑奔逃,朝廷军元气大伤。此役过后,燕军声威大震,朱棣之名令朝廷军闻风丧胆。

此后,燕军辗转南北,朱棣巧用计谋,或迂回突袭,或声东击西。济南之战,铁铉坚守,朱棣久攻不下,便佯装撤围,却于途中设伏,大败追击明军;灵璧之战,燕军再破朝廷军主力,俘获多名将领,缴获大量辎重,兵锋直逼南京。在济南,铁铉以诈降之计,差点让朱棣命丧黄泉,朱棣虽恨得咬牙切齿,却也对铁铉的忠勇和智谋颇为忌惮,无奈之下只能绕过济南,继续南下。

建文帝朱允炆用人不当,前方将领或庸碌无能,如李景隆屡战屡败,却仍掌大军;或心怀二意,关键时刻倒戈。后方朝廷内部亦矛盾重重,齐泰、黄子澄等意见不合,政令不一,难以形成合力应对燕军。李景隆本是膏粱子弟,素不知兵,却因与黄子澄的私人关系,被委以重任,结果在战场上一败涂地,白白损耗朝廷兵力。而朝廷内部,齐泰主张直捣朱棣老巢北平,黄子澄则认为应先剪除燕军羽翼,两人争执不下,使得朝廷的军事部署混乱不堪。

建文四年,燕军渡江,兵临南京城下,谷王朱橞、李景隆等开城迎降,南京城破。宫中大火,建文帝下落不明,或言葬身火海,或传遁走天涯,成为千古之谜。朱棣入城,登基称帝,是为明成祖,改元永乐,靖难之役落幕,明朝开启新篇。

朱棣即位后,为稳皇位,一方面大肆封赏靖难功臣,张玉、朱能等将领封爵赐地,皆大欢喜;另一方面血腥清洗建文旧臣,方孝孺因拒绝起草即位诏书,被灭十族,铁铉等亦惨遭屠戮,行刑惨状,令人侧目,一时血雨腥风笼罩朝堂。方孝孺,这位素有气节的文人,面对朱棣的威逼利诱,宁死不屈,其家族亲友连带受戮,成为靖难之役中最惨烈的一幕,也让世人看到了权力斗争的残酷。

政治上,朱棣继续强化中央集权,设内阁,选解缙、杨士奇等翰林学士入值,参与机务,为皇帝顾问,内阁雏形初现,后渐成明朝政务中枢;恢复锦衣卫狱,又设东厂,由宦官统领,侦缉范围更广,厂卫并立,特务统治愈发严密。内阁学士们起初只是协助皇帝处理文书,随着时间推移,逐渐拥有了票拟权,成为皇帝不可或缺的智囊团,但权力也始终受皇帝掌控。

军事上,迁都北京,以“天子守国门”,营建紫禁城,宏伟壮丽,尽显皇家威严;五次亲征蒙古,朱棣率大军深入漠北,打击鞑靼、瓦剌等部,蒙古势力远遁,北疆暂安;派郑和率庞大舰队七下西洋,扬威海外,促进贸易、文化交流,宣扬大明国威,华夏声名远播。紫禁城的营建,动用了无数人力、物力,历时多年,一砖一瓦皆凝聚着工匠们的心血,成为世界建筑史上的瑰宝;郑和的船队,宝船巨大,帆影蔽日,所到之处,各国纷纷遣使朝贡,让大明的威名传遍四海。

文化上,敕令编纂《永乐大典》,解缙等主持,召集文人墨客,广搜古今图书典籍,历时数年,编成大典,涵盖经史子集、天文地理、阴阳医术等诸多领域,卷帙浩繁,堪称古代文化宝库,为华夏文化传承立下不朽功勋。编纂期间,文人学者们日夜操劳,翻阅古籍,力求将天下知识汇聚一堂,这部大典不仅是明朝文化昌盛的象征,更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经济上,疏浚大运河,确保漕运畅通,江南财赋直输北京;移民屯田,开发边疆,充实边防力量,促进边地经济发展;鼓励商业,增设钞关,规范税收,城市商业繁荣,北京、南京、苏州、杭州等城市店铺林立,货物琳琅。大运河上,船只穿梭如织,满载着粮食、丝绸、瓷器等货物,为大明的经济繁荣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永乐年间,朱棣以雄主之姿,内修政治,外拓疆土,大明国力强盛,疆域辽阔,文化昌盛,在其铁腕统治下,明朝步入辉煌,却也因连年征伐、大兴土木,百姓负担渐重,隐忧暗藏。但无论如何,朱棣以其非凡的领导才能,为明朝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让大明在历史的长河中绽放出耀眼光芒。